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肥胖(决战决战)
决战肥胖症!李小英的3+1次减肥故事
每年的5月11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旨在提醒人们,肥胖症是一种病,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有助于预防肥胖。
不知道大家有无这样的一个共鸣:天天拼命减肥,但是减肥效果总是反反复复?不仅如此,减下来了稍微不注意还可能复胖。往往是减5斤,长10斤!长期肥胖还会给身体带来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今年29岁的李小英(化名)从初中开始意识到自己变胖,那时候仅觉得自己比身边的女同学重一点,并未太放心上,直到男同学给她起了外号(胖妞)。然而这一胖就胖了18年,最胖的时候有216斤,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因代谢问题需要多喝水,老是要起夜,造成睡眠质量不佳,有时甚至还被憋醒。出门走几步就喘大气,夏天更是连大门都不敢出。结婚三四年,也没如愿怀上小孩,父母也给了很大的压力。
第一次减肥:穿羽绒服跑步李小英数次尝试减肥。她回忆道:第一次尝试减肥是将要出社会找工作的时候。妈妈是一个要求挺高的人,女儿的肥胖一直是她的心头大石。尚未工作前,妈妈就让她呆在身边先把体重减下来。那年夏天很热,李小英天天穿着羽绒服在卫生间里原地跑1个小时。
“每次跑完出来,羽绒服都能滴水,脸色更是苍白的。那时候每天早中晚各一个苹果,中午稍微加点米饭,苹果吃到这辈子都不想再吃了。”心酸回忆至今清晰。
一个月下来,小英瘦了大概30斤,不过工作后,妈妈不在身边监督,因年纪小自制力差,减肥效果没过多久就反弹了。
第二次减肥:饿到昏天暗地第二次减肥便是20岁那年,李小英第一次接触减肥药。那时候的李小英是一美发连锁店最年轻的店长,身边同事都拿她的体重开玩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己心里总觉得不好受。后面得知一位同事的老婆在吃一种叫左旋肉碱的减肥药,主要还是靠控制饮食,不吃肉不吃油腻的,只吃青菜和水果的减肥方法,看着减肥效果尚可,自己也便勇敢尝试了。
半年下来,体重下来了,初恋也出现了。她说:“那时候年少无知,因为恋情放弃了好工作,也放松了形象管理,迎来的又是再一次的复胖,恋爱以分手告终。而这一次复胖,一发不可收拾,胖了很多年,吃药也不管用了。回头想想,那时候能瘦下来,可能也只是饿瘦的。因为那个时候只有一个感觉——饿。”
第三次减肥:疯狂运动 拼命减肥生活还是要继续往前走,第三次减肥就这样开始了。“每天1-36楼爬4次,400个仰卧起坐,40分钟动感单车,2000个呼啦圈,这便是我一天的运动量。”李小英回忆道。除此之外,每两天还要去做一次全身针灸。时间一晃一个半月,体重从200斤掉到了150斤,以前不敢从别人家门走过,现在也变得自信了。后面得知一家公司在招聘,待遇也不错,便再次踏上了工作岗位。
由于工作压力大,高强度运动停下来后,再次迎来了又凶又狠的复胖。体重一度超过了200斤,最高216斤,伴随而来的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等,严重影响了健康和生活。
李小英没敢放任肥胖继续下去,通过医疗互联网平台开始接触到了减重手术,刷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景哥主任医师的肥胖症健康宣教视频后与之在线咨询后建立了信任感,终于选择了住院治疗。
经过了入院的一系列检查,杨景哥发现李小英的主要问题是:因为长期反复的肥胖,身体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包括有2型糖尿病、严重的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李小英表示:“结婚已经3年了,一直没有小孩,平常月经很不规律,有时候还闭经,闭经最长一次就有8个月,看了妇科大夫也是建议减肥。除此之外,患有糖尿病3年了,吃降糖药一直没有效果,血糖最高时有15mmol/l,有医生建议打胰岛素降糖。而且很容易口渴,一天要喝很多水,尿量也不少,晚上都要起夜。睡眠质量超级差,第二天醒来跟没睡一样。”
杨景哥分析:“3年的婚姻生活,未避孕的情况下始终没法怀孕,同时伴有月经紊乱,很可能是因为肥胖引起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只要把体重减下来,身体的激素水平(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回到正常范围,怀上宝宝的几率就会慢慢上升。对于肥胖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减重手术是治疗的不二选择。减重手术主要有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手术两种方式。对于李女士这种情况,BMI比较高同时合并有2型糖尿病,建议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
完善了术前检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杨景哥减重团队于今年1月份给李女士做了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李小英术后第1天就能下床走路,精神状态很好,第3天就办理出院了。术后一个礼拜,李小英给医生发来消息:“我现在瘦了10斤,这几天在家测血糖已经下降到在5-6mmol/l(正常水平)了,真的非常感谢您们,期待越来越健康的自己。”
术后3个月李小英回来复查,术后随着体重的下降,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5.5%(参考值4-6.1),三高问题和脂肪肝都明显改善,自此打破了糖尿病缠身的魔咒。李小英反馈道:“在做减重手术前,我的期望是瘦身50斤,把血糖降下来就心满意足了。然而手术后瘦到正常水平,我开始想要追求更好的自己。我愿意出门了,愿意社交了。减重手术改变的不止是我的体重,还有我的人生。”
(通讯员:伍振鹏 张灿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医生杨景哥
改善生活方式 远离超重与肥胖
近期举办的“中医药与糖尿病永州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在以《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中医药发展之路》为主题的演讲中重申,中医古籍中所提到的“消渴症”实际上对应的是现代医学语境中的糖尿病的中晚期。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典型“消渴症”患者仅占13%,肥胖和超重才是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前期的主体人群。
其实,肥胖早已是全球普及的慢性病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发表题为《中国对本国和全球卫生事业日益增长的贡献》的演讲中说,历史上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往往与健康改善相互促进,中国从粮食饥荒到到饮食丰富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但肥胖和超重也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翻了不止一番,体重普遍增加的警钟预示着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将发生,心脏病、糖尿病、与饮食相关的癌症和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将至。
诚然,肥胖早已引起国家和国人的重视,人们采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服用食欲抑制剂和减肥药等多种方法,但终因意志力薄弱和减肥药的副作用,徘徊于决战肥胖和超重的阵前。
仝小林认为,肥胖、脾瘅(过食肥甘,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和消渴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和糖尿病的过渡阶段。随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检验手段日趋成熟,患者其实不难自我发现,但常忽视这个阶段出现的糖耐量受损或轻度血糖升高,如不加控制就会发展为糖尿病。
脾瘅之名源于《黄帝内经·素问》,“此肥美之所发也,……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即脾胃运化食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代谢不良必使化不掉的水谷精微囤积体内形成膏脂痰浊,若不加以调理和控制,长期充溢形体便会转为“消渴”,也就是我们说的糖尿病。
《黄帝内经·灵枢》将人分为“肉人、脂人和膏人”,肉人肌肉粗壮结实;脂人全身躯干和四肢脂肪丰盈;膏人腹型肥胖腰围粗,类似蜘蛛(四)肢不胖。由于脂人和膏人通常嗜食肥甘,因此不同程度存在由脂代谢紊乱、嘌呤代谢紊乱、代谢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构筑的“代谢综合症”,如果再伴以脂肪肝、中风、冠心病等其他杂症,人生的中晚景难免堪忧。
脾瘅是罹患糖尿病前最后的一个可逆转病情的阶段,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对脾瘅起到决定性作用。古人言脾瘅是“肥美之所发也”,可见,首先要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既要清淡饮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和动(每日晚不)静(充分睡眠)有序,戒烟戒酒尤其势在必行,若能辅之养生食疗或中药调理,那就与中医辨证肥胖和超重应健脾益气、化湿祛痰、利水通腑和活血化瘀的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黄芪性味甘温,主归脾肺二经,具有健脾益肺、益气固表和利尿消肿之效,古代奉其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医学将出自《金匮要略》的“防己黄芪汤”用于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对黄芪的认可及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神农本草经》将桑叶誉为“神仙叶”,记载桑叶具有滋阴补血、益肝通气和利水消肿等作用。现代药学研究发现,桑叶提取物不仅具有多种活性功能,而且具有药用价值。
在日常饮食中,茯苓、赤豆、薏苡仁、陈皮、苦瓜、山楂、冬瓜、黄瓜、海带、黄豆芽、豆腐、泥鳅、鳝鱼、鸭肉、莴笋等都对健脾益气和化痰除湿有所帮助。(张峻康 李丹)
台军训练“打巷战”要与登陆解放军“战斗到底”军中万人中度肥胖令台军头“震怒”
台军训练“打巷战”要与登陆解放军“战斗到底”。(图片源自台媒)
中国台湾网1月7日讯 综合台媒报道,继台空军5日出动F-16V战斗机展示所谓“紧急出动”能力后,台陆军也于6日向岛内媒体开放了所谓“机步排专精训练”,展示所谓“城市巷战”演练场景。台军“参谋总长”曾在出任台陆军指挥官期间,下令强化台军城镇巷战训练,并扬言“要与登陆解放军持续决战”。此外,根据台防务部门最新统计,目前台军中有超过万人属于中度肥胖,所谓“战斗力”堪忧,引发台军方头目震怒。
台军展示“城镇战”能力抵抗解放军“登岛”据悉,“机步排专精训练”分为基础训练及综合演练两部分,基础训练包括“编制武器射击”、“小部队战斗”、“城镇战及战伤救护”等,综合演练则为“四天三夜城镇攻防对抗战斗”。
报道称,此次台陆军在凤山陆军步校城镇作战场展示的“机步排专精训练”,特意模拟在城镇中狙击行经的解放军装甲车,同时训练中心还有解放军装备、人员识别挂图,台军官兵测考项目也包括所谓“敌军识别”。
台陆军指挥部声称,近年来,随着解放军“登岛作战”演训频次逐年升高,“城镇战”已然成为台湾本土防卫作战的重中之重。自2019年11月起,台陆军至今已有18个梯次、36个机步排完训,其驻地分布全台各地,战时都将成为所谓“防御街区、伺机反击”的重要兵力。
岛内媒体曝光台军演训“搞笑”视频 网友一语扎心尽管台军方大肆炒作所谓“巷战能力”不俗,但在岛内媒体公布的训练照片和视频画面中,除基本看不到城市巷战必备的无人机,也缺乏反装甲武器和爆破装置,甚至在一次“破门冲锋”中,数名全副武装的台军士兵,连续冲击四次未果,让人啼笑皆非。有岛内网友甚至直言,“倘若在实战中,已经被团灭。”
“运动员战士”变“胖官兵” 台军万人中度肥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观摩台陆军除展示“机步排专精训练”外,还开放位于凤山的陆军步兵学校,向岛内媒体展示自美军“体适能”改良而来的运动科学课程,从而进一步宣传台军方鼓励培养所谓“运动员战士”的政策。
而令人唏嘘的是,根据台防务部门最新统计,目前台军全军BMI值(身体质量指数)超过30的“中度肥胖者”高达万余人,引发台军“参谋总长”震怒,并一度主张将所有“胖官兵”列入开除对象,最终遭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急踩煞车”,认为必须“从长计议”。有岛内网友讽刺,“这就是台军的‘秘密武器’,拼刺刀时可以仗着脂肪厚胜出。”
国防部: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分裂图谋针对民进党当局渲染所谓“大陆军事威胁”,妄图以武谋“独”、以武拒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此前曾表示,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枕戈待旦,将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分裂图谋。(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