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糖尿病(糖尿病能吃草乌甲素软胶囊吗)
中医中药泡脚治糖尿病足
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经常进行足浴,不仅能有效防治糖尿病足,还可预防其他糖尿病并发症。
方药用艾叶20 克、苏木10 克、生甘草10 克、红花10 克、没药10 克、草乌(制)10 克、川芎10 克、透骨草30克、伸筋草15 克,将以上药品煎熬成汁,倒入足盆中,加适量开水,趁热气先熏脚,待水温合适时再用药液洗脚和泡脚,注意水温不能过高,以免发生烫伤,每日1次,每次1剂。此方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给大家整理了糖尿病的5种治疗药方,对应各种并发症,拿本记好
今天,我们来探讨五种糖尿病的病因和后果,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请准备好您的笔记本,我将开始讲解。
1. 气虚血瘀症:
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下肢尤其明显,面色苍白,容易出汗,气短,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 肝肾两虚症:
症状为手足麻木,伴有肌肉痉挛,有时有针刺样疼痛,可能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3. 脾虚痰阻症:
症状包括胸闷、食欲不振、肢体沉重、麻木不仁,可能伴有蚁行感。乏力、倦怠、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腹胀、腹泻或大便黏腻。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濡滑。
4. 瘀阻脉络症:
症状为全身皮肤刺痛,痛处固定,严重时衣物触碰也会疼痛,面色暗淡,皮肤干燥或脱屑,口渴但不欲饮,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涩。
5. 阳虚寒凝症:
症状为患肢发凉,皮肤温度降低,麻木呈袜套样分布,畏寒喜暖、皮肤苍白、得热稍舒,手足遇冷则痛、发僵,痛处固定。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以上五种情况是分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听我讲解如何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一)内治法
1. 气虚血瘀症
治疗方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生黄芪、桂枝、当归、丹参、赤白芍、甘草、川穹、桃仁、红花、大枣、生姜等。
这些药材合用,旨在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温经通络。
2. 肝肾两虚症
治疗方法:补益肝肾,缓急止痛
方药:虎潜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当归、白芍、甘草、枸杞、牛膝等。
这些药材合用,旨在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缓急止痛。
3. 脾虚痰阻症
治疗方法:益气健脾,化痰通络
方药:指迷茯苓丸合补中益气丸加减。主要成分包括半夏、茯苓、枳实、陈皮、党参、白术、生黄芪、当归、丹参、防风等。
这些药材合用,旨在益气健脾、化痰通络、祛风止痛。
4. 瘀阻脉络症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甘草、枳壳、赤白芍、柴胡、川穹、牛膝等。
这些药材合用,旨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5. 阳虚寒凝症
治疗方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川穹、红花、桃仁、生地黄等。这些药材合用,旨在温经散寒、通络宣痹、活血止痛。
(二)外治法
除了口服中药,还可以结合中药外洗,以增强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的外洗中药包括鸡血藤、透骨草、络石藤、伸筋草、苏木、桂枝、艾叶、当归、川穹、草乌等。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还应重视日常护理。每日检查双脚,清洗双脚时注意水温不要过热,不要长时间浸泡,保持脚趾间清洁干燥,避免水泡、外伤、溃疡等。勤剪指甲,不赤脚走路,穿柔软透气的棉、毛袜,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每次穿鞋前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
中医院士用药经验:黄芪治糖尿病,5个组方标本兼治,共奏奇效
上文我们讲到了黄芪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作为黄芪汤的主药,黄芪的治消渴作用得到了共识,很多读者留言要求再写一写黄芪的方子,今天我们以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教授的用药心得来分析黄芪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用药经验。
仝小林院士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面建树颇丰,硕果累累,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含有黄芪的7个方剂中,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乌头汤、桂枝加黄芪汤。这五味方剂仝院士都有应用,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本是用以治疗血痹,现代将其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为周围病变涉及肢体、筋脉,以麻、木、凉、痛为其临床主要特征。仝院士认为久病入络耗气伤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气血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治当益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络,标本兼顾 。而黄芪自古就是补气之要药: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使气旺则血生,黄芪可益气升提,托疮生肌,对其他并发症如下肢感染、坏疽、糖尿病足等亦有预防与治疗作用。
仝院士在应用该方治疗周围病变有自己的见解:黄芪善补经络之气,堪称经络补气之圣药。 此方臣桂枝、白芍而益营,以治不仁;佐生姜、大枣以和营卫。 方中各药配伍切中消渴气阴两虚之本质,标本兼治,共奏奇效。
黄芪建中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黄芪建中汤为小建中汤内加用黄芪一两半,《金匮要略》记载功效:“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此方以甘温健脾立法,不仅可充精血,且可复阴虚之阳,能调理气血,补营益卫,平衡阴阳。 糖尿病性胃轻瘫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其病机可以概括为中焦气机逆乱,脾胃升降失常。 消渴日久,气阴两伤,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失司,最终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胃轻瘫。仝院士常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主要针对病胃瘫日久,诸虚渐重,患者一派中焦虚寒之象,当以益气健脾、温中散寒为治则。
防己黄芪汤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主治卫表不固、外感风邪、水湿泛滥之风水、风湿证,仝院士临床中运用防己黄芪汤为主方治疗痛风急性期发作屡奏良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肾脏微血管病变,可导致肾缺血和肾血流量下降,从而引起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减少,继而引发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可发展为痛风 。《金匮要略》记载:“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基于此,防己黄芪汤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效果显著。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云:“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该方有调和营卫、固表止汗的功效。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影响到汗腺自主神经时就会出现汗液分泌异 。本病属中医汗证范畴,仝院士认为本病多由糖尿病病久,热耗气伤阴所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以中小剂量 10~20 g 治疗多汗,并合用煅龙牡,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黄芪类经方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病证与降糖兼顾,标本兼治,具有卓越的效果。
参考自赵天宇,郭敬,王明琦等.《仝小林以黄芪为主药辨治糖尿病并发症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 2015,34 (11):87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