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依旧肥胖(肥胖了还能减肥吗)

番茄医学社 0
文章目录:

10人减肥9人复胖!中国科学家攻克肥胖源头,3个月养成躺瘦体质

花1个月贴上的“膘”,可能要用3年来甩掉。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一名言,每到春节长假,#假期长胖#、#复胖#等词条都会毫不意外地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哀嚎在经历1年地狱般的减重后,却又在短短半个月内“肿”了起来,就连狂甩100斤的贾玲,都没能坚持到下一个“春节档”

事实上,这并不全是假期“吃吃喝喝”的错。研究表明,大约80%-95%减重成功的人在1-5年内会出现体重反弹的现象,且这和减重后是否暴饮暴食无关。

也就是说,不管在假期有没有“管住嘴”,都有超过8成的人会出现“复胖”的情况。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项临床分析发现,肥胖导致的细胞变化在志愿者成功减重2年后依然存在,而肥胖小鼠在成功减重后,脂肪细胞依然会更多更快地吸收脂肪和糖,让小鼠迅速复胖。

难道一旦胖过,这辈子就定型了吗?科学家们显然预判了我们的想法,紧接着开始研究“胖人”为什么会落下“胖根”。

研究者们通过测量小鼠减重前后的多项肥胖相关指标后发现,胰岛素敏感性、瘦素水平、空腹血糖等指标在减重后均恢复正常,但其中一项重要指标——脂肪细胞的代谢基因,却持续保持异常

(脂肪细胞的代谢基因在减重后持续异常)

这也许解释了复胖率高达80%的原因:身体的代谢功能在肥胖时遭到改变,就算靠节食、运动瘦了下来,没有恢复代谢功能也是“白搭”。甚至大火的司美格鲁肽等GLP-1激动剂,也都只是抑制食欲,无法改善代谢水平。

好在,科学家们贴心地表示:别急,还有得救。针对代谢问题,比利时鲁汶大学团队发现,通过补充一种人体内天然存在的菌种——AKK菌(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32名超重/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升42.42%、总胆固醇降低8.68%,各项肥胖相关代谢指标也显著改善,且均没有出现副作用。

更令研究人员欣喜的是,所有受试者的平均腰围缩小1.6cm、臀围缩小2.6cm、平均体重减轻2.27kg。细究发现,AKK以“调节肠道菌群,激活人体天然GLP-1分泌”为底层作用机制,并通过其携带的一种特殊P9蛋白加速棕色脂肪燃烧放热,达到“躺瘦”目的。

也就是说,AKK菌既区别于司美单纯抑制食欲的方式,还可以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减少复胖概率,直接了当达到减重目的

由此,AKK菌便顶着“瘦子菌”的称号,丝滑“入职”代谢减重市场。

考虑到中国人肠道AKK定植率远低于欧美人种(平均仅48.8%),新锐生科平台时光派联合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组建的研究团队,通过走访中国百位长寿健康家庭成员,最终筛选并培育出了更适合国人体质的“AKK001”。2023年底,在突破厌氧培养技术难点后,又顺利实现了AKK001菌株的商业化落地。

经第三方实验证实,连续3个月口服AKK001后,受试者肠道内GLP-1水平提升132%,脂肪量平均减少16%,且肠道定植率与留存时间均高于同类菌株。

基于上述领先优势,香港企业TimeShop把握先机,率先成为时光派首个原料合作方,推出口服版AKK001并顺利入驻京东、Lazada等平台后,不到半年便吸引10万余用户关注。

除经由京东等线上渠道拓展影响力外,口服版AKK001更通过国际美容展、亚洲第五届健康论坛等大型线下活动扩大触达面,并登陆香港TimeShop尖沙咀线下店铺,不断走向国际化。

(AKK001亮相亚太美容展,引发海内外参会者关注)

2024年底,时光派方面传出重磅消息,AKK001年产20吨项目顺利投产。负责人表示,其成本有望再次下调,未来或可覆盖150万人的减重需求。

据《柳叶刀》统计,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1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中国18岁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率高达50.7%,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国人正受到体重困扰。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有关肥胖/减重的底层逻辑与作用机制正被一一揭示,而以AKK菌在内的改善代谢、实现根源减重的科研成果势必将不断涌现,助推数亿肥胖人群走出阴影。

然而,大健康行业专家也警示:减重的根本目的是塑造更健康的身体,虽然目前AKK001等新兴成果极大程度上规避了减重副作用,但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仍然是长期保持健康的良方。

每天坚持运动依然肥胖 真相让你震惊

你是否每天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却依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感到失望?是不是一边坚持运动,一边却发现体重毫无变化?难道你在运动上花费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吗?真相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首先,让我们揭开一个常见的误区:运动就能减肥!你可能认为,只要每天跑步、举重,就能轻松甩掉多余的脂肪。可是,真相是,单靠运动并不足以让你瘦下来。为什么?因为饮食才是减肥的关键!你可能在健身房消耗了500卡路里,但如果你回家后吃了一份800卡路里的快餐,结果就是——你不仅没有减肥,反而可能还增重!难道你不知道,运动和饮食的关系就像是两只脚,缺一不可?

再来看看另一个痛点:你真的知道自己的运动强度吗?很多人认为,只要流汗就代表有效运动,但实际上,低强度的运动对减脂的效果微乎其微。你在健身房里慢慢走步,或者做一些轻松的力量训练,能消耗的热量根本无法与饮食摄入相匹配。你是否也曾在运动后自我安慰:“我今天运动了,可以多吃点”?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减肥的大敌!

还有,别忽视了你的生活习惯!熬夜、压力大、缺乏睡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的新陈代谢。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分泌更多的饥饿激素,让你总是想吃。你是否也在夜深人静时,忍不住打开冰箱,给自己找点“安慰食物”?这样的习惯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最后,别忘了心理因素!许多人在运动后,期望立刻看到效果,结果却因未能如愿而感到沮丧,甚至放弃。你是否在心里暗自怀疑:“难道我真的不适合减肥吗?”这种负面情绪只会让你更加远离目标。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停止自我怀疑,重新审视你的运动与饮食习惯吧!运动是减肥的重要一环,但绝不是全部。只有合理搭配饮食、提高运动强度、改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实现你的减肥目标。现在就行动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打破肥胖的魔咒!你准备好迎接更健康的自己了吗?#运动#​#运动健身瘦身减肥##健康养生##肥胖#​​​

肥胖也是种病,怎样防治?专家来支招

2024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8日,株洲市中心医院举行多学科联合义诊,促进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代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科室有关专家现场坐诊,为市民提供营养指导和减重咨询;营养师、运动治疗师现场支招,教大家如何科学有效减重;现场还有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糖、血压,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人体成分分析等项目。

肥胖作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还会造成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多囊卵巢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会引起猝死。此次义诊,旨在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肥胖,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正确进行治疗,让更多群众知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健康宣教,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需要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株洲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介绍。

如何如何防治肥胖?专家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日常饮食、生活习惯规律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二、及时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基础代谢。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可以分次慢饮。

三、定制一份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

四、保持作息规律,以及睡眠时间充足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保质保量的睡眠能促进肌肉高效生长。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依然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法宝。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