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456肥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世界上最胖的人”3年减重670斤 能下床拄拐走路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35岁的墨西哥男子胡安·佩德罗·佛朗哥(Juan Pedro Franco)在2017年时以1132磅(约595公斤)的体重正式被评为“世界上最重的人”,在三年内,他经过手术、节食等治疗手段,从约1190斤减重到520斤,现在可以下床杵着拐杖自己走路了。

胡安在2017年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评为世界上最重的人

胡安现在体重不到520斤,已经从卧床不起,随时有可能死亡的危险状态,变为能够自己拄着拐杖四处闲逛了。

他六岁的时候体重就已经达到了约126斤,从那以后它就在不断上升。由于墨西哥的肥胖问题极为普遍,因此当时家里人也没太在意他的体重,到他17岁那年体重就已经高达456斤。然后他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他昏迷多月,再加上随后发生的一次肺炎总共令他卧床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他的体重疯狂飞涨,已经达到了让他无法下床活动的程度,就在床上躺了近10年。

2016年11月,他的特殊情况和惊人的体型获得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一家位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的诊所表示愿意把他接过去并进行减肥治疗。

胡安因为身体太重无法走路,因此必须使用特质的框架将其运送到医院

专家们发现由于当时胡安几乎无法动弹,所以要通过运动消耗卡路里的想法并不现实,唯一的选择就是从根本上用手术减少他的胃容量,在得出了具体的减肥治疗方案后,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病床太小了!其实在把胡安接过去之前,诊所推测他的体重大约为501公斤,还特地改装了一张超大号病床,结果没想到他躺在这张已经是改装后的特大号病床上,感觉还是太挤了。无奈之下,医护人员们只好为他称一次体重以便于再次改装病床,结果就是这一测,就破纪录了——1132磅(约595公斤)!吉尼斯纪录的公证人员过来验证数据无误后,也立马就宣布了胡安就是新纪录的保持者。

在3年内,经过了三次减少胃容量的手术,胡安摆脱了使他处于严重危险中的糖尿病和高血压。他现在正在等待新的手术,以去除被认为重达190斤的松弛皮肤。

胡安接受胃切除手术和胃搭桥手术之前在医院

在墨西哥,有将近75%的成年人被认为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罕见!34岁男子体重456斤,随时有生命危险!警惕这个“致命”习惯!

近日,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国内最大身体质量指数(BMI)ECMO患者。患者入院治疗前随时有生命危险,后经过医院医护团队通力合作与积极救治,患者情况较前明显好转,ECMO成功撤机,无创呼吸支持基本达到家庭支持条件,能经口自主进食,据了解,该病人为目前国内报道的ECMO成功撤离的BMI最大的患者。

今天下午,记者在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见到了34岁的谢先生,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谢先生恢复得很好。而说起来当时的情况,谢先生感觉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韩辉介绍,“患者谢先生,身高一米八,体重高达456斤,属于极度肥胖。最早时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憋气等情况,诊断为慢性II型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功能不全,重症肺炎后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并继发多器官衰竭。”

后来,当地医院ECMO团队为谢先生紧急建立了V-V ECMO,随后转入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救治。

据了解,像谢先生如此高的身体质量指数,在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也无先例,这给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患者刚被送到医院时,他的大腿差不多和护士的腰一样粗,身上插满管子,由于肥胖,腹股沟等部位的管子甚至都不容易看见……”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护士长王静介绍说。

入院治疗期间,医院重症医学科为他制定了完善的治疗方案。经过努力,谢先生的情况出现明显好转,神智恢复清醒,并成功撤除ECMO。目前,谢先生无创呼吸支持基本达到家庭支持条件,尿量恢复,能够自主进食。

而说起肥胖的原因,谢先生说,他曾经从事餐饮行业,又有着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喜欢吃零食,这才导致身体愈加沉重,“爱吃垃圾食品,平时买了放在床头,吃完饭也想再吃一点零食……”

有了这次经历,谢先生也决定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随意吃零食,并给自己定下“先减100斤”的小目标。

谢先生的基础状态决定了他康复过程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医院多学科制定了完备的长程康复治疗计划。他也成为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的国内最大身体质量指数(BMI)ECMO患者。

多看一点:为什么喜欢吃零食?

经常吃零食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吃起来“咔嚓、咔嚓”的薯片,

香甜可口的爆米花,

绵密细软的奶油蛋糕,

香辣过瘾的辣条,

……

谁能阻挡零食带来的快乐呢?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景:明明是上床睡觉的时间,却总觉得这个夜晚要吃点什么才完整;或者刚填饱肚子,遇到其他食物却还是觉得嘴巴寂寞;又或者早已腹中满满,依旧撕开了零食包装袋。

嘴瘾背后,是人们想要通过摄入食物来实现精神和情绪上的“饱满”,此时的进食行为实际上是人们寻求安慰,缓解压力,奖励自己的一种方式。

我们都知道,大脑中的多巴胺可以说是“快乐因子”,它会影响人的情绪和感觉。多巴胺的分泌和吃饭睡觉等都有关系。想要多巴胺分泌增加,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

这样一来,大脑的奖赏系统被激活。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受情绪困扰时,会将“吃一顿好的”列在第一位。但是,由于激活奖赏系统的行为都有可能被重复,诱发情绪化进食,容易对高糖食物的需求和耐受性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当长期处在“不饿也想吃”的情况下,不能掉以轻心,以为自己只是馋。

经常吃薯片,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人说薯片薯条是马铃薯做的呀!

马铃薯又不是垃圾食品,

吃点薯片薯条没问题吧,

我只能说你是偷换概念的小能手了!

为了健康别再给自己找太多借口了!

如果经常吃薯片,

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

长胖

大多市售薯片可谓是“热量炸弹”,而且脂肪含量不低。比如下图这款很多人都喜欢吃的薯片,热量为 565kcal/100g,一包净含量为 62g,不到 5 分钟就能炫完,将会摄入 350kcal,这相当于差不多 2 碗米饭的热量,要一般速度跑步或中速跳绳近 50min 才能消耗掉。

图:某品牌薯片

脂肪含量更是惊人,为 38g/100g。土豆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只有 0.2g/100g,薯片中的脂肪几乎都来自于添加的油,一包 62g 的薯片含有近 24g 脂肪,这相当于 2.5 汤匙的烹调油。

图:某品牌薯片营养成分表

像下图这款桶装的薯片,只吃 9 片摄入的脂肪含量几乎就相当于半汤匙油了!

图:某品牌桶装薯片营养成分表

图:15 克薯片

即便是非油炸薯片也并非无油,同样不低脂。比如下图这款非油炸薯片,1 盒 2 包共 97g,全吃掉会摄入 223kcal 的热量,以及 20.4g 脂肪。

图:某品牌非油炸薯片营养成分表

这样高脂肪、高热量的零食,如果每天都要吃,会让你日渐肥胖,体脂率一路飙升。

2

易患心血管疾病

薯片在让你逐渐长胖的同时,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食用油炸食品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每周只需要多吃 114g 油炸食品,就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衰、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等。

114g 薯片也就大约是 1.5 包或 1 桶,对于爱吃薯片的人来说,这点薯片全部炫嘴里就是分分钟的事。此外,有些薯片的钠含量也不低,无节制食用会影响血压的健康。

图:某品牌薯片营养成分表

3

增加患癌风险

炸薯片属于高温烹调,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它属于 2A 类致癌物,意思是已经证实会引起动物癌症,但对人致癌的证据还有限。

另外,《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提到,食用大量超加工食物会增加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这可能是因为油炸食物会促进身体的炎症反应,持续性的慢性炎症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促进癌症的发生。

每天一包辣条,会影响健康吗?

辣条的脂肪和热量其实比你想象的要高。一包辣条就能吃进去一天的烹调油,比如下图这款辣条,脂肪含量高达 25g/100g,这几乎都来自于制作过程中添加的植物油,一包辣条净含量为 106g,如果每天吃 1 包,将会摄入近 27g 油。

图:某品牌辣条营养成分表

这样高脂肪的零食热量自然也不低,为 435kcal/100g,吃一包会摄入约 461kcal,几乎相当于 1 顿饭的热量了。想想每天除了 3 餐之外,再加“1 顿饭”,长胖指日可待。

图:某品牌辣条净含量

此外,辣条生产中的挤压膨化、调味油制作等高温烹制环节可能带来多环芳烃(PAHs)污染,PAHs 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效应,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辣条要尽量少吃。

高油高盐的“重口味”食物吃多了,会怎么样?

除此之外,长期吃重口味的食物,高油高盐的食物,对身体的危害也尤其严重,吃油多,容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不仅热量高引发肥胖,还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血管堵塞的概率,诱发“三高”。高盐食物还会伤胃,刺激胃黏膜,引发胃溃疡和胃炎;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而且长期高盐食物还会损伤人的大脑,加快人认知能力的退化,造成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喜欢吃甜食,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适量吃点甜的,大脑会分泌让人心情愉悦的多巴胺,但糖类吃太多,会增加肥胖、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研究显示,每天摄入的糖类热量超出150卡路里,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高出1.1%,糖类还会干扰胰岛素,胆固醇的正常分泌,进而引发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糖类摄入太多,还会加速皮肤老化。

希望谢先生早日康复!

提醒:

发现BMI超标,

需要及时干预和控制!

平时应做到: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当锻炼!

来源丨济南都市频道,部分内容综合科普中国

记者丨伟平

编辑丨锄药

年龄39岁,身体年龄54岁?这种病也需干预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用干预?

39岁的她尿酸降了,还瘦了34斤

只因做了这件事

健康干预前后,患者身形对比。

提起高尿酸血症,很多人会想起痛风,还常常会觉得它多发于中老年男性。殊不知,近年来,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越来越多,高尿酸血症也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后的第四“高”。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诊了一位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39岁的雷女士(化名)饮食不规律,还经常熬夜。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她不仅有了“水桶腰”,还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检测出尿酸高达456umol/L,而她的基础代谢年龄竟达到了54岁!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曾青山介绍,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的产物,它本身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HUA)是指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

因为从未出现过痛风症状,雷女士对自己患上了高尿酸血症感到惊讶。意识到尿酸高对身体的潜在危害,她来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诊,开启了健康干预之路。

健康干预前,雷女士的身体数据。

经过两个多月的健康干预,她的尿酸值终于恢复到289umol/L的正常水平,体重也从73.6kg下降到了56.7kg,减重和降尿酸均初见成效。

健康干预前后,患者健康数据对比。

男性专属?只会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四个常见误区

曾青山指出,高尿酸血症这种以前只属于中老年人的疾病现在好像越来越年轻化了。高尿酸容易和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相伴相生,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大量饮酒都容易导致这些问题。对于高尿酸血症,有四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只有中年男性才会患高尿酸血症?

虽然现在95%的痛风患者是男性,且高发年龄段为30岁以上。但是高尿酸症并不是中年男性的专利。一方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中的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这让很多不注意饮食的年轻人也患上了高尿酸症。另一方面,由于女性在更年期后,能够促进尿酸排泄的雌性激素水平降低,对于痛风也不能麻痹大意。

误区二:

高尿酸血症一定会出现症状?

没有症状就无需治疗?

很多人在体检中测出尿酸值很高,但从没有出现过痛风症状,觉得没痛过不需要治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曾青山介绍,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出现症状,大概只有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成痛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

但是,无论一个人是否有症状发作,只要在不同的两天里检测出的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就是高尿酸血症,就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果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就更应该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立即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

误区三:

高尿酸血症只会造成痛风吗?

血尿酸过高是痛风的主要发病原因。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从血中析出,产生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在脚踝、脚趾等关节部位,诱发局部炎症,表现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这种症状就是痛风。

但是,高尿酸血症带来的不仅仅是痛风,长期过高的尿酸还会造成肾脏、心血管、胰腺β细胞损伤,诱发或加重患痛风性肾病、急性肾衰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区四:

血尿酸指标正常后,就不会痛风?

血尿酸数值正常并不代表人体内的尿酸水平正常。许多痛风患者只关注血尿酸值,而忽略了治疗痛风的关键一步——溶解尿酸盐。只要体内还有尿酸盐结晶的存在,痛风还是会再次复发。

最新指南建议,痛风患者的尿酸值应降至360μmol/L 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300μmol/L 以下,并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进一步避免尿酸盐结晶在体内的沉积,才能减少痛风复发频率。

做好这三点!

预防、早期干预高尿酸血症

人体内尿酸主要有两部分来源,一是食物摄取,只占全部尿酸的10~20%。二是自身嘌呤代谢,大约占80%。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和肠道排泄,肾脏是主要的排泄方式,占80%左右。预防和干预高尿酸血症,主要在于调整生活方式。

1

均衡饮食,少吃高嘌呤食物

低嘌呤食物可多吃,如谷类、坚果、蛋类、低脂奶制品、蔬菜、水果等;

中嘌呤食物适量吃,如肉类、水产、豆制品等;

高嘌呤食物应少吃,如动物内脏、贝壳类海产品、浓汤等;

注意均衡饮食,尽量做到低盐、低糖、低油、低热量。

2

多喝水,少喝饮料和酒类

每日饮水应不少于1.5L-2L,相当于8~10杯水。水分摄入应以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为主。避免高糖摄入如碳酸饮料、含果糖的饮料等。

少饮酒,一般建议不喝啤酒、白酒。酒中的乙醇会导致体内乳酸和酮体积聚,在小便时这两种物质会与尿酸竞争排泄通道,最终使尿酸的排泄量减少,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3

多运动,规律作息

规律的作息习惯对于提升自身免疫力和改善体质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太极拳等。注意避免激烈的无氧运动,如短跑、高速游泳、力量训练。因为无氧运动会大量分解三磷酸腺苷(ATP),产生腺嘌呤,使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风病情。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是潜在、持续性的

长期危害更大,必须引起重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尿酸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别再谈“高”色变了

赶紧行动起来,拒绝尿酸高!

//

本期医学指导

//

曾青山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肾脏病、肿瘤、老年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围产期营养治疗、危急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孕期及肥胖患者体重管理。

策划 | 广东发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来源: 广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