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糖尿病(砒霜 治病)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砒霜有解药了
人们总说,细菌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耐受酸性、碱性、酷热或严寒的环境。其实,人类的适应能力也绝对超乎你想象。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安第斯山脉的人们拥有一个遗传变异,似乎能快速代谢砷这种剧毒的化合物。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上。
在过去,砷总是和毒药联系在一起。因投毒后很难被受害者察觉,砒霜(三氧化二砷)常常被用作杀人的工具。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用的就是砒霜。高剂量的砷会引起呕吐、抽搐,并最终昏迷。即使是低剂量,长期接触也会导致皮肤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然而,在阿根廷北部的一个村庄,饮用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砷,大约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量(每公升10微克砷)高出20倍。但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似乎适应了这一切。此外,距今约有7000年的木乃伊也表现出较高的砷含量,说明该地区的人们接触这种有毒物质中已经有很多代了。
于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对村庄中的124名妇女进行了基因分型。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卡罗林斯卡学院的遗传学家Karin Broberg认为,这个秘密可能就在她们的基因组中。
她们发现,大约四分之一人口的AS3MT基因携带了突变。AS3MT基因编码砷甲基转移酶,将砷处理成毒性较低的形式。Broberg表示,这种砷保护性突变也存在世界上的许多人群中。不过在安第斯山的人群中,它们以更高的频率存在。科学家们也不清楚这种遗传改变如何起作用。她们推测,肝脏中产生了更多的AS3MT,因此,更多金属被中和,并随尿液排出。
“与美国人和西方人相比,这些人更快地将砷代谢成一种毒性较低的形式,”Broberg谈道。“这是人类适应毒性化合物的第一个证据。”
之前的研究表明,人们排出砷的速度越快,他们患上癌症及其他疾病的风险就越低。不过,Broberg也不清楚砷对于这些人的影响。“我们没有在这个人群中看到毒性作用,”Broberg说。“但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受到危害。包括这个地区在内,我们应该让世界上每个地区的饮用水和食品中砷的含量都极低 – 这将保护每一个人。”(生物通 余亮)
得了糖尿病,这些保险还能买
甜蜜蜜的糖果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像「 砒霜 」
唯恐避之不及
而糖尿病就像潘多拉魔盒
有 100 多种并发症
那么,体检查出血糖高
就是糖尿病了吗?
想买保险,还有机会吗?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
「 糖尿病 」是怎么回事?
哪些产品投保最宽松?
我们的肠胃相当于糖加工厂
把肚子里的食物加工成 「 葡萄糖 」
这些葡萄糖进入血管后
就变成了「 血糖 」
而「 胰岛素 」相当于配送员
将血糖输送给细胞
给它们补充能量
胰岛素的领导是「 β 细胞 」
由它来安排和调动胰岛素
可有很多人胡吃海喝
在放纵的路上一胖到底
导致身体的血糖供应太多
细胞根本吃不下了
无处安放的血糖
在血液中四处游荡
这就是「 糖尿病前期 」
胰岛素配送不下去
产生抵抗情绪
血糖升高后,降不下来
就是「 Ⅱ 型糖尿病 」的原理了
如果 β 细胞受到攻击
导致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分泌不足
那就会造成「 Ⅰ 型糖尿病 」
怀孕时,孕期激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便出现了「 妊娠糖尿病 」
但生完宝宝后,通常会恢复正常
目前还没有治愈 Ⅰ、Ⅱ 型糖尿病的手段
一旦得病,需终身治疗
所以,糖尿病重在预防
改变不良饮食作息习惯
从现在做起
一旦罹患糖尿病
大量的血糖留在血液中
时间久了会对血管造成损伤
并发症多到你想不到
糖尿病是慢病中的“武林高手”
一不小心就把某个器官打伤
保险公司自然有所忌惮
核保时,需结合血糖、血压、血脂
进行综合评估处理
有糖尿病 ≠ 买不了保险
可以先尝试有「 智能核保 」的产品
即使核保不通过
也不会留下拒保记录
我们通过地毯式排查
筛选出 性价比最高、核保最宽松 的产品
如果已经被确诊糖尿病
重疾险基本拒保
但 达尔文易核版 可加费承保
保障责任不受影响
只需要多交点钱
如果是糖尿病前期
还有较多的重疾险可以选择
像 守卫者3号
满足空腹血糖 ≤ 7.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和OGTT检查正常
就可标准体承保
因怀孕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
只要生完宝宝满半年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投保重疾险影响不大
如 超级玛丽3号Max
满足上述条件就可正常投保
说完重疾,再来看看医疗险
确诊 Ⅰ 型糖尿病的
投保一般的百万医疗很难了
但有低配版的可以选择
像 普惠e生、全民保
健康告知仅一条
糖尿病患者也能买
对于 Ⅱ 型糖尿病
没有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
可以投保核保较宽松的 惠享e生
如果试了很多产品都买不了
还可以考虑防癌险、防癌医疗险……
我们继续来看看定期寿险
它对糖尿病审核严格
已经确诊了基本买不了
但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糖还有机会
像 瑞和2020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
就能正常承保
而意外险一般不会涉及告知
糖尿病患者基本能直接买
像 大护法、小米意外 都很不错
平时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
这里也统一回答下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
欢迎给我们留言
其实只要掌握技巧
带病投保并不难
这里是「 疾病投保指南 」
每种疾病,都有能买的保险
我们下期见 :)
保险是门复杂的学问,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这里我以多年的实操经验整理了一份资料,里面包含有《社保手册》、《投保指南》、《保险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识,资料详尽,关注深蓝保,私信回复 “福利” 可以免费获取,希望能解决你的保险问题。
糖友记住12字“真言”,避免“一高一低”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糖友过春节既要避免高血糖,又要防止低血糖。
这“一高一低”要同时兼顾,不能矫枉过正。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相信我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欢度春节的办法。
+管住嘴
食这件事是很复杂的,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于食物的反应也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的万能的“糖尿病食谱”。尤其是在过年期间,宴席上的菜品更加丰富,进食更是没有办法千人一面,但是,大体上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的。
糖尿病患者进食应该尽量定时、定量,根据自己体重、活动量等估算每日大概需要的能量,将这些能量按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
我们的身体是遵循着自然界的昼夜节律的,葡萄糖耐受性也存在昼夜节律,大部分人上午高于下午和晚上,所以早上能量摄入多一点、晚上少一点对代谢健康更有好处。可以考虑将每日能量分配为50%、30%、20%。
按时用餐、按时治疗,这样有助于更平稳的控制血糖,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
进餐顺序上,建议先喝汤,然后是素菜、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进食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烹调方法可以多选蒸、煮、炖、汆、拌,避免煎、炸和红烧。这样做能够减少油脂的摄入。
食物的选择应注意多样化,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并且尽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膳食纤维含量越少)。
在同等摄食量的情况下,挑选能量低、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正所谓,“饭后一支烟,血糖飚上天”。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风险和吸烟量以及更早的开始吸烟年龄呈明显量效关系,并且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概率,尤其是心血管等致命性强的疾病,所以,糖友们最好戒烟。
此外,酒精是一级致癌物,能不饮酒是最好的。不过病情较轻、无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如果血糖控制良好、肝肾功能正常,过节期间礼节性饮酒也是可以的,但最好浅尝辄止。具体来说就是,女性每天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在我国,1个酒精单位 = 10mL纯酒精 ≈ 啤酒360毫升或干葡萄酒150毫升或白酒45毫升)。
糖友饮酒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不要空腹饮酒,容易引起低血糖。2.注意了解目前服用的药物是否禁忌酒精。如果有禁忌,一定不能饮酒。
+迈开腿
吃动结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久坐有害,糖友们应该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研究发现,只要从久坐中站起来就可以获益,每坐30分钟就应该站起来动一动。其中,快走降血糖的能力最强。
此外,简单的抗阻力运动可以带来和慢走类似的获益。对于老年肥胖患者来说,抗阻力运动联合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好。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参加15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每周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进行2组~3组抗阻力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以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准,或者运动中能说话不能唱歌的程度为宜。运动时间推荐在餐后1个小时以后,既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又能够防止发生低血糖等不安全事件。
+测血糖
规律的自我血糖监测及记录有助于糖友们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且可以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用的信息。
过年期间与平时生活有许多不同,比如较多的能量摄入、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这些都会增加血糖的波动,因此建议糖友们重视过节期间的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午夜及其他时间点的随机血糖(尤其有低血糖症状时)。
病情不同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每周测1天~2天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最好能做到每周4天~7天进行全天血糖监测,每天4次~7次;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要重视午夜血糖、餐前血糖和有低血糖症状时的即时血糖。
良好的血糖监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饮食和运动变化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调整饮食和运动;良好的血糖监测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及时找到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伤害。
+用对药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在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的基础上,正确、规律的应用降糖药物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每位患者的病情、意愿不同,同一位患者不同时期的状况也不相同,糖友们要做的是相信专科医生,勤沟通,把您的想法和诉求告诉您的医生,共同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遵医嘱,正确、规律的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还不存在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因此千万不要盲目追逐所谓“祖传秘方”“国外先进技术”,糖友们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如果过节期间血糖波动较大,可以到门诊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线上方式咨询专业医生,避免自行调整降糖药物。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内科 裴丽娜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刘聪
策划|谭嘉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