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血脂糖尿病(血脂糖尿病标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警惕高血脂可能导致的疾病

很多人认为,血脂高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殊不知,高血脂对身体的潜在危害很大。专家表示,高血脂与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而高血脂会造成血液中脂质堆积,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冠心病。因此,长期坚持调脂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的重要方法。

血液中胆固醇增高会引起动脉硬化,长此以往会造成动脉腔狭窄。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就会引起脑梗塞。预防脑梗塞,要预防动脉硬化,而高血脂是引发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还应预防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因此,脑梗塞患者在治疗时,还应做好调脂工作。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被人们称为“三高”,三种疾病可相互作用,如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冠心病、脑中风、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的概率比单纯糖尿病的患者要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调节血脂。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要注意测定血脂和血糖水平,一旦有异常,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脂肪在肝内大量堆积就会造成脂肪肝,患者常合并血脂增高,除此之外,长期大量饮酒、腹部脂肪堆积、糖尿病、肥胖及病毒性肝炎等都是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患者在尽早治疗的同时,应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

怀疑医生开错药?56岁陈阿姨患糖尿病,血脂正常为何要吃他汀?

56岁陈女士,患有糖尿病,平时血糖控制良好,血脂检查也一直正常,但是医生却开了阿托伐他汀(1天20毫克)?陈女士咨询:是医生开错药了吗?

这是因为降脂不仅仅只是把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还应防治心血管疾病危险。

血脂检查不能局限于指标

很多人看血脂检查,都会把重点放在血脂检查单上有没有异常箭头(↑或↓),就说明血脂正常,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血脂水平分层(自己制作,请勿引用)

在临床上还有一些高脂血症患者,认为降脂目标就是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就可以了,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脂治疗最重要的目的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

应考虑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参考下图流程,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在降脂上,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作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目标。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流程

心血管疾病不同危险分层的血脂控制目标:

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1.8 mmol/L

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2.6 mmol/L

中危和低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3.4 mmol/L

用药分析

我们来分析陈女士的用药:

陈女士患有糖尿病,根据上图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1.8 mmol/L到 4.9 mmol/L之间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血脂控制目标应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2.6 mmol/L,所以她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在临床上进行调脂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刚开始宜使用中等强度的他汀,根据个人调脂的疗效以及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是小玲药师,本头条号@药师杨玲已经与维权骑士签约,抄袭必究,谢谢支持

糖尿病患者血脂高 怎么办?

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合并有血脂异常。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二者同时存在时患者心血管风险进一步增高。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因此血脂检验应成为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建议首次检测血脂参数后每年复测一次。

生活方式要干预

1.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200 mg/d,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总热量的1%。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n-3脂肪酸的鱼类的摄入。

2.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 g/d。

3.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 g/d,女性<15 g/d)。

4.增加体力运动。每日坚持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 天。需要减重者还应继续增加每周运动时间。

5.维持理想体重。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以及增加运动量,将体质量指数维持在<25 kg/m2。超重/肥胖者减重的初步目标为体重较基线降低5%~10%。

6.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对于吸烟的患者,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

药物治疗不要停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中,他汀类药物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调脂药物。

(ADA)糖尿病管理指南指出,无心血管疾病与其他危险因素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伴有其他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高强度他汀治疗;无其他危险因素的>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伴有其他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他汀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治疗后胆固醇降低到了目标值以下就自行停药或减小用药剂量,否则会明显增加发生心肌梗死或卒中等风险。

【糖医生】公开课定期在微信群上举办。想听课的糖友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加微信号:罗春燕(yimi567),拉您入群。

另,糖友交流QQ群:480193935, 关注“糖尿病新世界”微信号 tnbxsj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