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啥(肥胖啥原因导致)
健康科普 | 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脂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一般用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判断。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通常由于食物摄入大于消耗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肥胖是百病的温床,与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胆道疾病、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超重是一种体重偏高的状态,指18岁以上成年人BMI在24kg/m2至28kg/m2之间。BMI计算方法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²),它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衡量体重情况的指标。超重并不等同于肥胖,但它已经表示了体重在正常范围之上,这可能会增加许多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1.体重指数(BMI)
是测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kg/m 2 )=体重(kg)/身高(m2 )。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行业标准:
2.根据腰臀比(腰臀比=腰围/臀围)来判断中心型肥胖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3.评价体内脂肪分布的指标
体脂率,又称体脂百分数,是体内脂肪总量(包含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所占人体重量的百分比。同等重量下,脂肪的体积大约是肌肉的1.4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体重并不算重,但是体型上一点都不苗条。可以说,体脂率,才是判断胖瘦标准的硬指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占20%~30%。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目前医院营养门诊有专业的体脂秤进行人体成分分析。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生活指导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调控:
食物多样,以全谷物等低升糖碳水化合物为主,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类;
控制食物量和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油控制在25g/天,盐控制在5g/天。
运动调控:提倡运动方式:慢跑、游泳、瑜伽、五禽戏等,运动强度:每周2-3次,每次1-2个小时。
定期监测体检:检测体重、血脂、血糖、血压等情况。
注意:肥胖或/和合并相关代谢并发症者,经饮食控制和恰当运动后无改善,可以考虑微创减重手术治疗。(通讯员 吴丹 何宇琴)
肥胖的你需要注意什么 💪💪💪
1. 饮食控制:
- 控制热量摄入:了解自己每天所需的热量,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可以通过计算食物热量或咨询专业人士来确定适合自己的热量摄入量。
-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饮料等。
-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 控制饮食速度:细嚼慢咽,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2. 适量运动:
- 增加身体活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增加日常活动量: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多站立、走动,如步行上下楼梯、做家务等。
- 坚持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减肥效果。
3. 行为改变:
-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代谢和激素平衡。
- 减少压力:学会应对压力,避免通过过度进食来缓解压力。
- 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正常运转。
4. 定期体检:
- 监测体重:定期测量体重,了解自己的体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 检查身体指标:肥胖人群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
5. 心理调节:
- 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减肥。
- 寻求支持: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减肥过程中的问题。
肥胖人群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行为改变、定期体检和心理调节等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减肥和健康管理。如果肥胖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肥胖有啥好处呢
私下脂肪太厚了,让自己躲过了一劫,要不然这肯定得伤到内脏了减肥太难了,肥胖有啥好处呢,让我暂缓减肥呢,看了网友的分享 哈哈还真有
最后我想说不论肥胖与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