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肝肥胖(鸡肝发胖不)
鸡身上2处“最毒特肥”,常吃肝变肥腻腻、硬邦邦!还有1处补血养肝肾,别吃反了
俗话说,无鸡不成席。
白切鸡、手撕鸡、汽锅鸡、盐焗鸡、辣子鸡、大盘鸡、三杯鸡、叫花鸡......可以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逃出咱国人的餐桌。按理说,很多人对鸡肉爱到骨子里,应该对它很了解吧!
那么小编考考大家:你知道鸡身上哪里最补?哪里最毒?哪里最肥?估计很少有人能一一答出吧?别急,小编这就帮大家解密!
鸡身上一处「最补」—— 鸡肝中医认为,鸡肝性微温,味甘苦、咸,无毒,归肝、肾经,具有养肝补肝、温胃益肾、补血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可防治夜盲症。《名医别录》载,鸡肝尚能“主起阴”、“补肾”。《现代实用中药》中提到,鸡肝适用于痿黄病,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小儿衰弱。
现代医学发现,鸡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人们强身健体、养生保健。具体来说,鸡肝最显著的功用,当属以下两个:1、补血经常看咱们号科普文的朋友们都知道,动物肝脏中富含铁元素,而且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血红素铁,想补血,吃它们准没错。其实,细说起来,鸡肝中的铁含量要高于牛肝和羊肝,且不易富集重金属及杂物,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所以,鸡肝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补血食品,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尤其适合生长发育期儿童、容易缺血的女性以及贫血病人。
2、保护视力、保护皮肤健康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颇为丰富,其中尤以鸡肝为最,远远超过肉、蛋、奶和鱼肉等食物。维生素A被誉为“眼睛的维生素”,可促进宝宝视力发育,保护眼睛,防治干眼病,缓解视疲劳。同时,它对皮肤健康也至关重要。如果长期缺乏,容易导致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干燥或其他眼部、皮肤疾病等。
此外,维生素A还能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保护呼吸道黏膜,从而增强宝宝及老年人对呼吸道疾病相关细菌、病毒的抵抗力。不过,考虑到鸡肝有代谢、解毒等功能,若超出其解毒能力,有害物质可能会在此残留、累积,再加上鸡肝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因此大家不要看到鸡肝够“补”就上头,大吃特吃、频繁吃,偶尔吃吃就好。
鸡身上一处「最毒」—— 鸡屁股鸡屁股肉质滑嫩,且全是肉、没骨头,因此广受大众喜爱和好评。但问题是,鸡屁股上除了脂肪组织外,还有两个不宜食用的部分——“尾脂腺”和“腔上囊”。
尾脂腺会对肉的品质产生污染,一般要摘除。腔上囊位于鸡直肠的上部,是鸡的中枢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密布,包含大量没来得及分解的病原体及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即使高温烹饪,也可能杀不死其中的一些嗜热菌,因此它也是需要摘除的,否则有害物质会在鸡屁股中越储越多。综上,建议大家平时吃鸡时,最好丢弃鸡屁股。
其实除了最毒的鸡屁股,大家对鸡脖子也该提起警惕。实际上,鸡体内没有成形的淋巴结,只有一些起相同作用的淋巴集结体,其中不少就“驻扎”在鸡脖处。同时,此处的皮下血管也相对集中,因此可能会残留一些毒素和饲料中的激素。假如你买的是正规屠宰厂出品的没有发生病变的鸡脖,那么充分加热后少量食用,倒也无大碍。
但如果你不慎买到已经发生病变了的鸡,则可能会把淋巴集结中暗藏的毒素,甚至是寄生虫吃下肚。总之,建议大家最好不吃鸡脖子。如果你实在想吃,但又担心安全问题,建议吃之前去掉鸡皮,浅尝几口就好。
鸡身上1处「特肥」——鸡爪想不到吧?看起来不算肥腻的鸡爪,竟然是鸡身上热量最高的部位!
举个例子,一只中等大小的鸡爪约45克,随随便便“炫”上4只,总摄入热量就可高达274大卡(这还不算烹饪时附加的热量),换算成大家熟悉的食物就是:4只鸡爪的热量≈半斤蒸米饭的热量4只鸡爪的热量≈3斤半带壳小龙虾的热量4只鸡爪的热量≈4斤小番茄的热量这仅仅只是4只鸡爪的热量!摸着你的36D大胸良心说,一次吃4只鸡爪你真能满足?
有些朋友可能不在乎热量,还觉得吃鸡爪能补充胶原蛋白,于是天天啃啃啃!坦白讲,鸡爪中确实含有胶原蛋白。不过,这并不是一种完全蛋白,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合理,不足以让人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所以,别再做吃鸡爪补胶原蛋白的美梦了,效果不好还容易长膘哦!
别觉得长点膘没什么,肥胖和多少疾病相关联,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就拿大家最关心的“肝”来说,经常摄入高脂、高热量食物,人一变肥,肝难免跟着变肥,脂肪肝也就悄悄找上你。此时如果还不管住嘴,肝变硬也是迟早的事!另外,除了鸡爪,很多人热爱的鸡皮,尤其是烤鸡皮,也是大家应该提防的对象!
鸡皮有“三高”: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高、污染物含量高。特别是烤鸡皮时形成的胆固醇氧化产物,对人体危害较大。如果经常食用,会造成体内血脂含量急剧上升。若烤制温度控制不当,还有可能产生致癌物。因此,吃鸡时最好去掉鸡皮,至于烤鸡皮,能不吃就不吃。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172斤到108斤,动物肝脏也是减脂期间的好帮手
最近有小伙伴给我留言问动物肝脏能不能吃,今天我就开一讲来专门说说动物肝脏。
我们常吃的动物肝脏主要有:1.鸡肝
热量约为121kcal/100g,每100g鸡肝含有16.6g蛋白质,4.8g脂肪,2.8g碳水化合物,356毫克胆固醇。
2.鸭肝
热量约为128kcal/100g,每100g鸭肝含有14.5g蛋白质,7.5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356毫克胆固醇。
3.鹅肝
热量约为129kcal/100g,每100g鹅肝含有15.2g蛋白质,3.4g脂肪,2.8g碳水化合物,285毫克胆固醇。
4.猪肝
热量约为129kcal/100g,每100g猪肝含有16.6g蛋白质,4.8g脂肪,7.4g碳水化合物,249毫克胆固醇。
5.羊肝
热量约为134kcal/100g ,每100g羊肝含有17.9g蛋白质,3.6g脂肪,2.8g碳水化合物,356毫克胆固醇。
6.牛肝
热量约为139kcal/100g,每100g牛肝含有19.8g蛋白质,3.9g脂肪,6.2g碳水化合物,297毫克胆固醇。
有点小伙伴一看到动物肝脏马上就开始害怕了,怕吃多了胆固醇高其实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下降,200mg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或3-4个鸡蛋的胆固醇吸收量。专家建议每天摄入50mg~300mg胆固醇为佳,所以肝脏里虽然胆固醇看着高但是实际吸收的并没有那么多哦,完全不用害怕,适量的吃绝对没问题。
而且动物肝脏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就是胆碱。胆碱能促进脂肪运输的过程、提高肝利用脂肪酸的能力,从而防止脂肪异常堆积,是不是很惊讶,吃肝脏反而不会脂肪肝。
胆碱还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很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胆碱和磷脂可以减少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
好处太多了,我这因为作者权限就不一一阐述啦。这下明白了就放心去吃吧。基本上动物肝脏都是高蛋白质的食物,用来补充蛋白质也是棒棒哒。
猫咪究竟能否长期吃鸡肝
动物内脏的营养价值确实很高,但并不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就可以天天吃的哦!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有一定依据的。很多猫咪喜欢吃鸡肝,因此主人就会经常给它吃鸡肝。然而,很多家长并不知鸡肝长期吃对猫咪身体不利。有猫友就反映,他们的猫吃了三顿鸡肝后,动不了了,尿尿拉屎也走不动,眼睛半睁,浑身好像一点劲都没有。有报道说,吃多了嗜睡甚至中毒死亡。
所以鸡肝不可当猫咪主食!下面详细解释下原因:
鸡肝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D、磷等成分,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且有独特的腥味,为犬猫所喜爱。但若长期吃肝,而且单一吃肝则会出现一些疾病。
肥胖——由于鸡肝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故长期吃肝的犬猫能量过剩会引起肥胖,太胖就会增加糖尿病、胰腺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皮肤瘙痒——鸡饲料中多有促生长剂,这些化学物质大多经肝代谢,故长期吃鸡肝会引起食物过敏或慢性蓄积性中毒而容易引发皮肤病。
维生素A中毒——鸡肝含大量的维生素A,若用鸡肝拌胡萝卜饲喂会使犬的维生素A过量,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维生素A蓄积性中毒,引起疼痛、跛行和牙齿脱落等疾病。
缺钙——由于肝含磷高而含钙低,同时磷对钙的吸收又有抑制作用,长期吃肝会导致机体钙的缺乏,造成幼年犬猫的佝偻病或成年犬猫的软骨病。
出血——机体的凝血需要钙的参与,若犬猫长期吃肝造成缺钙则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出现慢性出血或急性出血不容易止血。
产后抽搐——长期吃肝的犬猫在产后由于哺乳造成钙的大量流失,而本身储备的钙又很少,所以很容易出现低血钙,表现为喘气、流涎、抽搐、四肢强直。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会引起死亡。
虽说长期吃肝有种种弊端,但并不是说鸡肝绝对不能吃。在某些情况下,鸡肝是犬猫的一种好补品:
首先,容易感冒和腹泻的犬猫可利用鸡肝维生素A含量高这一特点来维持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第二,对于食欲差或重病无食欲的犬猫,可利用鸡肝良好的适口性来刺激食欲,逐步恢复消化道功能。
第三,对于营养差或体质瘦弱的犬猫,鸡肝中蛋白质含量高的特性可以让它们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读到这里,你对鸡肝能不能给家里的猫咪吃,有一定的了解了吧。祝你家猫咪健康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