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流体肥胖(什么叫流体流量)

中医博导俞若熙(熙太医) 0
文章目录:

张先生,38岁,从高中开始体型肥胖

张先生,38岁,从高中开始体型肥胖,最重的时候有120kg,后来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瘦到了100kg,但没多久又反弹回来了。现在他178CM,体重又回到了120kg,腰围也有96CM。检查出有中度脂肪肝,还有高尿酸和高血脂,这些情况已经有五年多了,但他自己也没吃什么药,也没带化验单来。大便一天一次,成型的。睡觉的时候还打呼噜,脸上出油多,舌苔还很腻。在朋友的推荐下,过来寻求中医调理。

根据张先生的情况,我们可以确定他是痰湿体质。

他主要是因为脾脏功能不好,导致身体里的水湿运化不畅,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湿热。湿热一蒸,脸上就容易出油;痰湿堵住了气机,所以睡觉会打呼噜;脂肪在脏腑里堆积,就形成了脂肪肝;舌苔腻说明身体里有湿浊和痰饮。张先生的脾胃功能弱,身体里的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分布,就转化成了脂肪,湿浊又变成了热,胃里的热气堵住了脾,湿浊就积聚起来,形成了痰湿体质。他的问题主要是脾脏功能不好,表面上看是痰湿和瘀血相互纠缠,所以他的情况是痰湿血瘀证。

对于张先生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治疗思路是温补身体,化痰祛湿,活血祛瘀。我们得先调理他的脾脏功能,然后再解决痰湿和瘀血的问题。

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我们得仔细观察痰和瘀血是怎么相互影响的。痰湿会让气机受阻,容易导致血瘀,形成痰瘀互夹。治疗的时候,我们得化痰利湿,同时活血。比如用陈皮和苍术来健脾化痰祛湿;用姜黄、生蒲黄和山楂来活血降脂;茵陈和萆薢来利湿祛浊;昆布来化痰散结;荷叶来减肥降脂;肉桂来温补肾阳和脾阳,帮助化痰湿等等。

我们给张先生开的膏方里有肉桂、陈皮、茵陈、荷叶、制苍术、山楂、姜黄、生蒲黄、萆薢、昆布等药材。同时还加入了阿胶、鹿角胶和木糖醇,按照标准的流程做成膏剂,早晚各一勺,用温开水冲服。

一个月后复诊的时候,张先生告诉我们,他服用了这个方子后,体重减轻了7.9公斤,腰围也减少了5厘米,体重和腰围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就在原来的方子上加了海藻和决明子,来加强减肥、降压和降脂的效果。这样,张先生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了。

张先生通过膏方减肥成功,大家是不是都没有想到?其实膏方可以治疗的疾病有很多,受益人群也非常广。今天,先带大家认识膏方。

其实它是一种中药的特殊剂型,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简单来说,就是把中药煮好,然后把水汽蒸发掉,最后加上一些胶质和糖,做成一种半流体的药膏。这种药膏,不仅方便吃,而且效果还特别好。

膏方的历史可长啦,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膏方来治病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膏方的制作方法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膏方的制作可是很有讲究的。中医师会根据你的身体情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决定你的膏方配方。这个配方会根据你的体质、病情、症状来量身定制,所以每个人的膏方都是独一无二的。

膏方的好处可多了。首先,它能帮你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美容养颜,益肾兴阳。其次,膏方的服用非常方便,不需要像煎药那样费时费力,只需要用温开水冲服就可以了。而且,膏方的口味也很好。

膏方最适合在冬天服用。冬天是个进补的好时机,因为这时候人体的阳气和阴精都处于潜藏状态,服用膏方可以让你的营养物质得到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那么,膏方适合哪些人呢?首先,慢性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时候,可以用膏方来调养身体。其次,那些经常感到疲劳、压力大的亚健康人群,也可以用膏方来调理。老年人、女性、儿童和青少年,还有那些需要调理体质的人,都可以用膏方来帮助自己。

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性功能障碍、疾病康复期、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患者,膏方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膏方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剂型,它不仅能帮你治疗疾病,还能帮你调理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调理,不妨试试看膏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Research | 肥胖是否影响智力?—李斐、罗强、李伟广团队合作揭秘基因背后的智力与代谢之谜

来源:“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主任团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罗强团队、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李伟广团队合作,采用基于大规模人群的多维度数据分析、小鼠模型、行为学、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单细胞测序等多种技术手段,发现肥胖风险基因SH2B1可不受代谢影响、直接通过作用于关键脑区——海马调控人群智力水平;在小鼠模式动物上的机制研究表明SH2B1通过调控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影响智力,为理解肥胖风险基因影响智力相关认知功能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题为“SH2B1 Tunes Hippocampal ERK Signaling to Influence Fluid Intelligence in Humans and Mice”发表在Research上。

Citation:

Du X, Yan Y, Yu J, Zhu T, Huang CC, Zhang L, Shan X, Li R, Dai Y, Lv H, et al. SH2B1 Tunes Hippocampal ERK Signaling to Influence Fluid Intelligence in Humans and Mice. Research 2023;6: Article 0269.

https://doi.org/10.34133/research.0269

研究背景

人类智力的高度发展在进化历程中形成了显著的高大脑体积与体重比例的特征。这一认知飞跃伴随着巨大的能量代价,引发了有关智力与新陈代谢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热议。这种复杂关系的探讨不仅仅停留在宏观智力表现上,如智商测试,更需深入到神经机制研究的介观和微观层面。这其中存在巨大的鸿沟,迫切需要一种“桥梁”来连接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领域。研究团队以人群行为遗传学数据为切入点进行探索,致力于通过研究跨物种保守性、解析具体因果关系,构建一个“智力”复杂体系,以期理解智力并促进其发展。

过去研究发现,人群中智力表现与代谢指标存在某种关联,然而这种关联的性质是序列性还是并列性一直不清楚。在病理条件下,智力与代谢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阿尔茨海默病,以认知能力下降为核心特征,往往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和大脑中葡萄糖控制的受损,科学家们甚至将其称为“3型糖尿病”。然而,智力与代谢之间的这一复杂关系还远未被完全揭示。

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进行流体智力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肥胖风险基因——SH2B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流体智力(一种以遗传和生理为基础、不依赖于习得经验的认知能力)存在显著关联(图1)。有意思的是,这一关联并非仅仅是与诸如体重指数(BMI)、躯干脂肪质量(TFM)等代谢异常有关,而是一个独立的关联。

图1 流体智力的人群全基因组遗传关联

进一步的神经影像学分析在大脑海马区域揭示了SH2B1与智力之间的遗传联系(图2)。

图2 SH2B1基因多态性通过调节海马脑区体积进而中介人群智力表现

为解析SH2B1调控智力相关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式动物,通过在海马CA1区选择性敲除Sh2b1基因,发现导致小鼠表现出工作记忆和短期记忆受损,行为灵活性表现障碍,但长期记忆以及基础情感、运动和代谢指标均正常(图3)。

图3 Sh2b1基因调控小鼠智力相关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分析

在Sh2b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的单细胞测序实验(图4)中,研究人员发现GABA能抑制性间神经元,而非谷氨酸能兴奋性神经元在SH2B1的作用下介导了认知缺陷。ERK信号通路的增强与工作记忆和行为灵活性方面的认知缺陷相关,而用药阻断此通路成功挽救了这些缺陷。

图4 Sh2b1基因在小鼠海马CA1区的选择性敲除对所在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未来展望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SH2B1与智力和新陈代谢之间的遗传联系,而且深入挖掘了其在大脑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这一发现为未来深入探讨智力和代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研发针对合并代谢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次跨学科的智力和代谢研究为神经科学和遗传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也将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李斐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华儿童医院副院长,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教育部和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际自闭症研究学会(INSAR)Senior Mentor(全球16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副组长。李斐教授主要致力于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Molecular Psychiatry、Nature Communications、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60余篇SCI论文(I区杂志30余篇)。成果写入国际知名教科书,推动美国儿科和妇产科学会指南政策更新,并受邀为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撰写综述。

罗强现任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计算精神病学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致力于发展多维度脑科学复杂数据整合分析新方法,及其在青少年脑发育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应用研究。在JAMA Psychiatry、Biological Psychiatry、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受邀为JAMA Psychiatry撰写特约评论。

李伟广现任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附属华山医院双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原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获得者。致力于记忆及其障碍的神经信号机制研究,以记忆的视角研究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演变和康复。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Research、ACS Central 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受邀为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撰写特约评论。

肥胖的原因还有这些?西安交通大学等发现新规律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教授王胜鹏和合作者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以肥胖小鼠及临床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首次证明Piezo1离子通道是肥大脂肪细胞感知膜张力的机械受体,提出脂肪细胞机械力学信号转导是脂肪炎症及肥胖的关键因素。

肥胖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中心性肥胖检出率约为50%。

肥胖在细胞层面主要取决于两个动态因素,一是脂肪细胞生成和体积增大导致的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二是脂肪细胞在体内时刻处于压迫、流体剪切力、基质刚度等力学微环境中。但目前人们对于脂肪细胞感知生物机械力的机制仍不清楚。

该研究团队通过脂肪细胞高分辨钙成像、内面向外式膜片钳、原子力显微镜及荧光寿命成像等技术,发现Piezo1离子通道是感知脂肪细胞膜表面张力的关键蛋白,揭示了受机械力调控的Piezo1-FGF1-FGFR1轴是调控脂肪炎症以及肥胖的重要通路,开创性地探索了脂肪组织中生物机械力的感知机制及其对脂肪炎症的影响,揭示了肥胖发生的力学调控规律。同时,该研究也表明了Piezo1及其调控的FGF1很可能成为从脂肪力学角度干预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