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小孩(肥胖小孩的危害视频)
“小胖墩”日益增多 专家:儿童肥胖危害多 健康关口需前移
近年来一到暑假,各大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内,前来问诊的“小胖墩”家长大幅度提升。如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营养摄入给予极大关注,但这种关注有时会演变成误区。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桑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肥胖甚至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引发智力方面的问题。关注体重管理,健康关口必须前移。
随着经济发展,当下儿童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高糖食品、含糖饮料过多摄入,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这些都增加了儿童肥胖的发生风险。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专家表示,首先需要结合孩子的身高,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bmi=体重/身高的平方,目前多采用《ws/t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来评估儿童是否超重和肥胖。
桑杲提到,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肥胖可能导致儿童在外观上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校中遭受孤立和嘲笑,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其次,肥胖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是最常见的,例如高血压和高血脂;呼吸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许多肥胖儿童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肥胖可能导致多动、注意力缺陷,甚至智力方面的问题。
“在临床中,医生会根据肥胖程度和原因,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予以治疗。对于家族性肥胖,我们需要进行基因评估和分析,排除遗传代谢疾病的可能性,并为家长提供优生优育方面的指导。”桑杲说。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儿童肥胖问题,杭州市儿童医院特别开设生长发育障碍多学科联合门诊,该门诊汇集了内分泌科、中医科以及营养和运动领域的专家,共同从内分泌学和遗传基因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相关机制。
专家还表示,从中医角度出发,通过体质辨识也可以预防肥胖,特别是对于痰湿质和气郁质的孩子,家长应特别留意。“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外治手段,我们希望为家长提供全面的营养治疗干预方案和运动治疗指导,为每位肥胖或超重的儿童量身定制治疗计划。”桑杲说。
预防成为“小胖墩”,一饮一食十分关键。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方面,专家表示,除了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和丰富外,家长更应关注哪些食物不宜摄入。“我们建议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及烧烤、煎炸等重口味烹饪方式制作的食品。从中医角度出发,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宜给儿童食用。”桑杲说,此外在饮食习惯上,中医提倡以白开水作为儿童唯一的饮料选择,尤其应避免摄入含糖和碳水化合物的饮品,以及汽水类饮料。
“在运动方面,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运动需求,包括运动类型、持续时间和频率等也都不同。肥胖问题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建议学龄前的孩子每天累计运动三小时,而学龄期儿童则应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运动,并且每周至少进行三次中高强度的锻炼。”桑杲说。(张煜欢)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儿童肥胖不可轻视
来源:人民日报
儿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那么,超重、肥胖究竟有哪些危害?怎样帮助孩子管理体重?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理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经济负担。
儿童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儿童肥胖是许多家长忧心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干预,降低其发生率。
餐食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在肥胖儿童减重过程中,控制食物总量,选择小份食物以实现食物多样,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有利于减轻饥饿感。
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要教导孩子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肥胖儿童进餐时建议先吃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全谷物和杂豆摄入,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摄入。
积极参加运动,保持身心健康。科学运动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总时长应达到3小时,包括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保证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单杠、双杠、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肥胖儿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家长和学校应该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有助于尽早发现异常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肥胖儿童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
儿童肥胖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对于疾病导致的肥胖,家长和教师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就诊。
(作者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家有肥胖儿童别着急,6条食养建议来帮你
新学期开始不久,不少家长发现,过了一个寒假,自家孩子又胖了一些 娃长胖了先别急,快来看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的食养建议吧! 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指南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日常食养提出6条原则和建议,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辅助预防与控制提供食养指导
来源: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