中医健康网

干性糖尿病(干性糖尿病足肌肉萎缩图片)

魏向阳医生 0
文章目录:

脚趾是如何一步步坏死的?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 #干性坏疽#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血管狭窄闭塞),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缺血、感染、畸形和坏死等,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

也就是说糖尿病足不是一天形成的。

  • 长期的糖尿病导致末梢的小血管狭窄闭塞和微血栓行成,导致末端组织缺血坏死。
  • 长期的糖尿病会导致末梢的周围神经病变,控制血管的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血管痉挛,引起缺血坏死。
  • 长期糖尿病导致末梢神经病变,神经营养作用消失,会导致组织坏死。

长期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防止脚趾的皮肤破溃,或长期的挤压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这样会导致伤口感染不易愈合,甚至组织缺血性坏死。

干性坏疽性糖尿病足

干性坏疽糖尿足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严重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致使血管腔阻塞,血流中断,但静脉回流正常,导致一会缺血性坏死。预后肢发干、发黑性坏死!

如果是高位血管或者大血管闭塞,缺血的体积很大,且没有及时的恢复血运,会导致整个肢体的缺血性坏死。

此患者就是一个长期糖尿病的患者,因为下肢肢体末端血运障碍导致,在半个月之内脚趾出现逐渐的干性坏疽。

刚开始的皮肤缺血、颜色发紫、皮肤冰冷,发展到整个脚趾的发黑发紫,最终整个脚趾干性坏疽!

治疗糖尿病足不要多管齐下:

  • 先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保持血糖在稳定状态。
  • 其次要恢复末梢的血流灌注。
  • 对糖尿病足的对症治疗,止痛、抗感染等。
  • 神经电刺激可以改善末梢自主神经病变。

@魏向阳医生 了解更多

糖尿病患者一定会截肢?糖尿病足如何治疗?中医药或有奇效

众所周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足是十分恐惧的,因为他们认为糖尿病足早晚会出现,治疗困难且有截肢风险,那么糖尿病足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糖尿病患者一定会得糖尿病足?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定会得糖尿病足。记住,只要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都不是必然事件。只要控制好血糖积极治疗,有糖尿病不出现并发症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即便是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也不一定发生糖尿病足,毕竟糖尿病并发症很多,糖尿病足只是其中一项。当足部神经和血管病变以及感染发生时,这就要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了。

糖尿病足能治好吗?

糖尿病足的治疗在西医上确实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很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比如内分泌科、普通外科、介入血管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等等。但是治疗效果却并不是十分满意。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必须进行外科治疗,包括清创、皮肤移植和截肢。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因在于燥热偏盛而阴津不足。其病变发生在胃、肺和肾,其致病原因包括饮食、遗传和心志情绪等所引发的脏器功能损伤。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根据糖尿病足患者不同足部表现和伴随症状,将糖尿病足分为五种证型并列出推荐方药。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推荐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推荐顾步汤;气血亏虚、络脉瘀阻证推荐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肝肾阴虚、瘀阻脉络证推荐六味地黄丸;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推荐金匮肾气丸,以上各方可随证加减。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发布的指南将糖尿病足分为四型,湿热毒盛证推荐四妙勇安汤或奚氏清消方加减;血脉瘀阻证推荐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热毒伤阴推荐顾步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推荐人参养荣汤或补阳还五汤或八珍汤加减。

中医外治治疗糖尿病足

中医将糖尿病足分为“脱疽”和“筋疽”两类,脱疽是由于缺血所导致病变的干性坏疽,而筋疽则是因为肌腱变形以及感染而形成的湿性坏疽。脱疽患者应尽早治疗,患者的清创处理应在坏死有明确分界以及血供恢复时进行,将生肌长皮膏均匀涂抹患肢后轻压包扎数日。而筋疽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清除坏死的肌腱,使感染不能沿肌腱影响近端健康区域。加压弹力绷带包扎之前在患肢上涂抹祛腐生肌膏,组成祛腐生肌膏的药物主要包括轻粉、白芷、血竭、白蜡以及甘草等。

此外,将中药外敷于破溃化脓的皮肤体表,能有效刺激神经末梢,加速血管扩张和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而促进皮肤新生。除了外敷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在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治疗中相对增加,但因为糖尿病足最忌外伤,所以其在具体治疗过程中也有诸多限制,总的来说,中医还是认为针灸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方法。

糖尿病足干性坏疽的治疗难点:下肢血液循环的疏通与改善

干性坏疽的主要特点是发黑、发干、发硬,多出现在四肢远端,以脚最为常见,看起来就像是木乃伊。干性坏疽一般很少有溃烂,感染也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它的治疗难度,却要比湿性坏疽大很多,因为下肢血管已经堵了,没有办法顺利运输血液、药物和营养,治疗难就难在下肢血液循环的疏通与改善。

现在西医常见的方法有介入,有的放支架有的不放,也有血管旋切,甚至还有骨搬移。这些治疗方法效果好不好?比如介入手术,在疏通血管方面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但是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好多病人的血管会在一周两周内再次堵上,很少有人能超过三个月。

而且,大部分糖尿病足伤口不能在血管疏通后的暂时间内长好,血管堵上之后会有更多组织因为缺血坏死。血管闭塞的不仅仅是大血管,小血管甚至微血管也会闭塞。大血管可以做手术疏通,但是细血管小血管不能做,难度大,风险高,费用也不低。

可以说,对于缺血性坏脚的治疗,目前病人常见的的结果有两个:第一个,在医院继续治,做介入手术或其他手术,手术没效果失败了,就截肢,血管堵到哪就在哪里手术;第二个,不治了,那么就只能回家,你不能在医院占用床位,你不截肢,可能还有其他人等着要截肢。

截肢倒是干净、利落、快,但是事实上截肢后伤口感染风险很大,可能面临再次甚至多次截肢的遭遇。甚至有好多病人钱花了,罪受了,但是人却没有了,很悲剧。

那么,对于这种缺血性坏疽,该怎么治?其实啊,这种情况也是不用截肢的,关键问题在于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既能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环,又能让伤口尽快愈合。这里,还是要给大家讲一讲中西医结合。

中医不但在伤口创面愈合方面有优势,对于治疗周围血管病变也有明显的优势,与西医相比更安全,因为不用麻醉,不用手术,通过中医中药就可以建立侧支循环,重建微循环,很好地改善下肢的血液供应,而且时间也可以长期有效。就是有一个,时间相对来说会长一点。但是能治好病,能不截肢,病人预后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其他都不会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