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血海糖尿病(糖尿病血崩吧)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糖尿病就是肝中毒了,6味药摆平,事实胜于雄辩!

近日的一位患者,患病3年,按时服用降糖药,可是血糖却迟迟降不下来,就想用中医的方法调理一下。

刻诊,患者腹胀,食欲不振,面色蜡黄,舌两侧发红,脉弦涩。

辨证后开方:木香、砂仁、五味子、决明子、茯苓、当归。

患者服药2周,腹胀、食欲不振症状明显改善。1月后,测血糖10.7mmol/L。用药2个月左右,血糖恢复到8.5mmol/L,诸证悉平,随访至今。

其实,糖尿病就是血太脏了。而肝脏主藏血,是人体的血海,人体运动的时候,由肝脏将血液运输至四肢百骸,休息的时候,血液归于血海。

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河流,那肝脏既是它的发源地,又是它的终点。如果这源头混了泥沙,那这些河流自然会变脏,血液自然就会异常。“源头”的“泥沙”又是从哪来呢?

《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正常情况下,机体进行生理活动时,肯定会产生一些毒素,而这些毒素会通过河流排出体外。

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导致肝气不舒,毒素的代谢就会变慢,毒素堆积肝脏内,又随着血液遍布全身。

血液无法濡养全身,就会容易出现饥饿、口渴,摄入人体的水不能融入到血管中被消化,就会被排出体外,导致多尿。

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木香+砂仁

木香和砂仁是理气的首选,中医讲“芳香药性”,芳香之物行气功能强劲。肝气顺了,肝的代谢才能恢复。

第二步——五味子+决明子

肝脏负担较重,而五味子负责解毒,决明子负责排毒。

第三步——茯苓+当归

中医讲“肝病传脾”,脾胃功能的强大有利于气血的化生和正气的恢复,从而避免病邪的侵犯、疾病的复发。

我研习中医的初衷,乃是期望凭借最为经济实惠的药物,去援助数以万计的可怜病患,绝非是为了谋取钱财而行医!

注:本内容只做科普分享,不做任何营销推广,如有相关问题,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这类糖尿病其实就是“肝中毒”......

糖尿病就是“肝中毒”了,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而慢性病的出现,不过是良心被“贩卖”的结果。

一次我在给一位糖尿病患者看诊时,告诉他,他的糖尿病就是"肝中毒"了,不用长期服用抗糖药,患者非常吃惊,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其实这类糖尿病是由脂肪肝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我们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经过我为他辨证用药,一段时间后,这位患者的空腹血糖恢复到了5.4,后来这张方子也成功帮助很多位患者。

就拿今年3月的一位患者来说吧,糖尿病3年多,就诊前空腹血糖7.5mmol/L,中度脂肪肝,按时服用降糖药,可是血糖一直降不下来,就想用中医的方法调理一下,患者症状表现:脘腹胀满、面色蜡黄、食欲不振、舌两侧发红。

辨证开方:垂盆草 黄连 佩兰 北柴胡 虎杖 当归等,患者服用两周,空腹血糖恢复到5.9mmol/L,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改善,随访至今。

其实,这类糖尿病就是血太脏了,中医讲,肝主藏血,是人体的血海,人体运动的时候,由肝脏将血液运输至全身,休息的时候,血液归于血海,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河流,那肝脏既是它的发源地,又是它的终点,如果这源头混入了泥沙,那这些河流自然会变脏,血液自然就会异常。那么,源头的“泥沙”又是从哪来的呢?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时,会产生一些“毒素”,而这些“毒素”会通过河流(血管)排出体外,而脂肪肝等肝脏问题的出现会让身体的脂代谢变差,造成“毒素”无法排出,继而影响到血糖的升高。另外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导致肝气不舒,“毒素”的代谢就会变慢,“毒素”堆积肝脏内,又随着血液遍布全身,血液无法濡养全身,就容易出现饥饿、口渴,摄入人体的水不能融入到血管中被消化,就会被排出体外,导致多尿。

肝气顺了,肝的代谢才能恢复,中医讲肝气传脾,脾胃功能的强大,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的恢复,从而避免病邪的侵犯,疾病的复发。

行医多年,是想用最便宜的药,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不是为了挣钱而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