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饲料(增肥饲料添加剂)
猪肉含有大量激素,吃多了对身体有害还会致癌?将大实话告诉你
“你儿媳妇不是怀孕了吗?你怎么还买这么多母猪肉,你这是要毒害你儿媳妇啊!”刚出菜市场的王姨被邻居张大妈拦住了。
“她张姨,这话是咋说的,可不敢乱说!”王姨一本正经地质问道。
“哎,都怪我一时嘴快。”张姨一边作势打嘴一边解释:“现在的猪养6个月就拿来卖,哪有好猪肉,还不都是激素打的,这肉咱们一把年纪吃了没事,孕妇咋能吃呢?肚子里的宝贝哪受得住这份罪。”
“那倒是,她张姨,倒是我这大清早的光想着买肉给儿媳妇补补身,没想到这茬”这话一说王姨恍然大悟。
“就是,这猪肉还是红肉,之前听“专家”说,红肉还致癌,可不敢乱吃了。”
张姨一条条说下来,王姨只觉得手上拿着的不是猪肉,而是一包“毒药”。回家的路上,越想越怕,最后愣是把一块新鲜猪肉扔进了垃圾桶。
说起这猪肉的前因后果,到底是否真如张姨所言呢?且看专家为你娓娓道来。
在传统印象中,普通人家养猪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从年初养到年尾,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最终养出一头让人满意的肉猪。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猪从喂养到出栏,却只需要6个月,这是怎么回事呢?找不到答案的人们就怀疑是不是饲养员用了激素?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研究员王立贤对此解释,国内养殖猪一般150-180天就可以出栏,而目前商品猪的猪种是杜洛克,和普通农家养的猪种不同,这种猪的生长周期只有160天。
猪出栏快总共有三个原因,分别是:优秀的猪种、优质的饲料和优良的环境。
通俗地来说,现代化养殖给猪供应的是最好的饲料,全都是食品级的,生长环境也非常好,不像传统农家饲养猪的环境那么恶劣,再加上猪本身生长周期短,因此可以快速出栏,和激素无关。
生活中关于激素家禽的传言,也曾波及到鸡、鸭身上,其实鸡作为国民家庭普遍饲养的家禽,国内很早就在研究缩短鸡的生长周期,在2007年时获得成果,将鸡从63天的生长周期缩减到33天。
而鸭子市场上使用的往往是最廉价的小白条鸭,这种鸭子生长周期只有30天,本身价格低廉,养殖容易,再加上出货过程中,鸭值钱的部分都被剔除,比如:鸭心、鸭肠、鸭肾、鸭爪等等都被高价流入了卤菜市场,剩下的部分自然更加便宜。
由此可见,所谓的激素鸡、激素鸭也是无稽之谈。
猪的快速出栏,让人们有了很多的想象空间,于是不少人传言,母猪肉由于吃了含有激素的饲料,所以才长得快,孕妇吃了流产,小孩吃了影响发育,这样的传言似乎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
正如上文所述,国内商品猪出栏快是因为猪种不同,饲养条件变得更好了,而目前国内养殖业采用的猪饲料,也确实会加入一些东西,不过不是激素,而是加入促生长制剂。
这种制剂也有酶制剂、酸化剂、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等,但就是没有激素制剂,因此只要给饲料中加入正规产品,猪就不可能获得外源性激素。
此外,政府也在2020年7月出台了政策,规定饲料全面禁用抗生素,由此可见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激素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其中了。
不过,母猪体内有激素这话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就像人体内含有激素一样,正常的猪体内也必然会有激素存在,猪身体内的激素在通过猪肉进入人体消化道,就会被胃酸或肠道里的酶破坏。因此即便有激素进入人体也是难以产生作用的。
破除了猪肉关于激素的谣言后,世界并没有就此太平,反而似乎引发了人们关于猪肉的探索热情,很快就又有人表示,猪肉是红肉,吃了会致癌。新话题的出现让不少人加入争论,真相究竟如何呢?
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实将红肉判定为2A类致癌物,不过这个评级标准只是代表致癌风险,并不意味着吃了红肉就百分百患癌,这一点要明确。
红肉之所以会被认为有致癌风险,是因为它含有饱和脂肪酸、血色素、脂肪等,其中饱和脂肪酸会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影响、刺激胆汁酸进入肠道。
而在动物实验中,二级胆汁酸会增加直肠癌风险。血色素经过烹饪后产生亚铁血色素,经过人体代谢后会转变成致癌因子。而脂肪带来的肥胖风险,更是多种疾病和癌症的高危因素。
此外,红肉经过烧烤、腌制、卤味等特殊的加工方式后,也会增加一些致癌因子,比如:亚硝酸盐、多环芳烃、杂环胺等物资。
尽管红肉可能会给人体增加这么多“有害物质”,但是人们日常从红肉中摄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其实是极为有限的,根本达不到损伤人体的剂量。
因此吃红肉就致癌的说法显然也并不科学。只要注意红肉摄取的量,就可以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畜禽肉、鱼肉等每周摄取280-525克,而肉类食品每日摄入40-75克。
虽然关于猪肉的争论不休,但是作为国内最主要的家禽,猪肉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食材,因此学会挑选猪肉,也是极为重要的。
1、观察外观
挑选猪肉要从观察外观开始,新鲜猪肉表面有光泽、脂肪一般是白色、乳白色。相反,病死的猪肉瘦肉上会有出血点,脂肪上呈现红色、暗红色、绿色和粉红色等奇特的颜色。
此外,注水猪肉一般呈淡灰色,表面肿胀,皮肤纹路清晰,加了瘦肉精的猪肉脂肪层薄、瘦肉疏松。
建议:选购有印章的猪肉,比如:蓝色、红色印章,这代表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查。
2、试试手感
新鲜猪肉表面有弹性,肉质紧绷,按压后会快速恢复,同时表面略显干燥,不会粘手。相反,变质肉表面极度干燥、触摸时粘手发粘,而注水猪肉的表面湿润感觉,触摸时表面光滑,不黏手。
3、闻气味
新鲜猪肉闻起来没有很强烈的味道,靠近仔细闻会有股肉腥味或氨味,而放置时间过长的变质肉会有明显的臭味、酸味等,其它异味也要注意,不要购买。
4、看肉汤
好猪肉炖汤后,汤的表面透明或因油脂漂浮于表面,少有浑浊,而变质肉会因为肉质腐烂,在炖煮后,有白色或黄色的絮状物产生。
面对谣言人们很多时候无法分辨真假,猪肉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适量食用,有益健康。#谣零零计划# #守护银龄世界#
参考资料:
[1]《30天的鸡鸭、半年的猪,是怎么实现“速成”的》. 中国食品安全网.2021-08-30
[2] 王思露,《世界卫生组织:红肉是致癌物!以前吃的肉都成毒药了?》. 科普中国.2018-12-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家暴八年终反击!浙江妻子妙用猪饲料,丈夫体重暴增内幕惊人
#爆料##头条家时光##你的体重超标么#
长达八年的家暴阴影,浙江一名女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反击方式!她不动声色,用猪饲料让暴虐的丈夫体重飙升,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是绝望中的反击,还是智慧的胜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探寻真相!
在浙江的一个小镇上,李芳(化名)和王雷(化名)的婚姻曾是许多人眼中的模范。然而,这段看似幸福的婚姻背后,却是李芳八年如一日的默默承受。王雷,一个在外人面前温文尔雅的男人,在家里却成了李芳的噩梦。
八年前,王雷第一次对李芳动手时,李芳还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他工作压力大,情绪失控。她选择了原谅,默默地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灵的创伤。然而,这并没有换来王雷的悔改,反而让他变本加厉。每当他心情不好或者喝酒后,李芳都会成为他的出气筒。拳打脚踢、言语侮辱,这些成了李芳生活的常态。
李芳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但她害怕报警后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也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她只能默默地忍受,期待着有一天王雷能够良心发现,回归家庭。然而,八年过去了,王雷的暴力行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
就在李芳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她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王雷去附近的养猪场帮忙时,他都会带回一些猪饲料。起初,李芳以为他只是喜欢喂猪,或者想从养猪场捞点好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王雷的体重开始迅速飙升。
起初,王雷还为自己的“壮硕”身材感到自豪,认为这是自己勤劳工作的象征。然而,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他开始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无法胜任以前的工作。他的脾气也因此变得更加暴躁,对李芳的殴打也更加频繁和残忍。
李芳在绝望中找到了反击的灵感。她开始悄悄地收集王雷带回家的猪饲料,并趁他不在家时将其掺入他的食物中。起初,她只是想让王雷的体重增加,让他尝尝“肥胖”的滋味。然而,随着王雷体重的不断飙升,她发现这竟然成了她反击的有力武器。
王雷的体重增加后,他的行动变得迟缓,战斗力也大幅下降。李芳开始敢于在他暴力发作时反抗,甚至能够在他失去平衡时将他摔倒在地。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力量。
然而,李芳并没有因此满足。她意识到,单纯的暴力反抗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她开始寻找法律援助,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在律师的协助下,她收集了王雷家暴的证据,并成功地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
在法庭上,王雷的体重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争议点。他的辩护律师试图将他的暴力行为归咎于肥胖导致的情绪失控。然而,李芳的律师却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揭露了王雷长期家暴的真相。最终,法院判处王雷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李芳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场长达八年的家暴噩梦终于结束了。李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自由和尊严。她的故事也告诉我们:面对家暴,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忍受。只有勇敢地站出来,寻求法律和社会的帮助,才能彻底摆脱暴力的阴影。
而王雷呢?他在失去家庭和自由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他只能在监狱里反思自己的罪行,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新做人。
这个故事虽然令人震惊和悲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勇敢地站出来,用智慧和勇气去抗争,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科学实锤:肥胖真的会“传染”,爱情、友情都是“猪饲料”
胖也会“传染”
本报记者 燕声
近年来,肥胖堪称世纪“传染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肆虐全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2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我国肥胖人数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称肥胖为传染病看似有违常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胖真的会“传染”。
问
爱情、友情都是“猪饲料”?
答
相似的生活习惯或会潜移默化影响体重
如果有一个胖胖的可爱伴侣,那么自己也要小心,这些肉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你的身上复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证明了肥胖可以通过社交圈子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项追踪了32年的研究发现,肥胖会在夫妻间传播,如果夫妻间有一方肥胖,就会影响到另一个。“丈夫影响妻子”和“妻子影响丈夫”的风险差不多,分别是44%和37%。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可能通过微生物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染。研究发现,在肠道内与我们共同生存的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有可能是造成这些疾病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妇,比分开居住的双胞胎具有更多相似的微生物组。另外,相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为共同肥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除了借助爱情的通道,肥胖还会顺着亲情的藤蔓不断蔓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进化与社会变化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的社交圈内胖友越多,那么,该女性变胖的可能性就越大。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胖人们影响朋友腰围的种种途径,如胖人的朋友们会觉得自己的体重还算正常,因此从不注意控制饮食。胖友们还会改变你的生活习惯,仅仅呆在胖友身边也会让人发胖,因为和他们打交道往往会围绕吃饭、看电视之类的活动,运动却少之又少。
问
与胖人为邻容易变胖?
答
居住地绿地、餐馆分布或能影响运动和饮食习惯
之前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胖人多的地方居住,变胖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家庭搬迁到肥胖率更高的地区,那么父母的肥胖风险会增加25%,儿童超重的风险也会增加19%。反之,如果搬到肥胖率较低的地区,父母肥胖的风险会降低29%,儿童超重的风险也会降低23%。
为什么会“近胖者胖”?研究者指出,其中社会因素很重要,也就是生活在胖人多的地方,常常也就随着那些让人发胖的生活方式生活,比如经常坐着不动、吃高热量不健康食品。胖人多了,胖就很容易被接受。
另据《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居住地附近的绿地多寡、街道布局和饮食店类型,都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英国剑桥大学官方网站也刊登了一篇研究,该研究称居住在快餐外卖发达的社区居民,其饮食健康程度往往不甚理想。快餐店多,会给人们创造没完没了的机会获取快捷、廉价和不健康食品,进而导致身体质量指数较大。
问
肥胖会“隔空传播”?
答
看美食节目或可影响进食习惯
当然,并不能把肥胖的原因都归罪于胖人的影响。即便身边没有胖子,也阻止不了肥胖的传播。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比较了500名女性的体重,她们平均年龄27岁,一部分人爱看美食节目,另一部分不看。结果显示,爱看美食节目的人平均体重74.5千克,不看美食节目的人平均体重69.4千克。研究人员在《食欲》双月刊上发表文章说,美食节目里的大厨或嘉宾明星被观众视作权威,尽管他们做菜的用料容易让人变胖,但人们在模仿时却会把这当作“社会标准”,因为很容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先前也有研究显示,看他人进食,哪怕只是电视中的美食节目,也能轻易影响到自身的进食模式。
问
其实肥胖根本原因在于自身!
答
坚持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控制体重
哲学观点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上述所谓的传染因素其实都是外因,导致肥胖的根本内在原因还是自身的意志力。如果能抵御美食的诱惑,经常锻炼,则不会被别人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抗发胖呢?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过关于肥胖的10个事实。其中提到:个人肥胖往往是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不平衡导致的结果。良好的环境和社区对人们进行选择和预防肥胖十分重要,在人们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够作出有益健康选择的环境下才能改善肥胖。
其中还提到:饮食健康有助于预防肥胖。人们可以维持健康的体重,限制来自总脂肪的摄入量并使脂肪摄入从饱和脂肪转向不饱和脂肪,更多地食用水果、蔬菜、豆类、全谷食物和坚果,限制游离糖和盐的摄入量。经常从事身体活动有益于维持健康的体魄。人们应终身从事适量的身体活动。每周有规律地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加强肌肉力量和锻炼平衡能力可以降低中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并改善其行动能力。如果需要控制体重,可能需要加大活动量。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