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肥胖(体肥胖摔伤尾骨腰拉不起该怎么冶疗)
多少斤才算胖?其实肥胖有“标准”,不符合别着急减肥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据2019年2月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中国还是腰围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据2012年的统计,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的肥胖率也达到了6.4%,比2002年足足涨了200%。
快速增长的肥胖数据,让人们不得不意识到并重视其带来的健康危害。
肥胖与癌症风险相挂钩!肥胖是癌症的高风险因素,这点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在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过研究文献,该研究通过检索超过1000篇研究论文,证实脂肪超标跟13种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在2018年,《国际癌症杂志》则通过一项4000万人的大数据研究中发现,体重超标会上升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18种癌症患病风险。不单单只有癌症,肥胖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隐患存在于方方面面。
肥胖还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出现·糖尿病
代谢综合症的主要病因就是肥胖,而糖尿病就属于代谢综合症疾病,所以肥胖也就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腹型肥胖。
肥胖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很重,通常表现为内部脂肪增多,那么脂肪细胞表面对胰岛素受体的密度相对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下降。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周围组织,而过高胰岛素就产生高胰岛血症,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长期的高胰岛血症,就会产生β细胞功能的障碍,所以形成糖尿病,这也是肥胖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为肥胖患者可能合并存在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小颌畸形,腭垂过长过粗等情况,所以更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痛风
痛风患者多数伴有肥胖的情况,肥胖目前已作为痛风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多会出现带些综合征,像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类代谢异常等问题,而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冠心病
肥胖患者,身体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都要高于常人,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的形成。当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就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危害。
·脂肪肝
肝脏是能量物质的代谢中心,而肥胖患者的血脂通常会异常的升高,当血脂过高时,会降低肝脏对于脂肪的处理跟转化能力。导致患者肝脏脂肪堆积过多,最终引起患者出现脂肪肝。
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因素。合理的控制体重,不失为保持健康的一种好方式。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状态?很多人可能对于肥胖的界限不太明确,只是通过自己的肢体或体重,主观的判断自己的胖瘦。但其实是有科学的计算方法来告诉我们,自己是否属于肥胖状态,那就是BMI指数。
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这是一种身体质量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BMI=体重(kg)÷身高^2(m))。
BMI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如果需要分析个体的体重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具体的使用方法示例:
假设一个人成年人的身高为1.70米,体重为80公斤,那他的BMI=80/(1.70^2)=27.7,属于超重范围。
对于中国成年人,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24之间为体重正常,24≤BMI<28则为超重,BMI≥28为肥胖。
但BMI因为无法考虑到身体成分构成,所以对于肥胖相关风险的评价中存在局限性,所以肥胖人群在关注BMI指数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体脂率。
体脂率就是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同样的体重,脂肪占比高看起来可能会更显胖。通常情况下,成年男性体脂率(体脂肪量/体重)≥ 25%,成年女性体脂率 ≥ 35% ,就可以判断为超重或肥胖了。
去健身房或医院体检时,用专门器械来测量,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体脂率。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体脂秤,在家里就能大概的知道自己的体脂率数值。
生活中,许多人意识到自己的体重上升时,会采取一些方法来保持身材,有些则效果甚微,可能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肥胖原因有多种,现代人肥胖,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过量饮食、久坐不动、熬夜、高糖饮食等。此外还有药物跟基因,也对身体体重有着重要的影响。
想要避免肥胖,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属于肥胖人群的,更应该注意适当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按时休息。如果是由于药物影响、本身有肥胖基因或自我减重无效果的人群,则需要寻求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减重。
可能很多人会想,减肥而已没必要到医院看,自己节食运动就是了。其实不然,在开启减肥计划之前,有任何健康问题的超重或肥胖者最好是咨询医生。这样能根据个人的体重、身体代谢率及合并的疾病评估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制定适合的减重方案,避免出现不合理方法带来的健康隐患。
肥胖的人群更应该注意体检许多人在体重出现超重的情况是并没有重视,当肥胖严重的影响到健康,出现代谢性疾病才选择就诊。但其实,早期的重视跟干预才是正确的方式,毕竟预防比治疗更容易,也更健康。
建议肥胖人群最好是定期体检,体检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健康数值变化,例如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数据与往次体检进行对比。在体检后积极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做调整,减少潜在的健康隐患。#清风计划##真相来了##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一胖生百病”中国式肥胖有两大特点,减肥记住三原则.健康时报.2020.6.9
2、太胖真的会要命,52国肥胖负担报告出炉.健康时报.2019.10.17
3、胖子者们注意:肥胖会增加18种恶性肿瘤风险!.健康时报.2018.12.15
4、李红娟.杨柳.张楠.身体质量指数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的判别准确性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6):571-57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国是健康)专家称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近日,杭州一26岁体型偏瘦的刘女士,被查出患有营养不良型肥胖。“人瘦却有小肚子”这一现象引起广大年轻网友的共鸣。什么是营养不良型肥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注册营养师范志红介绍,其实肥胖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很多人虽然体重不会达到肥胖的标准(BMI>28),但体成分不良(体脂率高、内脏脂肪高),也容易出现胖人常有的各种问题,比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果体重正常,如何有效减腹部脂肪?范志红称,重点要放在改善饮食质量、增加运动、改善睡眠三个方面。体重正常或瘦弱的情况下减肥,千万不能少吃,不可以让自己感觉饥饿。保证蛋白质供应,适当增加全谷杂粮,避免糖油混合物,远离各种类型的甜饮料。每天有至少30分钟的运动,运动总量超过一万步。每天睡够7-8小时,充足的睡眠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最后,范志红提醒,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焦虑的人,很难提升睡眠质量。压力过大,就会造成血糖、血压上升的状态,身体也更不容易分解脂肪。(高晓烜 王东宇)
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健康“三减”,帮你减重
过完春节,不少人都长了肉,又到了减肥的时候,今天咱来说说科学减重。
正好需要!
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
01
人体BMI指数: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02
腰围:
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03
人体体脂肪率:
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
是的,有的人虽然瘦,但是内脏脂肪也高,还是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判断。
在减肥过程中,也有人常说要节食减肥,其实减肥贵在平衡。
这四个减肥误区你中了没?
01
误区一:节食
通过节食来减肥确实有些人能收到短期的效果,但这并不是科学持久的减肥方式。
节食会导致营养失衡,短期减下来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而节食因为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基础代谢率低。基础代谢率一旦降低,人体消耗热量变少,热量就很容易堆积在体内。
另外,人体的细胞具有记忆功能,节食会让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饥饿状态,而一旦恢复饮食,细胞就会疯狂地摄取热量,导致吸收更多。
节食带来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让节食人群在恢复正常饮食后,陷入吸收高、消耗低的状况,反弹是必然的。
02
误区二:光吃素
水果、蔬菜被很多人视为减肥圣品,殊不知,有些水果和蔬菜比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特别是某些水果,其含糖量很高,完全不适合减肥人士。
吃过多的高糖分水果和蔬菜,不但不能减肥,还可能适得其反。相反,适当吃些肉类,尤其是瘦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其实反而低。
03
误区三:只吃粗粮杂粮
对于正常人群而言,粗粮是好东西,但只吃粗粮其实与只吃水果蔬菜来减肥是一个道理。大多数的粗粮不仅含有纤维,同样也含有碳水化合物。
单一营养物的摄入,一方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另一方面不吃肉类和奶蛋类食物,蛋白质的匮乏会让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降低。因此,恢复正常饮食后,都容易反弹。营养摄入不能过于单一,均衡的饮食才是硬道理。
04
误区四:运动后喝饮料
“一瓶运动饮料的能量相当于小半碗米饭!”运动过程中应该多次少量喝水,以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不含糖的水为主,运动后不要马上进食、喝碳酸饮料及运动饮料、吃宵夜啤酒等,不然很容易把运动消耗掉的能量马上给补回来,这是导致运动减重失败的常见原因。
如何科学减肥,这三点建议请收好啦!
加强锻炼,坚持“五三一”法则
想减肥,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五三一”法则就是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每分钟心跳至少要达到110下。
慢走一个小时或散步对于想要通过运动来减重的朋友可能收效微弱,推荐快步走、游泳、平板支撑等。
运动过后这样吃
1.运动后喝白水、淡茶水等不含热量的液体。
2.运动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水除外),不要选择在运动完第一时间即身体最饥饿的情况下进食。
3.运动后大概30~40分钟,进食的欲望降低后,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加餐,如鸡蛋、牛肉棒、牛奶等。
减盐、减油、减糖
生活中要注意“隐形盐”,比如调味料里的鸡精、酱油、蚝油,包括酱类,都是含有盐分的,要减少摄入;
烹饪的时候,把先放盐变成后放盐,在快出锅时撒上盐,这样口感既好,又能控制盐分的摄入量;
每人每日摄入不超过30克的食用油,相当于三小勺的油;
多用蒸煮炖烩等烹饪方式,少用煎炸,减少油的使用;
烹饪时用葱、姜、蒜,或者胡椒一些芳香配料来代替,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糖和盐的摄入。
在生活中,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和饮料,减少糖的摄入;
减少在外就餐,点餐时可以让厨师少放盐油糖,达到“三减”的目的。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中国疾控动态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