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糖尿病(我用四种方法彻底治愈了糖尿病)
「健康科普」如何“一手”搞定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首先是“管住腿、迈开腿”,其次才是进一步的药物治疗。想做到正确的糖尿病饮食及生活方式,其实有很多小技巧,教你一手搞定!
我们一起来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一、手掌法则:吃多少手说了算!
(“手掌法则”——糖尿病食物大小选择方式)
1、拳头量——碳水化合物(淀粉和水果):
可以选用相当于自己两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花卷、米饭等,就可以满足一天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了。水果一天需要量则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2、掌心量——蛋白质:
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质即可满足一天需求。
3、两手抓量——蔬菜:
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当于500克的量,每天进食500至1000克蔬菜可满足需要。当然这些蔬菜都是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绿豆、豆芽、卷心菜等。
4、拇指尖量——脂肪:
要限制脂肪(黄油)的摄入,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第一节)就足够。
5、两指并拢量——瘦肉量:
切一块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的瘦肉相当于50克的量,可满足一天需要。
总结5句话:
(1)尽量要多吃:满捧两手的蔬菜;
(2) 适当要吃一些:食指和拇指的轮廓大小的水果;
(3) 一定要吃的:半个手掌大小的鱼、鸡蛋、肉、豆腐;
(4) 零食从三者中选择其一:①甜点(月饼等):单手食指和拇指的轮廓大小;②糕饼(蛋糕等):单手手掌中心大小;③零食(虾条薯片等):单手一小把;
(5) 其他必须的:米饭:每餐1浅碗~1碗半;薯类:如土豆、中号1个左右;牛奶:250ml;
二、健康餐盘法
2011年6月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耗时两年设计的健康饮食新指南,用餐盘式的图标取代了沿袭20年的美国食品金字塔指南,提醒民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并推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16),通过可视化的图形,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实践。
三、碳水化合物计份法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是一种计算一日正餐和点心中的碳水化合物克数,或食物份数大小的方法。碳水化合物来源有:大米、面条、面包、麦片和谷物;马铃薯、玉米、豌豆和蚕豆;水果和果汁;牛奶和酸奶;甜点和食糖。
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但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入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良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若患者需注射胰岛素,那么胰岛素剂量需要与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相匹配。
所以监测碳水化合物,无论是通过碳水化合物计份法、交换份法,或者是根据经验估计,都是达到血糖控制的重要策略。
四、“吃动两平衡”换算工具
“吃动两平衡”工具是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换算的自我管理实用工具,由一个小圆盘和一个中间盘组成。
(吃动平衡小圆盘)
(吃动平衡中间盘)
中间盘上列出39种常见食物,通过转动小圆盘就能查到食物(固定重量)的能量以及消耗这些能量各项运动所需的锻炼时间。
(吃动两平衡换算表)
通过吃动两平衡换算表可了解要消耗不同分量的不同食物的热量、各类运动需要的时间长短。例如,200克的熟米饭的热量为232千卡,消耗它需要健身走58分钟,或打羽毛球46分钟,或慢跑58分钟。
专家寄语:
从“手掌法”、“三分餐盘”、“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到学组开发的“吃动平衡工具”、“手持餐盘教具”的面世,我们的营养教育已经从“教育E”向“支持S”的方向发展,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并保持代谢指标尽可能接近正常安全值(血糖、血压及血脂);
2、通过改变营养素的摄入和生活方式,以防止或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3、满足个人的营养需求;
4、仅限制食物的选择,以保持患者对饮食的乐趣。
掌握糖尿病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饮食管理,促进饮食行为的改变,并能够长久地融入生活,才是糖尿病管理的重中之重。
十分钟搞定糖尿病患者一日食谱,你也可以!| 饮食课堂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能够对血糖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安排患者的一日食谱呢?今天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地教大家用食物交换份来制订糖尿病患者食谱,而且可以举一反三,每天用十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一日三餐吃什么,快来了解一下吧。
计算每天所需能量值
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控制体重,体重超标者需要控制能量摄入,体重消瘦者应合理增重,所以制订每日食谱要先搞清楚患者每天能量需要值。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总原则,应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并结合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每日能量供给量。
案例:李先生,65岁男性,退休闲赋在家,身高1.7米,体重70千克,糖尿病病史5年,北方人,平时在家进餐,血糖控制尚可,血压、血脂等其他指标均正常。
(1)判断患者是否超重:计算标准体重,患者标准体重=170(厘米)-105=65千克。按照标准体重±10%来看,70千克体重属于正常体重范围。
(2)查找能量系数:患者属于轻体力劳动,根据表1得到其能量系数为每千克理想体重30千卡,30*65=1950千卡。(注意这里用的是标准体重,而不是患者的实际体重)
(3)根据年龄调整能量值:年龄超过50岁者,其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需求减少,因此每增加10岁,总能量比标准值酌情减少10%。该患者65岁,每日能量摄入减少20%左右,即1600千卡左右。
表1 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千卡/千克体重]
能量值折算食物交换份
我们每天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因此不仅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还要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让营养素比例适当,这些最终要以食物来体现,也就是告诉患者每餐吃什么食物,吃多少,营养学家把配置食谱繁琐的计算简化了,制订了“食物交换份”法,凡能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即为一个“食品交换份”,将计算好的能量值折算成交换份数,上面举例中的患者需要17.5个食物交换份。
将食物按照其来源及营养成分的不同分为几大类,分别是谷薯类、蔬菜类、肉蛋豆类、乳类、油脂类,在食物交换份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及比例大致相同。谷薯类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肉蛋类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油脂类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蔬菜类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是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其中,水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减掉相应的主食量。
通过查表2便可轻松将能量值换算成食物交换份,并可搞清楚每一类食物每天需要摄入几份,大概需要多少重量。李先生全天需主食250克、蔬菜500克、肉蛋豆类150克、乳类250毫升,油脂20克(2汤匙)。
表2 不同能量糖尿病饮食内容的交换份
将食物交换份转换为具体的食物量
最后根据食物交换份数和种类在交换份表中进行选择,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选择食物种类的数量,将主食按照1/5、2/5、2/5或者1/3、1/3、1/3的比例均分到早中晚三餐中。下面给出各类食物的交换份表。
表3 各种主食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量
注:一个主食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2克,脂肪0.5克。
表4 各种蔬菜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量
注:一个蔬菜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含糖类17克,蛋白质5克。
表5 各种水果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量
注:一个水果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含糖类21克,蛋白质1克。
表6 大豆及其制品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量
注:一个大豆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含糖类4克,蛋白质9克,脂肪4克。
表7 肉鱼蛋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量
注:一个鱼肉蛋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含蛋白质9克,脂肪6克。
表8 乳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量
注:一个乳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含糖类6克,蛋白质4克,脂肪5克。
表9 油脂类1个交换份(90千卡)的重
注:一个油脂类交换份可产生376千焦耳(90千卡)能量,其中脂肪10克。
李先生食谱举例:
总能量1605千卡,蛋白质75克(供能比占18%)、脂肪49克(供能比占28%)、碳水化合物216克(供能比占54%)。
食物交换份使用注意事项
制订出一天的食谱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在同类食品中进行交换,这样便可以轻松制订一周食谱了。但是运用食物交换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同类食物之间才可以交换:如,肉、蛋、鱼、禽、豆制品可以交换;植物油可以与硬果类食物互换;白菜可以换成油菜;馒头可以换成窝头。
2. 不同类食物之间不能交换:不同类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是不同的,即使热量一样,也无法达到营养平衡。
3. 营养素结构相似时,可以互换:例如,25克燕麦片可以和200克橘子互换,因为它们所含热量、碳水化合物基本相似。
4. 水果和主食应互换:水果含糖量较高,因此不宜与蔬菜交换。可用主食和水果交换,如吃1份水果(大约200克)减半两(25克)主食即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食物有一定的讲究,我们下次饮食课堂再讲,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章末尾留言。
降血糖最好的方子来了,尿频、怕冷、心慌,一招搞定
分享门诊病例一则。
赵某,女,55岁, 多尿3年余。10月20日初诊, 症:尿频,空腹血糖9.5mmol/L,怕冷,遇冷容易心慌,唇青紫。舌红,苔薄黄。诊断:消渴 #糖尿病#
治:清疏肝木,温补三阴
方:乌梅丸合炙甘草汤加减
乌梅,桂枝,附子,细辛,花椒,干姜,黄连,黄柏,当归,党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黄芪,升麻,阿胶。6剂。
11月10日二诊, 服上方平和,血糖6.0mmol/L。仍有心悸,受凉后加重,#失眠#。效不更方,加滋阴养血、养心安神之品 (生地、酸枣仁、火麻仁、生姜)。6剂。
辨:上热下寒、清阳下陷
1消渴久,阴伤,阴血不足,肝失所藏,心失所养而唇青紫、心慌;
2怕冷,尿频,为脾肾阳虚。
方析: 五脏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肝主什么呢?肝主疏泄。
疏泄的反面就是要收敛,什么药具有收敛作用呢?无疑是酸味药了。于是乌梅充当了这个方子的绝对主角。医圣张仲景用它搞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方子:乌梅丸——专门治疗厥阴病,就是肝经的病。白芍可以柔肝养血,肝藏血,可以加强肝的藏血能力,同时可以制约桂枝的温燥。
不是“下寒”吗,我用细辛、附子、蜀椒, 来暖水温脏。细辛有一股强烈的香味,走窜能力超强,可以打开毛孔。蜀椒就是花椒,大热之物,可以杀虫,散寒。说到附子,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有毒。不过正因附子有毒,才可以治大病,它的毒是大热之毒,大热就治大寒。何况,现在用的附子都炮制过,很安全,去掉了毒性,留下了药性。附子补一身阳气,尤补肾阳。
肾阳虚导致的怕冷, 不是局部的,是全面的,从头怕到脚,平时穿衣服比正常人要多,特别怕风吹,风寒湿入体,时间长了就会得风湿病。肾阳虚, 最烦的一件事就是尿频,尿清如水,没喝多少也尿多,尤其是晚上,起夜频,当然影响睡眠。#肾虚#
肾阳用附子来补足了,那么脾阳呢? 用干姜,也是一味温药,把脾胃的寒驱出去。注意是药店买的干姜,不是生姜晒干哦。干姜是母姜做的,姜还是老的辣,所以干姜的温中驱寒作用更强; 生姜发散性强,感冒才用生姜。
解决掉了“下寒”,再来解决“下寒”。用什么呢?用黄连、黄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是很苦的药,辛开苦降,苦味的药可以清热。黄连不仅苦、还寒,寒也清热,归经心肝。黄柏也是苦寒之物,强强联合,“上热” 就逃之夭夭了。
无论是温阳驱寒的药也罢,还是清热药,都是偏性较大的药,偏性较大的药就会损耗我们身体的正气,对于消渴日久之人欠妥。这可怎么办呢?没事,用血家圣药——当归来养血,即便身体虚弱, 也不会吃不消。配炙甘草汤,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
升陷,顾名思义,就是把你下陷的大气升起来, 改善尿频。#黄芪#作为升陷绝对的君药,用的最多,我通常用20克。黄芪补气的作用不像人参那么峻猛,它是沉稳地把你的气补足了。#关注糖尿病#
文中方剂仅供参考,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 整体情况。如果你也有糖尿病,甲亢,骨质疏松症,肾病相关问题,欢迎溜言,给你缕缕调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