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辅助(糖尿病辅助检查有哪些)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一周注射一次的新型糖尿病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看看适合你用吗

有些糖友可能知道,近年有一种降糖药叫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降糖新药。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每周1次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有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度拉糖肽和洛塞那肽。

以往采用注射用药降糖的糖友每日需要多次注射,而注射时间还受到进餐时间的影响,这就造成有些糖友很难坚持,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影响血糖水平控制达标。而一周一次使用这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制剂(以下简称周制剂)对糖友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质量上均有很大改善。

因此,有些糖友找到笔者,要求使用此类药物,而不多去考虑是否真正适合自己。本文和大家详细聊聊GLP-1周制剂。

什么是GLP-1受体激动剂

一周只需要一次GLP-1是人体胃肠道黏膜天然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可以与胰岛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刺激胰岛素分泌,进而产生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分泌明显减少,增加GLP-1分泌从而成为重要的治疗靶标。GLP-1在体内易被降解,需通过持续静脉滴注或者持续皮下注射产生疗效。

本文的GLP-1受体激动剂为GLP-1同源性物质,不易发生降解,且与GLP-1受体亲和力强。近些年有研究发现,这类降糖药发生低血糖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胰岛素,可减少食物摄取和延缓胃排空,从而有利于控制体重,还可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不仅如此,部分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还被证实具有心血管益处。

因此,鉴于这些益处,这类药物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近年来最具增长潜力的一类降糖药。

据了解,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包括短效和长效。

5种情况下不宜使用GLP-1周制剂

笔者近日遇到几例糖尿病病例,试作分析,与糖友切磋探讨。

1.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血糖仍不达标者

糖友吴先生,52岁,患糖尿病多年,现白天三餐前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虽然一天注射4次胰岛素,血糖仍然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0.0~11.0mmol/L,餐后血糖15.0~20.0mmol/L。

他为一天注射多次胰岛素而苦闷,强烈要求更换周制剂。笔者告诉他,现每日多次注射和使用大剂量胰岛素(每日总量已超过50单位),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显然目前不是使用周制剂的适应证。

如想及早更换周制剂,需注意加强饮食和运动疗法,建议同时入住有糖尿病专科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可在较短时间把血糖调控平稳,然后逐渐把胰岛素减量至每日低于30单位,而且血糖持续平稳时再考虑换用周制剂。

2.糖尿病胃轻瘫者不用

胡先生61岁,患糖尿病多年,3 年前出现腹胀,尤其是食后腹胀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胃轻瘫。后经中西医药调治后,至今病情时好时坏。他也咨询笔者能否使用周制剂。

笔者答复他,周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反应,而这也是糖尿病胃轻瘫者出现的主要症状。使用周新型降糖药——周制剂的话可加重上述症状。因此,不建议他选用周制剂。

3.冠心病患者慎用或不用

周女士65岁,患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多年,近年来经常出现心悸和胸闷,心电图检查提示有窦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此次就诊咨询能否使用周制剂。

笔者答复他,周制剂常见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也是窦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建议她慎用或不用周制剂。

4.孕妇

王女士,29岁,怀孕6 个多月,已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也要求使用周制剂。

笔者答复,国外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周制剂有生殖毒性作用。因此,妊娠期不推荐使用周制剂。此外,尚不清楚周制剂是否在人乳中分泌,不排除周制剂对新生儿及婴儿的毒害,因此,周制剂也不得在哺乳期使用。

5.出现腹痛、胰酶增高时必须排除胰腺炎方可使用

刘先生,45岁,患糖尿病5 年,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亚莫利)、西格列汀等药物后,血糖水平仍然控制不理想,故要求使用周制剂。追问病史发现,刘先生近期出现轻微腹痛,考虑此前使用过西格列汀等能诱发胰腺炎的药物。

虽然他否认有胰腺炎发作病史,但仍对他进行了排除胰腺炎的查体和辅助检查。在完全排除胰腺炎后,方给他使用周制剂。

使用周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使用周制剂时,患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皮疹、红斑等),此时应使用抗过敏药,并停药观察。临床上全身过敏反应极其少见,相对来说,局部过敏反应会多见一些。局部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硬结或红肿。这主要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因素可能会加重此类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固定或没有做好消毒工作等。体质因素与生俱来,如果症状不是太重,可以通过同时服用抗过敏药物解决。

而针对导致加重的这些原因,糖友可以做出相应的对策以避免注射部位出现硬结。

1.各部位轮换注射

适合周制剂注射的部位很多,有前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外侧、腹壁及臀部等不同注射点。一般来说,因为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周制剂,会使局部皮肤吸收周制剂的能力下降,所以提倡注射部位交替使用。

同一部位注射周制剂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两周左右。尤其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处重复注射。周制剂是长效制剂,一周才注射一次,较胰岛素制剂更易避免重复注射,但一定要记清和避免上周注射部位。

轮流注射是指相邻注射点应至少间隔1~2厘米。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便会影响周制剂的吸收。所以,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皮肤清洁健康,一旦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或红肿等现象,要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并及时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外用药物促进局部皮肤的恢复。刚刚出现红、肿、热、痛或硬结等现象时,不要马上热敷,等24小时反应消退后再热敷。

有过敏现象者,还应行抗过敏处理。

2.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一般注射技术提倡的是“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这是注射的无痛技术绝招。

对于身体过于消瘦的患者,注射时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但注射角度要大一些(一般正常体重者可达90度)。对于超重者腹部注射时无需捏起皮肤,但在大腿部位注射时需捏起皮肤进行注射,以确保将药液注射到皮下。

此外,周制剂预充填笔仅供单次使用。必须认真遵守包装说明书内的注射笔使用说明。周制剂若出现颗粒,或溶液出现浑浊和变色时不得使用。已冻结的周制剂也不能使用。

总结:能否使用周制剂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药物都是双刃剑,在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时往往伴有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

作者: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李昌祁

“AI医生”可辅助糖尿病诊疗

12月7日,在2021世界糖尿病大会上,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平安智慧城市、平安科技、平安健康联合举办的“全球首届糖尿病综合管理国际人机大赛”的比赛结果公布,平安AskBob“AI医生”的糖尿病综合管理能力媲美参赛国际内分泌主治医生团队,证实了AskBob“AI医生”通过对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大量经典案例的学习,已经达到跟国际知名医院专科医生相当的诊断、治疗方案水平,具备为更多国际医生提供诊疗辅助的能力。

本次大赛旨在评价基于AI的平安AskBob“AI医生”与富有糖尿病综合管理经验的临床医生在诊断、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能力。经国内外糖尿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综合评定,以9个病例的答题平均分计算,AskBob医生92.4 vs 89.5媲美国际内分泌主治医生参赛团队,国际专科医生组得分最高的医生是92分;在问诊、诊断和治疗三个分项上,AskBob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表现较好。

评委们在点评时表示,根据诊疗方案可以大体判断该方案由AI还是医生选手提供,因AI给出的方案往往更综合、全面,兼顾到患者同时存在的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而医生难免有些纰漏。另外,AI的答题速度也有明显优势,根据比赛情况,医生完成1道病例需要15-20分钟,而AskBob医生只需要几秒。

今年来,中国平安不断加速落地医疗健康生态圈,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掌控。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5423项,累计达36835项,金融科技、数字医疗专利申请数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比近 96%、PCT 及境外专利申请数累计达 8715 项。同时,平安在国际顶尖科技比赛中频频斩获荣誉,2021 年 7 月在国际权威视觉问答竞赛 VQA(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获得“识数”任务单项冠军、总成绩亚军。

中国平安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金融 科技”、“金融 生态”战略,聚焦“大金融资产”与“大医疗健康”领域,坚决践行“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科技让金融有温度、医疗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围绕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 “综合金融 HMO管理式医疗”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有温度的金融”,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的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陆宇)

来源: 光明网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

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

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