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打针(肥胖打针减重有副作用吗)

中国品牌 0
文章目录:

国产首个减肥针获批!打针就能瘦?

只要定期打针、坚持一年,你的体重就可以迅速减掉?

国产利拉鲁肽注射液,终于成功获批减肥适应症,华东医药拔得头筹。

7月4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由中美华东申报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规格为: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3ml:18mg(笔芯)。

华东医药成为国内首家在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抑制剂领域获批减重适应症的企业。

7月5日,华东医药早盘高开,盘中涨超5%。截至收盘,华东医药涨3.36%,报44.86元/股,总市值786.84亿元。

此前,华东医药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为利拉鲁肽注射液申请了两个适应症,除减肥适应症外,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3年3月获批上市,目前已正式实现商业化上市销售。

华东医药利拉鲁肽减肥新适应症的获批是国产减肥药的重要突破。不过,尽管其为国内首只产品,但它在市场上也将面临劲敌。

6月3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提交上市申请,行业推测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减重适应症。

司美格鲁肽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受理

来源:CDE官网截图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利拉鲁肽注射液,均是GLP-1受体激动剂,本身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用药,但在减肥上也有显著效果,还受到马斯克的推崇。

2022年10月,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提到,自己一个月内减重18斤,方法包括节食和Wegovy,后者正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商品名。马斯克的亲测有效,也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成功出圈。减重数据不错,加上每周仅需一针,司美格鲁肽被部分人视为“减肥神药”或“瘦身针”。

GLP-1减重受追捧

根据WT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肥胖人数由2016年的1.8亿增至2020年的2.2亿。

2021年12月,CDE发布《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指出,此前我国仅有奥利司他胶囊一种药物获批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的治疗,合规、安全及有效的体重控制药物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众多减肥药中,GLP-1类药物属于减重药物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品类。GLP-1是一种在进食后分泌的物质,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及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来降低血糖浓度,它不仅可以减缓胃部排空、抑制食欲,还能通过将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增加能量消耗。而且有临床试验表现,利拉鲁肽除了正常的腹泻和便秘之外,没有其他的明显不适感。

据中信证券测算,2030年中国减肥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3亿元。从减重市场看,大多数药企都在对标司美格鲁肽。司美格鲁肽化合物专利在国内将于2026年到期。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我国减肥药市场需求庞大。诺和诺德财报显示,其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2022年在华销售额分别约为20.85亿元、14.79亿元。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奥利司他胶囊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规模超过12亿元。

巨大的市场需求叠加政策支持等影响,减肥药市场前景巨大。财通证券研报预测,在2025年,我国减肥药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亿元;中信证券测算GLP-1药物用于减肥后,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3亿元。

这就难免会出现,国内、国外药企争相抢占市场的局面。

除中美华东以外,国内复星医药旗下万邦生化、杭州先为达生物、北京诺博特等企业也正在进行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0日,我国获批临床试验的“减肥药”共有23个,包括11个生物制品、10个化药、2个中药。

九源基因、华东医药、丽珠集团、联邦制药等多家企业瞄准了司美格鲁肽。其中,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丽珠集团也在近期表示,其司美格鲁肽将进入临床III期阶段,计划于今年完成入组,预计2024年报产,争取2025年获批。

近年来,GLP-1等药物在降糖、减重市场规模逐步增加并已超过胰岛素,除了有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进入,头部企业也正不断拓展产品边界。有行业人士透露,目前,相关药物在减轻副作用、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仍有空间,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还将持续。

副作用值得注意

用于降糖和用于减肥的司美格鲁肽,剂量完全不同。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方红娟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首次剂量是0.25毫克/周,逐渐增加至0.5毫克/周或1毫克/周。而减重剂量则是每周2.4毫克,比控制血糖的剂量大得多。

此外,司美格鲁肽的副作用同样值得关注。根据诺和泰说明书,该药品不良反应为胃肠系统疾病,包括恶心(十分常见)、腹泻(十分常见)和呕吐(常见),通常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且持续时间较短。

另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司美格鲁肽减肥打卡群里,有人表示打完针出现低血糖、胃反酸、胃胀等不良反应,也有本身患有甲状腺炎的女生打完针后去体检,发现甲状腺炎情况变严重。

综自:上海证券报、澎湃新闻、公开资料

“打一针瘦16斤?”很多人都在打的减肥针,靠谱吗?

夏天到了,减重被不少爱美人士挂在嘴边,不少人也在社交账号上分享运动、节食、吃减脂餐等各种减重方法。近日,有网友分享了他们在网上购买的一种不用节食、无须运动的“减重神器”,据说“打一针瘦了16斤”。据了解,这种所谓的“减重神器”名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处方药。

司美格鲁肽能不能用于减重?有减重需求的人能否自行购买网络上的相关产品?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可有效控糖、改善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不仅能增强胰岛素分泌,还能有效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除有效控糖外,司美格鲁肽还能改善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更好地综合控制包括血压、血脂和体重等在内的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

事实上,司美格鲁肽最早是作为“一周打一次”的降糖药而为人熟知的。

早在2017年12月,司美格鲁肽就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2020年1月,FDA再次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降低相关疾病风险;2021年6月,该药在美国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FDA批准司美格鲁肽适用于成年人群体重指数(BMI)大于或等于30的患者,以及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高胆固醇)的成年超重人群(BMI大于或等于27)。

“司美格鲁肽在减重方面确实有一定效果。一方面,其通过抑制下丘脑的摄食中枢,让人没有饿的感觉,抑制食欲;另一方面,它可作用于胃肠道,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方红娟告诉记者,司美格鲁肽实际上就是通过抑制患者的食欲,让人吃一点就饱,吃多了不舒服,从而减少热量摄入,起到减重的作用。

在我国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证还未获批

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内地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及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同年12月,该药物纳入国家医保,为糖尿病患者减轻负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后德教授介绍:“虽然司美格鲁肽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能用于降血糖,也能用于重度肥胖患者或者有肥胖并发症的患者减重。但在我国,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证还未获批。”而且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处方药,需要完全按照目前国家对处方药的有关管理办法措施进行管理。患者需要通过正规医院渠道获取该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目前,国内已经获批的司美格鲁肽是1.0毫克剂量,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生理减重的剂量并不相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临床上超适应证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需要得到医院批准、医生指导使用处方药和随访的,在网上购药或者托人买药可能会有比较高的风险。除了盲目用药本身可能引起的风险,药品运输、保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同样值得重视。流入市场的非法“减重”注射剂,如果储存条件不够严格,不仅减弱效果,甚至会加重副作用,损伤身体。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司美格鲁肽的使用都有很多注意事项和条件限制,并非人人可用的“减重神器”。例如,有甲状腺髓样癌、急性胰腺炎患病史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家族史等的人群,是不能使用司美格鲁肽的;血脂非常高又嗜酒的人群、1型糖尿病人群及孕妇也暂时不建议使用。

使用司美格鲁肽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周后德表示,目前司美格鲁肽使用后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包括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司美格鲁肽还有很多罕见且严重的副作用,有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症状,还可能会影响胆囊,导致使用者出现胆囊炎、胆汁淤积等情况。”方红娟补充说。

“除了身体的不适,司美格鲁肽使用者的心理健康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方红娟提醒。

不仅如此,一项2022年4月发表在《糖尿病、肥胖和新陈代谢》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停止使用Wegovy、Ozempic等司美格鲁肽药物后,体重会出现反弹,一年后减掉的三分之二体重又会长回来。

“实际上无论是用哪种药物减重,都一定要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因此,减重要制定长远的目标,要控制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永远是减重的最佳手段。”周后德表示,用药物减重要科学合理,要根据本人的肥胖情况,做一个精准的诊断。即使要使用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等强制干预手段减重,也要先评估本人适合哪些药物,精确评估之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打一针瘦 10 斤?“网红减肥针”爆火!

不节食、不运动,每周打一针就能暴瘦!

这两年,一种“网红减肥针”火了。马斯克在打了这个针之后,一个月瘦了 18 斤,全球网红卡戴珊也因此瘦到了人生巅峰。

就连身边的人都变得疯狂了起来,打“减肥针”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这个火爆中美的“网红减肥针”,叫做司美格鲁肽。这是一种药物有效成分的名字,对应着不同的商品名。

马斯克在用的叫维高威,咱们国内批准上市的叫诺和泰,目前只能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

你没看错,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为糖尿病人研发的,就像伟哥最初的研发目的是治疗心血管疾病一样。

司美格鲁肽属于是 GLP-1 类药物,可以激活 GLP-1 受体。作用在胃、下丘脑和脑干,起到减慢胃排空,提高饱腹感的效果。其实就是抑制食欲,让你稍微吃一点就饱了。

重点是效果非常惊人,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相关临床试验为例,来自不同国家的 1961 个成年人,使用 68 周后,平均体重减轻了 15.3 公斤。

整整 30 多斤啊,这一成果震惊了整个科学界。

2021 年,司美格鲁肽在美国被批准用于体重管理。这下不得了,本来肥胖率就超高的美国人开始疯狂打针,甚至被美国 FDA 列为紧缺药。

其背后的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也一路水涨船高,凭借司美格鲁肽一己之力将市值推向了历史新高,一度高达 4260 多亿美元,超过 LV 集团,成为了欧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要不说是“年度药王”呢,2023 年前三季度,司美格鲁肽就为诺和诺德狂揽 142 亿美元收入。这也不断刺激着 GLP-1 成为“当红炸子鸡”,甚至被 《Science》 授予了今年的科学突破冠军奖。

有数据表明,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高达 20 亿,而每年有 280 万人因此而死亡。所以,减肥药的市场根本就看不到天花板。

泼天的富贵在眼前,信达、恒瑞、华东医药等国内药企纷纷入局。一时间,上百个医药公司争相研发 GLP-1 类减肥药物,特效减肥药大战一触即发。

* 来源36氪

随着资本市场硝烟四起,消费端也逐渐乱象丛生。

司美格鲁肽再怎么神奇,它也是一种药。用来治病的,但却被想减肥的人盯上了,也不管自己有病没病,就一门心思想打上一针。

社交平台上有很多人在分享自己打了之后瘦了多少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跃跃欲试。

按照 FDA 的标准,用于减肥必须是满足 BMI 在 27 以上,并至少一项肥胖并发症的患者。

而且要遵从医嘱,剂量上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不允许私自加剂量,上一个乱打的已经进 ICU 了。

当然,还是很多爱美人士抱有侥幸心理。但这个药国家只允许给得糖尿病的人开。所以一般人开不出来,除非有门路的人。

于是,他们找到了电商平台和微商代购来买药。

在电商平台,买这款药简直不要太方便,随随便便就能开出一个电子处方,到底有没有病,根本无人在意。

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真的有糖尿病呢?

狐妹翻了翻评论,看着都不像是有病的,有的甚至连肥胖都算不上,其中不乏只有 100 斤出头,甚至 90 几斤的。

至于买到的是不是正品?也没人敢保证。只能说自己随便注射的人,胆子可真大。

“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在不适合的人身上滥用 GLP-1 类药物减肥,副作用可能难以预期,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

据说,有人用了会出现呕吐、腹泻、便秘、腹痛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欧洲药品管理局调查发现,它可能会使人产生自杀或自残的想法。所以,没看过医生的话,这玩意儿真的要慎打。

而且这款“神药”并非对谁都管用,打了之后没有任何效果的比比皆是。

还有可能产生依赖性,有人在停药后,体重又完全反弹回来了,真是白忙活了一场。

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大家购买的脚步。在国内电商平台,一支几百块,可以用一个多月,这些钱跟变瘦变美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不过,狐妹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在网上开这个药的处方,就会留下糖尿病的记录,如果以后要买医疗或者重疾保险什么的,很有可能被拒。

其实,对于很多肥胖患者而言减肥真的很难,不是他们好吃懒惰,而是他们的体内神经激素调节出了问题。比起肥胖带来的危害,打针的副作用相对更轻,所以才会选择这种治疗方式。

而现在很多打针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肥胖,甚至已经是偏瘦了。

他们只是被当今以瘦为美的观念裹挟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生衣服尺码被设计的越来越小。瘦等于健康和美,胖则和丑、懒惰画上了等号。

人们为了迎合这种畸形审美,不惜一切拼命减肥。所以,司美格鲁肽等减肥产品才会成为最新的财富密码。

“减肥针”本来是治病的,如今却被很多爱美人士当成了人生的解药。但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神药”,“躺着不动”的减肥梦终究会破碎。

参考资料:

36氪、量子位、小红书

编辑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