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军肥胖(伪军的作用)
海南周刊 | 琼崖抗战中的孤勇者
在日军侵略琼崖的6年多时间里,面对强大凶残的侵略者,海南人民没有被吓到,也没有屈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琼崖军民中涌现出一批不惧艰险、胆大心细、英勇善战的孤胆英雄。他们奋不顾身、机智灵活地痛击日寇,为琼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让我们重温他们的英勇事迹,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驳壳枪。资料图
江祥凤:潜入据点,枪杀日军队长夺走5支枪
在琼崖抗日战场上,文昌人江祥凤(1917—1942)以惊人的胆略、高超的战斗技巧,单枪匹马出没于日军据点和沦陷区,巧妙地袭扰和打击敌人,被誉为“孤胆英雄”闻名全岛。
1941年除夕,驻扎在江祥凤的家乡文昌县潭牛乡(今文昌市潭牛镇)文通村的日军中队全体官兵正忙着杀鸡宰猪。夜幕降临,江祥凤从乡里悄悄溜回文通村,摸到日军据点附近。他敏捷地爬上椰子树窥探敌人的动静,看到敌人绝大部分聚集在明亮的汽灯下猜拳狂欢,一派乌烟瘴气,日军队长的住房里却静悄悄的。江祥凤灵机一动,从椰子树上跳到围墙上,然后溜进前大院。就在这时,日军队长出来洗澡,江祥凤迅速藏到浴室的水缸后。日军队长洗完澡返回卧室后,江祥凤便蹑手蹑脚钻进大厅,在墙边找到了5支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资料图
江祥凤随手拿起一支枪,迅速靠近日军队长的卧室,轻手轻脚地掀开门帘,一枪击毙日军队长,随后返回大厅,抱起另外4支枪跑了出去。在后院的日军听到枪声,顿时大乱。等他们清醒过来,赶到前院,江祥凤早已跑出门外,钻进了山林中。日军“咿咿呀呀”追赶了一阵,不见人影,只好沮丧地返回据点。为了嘉奖江祥凤英勇果敢打击敌人的行为,鼓励他再接再厉,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詹镛代表政府奖给江祥凤一支驳壳枪和10元钱。
日军丢枪损将,十分气恼,施尽诡计,想把江祥凤置于死地。一时间,潭牛地区到处贴着通缉江祥凤的布告:活捉江祥凤者赏日币1000元,杀死并送首级者赏500元,密报“皇军”者赏300元。日军还派兵四处搜捕江祥凤。敌人的疯狂报复,没有吓倒江祥凤,他继续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周旋斗争。日军通缉布告贴出当天夜间,江祥凤乘天空下着毛毛雨,潜入潭牛墟将通缉布告全部撕掉,然后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贴上。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战士缴获的日军水壶。资料图
郑心明:勒死日军曹长,并留下自己的姓名
郑心明,1920年5月出生于定安县居丁乡(今属定安县龙湖镇)石滩坡村一个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中共琼白夫区委在石滩坡村设立交通站。区委书记冯平才经常在村里与郑心明、朱奎杰等人谈心,鼓励他们协助党支部在农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从那时起,郑心明主动配合党支部成员工作,经常深入附近乡村宣传抗日,有时还帮交通站传递信件。1939年底,郑心明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42年5月开始,日伪纠集重兵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蚕食”和“扫荡”,斗争环境日益恶劣。驻定安的日军为加强对内洞山一带的控制,在居丁墟建立了一个据点,并派驻了一个班的兵力,由一名曹长(上士军衔,一般相当于班长)辖治。日军时常到居丁墟周边村庄搜捕抗日人士,杀害无辜群众。一天清晨,日军突然闯进位于居丁墟西侧约1公里的外园村,把抓到的10多名无辜群众押到村子西边的低洼地带枪杀,然后扬长而去。此外,日军还时常掠夺百姓的粮食、家禽等财物,群众恨之入骨。
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1944年春的一天,郑心明在石滩坡村开展抗日宣传时,郑重地向村里的父老乡亲承诺:“我很快就会干掉这个凶恶的日军曹长,在他尸首上盖上我的传单,说是我杀的,杀一杀鬼子兵的嚣张气焰。”几天后,郑心明携带刀枪,在伪军内应的协助下,在夜色中悄悄潜入日军据点,利用半夜日军曹长出来上厕所之机,快速出击,用电话线将其勒死。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响,据点里的其他日军仍在呼呼大睡。第二天早上,日军发现曹长的尸体被扔在据点门口,肚子上有一条抗日标语,上面写着郑心明对此事负责,恼羞成怒。为了保护内应,郑心明从未向别人透露自己智杀日军曹长的细节。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后,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郑心明为“孤胆英雄”。
符树清:用一根扁担,缴获伪军驳壳枪
1945年,符树清才19岁,却已是中共文昌县文德乡(今属文昌市文教镇)党总支委员了。当时,由于日寇正在对文昌第三区进行“蚕食”,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主力转移到了外线区域,内线区域的党组织纷纷转入地下活动。表面的宁静,使日伪势力放松了警惕。
2月初的一天,在党总支会议上,符树清提出意见:文教市的南门经常有一名伪自卫军士兵带一支驳壳枪没精打采地放哨,时值春节市场人员混杂,只要用扁担就可以缴获这支驳壳枪。他的意见让大家感到兴奋,但想到只能用扁担战斗,大家不免有些担心。为了执行好这次任务,符树清提前两天去文教市侦察。摸清情况后,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决定自己一人去完成缴枪行动。
2月14日,符树清用扁担挑着两筐菜,和母亲一起去文教市。到南门附近后,他把菜交给母亲,自己拿着那根扁担,随人流向南门走去。当他抵达南门时,恰巧看到一名肥胖的伪军士兵蹲在地上,手里拿着竹片在画着什么,驳壳枪放在其大腿上。符树清默不作声,随人流靠近伪军士兵,走近时突然举起扁担,用全身力气朝伪军脑袋上砸去。伪军士兵挨了一扁担,应声倒地,不省人事,符树清马上捡起驳壳枪,飞奔离去。文教市瞬间乱成一团,群众四散奔逃,日军以为抗日武装打回来了,急忙躲进据点,过了很久,才派出十几个日伪军士兵去追,而此时符树清早已跑远。事后,当地群众连声夸赞:拿枪缴获枪不算勇,用扁担缴获驳壳枪才是大勇敢!因此事,符树清获得了一个“扁担英雄”的光荣称号。海南解放后,这次颇具传奇色彩的战斗经历被写进了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岛怒潮》一书。
《红岛怒潮》封面。资料图
儿童团员:以椰子为饵,智夺三八大盖
1943年下半年的一天,文昌县潭牛乡的儿童团员林明钢、林道俊、符法3人,看见一辆损坏的军车停在槟榔根村一旁的公路上,几名日本兵正在埋头修车,还有一名日本兵在离车约100米的地方站岗。3人见站岗的日本兵疏于警戒,决定趁机夺走他手中的武器。3人一个扛着锄头,一个挑着粪箕,一个右手提着两个连在一起的椰子,左手拿着一把钩刀,他们假装有说有笑,嘻嘻哈哈地向站岗的日本兵走去。日本兵发现了孩子手中的椰子,垂涎欲滴,便招手示意,要求把椰子送给他享用。
为了麻痹日本兵,提椰子的林明钢谎称自己正准备去帮日军修路,笑嘻嘻地将椰子和钩刀递给日本兵。日本兵接过钩刀,便把枪放在了身旁,随即蹲下动手砍椰子。眼见日本兵中计,机灵的林明钢迅速走到日本兵背后,乘他正聚精会神砍椰子,双手抡起锄头,对准日本兵的脖子用力砸去。日本兵哼了一声,瘫倒在地上。3人一起动手,捡起三八式步枪,并迅速解下日本兵身上的子弹袋、手榴弹、钢盔、水壶、饭盒、皮带等,将其物品扒了个精光,然后一溜烟跑走了。等修车的日本兵发觉并前去追赶,3个小英雄已不见踪影。(海南日报)
4名侦察兵假扮邮差潜入县城,虎口活捉伪军大队长
1941年秋,一天下午,团长把侦察班长饶景星叫去,命令他带几个侦察员,限7天时间查明任丘敌人的情况,最好是活捉一个“舌头”回来。
饶景星带上陈立秋、白全宝、李继山,一共4个人,分成两个小组,在任丘城外转了两天,却连一个零散的伪军也没有碰上,只好想办法进城。
晌午过后,饶景星和陈立秋转到东门附近,发现敌人对来往行人检查盘问很严。据老乡说,只要口音稍有不对,“良民证”递慢了,就会被带走。俩人观察了一会儿,觉得贸然进城很难过关,风险太大。
日伪军搜查行人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俩人转到了西门附近。陈立秋说:“班长,你看!那个跑信的邮差倒很牛皮,点了一下头,就进了城。我看,明天我们把他干掉……”
“你这个愣大爷,就会说愣话。你知道他是啥人?动不动就干掉?”饶景星说。
陈立秋道:“那你说咋办?人家能进城,但他不是你的侦察员,不会帮咱们侦察。”
饶景星心里有了主意,说:“你怎么不看看他是从哪个村来的?”
陈立秋马上说:“我看他是从张家庄那边来的!”
“对!咱们到张家庄打听打听,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俩人随即来到张家庄,向村干部一问,都说是有这么一个邮差,他老婆是张家庄的,而且是妇联会的干部。
俩人一听很高兴。晚上,村干部把邮差的妻子叫来,对她说明了来意,女干部说:“没问题,我一定叫他把你们带进城去。”
第二天中午,女干部把俩人叫到家里,她的邮差丈夫老王也在。老王听说要带八路军进城,有点害怕。饶景星说:“你什么也别管,只管带我们进城,你就完成了任务。”
老王是个爱国青年,沉思了一会,说:“那明天吧!”
随后,他把城里的家庭地址告诉了饶景星。
第二天傍晚,太阳慢慢地落了山。饶景星穿着绿色的邮差衣服,往任丘的东门走去。站岗的伪军看了看饶景星,饶景星模仿着老王的动作,向他点了点头,推着自行车,走过了东门。
饶景星按老王说的地址,以老同行、老朋友的身分,找到老王的家。不久,陈立秋也到了。
当天晚上,老王领着俩人,以看戏为名先熟悉城内的地形、街道和鬼子、伪军的驻地。
隔了一天,老王把白全宝和李继山也带进了城。他俩见面就对饶景星说,团长指示,先搞伪军,打敌人的弱点,要求“能抓就抓”。
当天晚上,4人开了一个会,决定抓捕伪军大队长和他的副官。饶景星先叫老王打听伪军大队长的情况,4人分头去勘察伪军大队长的住址。
饶景星化装成商人,在街上转了几圈,终于找到了伪军大队长的住址。他住在伪军大队的东隔壁,是坐北朝南的一座民宅。这是一座深宅大院,据说他住在最后一层正房。大院的门口,有两个伪军站岗。饶景星围着这个院子转了一圈,感到要进去很困难。
快到晌午的时候,饶景星转到十字路口旁边的茶馆喝水,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伪军,提着两把水壶,从伪军大队长的院子里出来。
饶景星侧面一打听,知道他是伪军大队长的勤务兵,姓马。饶景星考虑,这个人是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饶景星回到老王家,老王说:“这个伪军大队长姓陈,叫陈邦彦,三十二三岁,家里很有钱,他这个大队长就是花钱买来的。他不懂军事,更没有战斗经验。”
饶景星听了老王的话,思考了一阵子,又对大伙说了说自己侦察的情况。大家觉得,小勤务兵这个人,确实可以利用起来。经过详细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只要不打枪、不惊动隔壁的伪军,混进院里就有把握抓一个活口回来。
翌日,饶景星穿了一件绸大褂,头戴礼帽,戴一副墨镜,黑礼服,皮底鞋,白洋袜,颇有伪官员的派头。其他3人则扮成随从,陈立秋一身短打扮,上衣敞着,两支盒子枪插在前腰。白全宝和小李,则扮成特务的模样。化装完毕,4人又演习了一番。
八路军侦察兵
10点多钟,4人慢慢地向茶馆附近转悠。还不到晌午,那个小伪军提着两把茶壶到茶馆来打水。等他进了茶馆,饶景星由东向西,走到茶馆门口,神气十足地喊了声:“小马!”
这时,小马正提着水壶出来,听饶景星叫他,上下把他打量了一番,又看了看饶景星身后的几个人,有些诧异的样子,但他很机灵,满面笑容地说:“您是叫我吗?”
“你们陈大队长在家吗?”饶景星很傲慢地问。饶景星的话音一落,陈立秋抢上一步说:“我们是河间特务队的。这是我们刘大队长,有事来找你们的陈大队长!”
小马一听对方是大队长,赶紧回答:“在家,在家!打牌哩!”他一边说,一边请饶景星往里走。
小马在前头领路,4人拉开距离跟在他身后。走到门口,小马理直气壮地对站岗的伪军说:“这是刘大队长,来找大队长的!”站岗的伪军一听,给饶景星敬了个礼。饶景星头也没点,只是哼了一下,就进了院子。
任丘伪军
院子里很静,东西厢房和正房都住着人。小马领着4人,穿过第一层正房,接着是一层新正房,一排五间。东头的一间,门上挂着漂白布的门帘,从这间房里传出哗啦哗啦的打牌声。正中央的一间也有白门帘,里边有微小的胡琴声伴着唱声。其它两间没什么动静。可以判定:伪大队长正在东头的房子里打牌,拉胡琴的是护兵。
饶景星一回头,白全宝抢前一步,一把将小马拉了过来,小马还没弄清怎么回事,白全宝已掏出了手枪,“别叫,站在这里!”
小马顿时明白了一切,小脸变得刷白。
接着,小李朝有胡琴声音的房子扑去,饶景星和陈立秋奔向东房,白全宝留在院子里警戒接应。
饶景星用力一掀门帘,看到房里有4个人,围着中央一张八仙桌打牌,上衣和手枪挂在壁上。身材高大的陈立秋右手持枪,左手拿匕首,一个箭步,跃到四个人的身后。饶景星拿着20响的盒子枪,堵在了门口。
俩人突然出现,房内8只眼睛直勾勾地盯在他们身上。四双肥胖的手,一起停在了八仙桌上,活像庙里的赌博壁画,死死地坐着。
“不要动!我们是八路军的侦察员……”饶景星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贼头鬼脑的家伙,把手里的牌一扔,转身去取墙上的手枪。陈立秋手急眼快,没等那家伙转过脸去,嚓地一声,刀子插进了他的前胸,用力向下一拉,来了个大开膛,“咚”地一声,伪军倒在地上,污血溅到雪白的桌布上。
老陈一脚把死狗般的尸体踢到床下,粗声粗气地说:“哪个还不想活?那就跟他一路去!”说完,把刀子向三人眼前一晃,吓得那三个家伙一动不敢动。
饶景星见他们吓瘫了,说:“只要你们老老实实,不嚷不叫,绝不杀你们!谁是陈大队长?”
“是……是……兄……弟……我。”
一个三十多岁,高个儿的人回答。
“好!”饶景星还想说话,那人却吓得说:“我……我,可没做坏事呀……”
没等他说下去,饶景星说:“我们知道你表现还可以,所以我们首长叫我们来‘请’你!你跟我们走一趟!”
这句话把伪大队长陈邦彦吓傻了,张着嘴巴,说不出话。
饶景星说:“你不要怕,八路军说话算话,我们不是来杀你,是来请你的!”
“叫……叫我去几天?”陈邦彦口吃着问。
“只一天!”
“我……”陈邦彦“我”了半天,才说出一个“去”字。
“不!你们三个一同走!”饶景星没给他留回话的余地。另两个家伙一听要一起走,哆嗦得更厉害了。两只眼睛像小狗看人吃东西一样,死死地盯在陈邦彦的脸上,看样子是想叫陈邦彦为他们求情。
陈邦彦也看出两个人的心思,低声说:“走吧,一同去,一同回来。”
陈邦彦的话,好似安慰他俩,也在安慰自己,毕竟有两个人作伴嘛。
这时,饶景星听着隔壁的胡琴声早就不响了,知道小李干得很利索,说:“不能这样走,把你的护兵全带上,要几匹马,像送朋友一样,骑着马走!”
伪军资料照
“行!行!”陈邦彦连连答应。
“把你护兵叫过来!”饶景星命令。
随后,陈邦彦向隔壁轻轻喊了两个护兵的名字,两个不到20岁的护兵,空着两手,乖乖过来了。小李跟在他们后边,腰里插着3支盒子枪,还有子弹袋。
饶景星看他们全到齐了,就说:“你们听清楚,出去以后,如有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对头,你们也知道,八路军从来是不怕死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后果!”
“先生,不,同志你放心,这几个人都是我的朋友和亲戚,我不动手,他们不敢动。”陈邦彦忙说。
接着,饶景星给他们简单地讲了几句政策,而后要过小李缴来的手枪,把子弹退了出来,把枪和子弹袋交给两个护兵。随后,饶景星问了问白全宝对小马教育得怎么样?
白全宝说:“没问题,是个乡下穷孩子,对我们抗日的事,还有点认识。”饶景星放了心。
饶景星和陈邦彦手挽着手,走出了房子,后边是小李和两个护兵,陈立秋盯着另两个家伙,白全宝在最后边监视。
我们一边走,一边说笑,门口的哨兵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行人还没有走到他们的跟前,他们就做好了敬礼的准备。
“立正——敬礼!”哨兵大声地喊道。
饶景星一行走出了院子,门口有几匹早已备好的马。陈邦彦对站岗的哨兵说:“我陪朋友出去一趟,有事不用找我,也不要让人到我的房子里去!告诉副官,就说是我说的。”说完,陈邦彦很有礼貌地请饶景星上马,饶景星也很“谦虚”地上了马。
饶景星和陈邦彦骑马走在前边,伪大队长虽然老老实实,但情绪紧张,不太自然。
为了避免外人怀疑,饶景星不停地和陈邦彦说话,并观察他的脸色。俩人边说边走,来到了东门。站岗的伪军见大队长骑马来了,老远就喊“立正”,一行人顺利出了城。
回到部队,团首长对陈邦彦进行了争取教育,陈邦彦表明了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二天,饶景星接到首长的指示,把陈邦彦送回了东门附近。
几个月以后,第一次攻打任丘时,陈邦彦不仅打开了城门迎接八路军,还调转枪口,一道消灭了任丘的日军。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海南周刊 | 琼崖抗战中的孤勇者
在日军侵略琼崖的6年多时间里,面对强大凶残的侵略者,海南人民没有被吓到,也没有屈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琼崖军民中涌现出一批不惧艰险、胆大心细、英勇善战的孤胆英雄。他们奋不顾身、机智灵活地痛击日寇,为琼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让我们重温他们的英勇事迹,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驳壳枪。资料图
江祥凤:潜入据点,枪杀日军队长夺走5支枪
在琼崖抗日战场上,文昌人江祥凤(1917—1942)以惊人的胆略、高超的战斗技巧,单枪匹马出没于日军据点和沦陷区,巧妙地袭扰和打击敌人,被誉为“孤胆英雄”闻名全岛。
1941年除夕,驻扎在江祥凤的家乡文昌县潭牛乡(今文昌市潭牛镇)文通村的日军中队全体官兵正忙着杀鸡宰猪。夜幕降临,江祥凤从乡里悄悄溜回文通村,摸到日军据点附近。他敏捷地爬上椰子树窥探敌人的动静,看到敌人绝大部分聚集在明亮的汽灯下猜拳狂欢,一派乌烟瘴气,日军队长的住房里却静悄悄的。江祥凤灵机一动,从椰子树上跳到围墙上,然后溜进前大院。就在这时,日军队长出来洗澡,江祥凤迅速藏到浴室的水缸后。日军队长洗完澡返回卧室后,江祥凤便蹑手蹑脚钻进大厅,在墙边找到了5支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资料图
江祥凤随手拿起一支枪,迅速靠近日军队长的卧室,轻手轻脚地掀开门帘,一枪击毙日军队长,随后返回大厅,抱起另外4支枪跑了出去。在后院的日军听到枪声,顿时大乱。等他们清醒过来,赶到前院,江祥凤早已跑出门外,钻进了山林中。日军“咿咿呀呀”追赶了一阵,不见人影,只好沮丧地返回据点。为了嘉奖江祥凤英勇果敢打击敌人的行为,鼓励他再接再厉,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詹镛代表政府奖给江祥凤一支驳壳枪和10元钱。
日军丢枪损将,十分气恼,施尽诡计,想把江祥凤置于死地。一时间,潭牛地区到处贴着通缉江祥凤的布告:活捉江祥凤者赏日币1000元,杀死并送首级者赏500元,密报“皇军”者赏300元。日军还派兵四处搜捕江祥凤。敌人的疯狂报复,没有吓倒江祥凤,他继续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周旋斗争。日军通缉布告贴出当天夜间,江祥凤乘天空下着毛毛雨,潜入潭牛墟将通缉布告全部撕掉,然后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贴上。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战士缴获的日军水壶。资料图
郑心明:勒死日军曹长,并留下自己的姓名
郑心明,1920年5月出生于定安县居丁乡(今属定安县龙湖镇)石滩坡村一个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中共琼白夫区委在石滩坡村设立交通站。区委书记冯平才经常在村里与郑心明、朱奎杰等人谈心,鼓励他们协助党支部在农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从那时起,郑心明主动配合党支部成员工作,经常深入附近乡村宣传抗日,有时还帮交通站传递信件。1939年底,郑心明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42年5月开始,日伪纠集重兵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蚕食”和“扫荡”,斗争环境日益恶劣。驻定安的日军为加强对内洞山一带的控制,在居丁墟建立了一个据点,并派驻了一个班的兵力,由一名曹长(上士军衔,一般相当于班长)辖治。日军时常到居丁墟周边村庄搜捕抗日人士,杀害无辜群众。一天清晨,日军突然闯进位于居丁墟西侧约1公里的外园村,把抓到的10多名无辜群众押到村子西边的低洼地带枪杀,然后扬长而去。此外,日军还时常掠夺百姓的粮食、家禽等财物,群众恨之入骨。
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1944年春的一天,郑心明在石滩坡村开展抗日宣传时,郑重地向村里的父老乡亲承诺:“我很快就会干掉这个凶恶的日军曹长,在他尸首上盖上我的传单,说是我杀的,杀一杀鬼子兵的嚣张气焰。”几天后,郑心明携带刀枪,在伪军内应的协助下,在夜色中悄悄潜入日军据点,利用半夜日军曹长出来上厕所之机,快速出击,用电话线将其勒死。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响,据点里的其他日军仍在呼呼大睡。第二天早上,日军发现曹长的尸体被扔在据点门口,肚子上有一条抗日标语,上面写着郑心明对此事负责,恼羞成怒。为了保护内应,郑心明从未向别人透露自己智杀日军曹长的细节。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后,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郑心明为“孤胆英雄”。
符树清:用一根扁担,缴获伪军驳壳枪
1945年,符树清才19岁,却已是中共文昌县文德乡(今属文昌市文教镇)党总支委员了。当时,由于日寇正在对文昌第三区进行“蚕食”,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主力转移到了外线区域,内线区域的党组织纷纷转入地下活动。表面的宁静,使日伪势力放松了警惕。
2月初的一天,在党总支会议上,符树清提出意见:文教市的南门经常有一名伪自卫军士兵带一支驳壳枪没精打采地放哨,时值春节市场人员混杂,只要用扁担就可以缴获这支驳壳枪。他的意见让大家感到兴奋,但想到只能用扁担战斗,大家不免有些担心。为了执行好这次任务,符树清提前两天去文教市侦察。摸清情况后,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决定自己一人去完成缴枪行动。
2月14日,符树清用扁担挑着两筐菜,和母亲一起去文教市。到南门附近后,他把菜交给母亲,自己拿着那根扁担,随人流向南门走去。当他抵达南门时,恰巧看到一名肥胖的伪军士兵蹲在地上,手里拿着竹片在画着什么,驳壳枪放在其大腿上。符树清默不作声,随人流靠近伪军士兵,走近时突然举起扁担,用全身力气朝伪军脑袋上砸去。伪军士兵挨了一扁担,应声倒地,不省人事,符树清马上捡起驳壳枪,飞奔离去。文教市瞬间乱成一团,群众四散奔逃,日军以为抗日武装打回来了,急忙躲进据点,过了很久,才派出十几个日伪军士兵去追,而此时符树清早已跑远。事后,当地群众连声夸赞:拿枪缴获枪不算勇,用扁担缴获驳壳枪才是大勇敢!因此事,符树清获得了一个“扁担英雄”的光荣称号。海南解放后,这次颇具传奇色彩的战斗经历被写进了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岛怒潮》一书。
《红岛怒潮》封面。资料图
儿童团员:以椰子为饵,智夺三八大盖
1943年下半年的一天,文昌县潭牛乡的儿童团员林明钢、林道俊、符法3人,看见一辆损坏的军车停在槟榔根村一旁的公路上,几名日本兵正在埋头修车,还有一名日本兵在离车约100米的地方站岗。3人见站岗的日本兵疏于警戒,决定趁机夺走他手中的武器。3人一个扛着锄头,一个挑着粪箕,一个右手提着两个连在一起的椰子,左手拿着一把钩刀,他们假装有说有笑,嘻嘻哈哈地向站岗的日本兵走去。日本兵发现了孩子手中的椰子,垂涎欲滴,便招手示意,要求把椰子送给他享用。
为了麻痹日本兵,提椰子的林明钢谎称自己正准备去帮日军修路,笑嘻嘻地将椰子和钩刀递给日本兵。日本兵接过钩刀,便把枪放在了身旁,随即蹲下动手砍椰子。眼见日本兵中计,机灵的林明钢迅速走到日本兵背后,乘他正聚精会神砍椰子,双手抡起锄头,对准日本兵的脖子用力砸去。日本兵哼了一声,瘫倒在地上。3人一起动手,捡起三八式步枪,并迅速解下日本兵身上的子弹袋、手榴弹、钢盔、水壶、饭盒、皮带等,将其物品扒了个精光,然后一溜烟跑走了。等修车的日本兵发觉并前去追赶,3个小英雄已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