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智障(糖尿病人智商低吗)
儿童患1型糖尿病,癫痫风险增加3倍!
近期发表在Diabetologia的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儿童癫痫风险增加3倍。
作者:Mechront 译
来源:MedSci
台湾台中中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的 I-Ching Chou和同事对2,568名平均年龄10岁的1型糖尿病儿童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性别、居住地等按1:10匹配了25,680名平均年龄11岁的没有糖尿病的对照组。两组男孩比例均为46.5%,约60%的儿童居住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研究者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1型糖尿病和癫痫间的关联。混杂并存病包括前次癫痫、头部受伤史、智障和低出生体重。
数据显示,1型糖尿病和对照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3.7/10,000人年和10.4/10,000人年。校正年龄、性别、居住地、前次癫痫、智障、低出生体重和头部受伤史后,研究者发现1型糖尿病儿童的癫痫风险仍很高(HR = 2.84; 95% CI, 2.11-3.83)。
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分层分析显示,低血糖和非低血糖患儿相比,癫痫风险更高(HR = 16.5; 95% CI, 5.19-52.3 vs. HR = 2.67; 95% CI, 1.97-3.62)。此外,癫痫风险与1型糖尿病的严重度也有关(趋势P值 < .0001)。
研究者写道:“研究结果与先前的研究一致,癫痫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不仅如此,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智障也会增加癫痫风险。”
原始出处:
Chou IC, et al. Risk of epilepsy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Diabetologia. 2016;doi:10.1007/s00125-016-3929-0.
Type 1 diabetes increases risk for epilepsy.Healio.April 11, 2016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小编微信号:huanbala
老人先后娶俩“智障”儿媳妇,均生下“问题”孩子,如今更悲剧了
十几年前,宁城县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还生活着很多人家,干完农活的闲余时间或者茶余饭后,在村口那棵老榆树下总有不少人聚在一起,谈论着这个村子里新闻或者旧事。而村东口老王头一家的事,是他们百谈不厌、讨论最多的话题。
王军是村子里最穷的一户,有两个儿子,眼看着两人都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但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没人愿意把姑娘嫁过来。在农村,找不到媳妇可是天大的耻辱,眼看着两个儿子越来越大,老王头急得直跳脚。
王军走在村子的土路上,脚步快得卷起一阵阵尘土,就算其他人和他打招呼,他也是随意应和一声,从来不会放慢脚步。看着三五个人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老王头总觉得像是在讨论自己,他和老伴整天犯愁,想着如何才能给儿子娶上媳妇。
那时也有介绍人帮着说媒,但女方家里一听说是最穷的老王家这事就没了下文。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为了儿子们的婚事老王头和老伴没少张罗,但最终都没什么进展。
隔壁村的人听说了这一家的事情,竟主动找上门来说媒。原来那边的一家有一个疯疯癫癫的女儿,也早就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和老王家的遭遇类似,一听说女方的问题也都没人愿意。老王头心想不能让儿子就这么一直打光棍,最后和老伴决定同意了这门婚事。大红灯笼高高挂,一阵鞭炮声过后给破落的院子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红色,就这样,老王头的心事了结了一半。(图为王军的家)
后来,大儿媳妇怀孕了,这可把老两口乐坏了。曾经为了儿子的婚事操碎了心,如今两人也要升级成爷爷奶奶。老王家的喜事一门接着一门,小儿子的婚事也终于有了着落,只不过小儿媳妇也有智力残疾。
小儿子结婚不久,老军的大孙子王宁便出生了,这个集老王家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生命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笑声,这让王军走在路上时也稳当了不少,看见三五成群的人堆有时会主动总过去,和别人说着自己的大孙子怎样怎样好。不久后,小儿媳妇又怀孕生下了王宝。(图为王军两个孙子)
眼看着家里一下就添了四口人,香火得以延续,老王头深深吐了一口气,一想自己也终于能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半夜都会乐醒。但乐极生悲,就在老王还沉浸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之时,接踵而来的噩耗,把王军的美梦一点一点击碎了。(图我王军在干农活)
“看见我媳妇没!”王军大儿子慌慌张张地在村子里跑着,逢人就问。看着老王家大儿子焦急的身影,那老榆树下又聚起了一堆人。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找人的队伍,但都没能找到,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这才在村子外找到了她。从那时开始,大儿媳妇的精神越来越差,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更令人担心的是,她还会抱着孩子跑出去。无奈之下,大儿媳妇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随着王宁和王宝慢慢长大,王军发现自己的两个孙子和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两个孩子三四岁了还不会说话,就连一些简单的句子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于是一家人带着孩子去了市里的医院。当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瞬间,这一家子的梦就在那一刻彻底崩塌了。
“这两个孩子都有智力残疾,也就是常说的智障。”医生说完这句话,王军“哎哟”一声坐在地上,旁边的两个儿子也呆呆地愣在了原地。没有人比这一家再了解智力残疾这种病了,他此时有一点后悔,但就算后悔也无济于事了。(图为王宁和王宝)
几年后,两个孩子越来越大,症状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维持生活和给孩子治病,老王头的两个儿子开始外出打工,但是从第二年开始,老王的大儿子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老王头和老伴整日以泪洗面。
为了照顾两个孙子和儿媳妇,他们耗尽了心力,59岁老王头的头发全白了,比起同龄人老王头显得苍老许多。王军在种地之余还会做一些零活,但微薄的收入仅仅能够维持这个家庭的基本运转。
他的老伴患有糖尿病、肾囊肿、肠阻梗等等很多疾病。因为没钱治疗,她的病一拖再拖,终于在一天倒了下去。医院里,王军掏出褶皱的零钱给老伴办理着手续,可他的老伴一听说要住院一分钟也不愿意再呆下去,拽着王军回了家。
如今,村子里的人全都搬走了,那颗大榆树下长满了杂草,再也没有三五成群的人影。只有老王一家的烟囱,还会每天照常冒出炊烟。每当想起儿子和儿媳,王老汉的心不免一阵绞痛。
两个孙子都已经八九岁,但他们不能上学,只能由王军养在家里。他环顾着破败的院子,已经年近花甲的老王犯愁着以后的日子。如果以后他不在了,这一大家子都要交给小儿子,而在往后的日子,他不敢再想下去。
但他却不会放弃,只要他还在一天,他就会全力支撑起这个家,他还要攒钱给孩子和老伴去看病,所以他要好好活下去,无论未来多难!(图为王军的两个孙子)
失智失聪的人,可以做白内障手术吗?听听眼科医师怎么说
白内障是老化无法避免的眼科疾病,当年龄渐大时,或因为外伤、糖尿病等其他原因,都使水晶体跟着逐渐变混浊,就会形成白内障,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药物被证实能有效防止或医治好白内障,因此,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水晶体植入,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随着医学进步,白内障手术开刀时间缩短、伤口小免缝线,合并症也减少,且植入的人工水晶体极薄,有助眼压控制,散光形成机率也下降,矫正视力效果也非常好,已进步至局部用麻醉药即可,当天手术结束即可回家。
常有人询问:「白内障手术安全吗?所有人都可以开吗?失智失聪的长辈可以开吗?」至于失智、失聪的患者,还是可以动白内障手术,只是必须采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再施行手术。
为什么这些患者需全身麻醉?这是因为目前白内障手术大多是以「点眼药水」的方式进行局部麻醉,以往眼球后麻醉的时代,麻醉后病人仍可移动,也可和医生讲话;但如今滴眼麻醉剂,是会先用消毒巾盖住脸和眼睛,只有手术眼露出来,当麻醉后,只能看到模糊的细碎影像,仅感觉有东西在眼睛上移动。
因此,有些病患会因为紧张或其他状况,无法听从医师的指示或说明,可能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坐起,或是手术中伸出手挥动、抓掉手术的消毒巾等,都会造成手术风险提高,这些病患包括像是:幽闭恐惧症病患、失聪的病患、失智的病患,都会因为无法与医师沟通,有增加手术风险的可能。另外中风病患若有造成脑部受伤,人格改变或无法遵从医嘱,此外精神病患身心状态也应评估后才能手术。
基本上,白内障手术在正常顺利情形下二十分钟就可完成,但若使用全身麻醉,手术前麻醉准备工作,加上手术后的恢复,可能就会增加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虽说失智失聪的患者可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进行白内障手术,但不要只是单纯因为对手术不熟悉,产生的恐惧害怕,而要求全身麻醉,不仅增加手术的时间,也要承担全身麻醉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