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绘画(糖尿病绘画简单又漂亮)
画画血糖曲线图,你还可稳血糖!快试试
指导专家
郭晓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沈 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持续性的血糖较大幅波动对糖友自身的伤害很大,糖友平时不妨画一画血糖变化曲线图(不同时段的血糖值绘成图表),可清晰看出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
四类糖友易血糖波动1、餐后血糖高的糖友
这是因为血糖控制不良,未经合理控制的餐后高血糖是血糖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低血糖风险大的糖友
低血糖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低血糖常常诱发心脑血管缺血梗死;反复低血糖可使患者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严重低血糖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同时,低血糖后出现的苏木杰效应更加剧了高血糖。而且,反复低血糖—高血糖恶性循环可加速胰岛细胞衰竭,促使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进程加速。
3、胰岛功能差的糖友
2型糖友的胰岛功能主要变化有三点: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胰岛素质量下降;三是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和峰值下降。
随病情进展,2型糖友的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自身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血糖得不到有效调节,就会发生较大的波动。
4、病程长、老年糖友
老年糖友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对低血糖的感知和耐受性差,容易出现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多见。因此,老年糖友容易发生血糖波动。
为了避免低血糖风险,老年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6.5%以下放宽为7.5%~8.0%。
画变化图先记录血糖要想画出血糖变化曲线图,需要每位糖友养成记抗糖日记的习惯,这对控糖是非常有利的。
在记录抗糖日记上,每个患者情况不同,抗糖日记记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没有硬性要求。原则上是要重点记录血糖值——即空腹、三餐后2小时血糖。
要知道测血糖是有创的,易感染的!不用每天测很多次,一天测两次空腹及餐后即可,病情稳定的一周测一到两次就可以了。
一周汇总一次抗糖日记,你就可以画出完整的血糖变化曲线图了~有了这个曲线图,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血糖控制得是否稳定,是否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了~
除血糖值之外,糖友也可以是记录健康生活方式,记录饮食和运动状况,尤其是身体出现不适时的情况,比如在吃了哪些食物、吃了多少、做了哪些运动后出现了血糖波动,都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数据都会给医生的诊疗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防止老年人因为记忆力衰退而忘记。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为:健康时报2018年04月13日《四类糖友易血糖波动》2017年05月12日《抗糖日记是好习惯》2014年05月08日《立夏后画画血糖曲线图》2006年08月31日《血糖波动比高血糖更可怕》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亚男 本期编辑:圆圆、小超
图片来源于健康时报资料库
王医生画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版图片来源: 影像中国
岭头下,赤坎村,王友帆医生正在给村民量血压、测血糖。他来到陈阿公家,发现陈阿公的脚红肿溃烂,王医生的眉头一下皱了起来。
陈阿公83岁,与78岁的陈阿婆相依为命。他得糖尿病20多年了,经常乱吃药,疼的时候吃一点,不疼了就不吃,导致情况越来越严重。眼下的红肿溃烂,正是严重的糖尿病足。王医生通过“医共体”联系专家,为他做过手术。可是没多久,陈阿公的另一只脚又出现了溃烂迹象。王医生凝视着他的脚,重新给他配了药,在原有两种药的基础上加了3种。同时,每周两次为他清理伤口,减轻疼痛。
辛苦一点,对王医生来说没有什么。他只有一个心结,就是陈阿公如何能按时定量吃药。
“5种药,不同时间服用不同的药,我就担心他们记不住;特别像高血糖对吃药要求很高,吃少了血糖控制不下来,吃多了容易出现低血糖。”王医生写了医嘱,又悄悄扔了,因为很多上岁数的老人不认字,任凭王医生手里拿着药,一字一顿地跟他们说,他们还是懵懵懂懂。这样子,王医生实在放心不下。
王医生对农民有感情。他本是农家出身,是当年村里第一个考上中专的人。离家时,父母叮嘱他将来要做个有良心的医生,多为老百姓着想。毕业后,他到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当医生,几年前港南分院成立时,被调去当了副院长。到了港南后,他经常在村里转,来到床头为阿公量血压,坐在门槛上为阿婆测血糖。赤坎、大域、官塘、小金山……那一片村庄他不知跑了多少次。
他尤其留心那些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眼下,基层医疗的重心转向健康管理,每个医生包干一个片区,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是重点服务对象,叫“慢病管理”。得益于政策好,全县农村老人高血压、高血糖的基本药物都免费了。可是老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有的又不识字,按时定量吃药这样的小事,竟也成了问题。王医生发现,不管跟他们叮嘱多少遍,刚一离开就又追出来了,还常常追到村口问。有时候忘了怎么吃,就乱吃一通,把高血压的当高血糖的吃,本该中午吃的早晨就吃了,吃多吃少更是没个准。
王医生是个有耐心的人,在县人民医院工作时,他值班时诊室的门口总是围满了人。他说,人的能力有限,但态度好一点总是可以做到的。可是,纵使医生的耐心再好,医术再高,患者不遵守医嘱,又怎么能治好病呢?这是王医生之前从没碰到过的。
陈阿公溃烂的脚和那些老人巴望的眼神,反复萦绕在王医生的脑海中……怎么能让老人吃对药?
一天中午在办公室午休时,他在一张海报上若有所思地涂着画着,忽然茅塞顿开——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吃药的时间和数量啊!他大喜过望,根据乡村生活习惯,分别画了公鸡、太阳、月亮,代表早晨、中午、晚上,后面贴上不同药物的标签,每种药下面画不同数量的小圆圈,一个圈代表一颗药,两个圈代表两颗……
他画好图,立即来到陈阿公家,耐心讲解了自己的“画”,还帮他们贴到墙上。陈阿婆一看就笑了,点着头说:“鸡叫起床是早晨,太阳大了是中午,月亮上山是晚上。晓得了晓得了。”
事实证明,这招很管用,从此陈阿公再没有把药搞错。
此后,王医生每每碰到有这种需要的患者,都耐心为他们“画画”。村民们满心欢喜,得了王医生的“画”,就像得着了宝似的,都说那“画”好看好懂。从此王医生的窗口经常在深夜里亮着灯,照着他伏案作画的身影——他变成了一名“画家”。
一段时间后,很多老人的家门口陆续贴上了王医生的画,大伙儿给它起了一个形象又有趣的名字,叫“公鸡下蛋图”。他们说,王医生哪,一张圆圆脸,一副好心肠。听到人们的夸赞时,王医生憨憨地笑着说:“这是咱们的缘分!”
我去赤坎村找陈阿公时,阿婆一个人坐在门口,阿公拄着拐杖到外面晒太阳去了。阿婆拉着我,看宝贝似的带我看了那幅“公鸡下蛋图”,然后说:“有一次我们为了省钱,带了干粮,准备在医院里冲一点热水当中饭吃。结果,食堂的小姑娘给我们送来了饭菜,我还以为送错了,那小姑娘却说,是王医生给你们订的。我跟身边的护士说,王医生比我的亲人还好。”
我忽然觉得,王医生说的“缘分”,并不是什么客套话。在王医生那里,医患之间真的就是缘分啊!
现在的乡村,很多老年人都有慢性病,子女又不在身边,更需要照顾和关爱。王医生记挂着村子里的患者,一有空就到村里去。他说:“基层的医生就是服务员,看到自己的患者健康了、开心地笑了,那是最快乐的事。”
那一天,王医生送我到医院门口时,已是正午。冬日的阳光柔和而金黄,正温暖着这片土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7日 20 版)
联合国糖尿病日:江西大学生手绘健康菜谱送老人
中国青年网南昌11月14日电(赖星 王雪)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也渐渐地无所顾忌,最后由于不正确的饮食方法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承受着“甜蜜的负担”。正值11月14日第10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学生联合校医院利用专业知识手绘健康食谱,并将食谱送予该校离退休老人。
手绘健康食谱。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 供图
“我们希望通过手绘食谱的方式,让人们更加关注糖尿病”城市规划专业的大二学生熊天华说,“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早早地患上了此类疾病。”
吴亦洁说,在菜谱制作之前,我们查询了大量有关糖尿病的资料,在参考众多食谱并积极咨询了该校校医院相关医生的前提下制作出了此特色健康食谱。手绘画不方便修改,一修改则必须重画。“有时候画得不好就只能整张重画,前功尽弃。”陈言说道。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坚持每次下课后在晚上或周末进行创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绘图基础徒手绘画食谱。
江西学子为老人送上健康食谱。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 供图
“我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大家更加关注糖尿病,关注自己的健康。两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骄傲的是我们都坚持了下来。”谈到手绘菜谱初衷,熊天华说道。
仔细查看食谱,或抽象或具体的食物配图,亦或是简单的黑白描绘和形象的彩色勾画,他们用心制作出了这份特殊的食谱。“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用心了,我们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使,这些彩色的图画菜谱看着一点都不费神”收到菜谱的老爷爷开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