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孕妇(肥胖的孕妇在孕期可以减肥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孕妇肥胖有哪些危害?教你3种方法来控制体重

怀孕期间为满足母体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会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超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20斤是正常现象,但是体重超标的话会对胎儿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且不利于分娩。

孕妇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1、易引起妊娠疾病

孕期太肥胖会诱发多种妊娠期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栓等。分娩时可遭遇子宫乏力、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或会阴部撕裂以及软产道受到损伤等,威胁母婴健康。

2、易导致子女肥胖

怀孕期若摄入太多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身体肥胖,所产生的胎儿长大后也易肥胖或过重。另外孕妇体重过重会让行动变得笨重。怀孕后期盲目进补,产后几年内仍然不能瘦身,不利于产后身材恢复。

3、影响分娩

身体肥胖的孕妇胎儿可能偏大,增加难产几率或分娩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生孩子时胎儿过大,在通过阴道分娩时会引起难产、宫缩乏力和阴道撕裂。即使采取剖腹产方式,肥胖的孕妇因为腹壁脂肪充盈而阻碍手术视野。

孕妇肥胖怎么办?

1、控制好饮食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的话,需控制进食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需要额外加餐,每顿饭只吃八分饱。若感觉到饥饿时可吃坚果蔬菜或水果来缓解饥饿感。怀孕期不能盲目节食,也不能乱用减肥药,以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2、晚饭吃得少一些

孕妇要保证早餐和晚餐丰富,晚餐以清淡细软为主,不能吃太咸过甜或太油腻的食物,晚餐吃七分饱即可,睡觉前三个小时内不能吃任何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3、保持适度运动

孕期肥胖一般和缺乏运动以及营养过剩有关。可通过运动和食疗的方法来减轻体重,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运动,比如散步或练习瑜伽,以身体感觉不到劳累为度。

温馨提示

孕妇肥胖引起多种疾病,同时易出现早产或巨大儿,所以要注重产检,适当增加次数。每天早晨醒来后坚持称体重,若是一星期内体重增加超过一斤,这说明超重,需适当的调整饮食以及活动,避免让体重增长过快。另外孕妇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吃零食,可选择低热量的水果当做零食,尽量不要吃炸薯条、糖果或瓜子仁等。炒菜时尽量选择花生油菜籽油或橄榄油等植物油,多吃豆类玉米来当做主食,少吃白面或精米。

科普 | 肥胖孕妇在孕期如何锻炼?

陈伟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2022-04-26 今天

肥胖孕妇如果没有严重的产科合并症,如子宫肌瘤、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等情况,就应该进行规律的运动,运动方式推荐步行、游泳和缩肛锻炼。

孕妇锻炼强度可以用“聊天式运动”准则来判断,即可以边锻炼边聊天的状态,说明锻炼强度没有超标,是孕妇和宝宝都能耐受的强度。

缩肛锻炼要找到正确的肌肉进行练习,试试在排尿时突然停止排尿,收缩盆底肌肉10秒,然后放松,这样重复10-20次,锻炼时正常呼吸,每天至少做3次,在锻炼时不要移动腿、臀部和腹部的肌肉。

肥胖孕妇锻炼注意事项

锻炼之前要与产科医生确认没有高危因素、确保心率140次/分以下。体温控制在37度为宜,高体温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锻炼时,需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而且需穿戴运动文胸,给乳房很好的支持,且不要穿过紧的衣服。

平时要避免过度锻炼,避免滑冰、骑马、爬山等,这些运动容易引发损伤或滑倒。

炎热、湿热或相对憋闷的环境中运动,比如高温瑜伽,快速起身或起立、需要跳跃或快速改变体位的运动,孕妇就要尽量避免。怀孕20周以后,不要选择俯卧式运动。

避免脊柱弯曲度过大或关节过曲或过伸的运动,以及长时间平卧以及过度牵拉的动作。

如果有阴道出血、眩晕、虚弱或喘不上气,宫缩或恶心的感觉,要立即停止锻炼。

活动后要持续步行一段时间,保证回心血量的稳定,一般将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为宜。

妊娠期运动锻炼好处多,对肥胖孕妇尤其重要。运动可以缓解妊娠期间的常见症状,改善循环功能,预防便秘、痔疮、静脉曲张、小腿抽筋和踝关节水肿。

锻炼后背肌肉还能预防背痛,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情绪、控制体重增长,还加强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可使胎儿的耐受力增强,在分娩过程中不易出现缺氧等状况。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孕期胖了40多斤!产妇生下“巨大儿”!这些错误,险些害了宝宝性命…

来源:广州日报

都说生个胖娃娃

是福气的象征

许多孕妈妈深信不疑

在孕期拼命补营养

产妇佳佳(化名)就是这样做的,备孕一年多终于怀上了宝宝,开心之余生怕宝宝营养不够,于是各种补品换着吃,体重因此也胖了40多斤。

在孕期产检中,医生多次提醒产妇要控制饮食,并为她制定了合理的膳食计划,但佳佳并未听信医生所言。到了生产的时候,因为宝宝实在太大不好生,艰难出生的宝宝体重4.25KG

还来不及高兴,宝宝渐出现皮肤青紫,大哭后出现呻吟,10分钟时肌张力转差,自主呼吸已近于无,心率更是低到40次/分(正常新生儿120-140次/分)。医生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内吸出鲜红色血液,断定新生儿已经肺出血。

随后转入了新生儿科,宝宝病情进一步危重,出现了新生儿休克,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心肌损伤严重感染等症状。

经过一系列重症抢救,并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之下,宝宝终于转危为安,撤除了呼吸机,目前,正在康复当中。

以上病例并不少见,前段时间,更是有位孕妈妈拒绝接受糖耐量检测,而导致宝宝出生后发生低血糖的案例。

宝宝出生体重高达4.48KG,因医生发现其微量血糖低,而收入新生儿科,宝宝病情十分不稳定,渐出现呻吟、气促、血氧饱和度降低、面色及口唇发绀、进而出现呼吸衰竭。

根据医生判断,因产妇妊娠糖尿病,宝宝出生后脱离了高血糖的支持,而导致了低血糖症,这极易使宝宝神经系统受损,更易患脑瘫。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的李卫东主任得知情况危急,立即组织科室医护大查房,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谢金金医生具体负责为患儿实施治疗,迟春昕护士长为其留置了PICC导管,以输入糖浓度、渗透压高的液体,维持宝宝的内环境稳定,最终,挽救了宝宝的生命。

通过这两个病例

我们都能发现

孕妈妈在孕期并未完全听从医嘱

并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做法

而险些酿成大错

众多周知

新生儿体重大于或等于4KG

就被定义为【巨大儿】

而孕妈在孕期摄入过多营养

加上身体笨重运动少

容易造成血糖血压过高

甚至在不知不觉间演变成为

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

会令胎儿加速发育为巨大儿

在孕期或分娩过程

极容易造成分娩困难

生产过程容易出现大出血

出现难产的情况

即使进行剖宫产

也容易出现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

严重的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对新生儿而言

巨大儿在妈妈宫内的时候

就容易出现缺氧、缺血的问题

影响智力发育

在未来成长过程中

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

疾病的概率也比同龄孩子高很多

而这些疾病也会影响他们的下一代

那么

孕妈妈该如何预防巨大儿呢?

↓↓↓

1、注意饮食

一般来说,因为胎儿的发育需求,孕妈们往往容易摄入更多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就非常容易导致发胖,增加胎儿体重。

孕期饮食要清淡些,高盐高油都会容易导致高血压,按时吃饭,该补充营养时,不要偏食,毕竟孕妇贫血,也容易血压升高的。

2、适当运动

虽然怀孕,但运动依然少不了,运动不但能消耗热量,锻炼身体,控制体重稳定增长,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还能间接控制胎重,不让胎儿发育成为巨大儿,有利于产妇分娩。

3、按时产检

除了平时的各种筛查,还包括常规检查,比如测血糖、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这几个项目,都跟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有关,通过对这几项检查,我们就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预防。

4、及时干预

一旦检查出血压或血糖升高,必须要马上到医院治疗和干预,预防发展更加严重,该怎么控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医生会一一告知孕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