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很低(糖尿病低糖是什么原因)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血糖越低越好吗?警惕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往往认为高血糖比低血糖危险,好多患者一味地认为糖尿病是一个血糖升高的疾病,血糖降低最好,甚至越低越好。这个想法是极端的!其实血糖稍微高点可能没事儿,但是发生低血糖是有生命危险的!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合并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

低血糖要赶快吃糖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吃糖真的就可以了吗?那我们要补的血糖到底是什么呢?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而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情况下,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一个动态平衡。所以要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食物时能够缓解。另外应该再饮用一杯果汁或一杯加3匙糖的糖水,一杯牛奶也可缓解,这些患者家属应该清楚。

平时建议患者随时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补充一部分糖分,使血糖的来源增加,再做进一步处理。所以吃糖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只是暂时应急。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心悸、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手足震颤、饥饿、无力等,约65%的患者有这类症状。

2.神经精神方面症状表现为头疼头晕、视力模糊、焦虑不安、易激动、精神恍惚或反应迟钝、举止失常、性格改变、意识不清、昏迷、惊厥等。约80%的患者有此类症状。

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主要依赖糖代谢提供能量,因此本病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长期而严重的低血糖反复发作,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改变。尤其是老年人,可逐渐出现持续的性格异常、记忆力减退、精神失常、妄想乃至痴呆等精神障碍。

临床上低血糖分三种类型:

1.低血糖症:指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同时有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属于此类。

2.低血糖:指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的情况。此时患者大部分有症状,但亦可无症状和体征,后者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3.低血糖反应:指患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血糖亦可不低于2.8 mmol/L。

如何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低血糖的病因与症状。不论是糖尿病还是低血糖,宣传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2.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定期检查血糖、尿糖,发现有低血糖倾向时与医师密切合作,及时口服糖水或遵医嘱治疗。

3.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避免大剂量或自行增加剂量,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想当然。

4.胰岛素注射后要按规定进餐。

5.饮食结构应合理,防止偏食,不能只食用蛋白质和脂肪。适量食用蔬菜,饮食均衡。

6.经常在早餐前发生空腹性低血糖要排除胰岛素瘤。胰岛素瘤可行外科手术切除。

专家指出,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严重低血糖对人体的"摧残"则可能在短暂的几个小时内发生,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打击。长时间的低血糖或反复的低血糖发作可造成大脑能量缺乏,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

一次低血糖可能会抵消掉终身治疗糖尿病带来的益处!

糖尿病低血糖危害大,发生低血糖时怎么吃?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降血糖,要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点。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糖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即使血糖水平高3.9mmol/L,也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慌、出汗、饥饿感,甚至引起昏迷。严格控制血糖虽然有益处,但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而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杀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相当危险,其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低血糖发生时,轻则心慌、冒冷汗,重则昏迷或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患者终生维持血糖正常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通常分两种,一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超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导致的,也有的是患者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造成的。二是自发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都会发生,常有体质性因素,也与饮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过精和油脂含量偏多有关(能量密度过高),比如早餐两三个小时后,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可能与早餐饮食结构欠合理有关。此外,运动过度也可导致低血糖。

病程过长(10年至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岁至75岁以上的人)等三类人群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血糖意外。

低血糖时该如何“吃”?

首先说说低血糖时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简而言之,低血糖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米饭或馒头等。尤其是葡萄糖,能够迅速被胃肠道所吸收,使血糖能在短时间内升高,纠正低血糖状态。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葡萄糖片出售。不同食品引起血糖升高快慢不同,由快到慢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乐>果汁>葡萄干>牛奶>冰淇淋>巧克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出现低血糖时,不要吃一些含有很多脂肪或者蛋白质的食物(如冰激凌)。因为脂肪会使胃的排空减慢并且延缓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使血糖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而低血糖的刺激会促使患者继续食用更多的食物,导致接下来的血糖难以控制。另外,如果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淀粉或者蔗糖将不能很快地纠正低血糖(这类药物会抑制碳水化合物断裂形成葡萄糖),因此最好选择葡萄糖。

其次说说该吃多少。一般来说,一杯含食糖或葡萄糖15-20g的糖水,一杯果汁或可乐(约300ml),1-2汤匙蜂蜜,6颗糖块或2块饼干(约重30g)。如果把握不好食物的度,目前国际上推荐15~15原则,供读者参考:如怀疑低血糖,应立即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当血糖2.8~3.9mmol/L时, 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当血糖2.2~2.8mmol/L时, 服用20克碳水化合物。等待15分钟后测血糖。

如何避免低血糖发生?

1.医生和护士应该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所采用胰岛素的释放特点,注射时间。

2.视力不佳、文化程度差、智能障碍的患者,必须由受过培训的监护人为其注射胰岛素。

3.要牢固树立“低血糖致命”的风险意识,控制血糖应有计划、有步骤,小步快跑而不是大步迈进。

4.在胃纳改变、活动量改变时及时调整胰岛素;运动时建议随身携带血糖仪、胰岛素和饼干、糖水等。

5.应监测家庭监测血糖,并养成记录、随访的好习惯。

6.应记住自己低血糖时候的预警反应如“心慌、出冷汗、哆嗦、饥饿感”等,一旦发生这种反应,即使身边没有血糖仪来证实低血糖,也应该立即喝糖水及进食。注意仅仅喝糖水虽然能较快提高血糖缓解症状,但往往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必须根据下一餐进食时间等补充进食。

7.服用倍他乐克、特别虚弱或老龄的患者可能缺乏低血糖反应,应更频繁监测血糖情况。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岭翎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该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该怎么办?】 1. 有条件的患者立即监测血糖; 2. 若血糖值低于3.9mmol/L,应迅速补充15g含糖食物; 3. 10-15min后症状未缓解或减轻,再吃15g含糖食物。 4. 下面第二张图可见15g含糖食物的种类。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