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广汉糖尿病(广汉法治疗糖尿病)

红星新闻 0
文章目录:

一阵雷暴后,广汉3男子突发耳鸣,其中一人左耳几乎全聋

7月25日上午,广汉市的罗先生来到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黄朝平检查发现,罗先生的左耳几乎丧失了全部听力。罗先生告诉医生,23日下午下起了雷雨,雷声非常大。同在办公室的7位同事,有3个人都出现了耳鸣,但其他同事都慢慢地好转、耳鸣消失,罗先生却越来越严重,直到晚上发现听不见了。

7月25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罗先生正住院治疗

一场雷阵雨 办公室3人出现耳鸣

罗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7月23日下午2点多,广汉市下起了暴雨,一时间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当时我们正在谈事情,办公室里感觉还好,雷声不是非常大。”罗先生说,但是,大约3点,一共7个同事的办公室,有3个人都表示,耳朵里出现了“嗡嗡嗡”的耳鸣的声音,其中一人就是罗先生,他感觉自己的左耳有耳鸣。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好了,不耳鸣了,只有我觉得左耳听不见了。”罗先生说,发生耳鸣的都是男同事,有同事查询新闻发现,当时雷暴天气的气压比较低,怀疑是因为雷暴天气产生的影响。

23日下午,@广汉气象发布的天气预报

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广汉气象”官方微博发现,7月23日下午2点05分,“广汉气象”发布2018年7月23日13时58分的雷电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目前我市南部有较强回波生成并将发展,预计未来1到3小时我市有雷电活动,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其带来的危害。”

7月25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罗先生正住院治疗

医院检查左耳几乎全聋

排除其他病因 医生认为与雷暴天气似有巧合

7月24日,罗先生从广汉到成都市内的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医生表示,罗先生这是突发性耳聋,病因不明。25日上午,罗先生又来到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检查了外耳道、骨膜,没有发现异常。”主治医师黄朝平介绍说,但通过音叉实验发现,罗先生的左耳几乎丧失了全部的听力,“这属于耳科非常着急的情况了,立即安排他住院检查,看能不能把听力抢救回来。”黄朝平说,突发性耳聋分为“低频下降”“高频下降”“全频下降”和“全聋”,罗先生就属于最严重的全聋的情况。

而在进一步的颅脑CT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中,排除了罗先生的颅脑内有器质性病变、脑卒中、肿瘤占位等可能导致全聋的病因,“因为考虑到,他们一共三个同事都在雷雨后出现了耳鸣的情况,考虑到天气气压变化,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情况。”黄朝平说,但是罗先生出现了听力下降的情况,显然比其他同事的更糟糕,黄朝平表示,怀疑与雷暴天气中气压变化等因素有一定的巧合关系。

26日,罗先生将接受高压氧舱治疗,黄朝平说,这是希望改善罗先生的血液微循环,减轻耳内水肿,提高氧浓度,改善血液流动和血栓等情况,以期望抢救罗先生的听力。

7月25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罗先生正住院治疗

7月25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罗先生正住院治疗

突发性耳聋不少见

坐飞机、潜水、高原甚至情绪也可能导致

雷暴天气导致突发性耳聋,听上去十分可怕。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朱力教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可同时或者先后伴有耳鸣或者眩晕。导致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过度劳累、精神抑郁、情绪激动,肝肾功能受损,糖尿病,甚至受凉或者感冒,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人们能听见声音,原理是声波进入耳道,向鼓膜传送发生振动,传递到中耳,听小骨振动,将声音放大,传入内耳,进入耳蜗,振动引起耳蜗内液体刺激毛细胞,触发连接的神经,又沿着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毛细胞损伤,声音无法传递到听觉神经,人们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朱力介绍说,突发性耳聋有自愈的倾向,根据国外的报告,约有50%至60%的病例在一定时间内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听力,但实际上,很多患者成为了永久性耳聋。“所以建议有受到巨大声音振动、潜水或者坐飞机、到高原后,受到压力影响,突然耳鸣、听力下降,怀疑是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一定要尽早地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朱力说,有的患者因为仅是耳朵不舒服,没有引起重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听力无法恢复。

邓现龙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 敬玲燕

广汉市人民医院成功切除1例面部巨大恶性肿瘤

近日,广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在麻醉科团队、重症监护室团队积极配合下,为72岁多病共存的周婆婆成功切除面部菜花状巨大(15*12cm)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恢复好,已康复出院。

周婆婆因面部巨大肿瘤,在家人陪同下先后在德阳及成都多家医院就诊,院外医师考虑肿瘤范围大,手术切除及修复困难,加上患者基础疾病多(糖尿病、高血压病、帕金森病、高血压心脏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等基础疾病),手术及术后风险大,都未予收治住院。后患者来到广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副主任医师冯雅江详细了解病情和相关检查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可以手术治疗,同时告知因肿瘤巨大且患者基础疾病多,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大,术后可能出现一些致命的并发症。如果你们相信并选择广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我们会尽全力为患者治疗。医患齐心,共同面对、击退病魔。

入院后,科主任组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术前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预案。手术由冯雅江医生主刀,在全麻醉下行左侧面部巨大恶性肿瘤切除+左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左侧腮腺浅叶切除+左侧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术中彻底切除了肿瘤、清扫了左侧颈部淋巴结,并用胸大肌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面部缺损。在麻醉科的紧密配合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经过7个多小时的奋战,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在重症监护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理团队的精心诊疗和照护及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支持、全力配合下,患者康复出院。(唐梦玲、冯远江)

四川小伙辞职“当农民”,成果获农业部表彰,如今年收入超300万,登上央视!

近日,四川日报以“我的‘带感’生活|用科技种田这个‘耕夫’不一般”为题报道了四川农业大学校友吴春的创业故事。在此之前,央视CCTV2“生财有道”栏目、新华社、四川农村日报、华西都市报、德阳日报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吴春进行过采访报道。这位校友究竟为何不一般?本期推送,就带你前去了解。

吴春,1983年出生,四川什邡人,四川农业大学2003级农学院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高级农技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百名农业科技服务能手,广汉市优秀共产党员,德阳市扶贫标兵。2015年11月,成立艾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科研创新,提高小麦产量

2006年,吴春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从事小麦栽培科研工作,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栽培岗位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取得的科研成果“西南小麦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12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创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其中2011年小麦最高亩产达到710.7公斤,打破了20余年来小麦亩产500公斤的徘徊局面,为提升该区域小麦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3年,吴春的个人项目“甘蓝型油菜JA系列不育系的创制与应用”荣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014年,吴春获得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全球保护性农业耕作技术培训合格证书。

下乡当农民,乐在其中

“现在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的农村都不断涌现出像我们一样的大学生农民,国家的农业需要我们!”2015年,吴春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与3个高中同学一起到农村创业,在四川省广汉市金鱼镇创办了四川艾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吴春说,“我从小在城市里长大,我妈过去常说我,‘别人都是鲤鱼跃龙门,你反而下乡当起了农民’,但我觉得乐在其中。”

吴春对艾加农业概况进行讲解

“种粮大户这么多,如何才能做出特色?”创业之初,吴春和团队就陷入思考。走差异化经营道路。”他和团队锁定方向——把“新米销售”作为主营业务,并推出“7天新鲜到家”服务。为此,他们建立粮食加工仓储基地,创立“八零耕夫”粮油品牌。凭借着独特的农业建设理念和踏实肯干的耐劳苦精神,艾加农业迅速从周边地区脱颖而出,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也日益提升。

吴春登上央视CCTV2“生财有道”栏目

艾加农业自己生产加工的大米

“每年新米上市的季节,找我们预订大米的客户很多,主要集中在成德绵地区。”如今大米年产量稳定在170吨左右,虽然尚属于小品牌,但吴春相信,“未来增长潜力还很大。下一步我们准备研发功能性大米,比如针对糖尿病人的低糖大米,目前有10多个品种都在做实验。”

科技加持,助力乡镇农业发展

科研人员下乡种田,自带优势。由于长期从事农作物栽培试验,吴春在品种、用肥、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乡后,他发现,当地大多数农户种田全凭经验,品种使用不优、缺乏先进技术。“过去这里的小麦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我们来了之后积极推广川麦42、川麦104等高产高抗品种,小麦每亩可增产一两百斤。”吴春说。

艾加农业成果展板

2017年,四川农业大学与艾加农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创业6年来,吴春一直秉持着“三农情怀、创新精神”两个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他通过开展农技培训,带领当地贫困户发展规模种植业,并以高于粮站的收购价收购水稻、小麦。在吴春的带动下,当地大米加工规模已发展到2000多亩。他的家庭农场年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

如今,艾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八零耕夫”品牌农产品为德阳市区域公共品牌“蜀道”,广汉市区域公共品牌“雒禾禾”授权使用单位和四川省扶贫产品商标授权使用单位广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从科研工作人员到下乡耕田的“农民”,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出身的学生,吴春深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我热爱农业,希望更多有情怀的人能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

欢迎关注“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校友会暨基金会,重庆大学学生会,广汉城市在线,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