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减寿(肥胖减寿命)
肥胖让人减寿3年?让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3
近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再次敲响警钟:肥胖可导致寿命平均缩短近3年。
报告显示,在未来30年内,36个世界经合组织会员国(中国为非会员国)中将有9000万人发生肥胖相关疾病。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不仅使人寿命缩短,还会导致会员国国民生产总值减少3.3%。对个人来说,大约每人每年要花费360美元。
肥胖不仅是病,还会使人短命!
23%
近日,瑞典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养狗可以减少人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这是一项在12年的时间里通过对340万名40岁~80岁养狗人士开展的大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狗可以减少23%的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0%的死于任何疾病的风险。
毛茸茸的“良药”。
80%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最近的一项涉及5万人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每天摄入增加1毫克,就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3%。
另一项针对50名少弱精症患者研究报告中,每日服用西红柿汁后36%的人精液参数出现了优化。虽然精液中精子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快速进展精子的比例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都有了显著性的改善。快速进展的精子(a级精子)比例从10.6%增加到14.76%,将近40%,而形态正常的精子百分比从7.5%增加到13.5%,将近80%。试验中,参试者服用番茄红素的量相当于每天吃两公斤的熟西红柿或者两勺浓缩西红柿酱。
西红柿是男士的好伙伴。
93%~99%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预测细菌耐药性基因的新方法,通过机器学习和博弈论模型,他们能以93%~99%的准确率,预测3种不同类型革兰氏阴性菌中耐药基因的存在。
精准施药。
文:慕景强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科普:肥胖确实会“减寿”
新华社伦敦12月5日电(记者刘石磊)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已经成为普遍认识。英国医学期刊5日报道说,肥胖可将预期寿命减少至多8年,并且使健康生活缩短近20年。这主要是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带来的后果。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一起,在英国《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资料库中的数据,建立起一个计算机模型,用以分析不同体重的成年人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后他们分析了与正常体重的人相比,20至79岁的肥胖和超重人群所患疾病对寿命及健康生活的影响。
这项研究采用的肥胖衡量标准是国际常用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这一指数在25以上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超过35则算“非常肥胖”。
研究发现,将年龄和性别考虑在内,超重人群预期寿命大约减少0至3年不等,肥胖为1至6年,非常肥胖者最多会“减寿”8年。此外,体重超标也会影响健康生活时间,即不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困扰的年份。总体来看,年龄在20至29岁、非常肥胖的人损失的健康生活时间最长,可长达19年。
研究人员说,新的研究模型显示出,年龄越小、体重超标越多,健康所受的长期影响也越大。这一研究成果再次证实了肥胖和超重给人带来的切实影响,也说明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能带来多大的健康益处。(完)
(图片来自网络)
注意!有这8个“减寿习惯”的人,寿命在不知不觉中减少
在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我们必须避免一些有害习惯,因为这些习惯可是可能在悄无声息中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损害,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缩减寿命!
健康时报图
1. 有吸烟的习惯
2024年12月,研究人员在《成瘾》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人,哪怕只抽一根烟,也会让他们的寿命减少大约20分钟。具体来说,长期吸烟的男性,抽一根烟会让他们预期寿命缩短17分钟,而女性预期寿命则会缩短22分钟。①
2. 经常晚睡熬夜
2023年,发表在《BMC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发现,睡眠质量差的女性和男性的无心血管疾病预期寿命分别减少了1.80年和2.31年。其中,影响最大的睡眠不佳类型为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使得男性无心血管疾病预期寿命减少了6.73年,女性减少了7.32年。②
3. 常吃超加工食物
2024年12月,发表在《年龄与老龄化》的一篇研究显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或加速生物衰老,超加工食品能量摄入每增加10%,生物学年龄增加0.21岁,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量最高的人生物学年龄增加0.86岁。③
超加工食品涵盖多种即食产品,包括甜味零食、咸味零食、糖果、冰激凌、含糖饮料、加工肉类等多种食品。
健康时报图
4. 每天长时间久坐
2021年,阜外医院发表在《体育与健康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纳入近10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10小时以上,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数据显示,每天久坐超过10小时的人群患癌时间提前4.09年,死亡时间提前2.79年。④
5. 经常饮酒习惯
2018年,《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酒过量与寿命缩短有相关性。具体来说,喝得越多,寿命可能就越短,能短到6个月到5年不等。
数据显示,如果一个人每周酒精摄入量在0到100克之间,那他到了40岁的时候,可能比不喝酒的人少活6个月。但如果每周喝酒量在100到200克,那期望寿命减少6个月。要是每周喝酒量超过200克但不超过350克和超过350克的人,到40岁的时候,寿命分别减少了1到2年和4到5年。⑤
6. 把自己吃得太胖
2020年,《肥胖评论》发表的一篇综述指出,肥胖会通过缩短端粒长度、加速肝脏老化、损害免疫系统等方式加速人体衰老,使40岁以上男性预期寿命缩短5.8年,女性预期寿命缩短7.1年。⑥
7. 血糖高了也不控制
2024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黄恺教授等研究人员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与预期寿命降低和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具体来说,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40岁时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缩短了4.2年和0.7年。⑦
健康时报图
8. 总是负能量满满
2020年,一项刊登在《科学报告》上的研究发现,相比对未来并不悲观的人群而言,对未来极度悲观的人群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往往较高。
研究人员表示,在调查问卷中悲观评分得分较高的研究参与者可能要比悲观得分较低的参与者平均早死两年。而且,那些对于未来特别悲观的人,因为心血管病或其他原因死亡的可能性也更大(不包含癌症)。⑧
本文综合自:
①Jackson SE, Jarvis MJ, West R. The price of a cigarette: 20 minutes of life? Addiction. 2024 Dec 29.
②Huang B H, del Pozo Cruz B, Teixeira-Pinto A, et al. Influence of poor sleep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free life expectancy: a multi-resource-based population cohort study[J]. BMC medicine, 2023, 21(1): 1-11.
③Rita C B , Junxiu L , Priscila M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intake and biological ageing in US adults: findings from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2003–2010[J].Age and Ageing, 2024(12):12.
④Lin Y, et al. Adverse 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behavior with cancer inciden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edentary behavior, cancer and mortality. J Sport Health Sci.2021 Apr 17. Epub ahead of print.
⑤Wood AM, Kaptoge S, Butterworth AS, et al. Risk thresholds for alcohol consumption: combin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participant data for 599 912 current drinkers in 83 prospective studies. Lancet. 2018;391:1513–1523.⑥Tam B T , Morais J A , Santosa S .Obesity and ageing: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J].Obesity Reviews, 2020, 21(4).DOI:10.1111/obr.12991.
⑦Associations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With Mortality and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A National Study. Diabetes Care, SEPTEMBER 10 2024
⑧Whitfield, J.B., Zhu, G., Landers, J.G. et al. Pessimism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but optimism is not protective. Sci Rep 10, 12609 (2020).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