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肥胖(关节肥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骨关节不能承受肥胖之“重”!|健康在线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问题愈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仅影响体型与外观,也成为了威胁骨关节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期健康正前方,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成都八一骨科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时刚解答。
肥胖对骨健康的危害从关节磨损开始
“出现关节损伤,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痛!”时刚介绍,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过重,对骨关节的负荷大大增加,容易引发关节磨损和损伤。举个例子,大家经常提及的“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等都属于关节损伤的一种。轻度的关节损伤可能表现为走路有轻微的疼痛;中度的关节损伤多有韧带松弛,关节疼痛,膝关节增生等;重度的关节损伤,多是关节软骨遭到破坏,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疼痛到几乎不能走路,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如果出现重度关节损伤,就需要置换人工关节。
体重大的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关节损伤。时刚说:“我们可以把关节理解为一个‘轴承系统’,体重越大,轴承系统的磨损也就越大。当关节磨损到一定程度,比如软骨部分被磨掉时,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的疼痛。”
那么关节损伤仅仅是“痛”而已吗?其实不然,时刚解释,关节磨损还可能引起骨质增生、骨刺、韧带松弛等问题,而骨刺压迫神经后,会引起上肢疼、手疼、麻,甚至会造成下肢一侧或两侧的腿疼等。椎体因为体重受损的道理也是如此,比如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周围的神经,导致病人无法行走。
肥胖人群减肥需谨慎,切勿盲目运动
面对肥胖问题,许多人会选择运动减肥。对此,时刚提醒,肥胖人群在运动减肥时需谨慎,如果运动不当,对关节的磨损也会加大,甚至会出现0型腿。盲目运动可能加重关节负担,甚至引发新的损伤。
“有些骨质疏松的肥胖病人,没有外伤也会出现骨折,可能就稍微弯弯腰,就会出现压缩性骨折。”时刚说道,除了骨质疏松、骨折等,肥胖人群可能也会有呼吸道的问题,锻炼时喘气困难,以至于越胖就越不喜欢锻炼,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外伤、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也会对关节、肌肉等造成影响,影响骨骼系统的健康。因此,肥胖人群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尽量避免负重运动和高强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非负重运动。
科学合理运动,既减肥还能预防骨关节损伤
针对肥胖人群的减肥问题,时刚建议应把握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保护骨骼健康,尽量选择不负重的运动方式,不做激烈的运动,运动强度要比正常人最低减少4%,科学减重最为重要。
比如,尽量不要做跑步等运动,特别有斜坡的跑步,可以尝试上肢的运动,比如拉力器等。另外,滑雪的运动也是可行的,但不要像运动员那样做大坡度的回旋式的动作。时刚建议,肥胖人群可尝试游泳,不仅拼耐力、拼肺活量,加之不是负重的锻炼,关节不会受到压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各个肢体的运动,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脚部、腹肌等的运动都非常好。
最后,时刚表示,肥胖对骨关节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肥胖人群应树立科学减肥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保护骨骼健康。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健康意识,关注肥胖问题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共同推动健康生活的普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肥胖可引起骨关节病,大体重人群要注意了?
从30年代开始,人们就发现肥胖人群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据统计,1930~1976年,国外的肥胖患者中,患有12-43%的骨关节疾病。或者是由于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骨关节疾病是肥胖的一种并发症。肥胖人群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一些学者认为,与机械因素(体重过重会导致关节软骨的静态和动态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关节内部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损伤)、脂代谢、糖代谢、嘌呤代谢等。
与肥胖有关的骨关节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肥胖可见于所有的骨关节,但多见于脊柱和下肢。主要表现为疼痛,轻度僵硬,活动不灵活,骨关节畸形,活动时有骨磨控音。患有髋内翻、膝外翻、股骨骺滑脱者,在肥胖的孩子中最常见;50岁及以上的肥胖人群容易出现骨折;神经或动脉受压可能是由于生长性脊膜炎和椎间盘脱出引起的。
二、肥胖伴糖尿病骨关节病。1、神经源性关节疾病.主要侵犯下肢关节,84%的患者仅有单侧肘、跖、趾关节者,而脊椎极少见。病灶的特征是没有疼痛,肿胀,无力,松弛和摇晃,即使是关节内的骨折,也不会感到疼痛,并且会出现溃疡和坏死。2、强直性脊柱肥大。多见于50岁及50岁以上的男子,通常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有时会出现关节僵硬或轻微的运动限制。3、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偶尔会有骨头疼痛,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病理性骨折,并伴有骨溶解性缺损和骨质增生。
减肥是治疗肥胖患者多种骨关节疾病的基本方法,但手术对其效果不佳。对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可以采用镇痛药和局部物理治疗;而对于糖尿病合并关节病变的患者,除了要积极地进行糖尿病的控制外,还应该使用一些可以防止和治疗的药物;对于患有痛风性骨关节的肥胖患者,可以选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如秋水仙碱、丙磺舒、别嘌醇等。
三、肥胖性痛风性骨关节病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夜间突然出现的剧烈关节疼痛,主要表现为侵犯拇趾、跖趾关节。其次是踝关节、指间关节、手腕关节、膝盖关节和肘关节。一般是单关节发炎,可伴有发热、血沉快、白细胞增多等症状,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运动障碍,一般在几天至几个星期后可减轻,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炎症也会消失,但会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其后,发作次数愈多,累及的关节愈多,愈积愈成慢性。在这个阶段,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在关节周围的组织中发现痛风石,随着疼痛的增加,可以穿透皮肤,将白尿酸盐晶体排出。其关节损伤较大,可发生畸形和僵硬。
减肥是治疗肥胖患者多种骨关节疾病的基本方法,但手术对其效果不佳。对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可以采用镇痛药和局部物理治疗;而对于糖尿病合并关节病变的患者,除了要积极地进行糖尿病的控制外,还应该使用一些可以防止和治疗的药物;对于患有痛风性骨关节的肥胖患者,可以选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如秋水仙碱、丙磺舒、别嘌醇等。
别让肥胖成为关节的负担!防治骨关节炎,从科学管理体重开始
#长沙头条##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体重是施加在关节上的主要负荷之一。随着体重的增加,尤其是肥胖状态下,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大。从而引发或加剧骨关节炎的进程。
目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周女士。周女士身高一米六,体重却有两百斤,属于重度肥胖。
近年来,周女士感觉双膝疼痛加剧,以致不能走路,晚上也经常痛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使用各种办法都无法缓解。为解除病痛,周女士前来就诊。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李宝军医生诊断周女士为严重的双膝骨性关节炎,并分期为其进行了双膝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周女士即可扶助行器下地行走,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患者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像
为什么周女士的双膝骨性关节炎这么严重呢?可以说与她的肥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宝军主任介绍道:
1. 增加关节负荷
体重增加会直接导致下肢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承受更大的负荷。每增加一公斤体重,行走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就会相应增加数倍,长期累积下来,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诱发或加重骨关节炎。
2. 炎症反应与代谢异常
肥胖个体常伴有慢性炎症和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等。这些病理状态可能通过影响关节内环境,促进关节滑膜炎症、软骨基质降解及骨质增生,从而加速骨关节炎的进展。
3. 激素水平变化
肥胖还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来间接作用于骨关节炎。例如,雌激素在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而肥胖可能干扰雌激素的正常代谢,进而影响关节健康。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和吸收,维生素D的缺乏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体重与骨关节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肥胖不仅增加了关节承受的负荷,还可能通过代谢异常和激素水平变化等途径影响关节健康。
▲患者双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像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率的上升,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呈现增加趋势。因此,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对于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体重管理在骨关节炎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有哪些呢?李宝军主任介绍道:
1. 减重
减重是预防和治疗因肥胖导致的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可以显著降低关节承受的负荷,减少软骨磨损,缓解关节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肥胖患者在运动中膝关节磨损过重,这使得他们要更加慎重选择减肥运动项目,爬楼、爬山、长跑都不太适合,建议选择膝盖负担较小的运动来减肥——比如游泳,或者其他水中运动。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 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减重外,调整生活方式也是预防骨关节炎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适量的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戒烟限酒,减少不良习惯对关节的损害。
3. 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骨关节炎症状的患者,除了体重管理外,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进行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等,用于缓解疼痛、控制炎症;物理治疗则包括冷疗、超声波治疗、关节松动术等,旨在促进关节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李宝军主任最后提醒,建议公众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等方式,积极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对于已患骨关节炎的患者,减重应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 彭一川 毛旖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