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送一(糖尿病病人应该送什么礼物)

9i健康 0
文章目录:

送礼别送错,看望糖尿病病人,送什么好?

去看望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送什么礼物好,既让对方感到关爱,又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诚意?

1、花篮和水果

花篮,这是看望各种病人的标配;水果送维生素丰富含糖量低的草莓、人参果、樱桃、柚子、橙子、芒果等,避免西瓜、火龙果果、香瓜、凤梨。

2、茶叶

茶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保健作用,看望糖尿病朋友可以送绿茶和红茶。绿茶中含有儿茶素,能减缓肠内糖类的吸收,抑制餐后血糖值的快速上升;红茶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具有促进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功效。

3、健身器材和运动产品

健身器材可以送自行车、跑步机、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还可以送运动手环,小米手环、fitbit等运动产品

4、书籍

糖尿病的教育十分重要,送一些关于糖尿病的书籍、杂志等对病人也十分有帮助。

5、治疗仪器

送血糖仪、理疗仪等治疗糖尿病的仪器,送之前先熟悉各类仪器的功能选择合适的。

6、钱

这是最实在的了,呵呵,让亲人朋友自己去选择购买需要的物品。

免费糖尿病讲座还有药品送,是陷阱 社区科普宣传大妈力劝老伙伴别上当

来源:钱江晚报

杭州市朝晖街道玉公桥社区的孟培玲建立了健康快乐聊天室。

面对各种推销产品的健康讲座,真正的医生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人将普及科学知识视为“小儿科”而不太愿意做,但这样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和主导,那就会给所谓的‘养生大师’们可乘之机。”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东胜教授说。

2014年5月,我省首家以培养社会医学科普宣传员为主的学院——省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学院开课,该院100多名医务人员加入科普讲师团,5年来使20万人次市民学到健康知识。

科普“武装”大妈

怒怼伪健康专家

“现在,一有号称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的讲座,我就抵制并会劝周围的人别信,去了也别带钱。”今年60多岁的孟培玲,家住杭州市朝晖街道玉公桥社区。她曾是一位红斑狼疮病人,在多年就医过程中遇到过不顺,深知科学就医十分重要,因此浙江省人民医院健康学院成立后,她很快报了名,并动员老姐妹也参加。

不仅自己学习健康知识,孟培玲还想有一个固定的科普阵地,最终在玉公桥社区支持下,她建立了健康快乐聊天室(健康学院分校),1个月开展2次活动。活动中,孟培玲将在健康学院学到的知识转授给老姐妹们,自己不参加推销产品的“健康讲座”,并提醒周围的老年人也别参加。

“前几天,一位患糖尿病的邻居接到电话说有一个糖尿病讲座,会有免费药品送。我对他说,有病还是到医院,实在想去的话,别带钱买药。结果,邻居中途就想方设法溜回来(讲座举办者一般不允许中途离开),说开始是免费送,到后来就要钱,好几千哪!”孟培玲开心地说,这样的劝阻和抵制成功好多次,蛮有成就感。

浙江省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学院“健康大讲堂”,在院部共授课80场,听课者12000人次。在社区支持下,还建立了多个分校。在分校,经过培训的学员又成为老师,将科学健康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累计超12万人次。

科普讲座

搬到居民家门口

“‘健康大讲堂’开设以后很受欢迎,几乎场场爆满。我们认为,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大众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是医疗服务延伸,也是公立医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健康学院院长黄东胜教授说。

专家们很忙,甚至超负荷工作,还能否把“健康大讲堂”搬到居民家门口?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专家们的热烈响应。在社区的配合下,2015年四季度试了几场,反应很好。于是,从2016年开始,“健康大讲堂”九成放在社区,几年共在社区开健康讲座250场,受益市民超7万人次。

该院教学部主任、健康教育学院副院长应振华介绍,几年来,健康讲堂进社区内容设置在实用、适用、管用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讲授群众关心的健康知识。比如在授课内容上采用“点菜制”,即先由专家们根据各个专业报出选题内容,然后交给各社区负责人征求本区居民意见,最后确定讲课内容。像2017年科普讲师团共提供健康讲座选题50项,各社区最终选中42项;同时,课后由居民填写《教学评价表》,及时反馈教学质量,建议和意见,不足的加以改进,真正让百姓听有兴趣,学有所悟。

本报记者 张苗

本报通讯员 宋黎胜 钱冰冰

医护暖人心 糖友送锦旗

来源:开封网

全媒体记者 许湘兵

4月9日上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病区上演了温馨的一幕,一位糖友阿姨亲手将一面绣有“医术精湛品德优 服务热忱如亲人”的锦旗交到顾娟娟大夫手中(如图,全媒体记者 许湘兵 摄),并十分激动地说:“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感谢你们帮我减轻了病痛,感谢住院期间所有医护人员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原来,64岁的张阿姨患糖尿病已有10多年。由于没有得到专业、系统、科学的治疗,在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同时,情绪也渐渐焦躁起来,经常会感到痛苦、郁闷,这些不良情绪使得张阿姨的血糖一直无法有效控制。2020年初,张阿姨左脚踝韧带意外受损,在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张阿姨无法像常人一样恢复,不能正常行走,这让原本就饱受糖尿病折磨的张阿姨更加痛苦。

今年3月份,张阿姨血糖值居高不下,情绪更加难以自控,自行买药服用后,仍没有得到缓解。3月中旬,张阿姨听人介绍开封市中医院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的独到和专业,遂前来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病区诊疗。初次检查空腹血糖12.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2mmol/L, 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

住院后,根据张阿姨之前的用药及身体状况,经七项行为评估后,内分泌一病区主任姚沛雨、主管大夫顾娟娟及护士长王瑞华共同研讨,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在为张阿姨控制血糖的同时,大家认为最应该给予张阿姨心理上的安慰,消除她的不良情绪,帮助她树立健康生活的信心。就这样,顾娟娟大夫开始每天不定时地到病房去查看张阿姨的病情、指导用药、讲述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等饮食以及日常运动,帮助她科学、规范地控制血糖;王瑞华护士长也经常到病房为她讲解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等知识,有时候还会与她聊家常、聊生活,排遣她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她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次次地悉心呵护,一次次地精心照护,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医患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沟通。经过内分泌一病区医护团队纯中药“续贯三法”的辨证施治,结合院内制剂、口服中药汤剂及中医外治方法,张阿姨的血糖平稳下降至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7.6mmol/L,更重要的是,张阿姨重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笑容逐渐多了起来。

送锦旗时,张阿姨告诉记者:“这面锦旗不仅代表了我的心意,更代表了我们全家人的感激,感谢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病区的医护们长期的呵护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