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晕厥(胖子晕倒是什么原因)
60多岁的阿姨,大笑就晕倒,一年因此晕倒了4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宋黎胜 梅富杨 记者 吴朝香
痛苦又难以理解!年过六旬的钱女士(化名)一旦大笑就会晕厥,今年她竟因开怀大笑晕倒了4次。近来她病情愈发严重,得时刻保持“心静如水”,稍一波动胸闷气短,心悸不适,甚至生命垂危……
一笑就晕竟是因为心脏“肥胖”
“一开始以为是偶然发生,结果一连4次都晕厥,已经不敢大笑”。钱女士回想多年起求医问药过程,感慨万千:年轻时,她就有胸闷心悸、乏力头晕的症状,以为忍忍就过去了。直到大约10年前,钱女士突然晕厥,她去当地医院做心脏彩超,检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同时心脏瓣膜也有严重问题——二尖瓣反流 已达中重度。
其实,医生早就让钱女士手术,但当时胸闷等症状尚可忍受,加之她十分惧怕开胸的传统大手术,因此一拖再拖。近来钱女士症状逐渐加重,走路都有些困难,连大笑就可能晕厥。在一家大医院,被告知钱女士不适合内科治疗,建议她开胸手术。
已无退路,经网上搜索,钱女士得知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勇团队,开展胸前无可见瘢痕心脏手术已有数百例,安全、美观又是微创,且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可以微创经主动脉瓣入路完成morrow手术的医院,立即电话联系上崔主任,得到肯定后,钱女士赶到杭州。
入院后,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勇团队通过术前充分评估,决定一次微创手术,同时解决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反流两个问题。专家们在患者右腋下开一个近4厘米左右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先是完成左室流出道疏通,接着进行二尖瓣修复……手术过程顺利,保住了钱女士的自体心脏瓣膜。术中超声显示,心脏梗阻完全解除,所有瓣膜活动良好;术后当场,麻醉复苏拔除了气管插管,很快她感觉憋闷等不适没有了。
崔勇等在手术中
术后康复非常顺利,术后第8天,钱女士就康复出院。出院时的她健步如飞,想笑就可以开怀大笑。
无独有偶,即将出院的67岁章女士(化名),也是罹患肥厚梗阻心肌病,病史有4年,饱受煎熬。经内科治疗后效果不佳,一度丧失生活的信心。有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介绍崔勇主任的外科微创新疗法,就来医院请崔主任手术,术后章女士觉得畅快无比。
微创手术切口小又美观,效果也明显
崔勇主任介绍,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心脏疾患,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该疾病的表现是心脏肌肉过度肥厚,有很多患者同时伴有心脏内其他结构的异常,包括二尖瓣、乳头肌异常,假腱索,假乳头肌的存在等,这些因素共同参与梗阻的形成,导致心脏往外泵血的通道梗阻,在运动时更为明显。
“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 内科的方法只能针对特定部位肥厚的心肌进行处理,对于合并心脏内部其他结构的病例,往往效果欠佳。像前文提到的二位病人,就是这样的状况。今年刚刚发表的肥厚性心肌病国内专家共识明确提出,对于年纪较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梗阻患者,建议优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微创标准Morrow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手术切口更小更美观(切口在腋下);另一方面,借助胸腔镜的辅助,该方法不损伤二建瓣膜,完美复刻了经典的Morrow手术,左室流出道疏通效果满意,手术效果好,受到全国各地患者的好评。”崔勇主任表示,肥厚梗阻心肌病的患者,建议在接受各种治疗前充分咨询评估,避免遭受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和麻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劳动时晕厥 竟因心脏太 “胖 ”
身材太胖不好,身体里的重要器官太“胖”也不好!比如心脏一旦“胖”起来就是大事,很可能患上了一种严重的心脏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最近,福建平和的杨阿姨(化名)就因为这病反复跑医院,最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才让病症得到了解决。手术当天,由厦大附一党委书记李卫华教授、谢强副院长及唐蓉主任带领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开展了厦门市综合性医院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晕厥了5次 竟是“肥心病”作祟
杨阿姨今年70岁,一年前劳动时突发活动后胸闷,随即意识丧失,经当地医院治疗后仍有晕厥发作。杨阿姨辗转多家医院,经过了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及心脏电生理检查均未能明确晕厥原因,至今已经晕厥5次。
今年,杨阿姨前往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求诊心内科梁玲主任医师。医生问诊后发现,杨阿姨的晕厥多于活动后发生,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排除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磁共振提示考虑杨阿姨的晕厥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有关。
微创手术加持 患者成功“瘦”心
药物治疗对于这种疾病的效果有限,但常规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对年逾古稀的杨阿姨来说,无疑增加了风险。
为保障杨阿姨的安全,兼顾手术疗效,心内科唐蓉主任和郑武扬副主任带领团队严密分析病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为杨阿姨的心脏“瘦身”。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当天,郑武扬副主任指导、孙常青博士主刀、刘祖恒博士进行心腔内超声定位,团队密切配合,仅耗时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检查显示,杨阿姨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下降,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身体恢复良好。
郑武扬副主任介绍,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由于相关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的、或病因不明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是一类遗传性心肌病,具有心脏性猝死风险。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进行家族基因筛查。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吴舒远 通讯员 陈雯 李欣
六旬女子心脏太“胖”频繁晕厥,专家“一根针”巧妙“瘦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日讯 一年内晕倒五次,稍微一动就大喘气,连躺平睡觉都胸闷、心悸,60岁的姜女士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心脏不停跳、不开胸的情况下,医生巧用“一根针”,精准地为其心脏“减肥”。据悉,恢复迅速的她,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医生为姜女士检查身体。
10年心脏不适 症状愈来愈烈
姜女士是荆州人,经营着一家粮油小店。十年前就有胸闷、心悸的问题,多年来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去年更是晕倒了五次,都是在做体力活或者家务时出现。当地医生多次建议她手术治疗,但怕耽误生意,她一拖再拖。一个月前,姜女士自觉症状进一步加重,不仅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连晚上平躺着睡觉也会出现胸闷、心悸。“很久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每天都很难熬。”
10月10日,苦不堪言的姜女士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经详细检查,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简单来说,就是姜女士的心肌变‘胖’了很多,部分堵住了心脏射血的出口,就像水泵的出口被堵住一样,心脏无法有效供血给全身使用,继而出现头昏、乏力、劳累后胸闷、胸痛,甚至晕厥。”心肌病多学科精准诊治中心主任肖红艳介绍,让堵住心脏射血出口的心肌“减减肥”,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医生“一根针”妙手除“心患”
据了解,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Liwen手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手段,不同于传统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切除和酒精消融,要么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要么就要开胸劈骨,Liwen手术在超声引导下将1.7毫米的射频消融针穿刺至心脏肥厚的室间隔部位,通过热能的方法让肥厚的室间隔肌肉坏死,从而解决流出道的梗阻,这一过程就像是将葡萄制作成葡萄干的过程,不仅能做到不开胸、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而且还做到了全程可视化、精准化,减少了并发症。
“Liwen手术的难点在于在进针时要避开血管,同时还要精准把握方向和位置,做到‘指哪打哪’。”肖红艳主任称,大多数人的室间隔形态是直筒筒的,但姜女士为s型,手术通路更为迂曲,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心脏破裂,难度进一步升级。
在心肌病病房开展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
10月23日下午,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手术室、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的协作下,肖红艳主任带领手术团队,通过仅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创面,成功为姜女士的心脏完成“减肥”,术中零出血,全程仅历时1个小时。手术后的姜女士顿感轻松,胸闷、心悸明显缓解,5日后便康复出院了,她也成为这家医院今年开展的第100例Liwen手术患者。
临床与科研并行 造福心肌病患者
心肌病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诊治难点,也是以往缺乏关注的领域,大量患者未被诊断或者未接受治疗。为了改变心肌病患者寻医无门的处境,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于2019年成立心肌病多学科精准诊治中心,同年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开展Liwen手术,同时也是湖北省唯一能独立开展该手术的医院,现如今已完成174例,手术量位居全国前三、湖北省首位。“随着诊疗病例增多,手术经验日渐累积,我们已经能做到91%的患者术中零出血。”肖红艳主任说。
龙艳丽主任为心肌病患者进行科普宣教。
在专注心肌病临床诊疗之余,医院也不忘开展心肌病的科研探索工作,继2019年12月获批武汉市心肌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后,又于2022年7月加入国家心肌病专科联盟,正式跻身“国家队”行列,通过科学管理、平台搭建、资源整合,不断提高心肌病的诊疗水平。此外,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医院在今年10月由心外科龙艳丽主任牵头成立了专门的心肌病病房,定期开展病房科普宣教活动和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在提高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的同时,也为复杂疑难心肌病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诊疗方案。
姜女士与医护人员合影。
“在心肌病领域,精准医学是主战场,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诊断、治疗、预后评估还是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都需要通过精准来实现。”肖红艳主任强调,未来通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开展高水平多中心合作,推进心肌病精准诊疗,希望让更多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真正实现让患者受益。(长江日报记者黎清 实习生邱美依 通讯员吕惠 宋蒙 视频制作黎清)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