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场糖尿病(糖尿病人的入场会)
糖尿病人动不动就饿?医生提醒:做到4点,远离饥饿,血糖平稳
有些患了糖尿病的人经常喊饿,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糖尿病人动不动就饿和血糖的控制有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饮食方面入手。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医生的看法,希望糖友朋友们重视起来。医生提醒:做到4点,远离饥饿,血糖平稳。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过程中,由于要限制饮食摄入,不能像得病之前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总会感到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饥饿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饥饿症状,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组织细胞供应能量需求,人体缺乏能量供应,大脑就会发出饥饿信号,从而就会产生饥饿感。可是进食并不能改善饥饿感,再次摄食获取的葡萄糖由于胰岛素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饥饿感并不能得到改善。
糖尿病患者要应对高血糖导致的饥饿,需要控制血糖,如通过药物、运动、合理饮食等多种方法来控制血糖,病情得到改善,饥饿感也会随之减轻。
糖尿病患者要限制能量摄入
得了糖尿病,需要限制每日能量摄入,因为能量摄入超标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一些糖友由于以前吃得过多,现在需要限制能量摄入,从而会感到饥饿,但糖友需要明白,限制饮食是为了将病情控制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而且糖友慢慢的能够适应这种饮食改变。但能量限制并不是越低越好,每位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出自己每日所需的能量。每个人每日所需总热量是不同的,要根据个人的劳动强度和体型肥胖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热量(千卡/千克)*标准体重(千克)。
采取具体饮食措施
1、选择低能量高容积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的是能量摄入,那么可以在总的能量限制下,多选择能量密度低的食物,那么就可以增加可以吃的食物数量,从而缓解饥饿。如能量较低的蔬菜有西红柿、黄瓜、白菜、豆芽等。
2、少食多餐
糖尿病患者通过少食多餐,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如减少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减少饥饿感。当糖尿病患者感到饥饿,或者血糖较低的时候,通过适当进食,可以缓解饥饿,并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少食多餐是将正餐匀出一定量作为加餐,这样正餐的能量摄入会减少,便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按照膳食平衡原则,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为:早餐占1/5,午餐占2/5,晚餐占2/5;或者早中晚三餐各占1/3。如果要分餐的话,可以每日吃5~6顿,从三餐中分出25~50克主食,放在上午10点、下午3点左右以及睡前作为加餐。
3、粗细粮混吃
粗粮比细粮更抗饿,是因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高膳食纤维食物具有能量密度低、胃排空慢的特点,容易产生饱腹感。
4、细嚼慢咽
有研究发现,吃饭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改善饥饿感,而且饱腹感出现的时间更长,不容易饥饿。细嚼慢咽会减少一餐中的能量摄入,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每口饭咀嚼30次。
以上给朋友们讲了糖尿病人动不动就饿的原因,原来是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的结果,因此糖友们限制能量摄入是很关键的。而且具体的措施有“少食多餐、选择低能量高容积的食物、粗细糖混吃、细嚼慢咽”,医生提醒那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只有做到这4点,才会让您远离饥饿,血糖平稳就容易做到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啥糖尿病总盯着人类?告诉你答案,预防糖尿病,“3多2少”记好
说起糖尿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都是各种挺着“将军肚”的胖大叔和老年人,觉得这就是一种中老年疾病,年轻人的身体强壮,并不用担心。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根据2019年《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数据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均肥胖率,已经达到了12%左右,并且其中40%以上是年轻人。而肥胖,可以说是2型糖尿病最为主要的诱发病因之一。因此,中国存在肥胖症状,并且具有潜在糖尿病隐患的年轻人,也绝不会少。国家卫计委统计,大约有50.1%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几乎相当于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存在一个潜在糖尿病前期的高危对象。因此,糖尿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了解到中国如此庞大的糖尿病群体,相信很多朋友也惊讶于这种疾病的扩散程度,一直以来都在骚扰着人类的健康。糖尿病它究竟是“何方神圣”?为啥总是盯着我们人类不放?不妨来看看原因。
为啥糖尿病总是盯着人类?告诉你答案
其实,这应该算是千百年来流传的“孽缘”了,从人类的食物转变为谷物,碳水的那一刻起,糖尿病其实就已经有存在的条件了。
换句话说,只要人类还以稻米,面粉等碳水为食,糖尿病也就会一直存在。
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其实是通过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的,而细胞的健康,同时也关乎着我们人类的健康。当我们吃下碳水一类的食物时,身体会将其转化为血糖,供给细胞食用,维持基本的能量供给。
但是,血糖就好比是没有烹饪成菜的“食材”,就和我们人类一样,细胞必须在血糖经过处理以后,才能将其摄入。而这个“厨师”,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胰腺,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帮助血糖转化成葡萄糖,继而供给细胞吸收,待到细胞“吃饱”以后,多余的血糖就会被转移到肝脏储存,一部分转化为能量吸收效率更高的脂肪,以此来完成整个身体情况的运转。
但是,就好像人做一件事情做多了,会感觉到厌烦一样。胰岛素这个“厨师”,菜做多了同样会感到抗拒,如果我们因为暴饮暴食或者无节制饮食,导致更多的碳水摄入,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大量的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供应,而过高浓度的血糖又游离在血管和肝脏之间,这就是糖尿病的原理所在。
综上所述,之所以糖尿病一直盯着人类,是因为其发病的本质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碳水,一旦碳水的摄入超标,生活不节制,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出现,潜在的糖尿病也会因此而出现。
但是,大家也不用过分恐慌,虽然糖尿病的诱发风险很高,并且就目前的医疗条件来看,一旦患病,必须进行终生治疗。但是,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没有预防措施,做好糖尿病预防,更多的是需要日常生活中的限制和把控。
④油盐少放点
①细粮少吃点
上文有提到,碳水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碳水超标,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超标,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提升。
而例如米饭,面条等细粮,更容易吸收,因此碳水的摄取效率也会更高。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细粮吃得少一点,也能有效规制血糖浓度超标。
②粗粮多吃点
既然减少了细粮的摄入比例,可能每天主食的摄取量会有所减少,总的来说不利于饮食均衡和营养健康。这个时候不妨用部分粗粮代替细粮,粗粮的碳水摄取效率低,且饱腹感更强,就预防糖尿病而言,的确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玉米,红薯,土豆等,都可以纳入粗粮的计划范畴。
③酸味多一点
根据研究表明,酸性的食物,在进入肠胃吸收以后,可以有效地提高胰岛素的活性,加快血糖的转化效率,减轻胰腺的负担。胰腺的劳损减少,寿命大大提高,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也能降低,也是预防糖尿病的不错方法。
④油盐少放点
血糖的浓度占比和脂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身体脂肪摄入过多,大量的血糖无法储存到肝脏,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更容易引起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不仅如此,过重的调料,反而还会掩盖食材本味,降低舌头的敏感度,为了健康等多方面考虑,例如油盐等调料,每天还是少放点为好。
⑤运动多一点
这应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常做例如慢跑,做操,瑜伽之类的有氧运动,可以让肌肉更快速地消耗血糖,提高新陈代谢代谢糖分的速度,起到有效降低身体总体血糖水平的效果。但要记住的是,切忌运动过度,反而容易磨损关节和肌肉,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虽然糖尿病注定是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但并不代表没有抵抗它的手段,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以上“3多2少”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糖尿病,人人有责。
参考资料:
[1]:《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知乎专题收录,祝婕,2019-10-24
[2]:内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725-744.
糖尿病人经常运动好处多,这5个好处最明显!
都知道运动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不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还可以帮助维持体重,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运动更是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好方法,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时可以坚持多运动,对降低血糖有很大的好处。
糖尿病人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一、帮助改善脂类代谢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人如果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酶的活性,这种物质可以帮助脂肪快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脂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而防止高血脂的出现还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二、帮助控制血糖
运动能够帮助糖尿病人提高名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够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让身体多余的脂肪和热量被大量消耗,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一般来说,一次中等量的运动能够帮助维持12个小时的降糖效果。
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大多数二型糖尿病人是因为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耐受力,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降低胰岛素抵抗,让胰岛素能够更好的帮助肌肉失去葡萄糖和利用葡萄糖。
四、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会让患者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就可以让患者身体的循环和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帮助增强血管弹性,进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防止血糖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出现。
五、帮助控制体重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二型糖尿病者会出现肥胖的现象,而通过运动能够让身体的脂肪被快速消耗,也就能够让体重快速下降,并且让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运动对于本身肥胖的糖尿病人来说可以起到减重的效果,只有做到体重下降,才能够让血糖稳定,不容易发生波动。
温馨提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经常运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只是在运动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自己的血糖,由于运动会让身体内大量的能量被消耗,也就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在运动期间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血糖,如果有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就要及时停止运动,并且补充食物,让自己身体的能量充足再进行运动,能够防止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