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同济(同济糖安能治糖尿病吗)
生命垂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足感染危重患者
陈先生患糖尿病已经20余年了,长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作为“老病号”陈先生发现似乎血糖高一点、低一点对自己的身体一点影响也没有,反而一天2次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给生活增添了不少的烦恼,于是在1年前陈先生自行停止了胰岛素的治疗,饮食上也不在像刚开始一样精打细算了。
但生活琐碎、烦忧常伴,让陈先生最烦恼的还是他脚上的伤口,自从10年前不小心被钉子刺伤了左脚,伤口就一直迁延不愈,到过很多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近期右脚也开始溃烂。另外,1年前陈先生还查出肾功能不全,已经发展到尿毒症期,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高血压也越来越难控制了。
在经多番打听后,陈先生找到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代涛,代涛以“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足病、高血压2级、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期”收住入院,并在完善术前准备后对陈先生进行了“右足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跖骨截骨术”,术后联合积极的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并联系肾脏内科规律透析。
就在一切正按预期发展的时候,就在术后的第4天上午,陈先生突然陷入了昏迷,并伴有明显气急,血压、心率也开始下降,创面修复科的医生立即床旁开始了稳定血压、心率等一系列的抢救措施,为了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床旁进行了气管插管,在维持住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张磊和主治医师陈光建立即查看了患者的情况,患者血压在大剂量升压药使用的情况下仍然非常低,指尖氧饱和度测不出,心率只有30次/分,疼痛刺激下只能有轻微的肢体动作,血气显示陈先生严重乳酸酸中毒,生命垂危、危在旦夕。虽然着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们仍然迅速而有序地开始了抢救。
大家配合非常的默契,张磊组织人员,陈光建指导抢救用药维持住患者的血压、心率,调节好维持呼吸的呼吸机参数,主治医师狄冲进行深静脉穿刺开放静脉通道,刚值完24小时夜班的主治医师周娟也顾不上下班加入进来,为患者放置了血透管。在短短的十余分钟内所有的抢救都顺利完成,同时护士也完成了血透机的装机工作,开始给陈先生上机血透。经过抢救,陈先生血压、心率逐渐稳定下来,乳酸也通过血透逐渐下降,酸中毒得到了纠正。在默契配合下,ICU医生再次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生命。
稳定之后陈先生接受了抗感染、控制血糖、血液透析、营养支持等治疗,创面修复科也定期进行伤口的清创、换药、消毒等治疗,现已好转出院。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危害不仅限于高血糖本身,更在于它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糖尿病除了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之外,其慢性并发症是主要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短期内患者并无明显的感觉,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已经很难逆转。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由于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和(或)大血管出现病变所致。其包括:
①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引起冠状动脉、脑动脉等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②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糖尿病眼病则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多种眼部疾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③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中,糖尿病足是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严重者需截肢治疗。
转自|家庭医生报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2024年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健康科普活动预告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旨在使人们有机会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这一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认识,了解需要采取哪些集体和个人行动,从而更好地预防、诊断和管理这一疾病。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将于2024年11月14日上午9:00进行【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科普直播。来自创面修复科和内分泌代谢科的二位专家将带来相关科普知识。
识别上方二维码
观看直播/回放
图文 | 宣传处
编辑 | 张鹰妮
责任编辑 | 谢壮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扶阳解毒法,同济医院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守正创新
极目新闻记者 伊蔚 赵雪纯
通讯员 谢雪娇
1月4日下午,已有10年2型糖尿病病史的陈女士(化姓)前来复查时,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陆付耳教授讲述了服药一个月后的变化。陈女士表示,自己服药后神清气爽、腿脚得力,晚上起夜次数减少,口腔也没有出现溃疡、肿痛,连复查的尿蛋白都转阴了。
陈女士所说的这个药方就是胡芦巴丸化裁方,由陆付耳教授团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和实践得出。该药方的主要策略是扶阳解毒,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和自觉症状。陆教授建议继续按此方加减为陈女士治疗2个月巩固疗效,并叮嘱她定期复查。
陆付耳教授在问诊中
据悉,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糖尿病患病率达12.8% ,其中2型占90%。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危险极大。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需要患者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并保持良好的依从性。陆付耳团队根据长期的研究,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新思路: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兼顾解毒扶阳。
传统中医将益气养阴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该方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对降糖效果却不满意。陆付耳团队结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认识,认为持续的慢性低度炎症、糖毒、脂毒等“毒”可能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从而提出“糖尿病从毒论治”的观点,倡导在辨证施治中,重视“扶阳解毒法”。
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和实践,陆付耳团队将古代名方胡芦巴丸、交泰丸应用于糖尿病论治,并将两方加以化裁,形成胡芦巴丸化裁方,方中胡芦巴补肾扶阳,黄连与肉桂一阴一阳、水火既济、交通心肾,佐以牛膝补益肝肾、活血祛毒,方药以合适比例灵活配伍后治疗2型糖尿病。经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胡芦巴丸化裁方可改善糖尿病肾病,临床有效率高达85%(对照组有效率20%)。
除治疗糖尿病外,陆付耳团队还将解毒扶阳法应用于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脂肪肝、肥胖等糖脂代谢类疾病的综合防治,所研制的综合降糖调脂的中药方剂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未来,陆付耳教授团队还将继续深入挖掘和验证扶阳解毒法在防治糖脂代谢病中的内在机制和诊疗效果,以促进该法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为更多糖脂代谢病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中医养生交流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