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肥胖(心室肥大的标准)
人家胖身上,七旬大伯却“肥”在心脏,还“传”给女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宋黎胜 梅富杨
“人家胖身上,我却“肥”在心脏!”年逾古稀的翟先生(化名)长期因心脏问题无法剧烈活动,检查发现,他种种不适是因为心脏“肥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近年来病情愈发严重,老人平静时都会胸闷气短,心悸不适,甚至会突然晕厥,身体濒临崩溃;更让翟先生难受的是,一路陪伴他求医问药的女儿也查出同样的疾病……
难受好多年,还“连累”女儿
翟先生年轻时就有胸闷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本以为熬熬就过去了。直到大约十年前,翟先生在一次工作时突然晕厥,单位及家人急忙把他送去当地医院,才知道心脏出了问题。
医生通过心脏彩超发现,翟先生是患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脏肌肉过度肥厚),同时心脏瓣膜也有严重问题——二尖瓣反流 已达中重度。据介绍,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特征为心室肌“肥胖”,典型者在左心室,室间隔肥厚居多。
医生当年就让他手术,当时翟先生觉得可以忍一忍,同时又惧怕开胸大手术,所以迟迟没有治疗。但近年来,翟先生症状逐渐加重,连走路都有些困难。
除了自己难受,翟先生最放心不下还有女儿。因为医生说过,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有家族遗传倾向。
果不其然,近几年,年近40岁的女儿也出现胸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后确诊,她患有父亲同样的疾病,也需要手术治疗。
一家有两人生命遭到威胁,还需渡过创伤的巨大手术关,这让这个家庭压力倍增。
让父女欣慰的是,通过多种途径,他们得知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勇团队,可以采用微创心室肌“减肥”——流出道疏通及多种瓣膜手术已很成熟,便满怀希望来到杭州。
医生经评估后认为,翟先生病情更为危重,决定让他先行治疗,并一次性手术解决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反流两个问题。
崔勇在手术(资料图)
独辟蹊径,新术式解决父女“肥梗”
“我们是国内率先采用微创经主动脉瓣入路完成morrow(左室流出道疏通术)的医院,这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治疗的标准操作入路,手术切口小效果则更佳。” 崔勇主任说。
术中,崔勇团队在翟先生右腋下开一个近4厘米左右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先是完成左心室流出道疏通——心室间隔心肌切除(心室肌“减肥”),接着进行二尖瓣修复……手术过程顺利,保住了翟先生的自体心脏瓣膜。术中超声显示,心脏梗阻完全解除,所有瓣膜活动良好,术后复查结果满意。术后第9天,翟先生顺利康复出院。受到鼓舞,不久前,其女儿也接受同样的手术。
崔勇主任表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一个家族中可以有多人发病。
该疾病的表现是心脏肌肉过度肥厚,导致心脏往外泵血的通道梗阻,在运动时更为明显。罹患这类疾病,初时虽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但病情会慢慢加重,同时导致瓣膜功能问题出现,甚至有晕厥、猝死的风险,这也导致翟先生多年来一直都有胸闷、心悸、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甚至晕倒过数次。
“对于有明显活动后胸闷、气短、胸痛,特别是有晕厥史以及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的人,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是否患有肥厚型心肌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乃至猝死的发生。”崔勇主任提醒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大姐对老公爆粗竟觉天旋地转?\u0026#34;堵心肉\u0026#34;才是罪魁祸首
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多年的苏大姐,今年以来出现奇怪的症状:对老公一爆粗口就头晕得十分厉害,险些倒地伤身,这让她自己及家人都十分吃惊与不解。
激动起来爆粗口险晕倒
今年49岁的苏大姐家住东北,长期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10年前,医生通过心脏彩超,发现苏大姐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特征为心室肌“肥胖”,俗称心脏“堵心肉”)。多年来她辗转多地就诊,症状却越来越明显,半年多前,苏大姐接受了心肌射频消融手术,遗憾的是效果并不理想。
长期生病的人情绪易起伏,一言不合可能脾气就上来。“每次情绪激动的时候,就感觉要晕倒一样。”夫妻间免不了为琐事拌几句嘴。今年初,苏大姐与丈夫的一次争执时出现的“险象”,让家人目瞪口呆,心有余悸。当时,苏大姐说着争着,火气蹭地一下就蹿上来,没控制住爆了粗口,但旋即感觉自己头晕得很厉害,天旋地转,幸亏家人眼疾手快将其扶住。
没想到,开了头就没完了。近一年来,苏大姐竟多次忍不住吼老公时头晕迅速加剧,虽说最终都化“险”为夷避,免倒地伤身,但一次次为此提心吊胆终非长久之计。
其实,医生根据苏大姐近几年病情逐渐加重的实际情况,已多次建议其接受外科手术,然因其惧怕开胸大手术而一拖再拖。不久前,苏大姐想方设法了解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勇团队,采用微创心室肌“减肥”——流出道疏通及多种瓣膜手术已很成熟,便满怀期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杭州。
奇怪的症状源于"堵心肉"
“崔主任,心脏不好我清楚,长期生病心情是差点,但激动起来怎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症状呀!” 苏大姐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禁不住发问。
崔勇主任耐心作了解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又叫“堵心病”,即心脏出口附近的室间隔肌肉增厚,阻挡血流而引起了严重心脏病。轻症的病人可能是活动多了稍微会胸口闷,但病情严重的患者一激动、一用力,心脏出口的血流就会堵住闭塞,然后脑缺血,人就会一下晕过去。
“以前治疗过一位严重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女士,只要开怀大笑就晕到,现在你说吼老公时感觉要晕倒,也是一样的道理。”崔勇主任说,检查发现,苏大姐心室内有异常的肌束,还有残余明显堵住出口的“肉肉”,接下来将通过微创手术把"堵心肉"全部除去,以解决患者心脏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等问题,以及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
崔勇(左一)等在查房
经过详尽术前评估与充分准备后,崔勇主任团队成功为苏大姐实施了右侧腋下Morrow(左室流出道疏通术)手术,切口仅约4厘米。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既切除了"堵心肉"——肥厚的心肌,又成功修复了二尖瓣。术中食道超声结果显示,流出道梗阻完全解除。术后第9天,苏大姐便康复出院。
近千心脏手术,“微创”达八成
崔勇主任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该疾病的表现是心脏肌肉过度肥厚,导致心脏血液流出的通道受阻,在心率加快或活动时更甚。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活动后稍感胸闷、不适,但病情会逐渐加重,同时出现瓣膜功能问题,梗阻严重的患者甚至有晕厥、猝死的风险。
“传统这样的手术需胸部正中20厘米左右的切口,我们首创的微创手术,切口仅4厘米左右,且切口在右侧腋下,从正面看上去没有疤痕。多年临床实践也表明,更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出血、疼痛等手术并发症。”
崔勇主任表示,心脏大血管外科每年开展近千台心脏手术,其中超80%为微创手术,涉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大血管手术及左心辅助装置等几乎覆盖心外科所有的病种。
对于有明显胸闷、气喘、胸痛等不适的患者,特别是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就诊,确诊后及时治疗;此外,现已进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很重要。
欢迎加入“心脏与血管-浙医在线交流群”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相关困扰,欢迎加入“心脏与血管-浙医在线交流群”,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专家进群交流答疑。
一和老公吵架,她就觉得天旋地转,像要晕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宋黎胜 董志强
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多年的苏女士(化名),今年以来出现奇怪的的症状,情绪一激动就头晕得十分厉害,险些倒地伤身,这让自己及家人都十分吃惊与不解。
情绪一激动,就头晕要晕倒
今年49岁的苏女士姐家住东北,长期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10年前,医生通过心脏彩超,发现苏女士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特征为心室肌“肥胖” 俗称心脏“堵心肉”)。多年来她辗转多地就诊,症状却越来越明显,半年多前,苏女士接受了心肌射频消融手术,遗憾的是效果并不理想。
长期生病的人情绪易起伏,一言不合可能脾气就上来。“每次情绪激动的时候,就感觉要晕倒一样。”
夫妻间免不了为琐事拌几句嘴,而今年初,苏女士在一次与丈夫争执时,说着争着,火气噌地一下就蹿上来,没控制住爆了粗口,但旋即感觉自己头晕得很厉害,天旋地转般,幸亏家人眼疾手快将其扶住。
崔勇(左一)等在查房 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开了头就没个完。近一年来,苏女士多次出现忍不住吼老公时,头晕迅速加剧,虽说最终都没出现大问题,但总是为此提心吊胆。
其实,医生根据苏女士近几年病情逐渐加重的实际情况,已多次建议应接受外科手术了,但她担心开胸大手术而一拖再拖。不久前,苏女士了解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勇团队,采用微创心室肌“减肥”——流出道疏通及多种瓣膜手术已很成熟,喜出望外,便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
奇怪的症状源于"堵心肉"
“崔主任,心脏不好我清楚,长期生病心情是差点,但激动起来怎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症状呀!” 苏女士住入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就禁不住发问。
崔勇主任耐心作了解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俗地说,叫做堵心病,心脏出口附近的室间隔肌肉增厚,阻挡血流起的严重心脏病。轻症的病人可能是活动多了稍微会胸口闷,但病情严重的患者一激动、一用力,心脏出口的血流就会堵住闭塞,然后脑缺血,人就会一下晕过去。
“以前治疗过一位严重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女士,好多次开怀大笑就晕倒,现在你说吼老公时感觉要晕倒,也是一样的道理。”崔勇主任说,检查发现,苏女士心室内有异常的肌束,还有残余明显堵出口的“肉肉”,接下来将通过微创手术将"堵心肉"全部除去,以解决患者心脏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等问题,以及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
经过详尽术前评估与充分准备后,崔勇主任团队成功为苏女士实施了右侧腋下Morrow(左室流出道疏通术)手术,切口仅约4厘米。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既切除了"堵心肉"——肥厚的心肌,又成功修复了二尖瓣,术中食道超声结果显示,流出道梗阻完全解除。术后第9天苏大姐便康复出院。
受访者供图
近千心脏手术“微创”达八成
崔勇主任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该疾病的表现是心脏肌肉过度肥厚,导致心脏血液流出的通道受阻,在心率加快或活动时更甚。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活动后稍感胸闷不适,但病情会逐渐加重,同时出现瓣膜功能问题,梗阻严重的患者甚至有晕厥、猝死的风险。
“传统这样的手术需胸部正中20厘米左右的切口,我们首创的微创手术,切口仅4厘米左右,且切口在右侧腋下,从正面看上去没有疤痕。多年临床实践也表明,更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出血、疼痛等手术并发症。”
崔勇主任表示,我们科每年开展近千台心脏手术,其中超80%为微创手术,涉及包括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大血管手术及左心辅助装置等几乎覆盖心外科所有的病种。目前我们已经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
对于有明显胸闷气喘胸痛等不适的患者,特别是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就诊,确诊后及时治疗;此外,已进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节,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