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abb(肥胖aBS)

胃肠及减重外科医生杨更光 0
文章目录:

当肥胖来袭,你的健康还能 “撑” 多久?

在城市的喧嚣中,35 岁的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中层,正被肥胖带来的阴影笼罩。他身高 175cm,体重却达 100 公斤。因工作忙碌,他常吃外卖,运动更是寥寥无几。

起初,他只是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但他并未在意。直到有一天,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结果如同一记重锤。他的血糖值高达 10mmol/L,远超正常范围,被诊断为 2 型糖尿病。医生严肃地告知他,肥胖是罪魁祸首。过多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干扰了身体正常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最终引发糖尿病。

祸不单行,没过多久,他总感觉腹部隐痛。去医院一查,是重度脂肪肝。肝脏原本是人体的 “代谢工厂”,可肥胖使大量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肝脏不堪重负,功能受损。医生警告,如果任其发展,可能恶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肥胖还让他的关节备受折磨。他的膝关节时常疼痛,尤其是上下楼梯时。由于体重超标,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常人的数倍,软骨磨损加剧,出现了早期关节炎症状。

面对这些健康危机,他才如梦初醒。他开始调整饮食,拒绝外卖,多吃蔬菜、粗粮,控制热量摄入。同时,他每天坚持运动,从最初艰难地走上几百米,到后来能慢跑几公里。在与肥胖的抗争中,逐渐找回健康。

他的经历并非个例。肥胖就像一颗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各种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威胁生命。为了自己的未来,我们都应重视体重管理,别等健康亮红灯才追悔莫及。

母乳喂养可预防成年肥胖

图片来源:ISTOCKPHOTO

有研究表明,配方奶会轻微增加婴儿肥胖的风险,而母乳具体是如何影响孩子健康的却并不清楚。近期,研究人员通过对母乳的研究发现,全谷物食品中名为甜菜碱的一种生物碱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进而提高长期的新陈代谢,从而降低肥胖的发生。

西班牙巴塞罗那Sant Joan de Du儿童医院的Carles Lerin长期研究儿童肥胖,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应对并且能预防儿童肥胖的新方法。为此,他对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现有的34对母婴样本展开了研究。

据悉,这些婴儿都是纯母乳喂养,在早先的研究中已经储存好了母乳样本,并且详细记录了婴儿早期的成长和健康状况。Lerin和他的同事希望可以借此找出与早期快速生长相关的物质。他们最终发现了一个突出的现象:当甜菜碱水平较低时,会发生超重。

为了进一步确定甜菜碱是否可以控制新生儿的生长,Lerin和同事们进行了小鼠实验。新生小鼠被随机分配在两组,一组的鼠妈妈常规饮食,另一组母乳中添加了额外的甜菜碱。研究人员3月31日在《科学—转化医学》上报道了实验结果:在6个月左右时,母乳中含额外甜菜碱的幼崽体重比参照组轻了大概10%。

这种影响对于母体肥胖的幼崽更明显,与人类一样,母体肥胖的幼崽也有着更高的肥胖风险。这个发现表明添加额外甜菜碱也许可以帮到这些幼崽,使得它们更加健康地生长。

研究人员并未满足于此,他们试图进一步了解为什么甜菜碱可以帮助新陈代谢,由此他们发现在小鼠幼崽中有一种叫做Akkerrmansia的物质在发挥作用,使得肠胃有益菌的数量增加。研究人员研究了西班牙瓦伦西亚109对母婴的样本,同样证明了这样的联系确实存在,其他研究也已经证明在人类与动物模型中,更低水平的Akkerrmansia与肥胖和其他代谢问题相关。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人类学家E. A. Quinn指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可以影响肠道中的微生物。她认为:“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对于我来说这个结果真正地展现了母乳是怎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而我们对母乳的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

此前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母乳成分可以改变后代的肠道。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在小鼠中,孕妇的运动可以增加母乳中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低聚糖的量。参与了这项研究的儿童内分泌学家、论文合作者Elvira Isganaitis提出:母乳能否真正参与孩子新陈代谢的“编程”?

Lerin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小鼠受到的影响能否同样发生在人类婴儿身上。他近期开展了一个小型临床试验,希望可以招募50个超重或肥胖的哺乳期母亲和她们的孩子,通过随机让母亲服用甜菜碱补充剂或安慰剂进行实验。不过Lerin特别指出,现阶段不推荐新手妈妈们服用甜菜碱补充剂,他更加推荐直接食用全谷物或藜麦。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去帮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虽然在配方中添加甜菜碱是可能实现的,但这需要直接改变婴儿的饮食而不是母亲的,Lerin表示,这从伦理和逻辑上都更加复杂。

此外,研究人员还想知道甜菜碱对于Akkerrmansia的显著效果能否同样在成年人身上发挥作用。例如,近几年盛行的“地中海饮食”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其中就特别注重摄入富含甜菜碱的谷物,如藜麦。近期的一项研究也证明,甜菜碱通过调节肠胃有益菌可以预防成年小鼠的肥胖。(赵彦妮 陈欢欢)

相关论文信息: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3/587/eabb0322

来源: 中国科学报

蹭个热点:新冠,炎症因子风暴,IL-6,肥胖

给你更坚定地减肥/身材管理的科学依据。

新冠疫情在国外愈演愈烈了。。。

身为中国人,真的是觉得特别的庆幸身在国内。

但是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毕竟新冠治疗药物并没有出现。

其实新冠疾病发病早期,医生就可以通过抽一管病人的血分析得出该病人会不会发展成重症了。

有那么神奇吗?

是的。

关键就在于IL-6。

他的学名叫做白介素-6,是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炎症因子(这里重点提示白介素-6)是免疫系统里面的大佬们对付入侵人体敌人的子弹。

那为什么子弹越多,和我们的预期就会不一样呢?

这里的道理,有点像“杀人三百自损三千”,医学上就叫做“炎症因子风暴”。也就是免疫细胞杀上头了,自己人也砍。。。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真惨。

妥珠单抗是科学家们用来针对新冠病人体白介素-6(IL-6)炎症因子的药物,有望在临床上能起效。

以上这些故事对于我们来说都遥远了点。主要是你让我一个普通人,如何去控制我体内连我自己也看不见的白介素-6(IL-6)呢?

方法是有的。

科学研究发现,即使是普通人,健康人体中也会分泌一定量的白介素-6作为常备军备着。

而分泌白介素-6的大户,就是白色脂肪组织(当然脂肪组织也会分泌其他炎症因子)。

或许每一块肉都是有个性的,他们也在通过一些方式表达着自己。在你没注意的时候,脂肪组织不单单安静的躺着,也在扑哧扑哧的分泌东西喊话。。。

那么脂肪组织分泌的白介素-6占到全身总分泌量的多少呢?

30%

千万别小瞧这个数值,当面对病毒入侵时炎症可是会放大的。故而,白色脂肪有可能会“助纣为虐”加重病情。

这也是一个解释为什么我们更担心大胖子更多的西方国家疫情会更加控制不了的一个补充原因吧。

现在的你有没有摸一下肚子上软糯Q弹的肉肉,给自己一个更加坚定的减减肥肉的理由?

日安

文章作者:吃货佳是注册营养师哦

#423头条知识节# #哆咖医生超能团# #知识改变生活# #减肥#

参考文献:Moore BJB, June CH.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in severe COVID-19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Apr 17]. Science. 2020;eabb8925. doi:10.1126/science.abb8925

Fantuzzi G. Adipose tissue, adipokines, and inflammat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5;115(5):911–920. doi:10.1016/j.jaci.2005.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