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肥胖(怎样解决肥胖)
痰湿肥胖——祛“邪”逐层分消,助你越来越瘦
痰湿的与肥胖的伴随关系,想必已不用我多说。
下面直接给大家细说如何治疗痰湿型肥胖!
痰湿中的痰,主要为“无形之痰”,它能流经到身体各个部位引起不同的异常表现。
痰湿分为五级,一级在表皮,容易出现湿疹、皮肤瘙痒、油脂分泌多等症状;
二级在肌肉,会出现乏力、酸痛、身重等症;
三级存于骨骼,可能会有关节痛、腰痛等症,受寒后痛感更甚;
四级存于脏腑内,可能发病症。
五级成形,类似肿瘤等,且常出现反复的现象。
症状较轻时,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节制,少吃油腻、生冷、酒精等食物,合并运动调节。当改变并不明显,这时候就可以试着找专业医生,用药物来进行干预。
“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危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根据肥胖病程的进展,痰浊停留的部位不同,临床用药也有所差异。
痰壅在肺者,会导致肺气运行受阻,多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等降气化痰;
痰结在胸者,多用半夏、薤白、瓜蒌等温化寒痰;
痰凝在脾者,会导致脾胃失和,多用白术、茯苓、苍术健脾祛痰;
痰凝在肾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兼用制首乌补肾益精,肉桂补命门心包之火,开胃化痰,健脾祛湿,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
如病程时间较长,痰湿凝聚日久,用药祛痰之力较之更重,利用如海藻、昆布等祛痰散结之品。
总之,具体需辨证论治,选择不同的药物,使痰湿之象分层逐级化解,效力更强。
身体肥胖?喝水都胖?教你一个方子用来泡脚,让胖胖的你减减肥
早上起来称体重,哎呀!我怎么又胖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被身体肥胖所困扰,尤其是女人性朋友,明明已经很好地控制饮食了,减肥药也没少吃,怎么还会喝口凉水就长肉呢?
身体日渐肥胖这其实跟我们体内的湿气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体内湿气严重的话,就会给人体造成身体肥胖,四肢臃肿的现象,而造成体内湿气严重往往是因为脾虚所致,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在体内聚集在一起,形成湿气,然而在这时不仅仅是要健脾了,还要温阳,有的小伙伴就疑惑了,脾虚产生水湿那为什么要温阳呢?意思就是水湿气也需要依靠我们自身的阳气去化掉,就像地下有一个水坑,如果太阳升得很好的话,不一会就可以把水坑被晒干,所以体内的水湿气也要依靠身体的阳气来化解,这时就要健脾,温阳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只需泡脚使用,这个方子是出自“严氏济生方”里的一个方子,叫实脾散,方子是由干姜、白术、白茯苓、木瓜、木香、厚朴、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炙甘草组成。
首先加入了干姜和附子,这干姜味道辛辣,性质大热,中医认为,热能驱寒,可以先把体内的寒邪之气散开,在体内走而不舍,走到脾胃,刚好可以守在脾胃把脾胃之阳给补回来,这附子则是一味温肾助阳行气的良药,味辛甘,善于走肾,阳虚的人一般都怕冷,身体都没有阳气了,怎么还能化解水湿呢,这里就用到了附子来温煦身体,两者合用,不仅温暖了脾胃,还补助了肾阳。
然后又加入了白术、茯苓、炙甘草,先用白术来健脾,再用茯苓来祛除体内的湿气,炙甘草可以起到调诸药的作用,可以抑制附子的毒性,来辅助白术茯苓健脾和胃,然后又加入了一味木瓜也是用来祛湿,再加入草果仁,它淡淡的香气,可以用来醒脾,这厚朴、大腹皮、木香这三药参合则可以行气,中医认为,气行则湿化。
全方药材搭配在一起,温阳健脾、行气利水,对于一些脾肾阳虚引起的身体臃肿、肥胖、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舌苔白腻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改善,大家学会了吗?
如何科学减重?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为肥胖者开展个性化诊疗
中新网上海8月17日电(记者 陈静)肥胖症是一种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有引发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等风险,降低患者预期寿命等。
记者17日走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MDT(多学科协作)门诊,普外科主任顾岩、内分泌科主任鹿斌、营养科主任吴江、麻醉科主任顾卫东共同坐诊,“多对一”为肥胖患者开展个体化诊疗。
专家们“多对一”为肥胖患者开展个体化诊疗。(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供图)
顾岩告诉记者,体重指数(BMI)≥37.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需要考虑手术减重,对其而言,手术减重最稳定、最有效。他直言,在手术减重的同时,患者可以接受中医减肥作为补充治疗手段。比如,一些大体重患者,可在手术前通过针灸等方式改善代谢水平,进而让体重下降,降低减重手术的风险。
据悉,“单纯性肥胖”患者是仅因为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肥胖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为患者手术减重,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开展术前评估,综合分析营养、内分泌指标等。顾岩说,与十多年前其团队一年减重手术量不到20例相比,这两年,年手术量超过400例。
在接受采访时,顾岩表示,肥胖不仅影响患者外观,对全身多个脏器都会带来损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胖百病生”。在门诊中,他遇到最重的患者体重约500斤。
据悉,引发肥胖的原因包括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一些疾病患者也会发生肥胖。鹿斌指出,如果是因为内分泌代谢紊乱或者疾病用药引发的肥胖,患者接受相关治疗或者调整用药即可减重。
“应该认同的是,肥胖是一种病。”顾岩表示,在临床上,患者对待肥胖的态度可谓两极分化,一部分完全不在意,认为红光满面是健康的表现,其实是高血压引起的面色潮红;而另一部分人过分关注,甚至产生焦虑。
顾岩指出,“单纯性肥胖”大多是吃出来的。作为营养科专家,吴江表示,除了胡吃海塞、吃宵夜,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常会在心情不好时“情绪性进食”。关于“压力性肥胖”,顾岩解释,压力并不能直接导致肥胖,但是压力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体激素变化、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人们睡眠质量下降、不愿意运动、进食习惯改变,比如:更喜好甜食、重口味食物等。这样会带来能量不平衡,导致出现“压力性肥胖”。这位专家指出,其实,运动是减压的最好方式。在饮食方面,吴江表示,深色的蔬果类食物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还是抗炎症食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人胖到一定程度,运动等方法很难有效大幅度减重。对此,吴江直言,对于重度肥胖的患者,单纯改变生活方式无法有效减重,也许通过一段时间锻炼短期内体重会有所下降,一旦不能坚持,体重不仅会反弹还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越减越难减”。这位专家直言,减重的方法对每个人而言应该是个性化的。因此减重者需客观地从医学角度认识自己。对此,顾岩亦指出,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当天,31岁、体重近300斤的小赵(化名)来到肥胖与代谢性疾病MDT门诊接受最后的评估。小赵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并不胖,步入社会后,他的饮食越来越没有节制,吃宵夜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心情不好就用吃来化解压力,后来竟然对糖产生依赖。当天,鹿斌和吴江对小赵展开评估后认为,其可以接受减重手术。
肥胖者的减重手术会面临诸多问题,医生首要关注安全性。(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供图)
事实上,肥胖者的减重手术会面临诸多问题,医生首要关注安全性。顾岩说,他曾遇到一名希望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但因其患有频发室性早搏,专家们认为,这名患者需经治疗,病情平稳了才能手术。
顾岩表示,接受减重手术后,患者不是一劳永逸,仍需要接受营养、运动等管理。他希望接受减重手术后,患者能够按时随访。
如何科学减肥?专家们倡导慢慢吃、吃清淡食物。他们给出一些生活技巧,比如:用非惯用手吃饭,避免摄入过多热量;用小餐具装食物;把零食放到不能伸手拿到的地方,避免情绪性进食等。
对于老年人,专家们表示,相比减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肌肉量是第一要务。吴江建议老年人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在适量运动的同时,保持有规律的进食,晚上不能只吃清淡食物,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防止肌肉减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