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RDN肥胖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0
文章目录:

兰大二院高血压团队在中国高血压年会上展示风采

3月10日——12日,2022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成功召开。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余静教授带领高血压团队在年会上展示了研究成果,并参与多项学术发言与讨论。

余静教授作了题为《高血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靶向抗肿瘤药物相关高血压的管理策略》《高原对血压的影响及管理》的系列发言。并主持“性别与高血压”专题讨论,同时参与高血压指南更新及专家共识讨论。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副主任王琼英、副主任医师马瑞新分别以《如何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减重(药物与非药物)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为题进行大会发言。于亨获“天籁之音第二季全国青年医生病例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会议成立了中国高血压联盟RDN治疗专业委员会,梁伟担任秘书。在即将颁布的《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与展望中指出:“要在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上考虑开展RDN。”兰大二院高血压中心已承接4项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其中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项目已经完成。

中国高血压年会是体现我国高血压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年度会议。本届中国高血压年会结合了国内外高血压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中外高血压防治指南,全方位探讨高血压的防治及相关疾病的管理方案。

青岛市市立医院高血压介入诊疗领域取得突破,RDN技术为患者带来非药物新疗法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网11月19日讯(记者 孙贴静 实习生 毛元辰)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邵一兵团队为一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完成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该患者是RDN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后,全国首批应用此技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受益的患者之一。RDN的成功实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非药物治疗选择,标志着青岛市市立医院高血压介入诊疗领域取得突破,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该患者前期经过规范降压药物治疗,每天需要服用5片降压药,血压仍控制欠佳,家庭自测血压140-150/90-100mmHg。通过细致的术前检查,除外继发性因素,详细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肾血管情况,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邵一兵团队决定为患者进行RDN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改善血压控制情况。

△术中部分影像分支动脉消融

手术用时2小时,采用局麻 镇静的麻醉方式,穿刺右侧股动脉后,双侧肾动脉造影,确定需要消融的靶血管,术中共消融双肾主干及分支动脉的37个靶点,对肾动脉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消融。消融后肾动脉无痉挛、无狭窄、无夹层等并发症,患者术中几乎无痛感,术后第2天出院。术后降压药物减为每日3片,自测血压130/85mmHg左右,较术前改善。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国约有2.45亿患者,约每三个成年人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肾脏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的问题,使得血压持续攀升,对心脏、肾脏及血管带来伤害。

RDN是近年来兴起的经过验证有效、非药物治疗降低血压的新技术,利用低电量射频能量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使与肾脏相连的过度活跃的神经平静下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继而降低心梗、脑梗、心衰等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RDN高血压介入治疗适用于辅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辅助治疗药物不耐受的高血压,另外,存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高血压患者,如年轻、合并心率偏快、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病症的患者,可能对RDN的反应性更佳,获益更多。

随着RDN技术的逐步推广,青岛市市立医院将进一步推动高血压治疗从传统药物管理向药物与介入治疗综合的转型,为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开创高血压治疗微创时代的新篇章。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重医附二院成功实施高血压临床治疗手术 开启RDN微创介入诊疗新篇章

年纪轻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依从性差,该如何治疗高血压?37岁的聂先生就是这样一名饱受高血压困扰5年的患者。庆幸的是,10月9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应用美敦力Symplicity Spyral™肾动脉去神经射频消融系统,为他实施了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手术(Renal Denervation, 简称RDN)。据悉,这是中国首个获得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NMPA)批准的RDN导管系统,也是RDN获批上市以来全国首批、重庆率先实现的RDN临床治疗手术,标志着区域内高血压治疗进入微创介入诊疗新篇章,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非药物治疗选择。

RDN导管系统精准消融

助37岁年轻患者脱困

今年9月,因近段时间血压明显增高的聂先生,来到重医附二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一查血压,收缩压>200mmHg,让接诊的钱俊博士都很诧异。通过询问病史得知,聂先生是一名潜水员,平时工作压力较大,发现高血压已有5年,既往最高血压达到230/140mmHg,虽然两年前开始药物治疗,但由于未能规律服药,血压持续居高不下。

鉴于聂先生虽然年轻,但是高血压病程长,已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肾损害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钱俊博士建议入院治疗。通过完善常规生化检查、肾动脉超声、醛固酮-肾素等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在排除了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后,给予三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经过治疗,聂先生的血压明显下降,但出院后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收缩压仍波动在150mmHg左右。

“患者相对年轻,除血压明显增高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可能有心跳偏快、性格急躁、易激惹等高交感表现。”通过综合评估,钱俊博士认为聂先生符合RDN手术的治疗适应证,便向他介绍了该技术。得知有新的治疗方案,聂先生手术意愿强烈,立即返院。

通过严密的术前筛查和精心的准备,10月9日下午,在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佘强教授安排下,黄晶教授率领高血压介入团队精准操作,麻醉科李晓霞副主任医师协同配合,采用Symplicity Spyral™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对患者双侧肾动脉主支及分支进行了全面充分的消融:右侧肾动脉主支及四个分支共累计消融20个位点,左侧肾动脉主支及三个分支共累计消融16个位点。虽然此次手术是该器械首次开展,尽管有肾血管成角、血管分支多等困难,但RDN系统有良好的操控性和智能化,让整个手术过程流畅。大约1小时,手术团队便顺利完成双侧肾交感消融和穿刺部位处理。

术后,复查造影显示,肾动脉血流正常,未见明显血管损伤,意味着手术圆满成功。当天未应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已降至110-120/70-80mmHg,术后第一天仍维持在110-120/70-80mmHg,血压控制较好。10月13日,聂先生康复出院。接下来,科室“高血压个案管理师”将继续对其血压保持长期随访。

协助降压改善远期预后

RDN适合5类高血压患者

黄晶教授介绍,RDN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微创介入手术,利用RDN协助降压、实现达标是改善远期预后的重要手段。该技术以射频或超声消融肾动脉周围的部分交感神经,减弱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动,从而降低血压。由于RDN具有创伤小、恢复迅速的优点,穿刺部位仅有几毫米大小,术后两三天患者就可以康复出院。

RDN主要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差患者、药物不耐受患者、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年轻高血压患者5类群体。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长期高盐高脂饮食、肥胖、学习工作压力增大、熬夜等让高血压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门诊中遇到的年轻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血浆肾素水平增高、交感激活,在此类人群血压增高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同时,年轻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往往不好,是导致院外血压波动、血压达标比例较低的重要原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增加脑梗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还会增加反复住院的医疗费用。

此外,高血压的传统治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但是高血压药物可能存在一些固有的血药浓度波动和副作用,如钙离子拮抗剂导致水肿,RAAS抑制剂引起干咳,利尿剂导致尿酸增高和血糖问题,β受体阻滞剂影响男性性功能等。而RDN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非药物治疗选择。

RDN推动治疗方式转型

为高血压患者带来希望

“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充分展现了重医附二院治疗团队在患者筛选、围术期管理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方面的成熟模式。”黄晶教授表示,开展RDN技术需要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和护理团队等多学科合作。首先,患者术前筛查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还需要完善生化、凝血等介入手术的常规检查,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并按照普通介入的术前准备,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其次,术中消融时可能有短瞬疼痛,为保证患者舒适性,需要麻醉科专家评估患者气道情况,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再实施镇痛和镇静。然后,术后需要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愈合情况,并由医护团队密切监测、长期随访他的血压变化。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也彰显了重医附二院心血管内科在高血压器械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据悉,美敦力Symplicity Spyral™多极射频消融系统,具有先进的多极设计和更高的安全性与精准度。这一成功应用经验为重医附二院进一步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案奠定坚实基础。事实上,2013年该院在全国首批开展介入射频RDN;同年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无创聚焦超声RDN;2023年在国内首次开展介入超声RDN,在高血压器械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保持领军地位,目前已完成300例以上RDN临床治疗。同时,重医附二院有一大批医生于2022年获得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的技术准入;一大批年轻医生有全面的介入诊疗基础,也将陆续获得技术准入。

随着RDN技术的逐步推广,将进一步推动高血压治疗从传统药物管理向药物与介入治疗综合的转型,为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开创高血压治疗微创时代的新篇章。

上游新闻 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