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婴儿(肥胖婴儿要控制其())
婴儿肥胖有多可怕?超出这个重量,家长要多留心眼
大家好~我是小余
肥胖的婴儿,到底有多可怕?
前两天,一位三月龄的宝宝去做儿保,被诊断有缺氧、心跳率失衡。
去之前,妈妈是信心满满的,宝宝体重高,身高也有优势,本以为儿保会很顺利,但是检查之后却无法淡定了。
宝宝肥胖,在生活中非常的受老人的待见,不少老人都认为宝宝白白胖胖是发育好的象征,也是家庭的福气。
妈妈们可别迷信,宝宝太肥胖,可能也是家庭的悲哀,不要因为无知坑害了宝宝。
毕竟宝宝很脆弱,如果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也可能会伤害到宝宝,妈妈们别疏忽。
婴儿肥胖,如果超出了这个重量,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
出生体重超4000克/8斤,要多留心眼
宝宝出生的时候体重是有差距的,有的5斤、有的6斤,正常在5-8斤以内是正常的范围。
但是,如果宝宝出生的体重超出了8斤,也属于巨大儿,这对宝宝自身影响是非常大的。
宝宝的体重高,也可能是跟宝宝妊娠糖尿病、或者是营养过剩,父母骨骼基因所影响的。
如果父母身高体重都是正常的情况下,宝宝的体格过大,也要注意是病理性的情况。
妈妈们也要观察宝宝生长曲线,如果生长速度过快,这对婴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妈妈们别不以为然。
婴儿过度肥胖,影响因素还是有很多的,尤其是这几个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
过度肥胖,容易出现冠心病;
过度肥胖,容易出现脑缺氧;
过度肥胖,影响大运动发育;
……
随着宝宝的月龄增长,体重增长也是很稳定的,如果宝宝太胖成长发育是有影响的。
看似宝宝的体重高,但是身体负担很大,对于宝宝的运动表现影响很大。
宝宝体格大,无论是抬头、翻身、爬行、走路,都会有一定的阻碍。
宝宝太胖,同样也会影响宝宝的表现能力,对宝宝的自信心也会有一定的伤害。
在成长过程中,妈妈们也要丰富自己的小知识,为宝宝成长发育保驾护航。
如果宝宝增长超出了生长曲线,也要注意饮食调整,少食,慢慢的控制体重增长。
如果宝宝存在肥胖症,也应该要遵医嘱。
你家宝宝出生多少斤?
【图源自网络,侵联删】
7个半月男宝41斤胖成“米其林”,爸爸称营养好,网友:肥胖症
文|菁妈
你们家的孩子7个月的时候多少斤?大部分孩子在7个月的时候是15斤左右。
而河南商丘一个体育生的爸爸,加上一个舞蹈老师的妈妈,在2021年12月8号生了一个男宝宝,出生的时候7斤4两,养到了7个月半足足有41斤,体重比一般的孩子重了一倍都不止。
因为妈妈的母乳营养比较好,所以孩子体重长得快,而且孩子的身高也有81厘米了,爸爸还强调自己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网友却评论:这是典型的肥胖症啊!不是母乳健不健康的问题了。
看着孩子的手臂像“米其林轮胎”。
菁妈作为一个有多年儿童保健经验的医生营养师,其实更赞同网友的话!
根据《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男童身高/体重的标准,以82厘米计算,孩子的体重在22斤是属于正常水平,体重超过28.8斤就属于超重,而这个孩子体重已经达到了41斤,已经是妥妥的肥胖标准了!
第一个原因:母乳妈妈摄入过多的脂肪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觉得,妈妈在喂母乳的时候要多吃点肉类,大鱼大肉地吃,经常煲些猪脚汤,骨头汤以及鱼汤,这些都是含有大量的脂肪。
经常喝这些汤,妈妈就会摄入大量的脂肪,而乳汁中也会含有大量的脂肪,乳汁中脂肪多,有一些孩子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有一些孩子胃肠消化能力强的话,会把脂肪全部消化吸收,导致孩子肥胖。
第二个原因:孩子运动量不足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想要控制体重的话,都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而对于孩子来说,虽然还不会走路,但是满月之后可以让孩子趴在床上抬头起来,到了三个月可以让孩子翻身,到了6个月可以让孩子坐起来。
经常让孩子活动的话能够消耗孩子的热量,减少脂肪的堆积。
第三个原因:孩子食量过大
虽然母乳喂养有助于控制孩子的体重,但是有一些母乳妈妈不仅仅会亲喂孩子,还有可能会把母乳挤出来放在奶瓶里给孩子吃。
如果母乳挤出来给孩子喝,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喝到母乳,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喝多奶了。
特别是吃辅食之后,孩子的奶量还是一样的多,再继续吃辅食,就会导致孩子胃被撑大,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一岁之前孩子肥胖长的是脂肪细胞的数目
比如一岁之前孩子体重正常,脂肪细胞只有10万个,但是肥胖的孩子可能会有50万个,到了成年之后有50万个脂肪细胞的孩子,要减肥那是难上加难。
★孩子肥胖引起皮肤的问题
肥胖的孩子因为脂肪堆积过多,就会导致皮下有很多的皱褶,这些皱褶的地方因为没有办法保持干爽,很容易导致皮肤发红甚至溃烂。
★孩子肥胖容易影响行动
孩子在一岁之前也是大动作发育的关键时期,在4个月孩子学会翻身,到6个月孩子学会坐,7个多月8个月孩子学会爬行,10个月学会站起来,到一岁的时候孩子学会走。
但如果孩子体重过重,就会影响到活动的敏捷度,从而影响到孩子大动作的发育。
★肥胖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研究发现: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而正常儿童的只有4%。肥胖儿童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所以孩子在一岁之前体重最好是中等就可以,尽可能让身长的增长速度快于体重增长的速度,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5岁孩子体重87斤,妈妈怕营养过剩,医生检查说:营养不良
孩子胖一点更可爱?家长的这种自以为是会害了孩子一生
这种呆萌的“胖宝宝”,一定要保护好!
你见过斑海豹吗?
圆溜溜的眼睛
肥嘟嘟的肚子
纺锤状的身体布满褐色斑点
加上呆萌可爱的表情动作
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今天是斑海豹保护宣传日
斑海豹全称西太平洋斑海豹
属食肉目犬形亚目海豹科斑海豹属
作为唯一能在我国海域内
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
斑海豹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被誉为“海上大熊猫”“辽东湾精灵”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海域
是渤海和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
斑海豹有洄游的繁殖习性
为肉食性动物
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生物为食
每天要吃相当于自身体重5%至8%的食物
辽东湾海域位于中国海域结冰区最北端
是斑海豹世界上八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
斑海豹每年11月至12月洄游至辽东湾
次年1月至2月在冰上产崽
4月至5月份补充营养后
逐渐游出渤海
踏上返回太平洋的旅途
我国海域的斑海豹数量
一直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2006年和2007年的调查结果约为2000只
据连续观测统计
在辽东湾海域“旅居”的斑海豹
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1年为181只
2022年为253只
2023年为302只
预计今年数量较去年还将有20%左右的增加
在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
每年会有一些被救助的野生斑海豹幼崽
被送到这里暂养
这里每年还会人工繁育
10只左右的斑海豹幼崽
期间工作人员每天需要为斑海豹妈妈和幼崽
化验粪便、检测水样、记录生长情况等
并根据检测结果
为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个体单独配餐增加营养
这些被救助的野生幼崽
和经过野化训练的人工繁育幼崽
最后会一同放归大海
近年来我国对斑海豹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实施斑海豹等7个重点物种的保护行动计划
组织成立保护行动联盟
加强栖息地保护
支持人工繁育活动
开展收容救护工作
加大增殖放流力度
开展执法行动
严厉打击涉水生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在礁石滩涂上慵懒地晒太阳
在碧蓝的大海里自在地游弋
斑海豹向我们展现了生命之美
让我们携起手来
保护斑海豹
守护它们的家园
让斑海豹的灵动身影
永远在碧波荡漾的大海里畅游
记者:潘昱龙
编辑:邓坚、蔡湘鑫、刘金海、张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