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肥胖(顽固肥胖体质)
本应喊痛的胖少年异常“坚强”,医生:肥胖会“掩盖”危险信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宋黎胜 徐英革
16岁的小胖子添添(化名)运动时腹部出现隐隐的疼痛感,医生检查后发现了阑尾炎,他的阑尾水肿和渗出很明显,炎症指标也明显升高……紧急进行手术。
为什么添添没像一般阑尾炎患者痛得直哼哼或叫唤,原来肥胖会“掩盖”危险信号。医生提醒,疼痛不明显也别掉以轻心。
被夸“坚强”险些阑尾穿孔
添添身高1.5米多点,体重却超过200斤,腹部脂肪堆积。家人安排今年暑期计划时,将减肥也列为其中一项,具体是让他控制饮食,多运动。一周前的下午,添添在运动时腹部隐隐作痛,但不剧烈,就忍了好长一会儿。家人见他时不时用手抚下腹部,一问说是腹部疼痛,马上带他到浙江省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王天鹏马上安排腹部CT以及抽血检查,结果显示添添的阑尾周围水肿和渗出比较明显,血液中的炎症指标也出现升高,必须立即急诊手术。
添添体重较大,医生为其施行腔镜手术时遇到不小困难。“小胖子腹壁比一般人要厚得多,我们常规手术时用的气腹针几乎全进去才勉强穿透腹壁”,急诊医学科周晟昂副主任医师介绍,常人腹壁的厚度大约为5-7厘米左右,而添添腹壁厚度估计已超过10厘米,“我们腔镜进入到孩子腹腔内,发现他阑尾水肿十分明显,上面还附着这脓苔,周围有一滩脓液……”
“来得还不算太迟,但阑尾的炎症已非常严重,如果再晚一点很可能发生阑尾穿孔坏死!所幸手术顺利,他恢复良好。”周晟昂主任表示,乍一看,添添似乎很能熬痛,家长也直夸儿子蛮坚强,像个男子汉!殊不知,这样很容易耽误诊断与治疗。
疼痛是身体发生疾病及危险的信号,比如心梗一般会出现胸痛等。而有些严重肥胖者,会 “掩盖”疾病的早期信号和症状,比如腹部疼痛,有厚重脂肪堆积的胖子,会对疼痛不敏感,而此时实际病情或已进展很快、甚至很严重。像阑尾炎若延误治疗,会造成阑尾穿孔、坏死,引起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病情严重则会威胁生命。
需警惕的是,像添添这样的青少年儿童肥胖患者,一般炎症反应很迅速,更容易病情加剧。因此,发生腹痛,尤其是肥胖者,即使疼痛不太明显,怀疑阑尾炎等疾病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儿童等特殊人群阑尾易穿孔
周晟昂主任介绍,阑尾炎的发病机理比较清晰,往往是因为粪石堵塞阑尾肠腔而发病,发病后往往2-3天就会引发穿孔。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就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大约一半左右的患者,一开始是肚脐、胃部疼痛,随后转移到右下腹部。而且这一类疼痛,按压下去或者松开按压部位时,都能感觉明显。儿童、老人、孕妇群体是阑尾炎治疗领域的特殊群体,其穿孔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
图源:视觉中国
“一般来说,16岁男孩的BMI指数超过23就属于肥胖,可孩子这一指标已达46,属于严重的肥胖。肥胖少年儿童被‘掩盖’危险信号后,他们病情表述时往往不清晰,会给诊断治疗带来诸多不便。像添添,若阑尾穿孔处理起来更加棘手,应引起充分重视!”
资料显示,我国的儿童超重、肥胖现象日益普遍。8~10岁属于围青春期,如果在这个阶段体重就增长过快,又得不到及时纠正,会直接导致中青年体重超标。更严重的是,肥胖儿童的血脂已出现异常,成年后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周晟昂表示,对儿童肥胖患者,不首先考虑通过减重手术来进行体重管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与管控尤显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惊!12 岁女孩 400 斤背后,家族肥胖疑云与求生之战
前言: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个触动人心弦的故事。一个年仅 12 岁的女孩冰冰,体重高达 400 斤,她的生活被肥胖的阴霾重重笼罩。令人诧异的是,她曾在大半年间暴增 100 多斤,而这背后似乎隐藏着家族肥胖的神秘影子。不仅如此,她 9 岁的弟弟体重也已达 130 多斤。如今,减重手术成为了冰冰看似唯一的希望曙光,可这希望究竟能否驱散黑暗?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个家庭与肥胖顽强抗争的曲折历程。
一、肥胖的家族阴影:年幼的困境
冰冰这一家子啊,好像被肥胖这只“大怪兽”给盯上咧。打从 3 岁起,冰冰这小娃的命就像被老天爷捉弄了一样。出生的时候就有点脑缺氧,脑子发育比别的娃慢半拍,3 岁前就没少往医院跑,药罐子就没咋停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家族遗传这股子“邪风”,冰冰开始胖得没个边儿。她爹娘想尽了法子控制她吃的,可就跟打水漂似的,没起啥作用。那小身板儿啊,却得扛着越来越重的肉,走一步都费劲得跟啥似的。
在学校的时候,冰冰因为胖,干啥都不利索。可这娃有股子倔强劲儿,还是天天走着去上学,在学校也努力跟着活动活动。谁知道嘞,学校怕她这胖身子出啥岔子,让她回家歇着咧。回了家吧,家里孩子一大窝,奶奶忙得晕头转向,哪能顾得上她。冰冰这运动量啊,一下子就掉到了底儿。就这大半年在家呆着,体重跟疯了似的往上蹿,那肉啊,就跟不要钱似的往身上长。她那弟弟也没逃过,小小年纪,也成了个小胖墩儿,这可把一家人愁得哟,头发都快薅秃噜皮咧。
二、病魔的凶猛来袭:生命的紧急警报
今年 10 月底啊,冰冰这身体就像个快散架的破机器。喘口气都跟要了命似的,脸从脑门子到脚丫子都变成了吓人的紫黑色,晚上躺在床上跟烙饼似的,翻来覆去睡不着,扯着嗓子跟她娘喊难受。这时候,她娘还在外地打工呢,一听这信儿,心里“咯噔”一下,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买票往家赶,10 月 29 日凌晨 1 点才火急火燎地到家。
瞅见闺女那可怜样儿,当娘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二话不说就拉着冰冰往县医院跑。可县医院的大夫一看,直摇头,说这情况太严重咧,俺们这儿治不了。这可咋整啊?就在这节骨眼儿上,邻居给指了条道儿,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兴许能行。冰冰娘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赶忙联系,医院麻溜地派人,把冰冰接到了医院,这才开始了紧急救治。
进了医院,大夫们可不敢含糊,又是检查又是化验的。给冰冰做那个“小胖威利综合征”的基因检测,两种法子测出来还不一样,一个“阴性”,一个“阳性”。按这阳性的结果看,冰冰这症状跟那罕见的病可太像咧,就是还不能百分百确定。这“小胖威利综合征”可老稀罕咧,一万个娃里才有那么一个俩的。得了这病的娃,刚出生的时候浑身软趴趴的,吃奶都没力气,小婴儿的时候养活都费劲,等长到 1 到 6 岁,体重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还特别贪吃,脑子发育也慢,冰冰这情况,可不就跟这对上号咧。
三、减重的艰辛征程:希望与艰难同行
在医院熬了一个月,冰冰这娃也真争气。靠着营养餐,再加上利尿消肿这些招儿,硬是把体重减了 80 斤,降到 312 斤咧。这时候的冰冰,看着比以前有精神多咧,都能自己下地溜达溜达咧。这可把一家人高兴坏咧,就跟在黑窟窿里看到了点亮光似的。
冰冰她娘王女士听大夫说,下周三就能给冰冰做手术咧。大夫还说,做完手术,三四个月说不定能再减 100 斤呢。这消息听着是挺美,可这手术完了才是开头,后面的事儿更让人头疼。手术后,得有专门的营养师给冰冰安排吃的,还得天天锻炼。
这可把冰冰一家难住咧。她爹娘都在外地打工,挣那点钱就够糊口的。从冰冰住院到现在,都花了 3 万多咧,这后面手术加上康复,还得四五万。冰冰她爹这几天正到处找人借钱呢,愁得头发一把把地掉。冰冰娘守在病床前,心里跟乱麻似的。她心里寻思着:“俺这闺女咋就遭了这罪咧?可不管咋样,砸锅卖铁也得把娃的病治好。”
四、内心的坚强呐喊:对生命的执着渴望
虽说这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可冰冰这娃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啊,比谁都强。这娃性格挺开朗,虽说脑子没别的娃灵光,可有些想法比大人还通透。有一回,她拉着她娘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娘啊,俺知道你为了俺,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咧,花了老多钱咧。咱家也不宽裕,可俺就想好好活着,俺还想陪着你和爹,陪着弟弟呢。”她娘听了这话,心里酸溜溜的,抱着冰冰就哭成了泪人儿。
在这个都爱苗条的年头儿,咱都没咋在意过这些胖娃背后的苦。冰冰这事儿,可真该让咱好好琢磨琢磨,咱是不是对这些特殊的娃,少了点心疼,少了点帮衬咧?
五、社会的温暖援手:力量的汇聚传递
冰冰的事儿让媒体给报道出去咧,这一下子,可不得了咧。好多好心人都来帮忙,这个捐钱,那个送东西,还有人专门给冰冰打气加油。这一份份的好心啊,就像冬天里的热被窝,把冰冰一家的心都给捂暖咧。
医院里的大夫护士们,对冰冰那叫一个上心。专门给她弄了个合适的治疗法子,还时不时地跟冰冰唠唠嗑,给她鼓劲儿,让她别怕手术,别怕以后康复难。这社会上的关爱啊,就像一堵结实的墙,让冰冰一家有了靠山,也让他们更有胆子,跟病魔干仗咧。
六、憧憬未来之路:重生的美好期许
眼瞅着手术就快到咧,冰冰心里头又害怕又盼着。这以后的路啊,谁也不知道是啥样儿,可冰冰和她家人都没打算认怂。冰冰娘心里琢磨着,等冰冰出了院,就把她带在身边,走哪儿带哪儿。这娃的病特殊,手术后吃东西可得小心,开头只能喝点稀的,要是犯病了,说不定还管不住自己。
不过咧,他们一家人还是眼巴巴地盼着。想着做完手术,再好好养养,冰冰就能像别的娃一样,欢欢喜喜地长大,能跑能跳,能上学读书。这路虽说长,虽说坑坑洼洼的,可只要有个念想,就不怕走不到头。
结语:
嘿,冰冰这小丫头的故事啊,就像一场有惊无险的大冒险。她就像个勇敢的小战士,在肥胖和疾病的“怪圈”里左冲右突。咱都在这旁边看着,心里头也跟着七上八下的。这一家人的坚持和努力,就像一道光,把这有点沉重的故事照得亮晶晶的。咱也别光在这儿看热闹,都伸把手,给这小战士鼓鼓劲,说不定哪天,这小丫头就真的彻底打败那些“小怪兽”,迎来属于她的彩虹啦。到时候啊,咱都得为她好好庆祝一番,这故事啊,也能成个美美的传奇,在咱这旮旯里一直传下去,让大家伙儿都知道,只要不放弃,啥奇迹都能发生,就像那老话说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咱就等着看冰冰这小村姑咋变成美少女战士吧!
减重训练营锻炼7天瘦8斤 聊城暑期“小胖墩”减肥“热辣滚烫”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减肥潮”方兴未艾,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嘉明院区,6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医院开展的第一期儿童减重训练营。经过7天左右的训练,参加训练的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减肥效果。
为了参加训练营
坚持锻炼减重4斤
7月17日上午9时,小姑娘韩羽(化名)正在跟随保健操老师一起做燃脂运动操,动感的音乐响起,所有的学生都跟随保健操老师动了起来。
韩羽今年10岁,暑假开学后该读五年级,期末考试取得三科状元,是班里的“学霸”。韩羽在来参加训练营之前体重是61公斤,经过7天的“魔鬼训练”后,现在的体重是59.8公斤。
“没有其他人瘦得多,还需要再努力一下,没有对比就没有动力。”韩羽坦言,是她自己让她妈妈报的训练营,她妈妈担心她坚持不下来,所以让她在参加减重训练营之前先自己锻炼减重4斤才让她报名训练营。
韩羽在听到妈妈的要求后,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通过跑步、骑自行车的方式,从63公斤减到了61公斤,通过了妈妈的考验。
韩羽倾诉了肥胖体重给她带来的困扰,她平常看到一些身材好的同学就会非常羡慕,因为学校一些演出通常会选一些身材好的同学,她也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去舞台上演出。
“还有一次跳绳比赛的时候,我的体重太重了,没有能够赢得比赛,因为这是一个团队比赛,感觉挺对不起和我一队的队友们。”韩羽说。
韩羽表示,之前她也想过要减肥,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有一次,她在小区里跑了半圈就累得气喘吁吁,回家喝水的时候看到弟弟正在看电视,她就放弃了跑步,和弟弟一起坐在家里看起了电视。
“这个暑假我要减20斤,如果减肥效果好的话,妈妈和我说会考虑让我报第二期训练营。”韩羽眼神坚定地说。
兄弟俩来减肥
谁先减20斤有“惊喜”
刘玮(化名)和刘龙(化名)是堂兄弟,来减重训练营是奶奶给他们报的名。奶奶在给他们兄弟俩报完名后表示,谁先减20斤会有一个不小的“惊喜”。
刘玮今年12岁,刚刚小学毕业,开学以后该读初一。他来训练营之前是86公斤,现在是82公斤,7天的时间里瘦了8斤。
“来减肥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变帅,让自己更有存在感,能够一个合适的体重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运动。”刘玮说,他平时喜欢打篮球和打羽毛球,由于体重太重,打篮球的时候,跑不过别人,只能传球或者投篮。
刘玮表示,他是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开始胖起来的,他妈妈在几年前就因为他的肥胖问题产生了忧虑。在参加减重训练营之前,他曾想过这个暑假要减重60斤,但是真正锻炼起来后发现减肥真的太难了。
“我这个暑假要减20斤以上,因为奶奶说过我和弟弟谁先减20斤就给谁一个‘惊喜’。”刘玮兴奋地说。
刘玮的弟弟刘龙今年11岁,暑假开学后该读五年级。刘龙在7天的训练后,瘦了5斤,他表示这已经是对他的付出最好的回报。
刘龙之前也尝试过减肥,参加过一些夏令营,但是回到家后又出现了反弹,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吃得多、动得少。
“因为太胖了,跑步跑不起来,夏天出汗比较多,身体潮乎乎的,很不舒服,一些体育运动也做不了。”刘龙说,尤其是去游乐园的时候,别人能玩的游乐项目,他由于体重太重,就不能玩,所以想减下来体重,去体验一下别的小朋友的快乐。
刘龙坦言,他有可能减不了20斤,但是他这个暑假一定要减10斤,因为他和夏令营的一位老师打了赌,说的就是暑假里能减10斤。
开设减重训练营
让孩子实现轻盈蜕变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履行妇幼职责,我院开设减重训练营,用‘热辣滚烫’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实现轻盈蜕变的梦想。”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嘉明院区康复科副主任李成林说,儿童减重训练营的课程包括水中步行训练跑台、体适能训练、燃脂运动操、器械训练等。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嘉明院区的水疗室内,学生们正在水中步行训练跑台上跑步。李成林表示,他们医院是聊城市唯一一家将水中步行训练跑台用于青少年减重训练的医院,水中步行训练跑台既能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因体重造成的X型腿、扁平足,又能利用水的阻力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代谢率。
“我们开设减重训练营的目的就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要重视孩子的体重问题,让孩子家长和孩子对减重这件事有一个更好地认识。”李成林说,医院的专业医疗团队会按照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训练方案;专业的营养专家制定减脂餐,既让孩子营养全面又减脂减重;并且训练老师均是具有从业10年以上的大学本科运动康复人员,让孩子在减重基础上增强体质、完善神经发育、提高肌肉力量。
李成林表示,今年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这个《方案》里就提到了学生体重管理。《方案》中指出强化父母是儿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开展大学生健身活动,将合理饮食、体重管理、科学生育等健康教育内容纳入选修课程。对家校发现的生长迟缓及肥胖合并疾病的学生,及时引导至相应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个性化营养、运动指导或者医学治疗。
“我们这个减重训练营开始时间几乎是与这个方案发出时间是同步的,所以这个减重训练营也是顺应了国家整体的一个大方向。”李成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