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肥胖(褪黑素使人发胖)
体重飙高!你睡前这7个习惯把减肥计划秒毁了
明明都有运动和去健身房,怎么身上的肉不减反增,你也有这种困扰吗?
减肥是一生的课题,即使控制饮食、定期运动,有时候体重数字就是下不来,其实并不是方法出问题,而是睡前的几个小习惯,将你长久的努力摧毁了!外国网站Prevention分享,这7个小习惯会让你的体重默默上升,别让一时的疏忽毁掉精心已久的减肥计划。
1.吃饭时间离睡前太近
无论吃晚餐还是零食,靠近睡前都会增加身体吸收热量,导致体重增加,尤其是在褪黑素升高期间进食,会胖得更快。白天身体运作才活跃,晚上则比较难有效代谢食物。
2.感到紧张或焦虑
晚上别再回工作讯息了!压力、睡眠不好和体重增加有关,所以晚上找个解压的方法,例如和朋友一起散步,喝杯热茶或洗热水澡,可以帮助体重控制。
3.边看电视边吃饭
在电视前吃东西会让你没有饱足感,只要用餐期间放下手机或关掉电视,就可以专心用餐,这有助于享受美食,也帮助适应自己的身体,不会吃得过饱。
4.吃完晚饭继续坐着
研究显示,吃完晚餐后散步可能使体重减轻,除了散步之外,也可以透过洗碗、洗衣服或做家事来活动身体。
5.睡的不够早
睡不够会令你早上疲惫,也会影响体重,睡眠少的人往往消耗掉更多卡路里,也增加胰岛素抗性的机会,因此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6.晚上水没喝足
睡前不需要狂灌水,不过晚上多保持水分可以帮助身体提供需要的东西,同时向身体发出讯号,说明已经饱了。
7.不吃晚餐
有些人为了减肥,选择不吃晚餐,但这样第二天早上可能吃得太饱。如果有血糖调节问题的人,不应该长时间没有摄取食物,这导致饥饿的激素增多。(东森)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世界睡眠日:褪黑素真能拯救你的睡眠吗?
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统计,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失眠、睡眠不足以及睡眠障碍导致的白天打瞌睡、精神不振、皮肤变差、焦虑、脱发、肥胖等问题困扰着时下很多人。
在诸多助眠产品中,褪黑素备受追捧,被当作是“可改善睡眠质量”的“网红”药,被网友们奉为失眠患者的福音,事实真的如此吗?
褪黑素,是一种人体会自然生成的激素,由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苏醒和生物钟周期。
正常情况下,到了夜晚或光线弱的环境中,大脑分泌的褪黑素就会逐渐增加,诱导人进入睡眠状态。而在白天或光线较强的时候,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减少,使人保持清醒的状态。
褪黑素的分泌水平因人而异,随着年龄增加而分泌减少,部分人群存在着分泌不足的状况,还有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如熬夜、睡前看手机等也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人工合成的褪黑素作为睡眠促进剂,在治疗睡眠紊乱方面的研究很多,在一般使用剂量下,能够启动睡眠并维持睡眠状态,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增加整个睡眠时间,用于时差、倒班、轻症失眠以及由年龄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睡眠紊乱疾病,被广泛用于营养保健产品中。
此外,褪黑素还能抗炎、治疗谵妄,改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对癌症和药物成瘾也有一定辅佐治疗作用。
有趣的是,虽然名为“褪黑素”,但它和美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直接帮人“褪黑”。
睡不好就可以用褪黑素吗?褪黑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睡眠的作用,但事实上,褪黑素只能起到缓解失眠的作用,无法根治失眠。
也就是说,如果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了,那么服用褪黑素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如果是因为抑郁、躯体疾病、饮食等原因造成的失眠,褪黑素就无能为力了。褪黑素分泌正常的人再补充褪黑素,则可能会出现嗜睡;就算服用者确实褪黑素分泌不足,也不一定会对褪黑素反应敏感,就像不是所有人都会对安眠药物敏感一样。
此外,很多失眠者其实只是熬夜看视频、玩游戏、聊天、加班、工作压力等,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蓝光刺激和神经兴奋让自己在深夜依然保持清醒,而并非真正的入睡困难,只要改变睡眠习惯和生活状态,睡眠状况就能得到改善,并不需要药物干预。
这也正是有的人反映褪黑素效果很好,有的人反映没有作用的原因。
服用褪黑素后,产生的作用也是逐渐衰减的,对睡眠质量差、早醒、易醒和睡眠时间短等问题帮助不大,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失眠。
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褪黑素,还会造成药物依赖、低体温、泌乳素分泌过多而导致不孕、引发月经紊乱、降低男性性欲等不良反应。因此,相比治疗失眠的药物,临床对褪黑素的使用都比较慎重,医疗指南上甚至不推荐它作为治疗失眠的用药。
所以,睡眠专科在接诊睡眠障碍患者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都是判断其睡眠障碍类型和原因,才能对症治疗,并首选非药物疗法:如果通过心理测试确定是焦虑抑郁,就要做精神干预;如果是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就用CPAP呼吸机结合减肥;如果是单纯的失眠,那么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通过睡眠限制、松弛疗法、刺激控制等调整睡眠习惯。
如何保证好的睡眠?要拥有好的睡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节律:即养成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保持6周以上。一般来说,每个人的褪黑素分泌高峰期都是在23:00~2:00这段时间内,清晨以后骤降,人就会这个时候苏醒,所以建议在23:00前睡觉。
身体在黑暗中才会生成褪黑素,即使闭着眼,光线仍会透过眼皮让眼睛内的感光细胞感知,从而影响褪黑素的分泌,所以要关灯睡觉,而熬夜后白天补睡并不能补充褪黑素,也不建议白天睡太多。
二是动力:白天保持足够的清醒时间,为夜间睡眠储能。不建议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午睡,确实要午睡,午睡也不能超过半小时,以免影响良好睡眠节律的形成。
对于要上夜班,不得不白天睡觉的人来说,可以借助遮光窗帘,营造一个黑暗环境,增加褪黑素分泌,从而更快入睡。
三是身心放松:通过静心、冥想、正念、腹式呼吸等,帮助自己做睡前心理和肌肉的渐进式放松,入睡后更好地进入深度睡眠。临睡前1小时不要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卧室不要用白色光源。
总的来说,褪黑素可以促进入睡,但不能治疗失眠;可以辅助使用,但不能替代药物;跨时区旅行,日夜班轮替等人群可以在一周内短期服用,失眠原因未明者也不建议滥用,更不宜随意、长期使用;好的睡眠要建立在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之上,而不是放纵自己,再期待“神药”帮助。
疫情期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发胖:压力问题是主因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4月8日发表题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发胖:为何新冠肺炎普遍引发肥胖》的文章称,疫情情况下发胖的主要原因是压力问题。全文摘编如下:
新冠病毒和魔鬼一样,有各种面孔和名字。它不但带来死亡和重症,还有其他不幸。席卷全球的“肥胖大流行”可能不是所有不幸中最危险的,但肯定是最广泛的。各种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增重。23%的俄罗斯人体重增加,人均增长6.1公斤,这个数字非常可观。同时也有13%的俄罗斯人意外减重。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42%的美国人发胖,人均增重13.2公斤。同时也有18%的人表示体重急剧下降。因此,如果你也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际吃胖了身子,那么你肯定并不孤单。
有些人不想减重却日渐消瘦,而另一些人像吹气球一样发福,原因何在?
美国宾厄姆顿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莉娜·贝格达奇寻找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感兴趣的领域是研究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压力和精神障碍(如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疫情情况下发胖的主要原因是压力问题。人在面对压力时作出“战斗或逃跑反应”,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习得的面对危险的本能。
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人体内血清素、多巴胺和褪黑素水平会降低。
血清素掌控情绪、食欲和消化功能。血清素水平低的人会感到焦虑。
多巴胺也被称作幸福荷尔蒙(实际上它的作用是预先体会到行为结果带来的满足感),它能够有目的性地调节行为动机。如果体内缺少多巴胺,人就没有足够动力去迫使自己活动。
褪黑素是一种睡眠激素。如果体内褪黑素不足,会破坏身体所习惯的睡眠和清醒状态。你将无法入睡,哪怕夜色已深。
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最先受到影响。即使在岁月静好时,维持健康生活也要耗费许多精神力量,而如今机体被调动起来抵抗死亡威胁,你肯定无法逼迫自己生吃胡萝卜并狂踩健身车。
当身体急需多巴胺、血清素和其他令人愉悦的激素时,健身车又算什么呢?体内有一个声音发出命令:打开冰箱,用美味但不太健康的食物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你想保持最佳体重,首先要对压力宣战。尝试冥想,多做运动,多听音乐,多欢笑,别再拼命干活。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