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肥胖(打球会不会变瘦)
爱吃不爱动胖小伙血糖飙升诊断为糖尿病
多学科团队为胖小伙制定诊疗方案。
吴萍 摄
“所有指标都正常!”日前,在东湖医院内分泌科,两位家长紧紧握着管雅文医生的手表达感激之情。一张包括运动、药物、饮食、心理调理的处方伴随儿子小王4个月,多学科协作诊疗让这个Ⅱ型糖尿病患者恢复了活力。
■ 不动又爱吃的小伙子血糖飙升
小王身高不到1.7米,体重却有80公斤,而且不爱运动,一年前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当时餐后血糖最高达20mmol/L,开始注射胰岛素。听说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能够减重及逆转Ⅱ型糖尿病,家长决定带他前去试一试。
经初步专科评估,小王可以进行减重及糖尿病逆转治疗。入院后,管雅文医生组建了营养师、心肺功能康复科医生、糖尿病专科医护及心理咨询师的多学科团队,对小王进行全面评估,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降糖、营养、运动及心理支持方案。
营养科医师为他制定低热量高蛋白饮食方案及补充微量营养素、纤维素和Ω3鱼油计划;每天有氧运动训练,立式功率车训练和坐式蹬腿训练、坐式躯干稳定训练;出院后坚持游泳和打球及抗阻训练……心肺功能康复师为其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减脂减重处方;糖尿病专科医护在为其进行血糖波动特点、胰岛分泌曲线及并发症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治疗并发症处方及健教方案;心理咨询师在评估其焦虑及抑郁后,定期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曾经动一动便喘气的小伙子逐步变得积极配合,一周后,小王的体重和腰围开始下降,管雅文医生停用了小王的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三周后,小王的体重和腰围进一步下降,管医生试着停用口服降糖药,小王的血糖依然平稳地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小王再也不用打胰岛素和吃降糖药了! 如今半年过去了,小王的血糖仍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已经达到了糖尿病临床缓解。
■ 成功逆转多名肥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
管雅文医生介绍,一些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脏和胰腺的脂肪沉积,从而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在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及糖尿病专科医护的精准指导下,通过低热量饮食联合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达到糖尿病缓解或逆转,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疗效更好。目前,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已成功逆转多名肥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
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多系统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因此医疗费用高昂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以往这类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管床医师先后请各个科室医师会诊,分别开具临床处方,可能导致多重用药、过度医疗且治疗不连续,住院日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管雅文说,现在这类患者入院后,管床医师马上召集多学科医师团队,一起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经讨论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治疗方案,患者的就医体验、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且单次住院日及就医费用较以前下降。
■ 独创糖尿病共享门诊倡导“同伴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糖友们治疗需求的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糖尿病成为临床诊疗趋势。同时,对于糖尿病门诊患者,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还开创性地开展了糖尿病专科医护及多学科医师参与的糖尿病共享门诊,倡导“同伴教育”。
内分泌科医师收集糖友们在该科糖友群里经常问到的各种问题,定期召集6至10名糖友到门诊参加糖尿病共享门诊。在90分钟内,多学科医师团队会对糖友们的共性问题统一答疑,也会对某一位糖友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解惑,患者从团队就诊中能学到更多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知识。
另一方面,患者之间通过“坦诚布公”分享自己治疗疾病的经验,互相学习促进,也互相监督改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糖尿病管理。“这样的共享门诊,还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树立起抗病的信心”,一位年轻糖友在诊断后,整天谨小慎微、怨天尤人,在一次共享门诊见到了10年甚至30年的老糖友可以把疾病控制得很好,他向老糖友取经,对治疗糖尿病也慢慢树立了信心。
文/毛茵 吴萍
来源: 长江日报
300多斤!篮球运动员退役后体重飙升,在汉切胃减肥
楚天都市报9月10日讯 (记者刘迅 通讯员李晗)身高2米的山东男子曾是篮球运动员,退役后体重飙升至300多斤,并查出脂肪肝、高血脂症等疾病。近日他专门来医院减重,手术前先到病房看望“湖北第一胖”,两人击掌互相鼓励。手术成功切胃后,他于今日康复出院。他也成为湖北省减重手术身高最高的患者。
37岁的刘先生老家在山东,身高超过2米的他,年轻时曾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10年前退役后,他来到武汉工作,由于工作中应酬较多,刘先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宵夜,无肉不欢的他体重逐渐飙升,近两年体重突破300斤,腰围也明显增大,常常睡觉时鼾声如雷,稍稍运动就气喘吁吁,膝关节等部位也隐隐作痛。今年体检,刘先生查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问题,他才开始关注自己失控的体重。刘先生尝试了一段时间运动减肥,但由于他戒不掉爱宵夜的习惯,减肥效果并不明显。半个月前,他在网上了解到国内有一些医院开展缩胃手术,并打算到医院详细了解。
8月28日,刘先生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门诊”,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副主任李震接诊后,为了进行相关检查,发现刘先生患有脂肪肝、高血脂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37.5,符合缩胃减重手术的指征,将他收治入院。
住院后的刘先生,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既期待又忐忑,李震看出他的紧张后,和他详细讲解手术方案,并带他来到入院时体重达到556斤的周先生病房内。此时周先生已经完成缩胃手术即将出院,刘先生向周先生询问了手术前后身体的变化,当听说周先生术后多种不适明显改善,身体各项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后,刘先生情不自禁地与他击掌庆祝,同时也为自己加油打气。离开病房时,刘先生和周先生、李震约定,等减重成功后,三人再聚在一起打篮球。
上周经过术前饮食调整,刘先生接受了袖状胃切除手术,他也成为湖北省减重手术身高最高的患者。李震通过在他的腹部打3个小孔,通过2小时微创手术将胃的容积缩小了一大半。术后刘先生恢复很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9月10日,他恢复饮食并康复出院。
“运动员的作息饮食都很有规律,但退役后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饮食作息不规律,就导致身体代谢紊乱,伴随年龄增长身体新陈代谢也会逐渐减缓,体重就容易不断上升。”李震表示,从外形上看,身材较高的刘先生并不是很“显胖”,但他从今后的健康考虑,选择主动到医院通过缩胃减重,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值得推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体重400斤?姚明出征奥运胖若两人,7位中国体育英雄退役后发福
近日,中国女篮兵发东京奥运会,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成为合照中的最大亮点。
40岁的姚明担任女篮领队,随队出征,他的双下巴醒目,肚子圆润,真的是胖若两人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姚明曾率领中国男篮进入八强,这也是男篮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因为姚明的全球影响力,他还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今天(7月20日)正好是姚明退役10周年的纪念日。
直到现在,姚明依旧是中国篮球的标志,也是中国篮球目前的领路人。
退役后,姚明的运动量明显下降,体重开始上涨,可以说,我们是一路看着姚老板胖起来的。
爱妻叶莉曾透露,姚明的体重已经从280斤涨到了400斤,虽然他身高2米26,但这个体重对于他的身体来说,依旧是很大的负担。
原本姚明的衣服鞋子、汽车和床就都是定制的,他这么一胖,连床都要换更坚固的。
其实像姚明这样退役后发福的运动员非常多,连奥运冠军也不能逃过体重飙升的魔咒。
这两天,中国乒乓球队已经在东京进行赛前训练,中国乒协主席、乒乓球队领队刘国梁用脚丈量奥运场地,担心比赛场地比较小,球员跑动起来会不太安全。
刘国梁是中国男乒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大满贯”,在他的球员时代,一点也不胖,赢得过不少女球迷的喜爱。
但在2002年退役后,刘国梁在乒乓球队执教,身材就开始发福,刘国梁调侃自己这是“压力性肥胖”。里约奥运会的时候,他还曾被台湾网友调侃是“不懂球的胖子”。
45岁的刘国梁实在太懂球了,作为国乒的领军人物,直言东京奥运会要保三金争五金。
和刘国梁一起在退役后发福的,还有当年“双子星”的另一位孔令辉。
球员时代的孔令辉清秀帅气,堪称“少女杀手”,退役后胖了不少,但也依旧是斯文儒帅。
孔令辉曾和演员马苏有过一段11年的爱情长跑,如今45岁的孔令辉还是没有结婚。
2017年,孔令辉卷入新加坡赌场欠款案,因此被暂停了中国女乒主教练的职务。
4年过去了,依旧有不少球迷很想念孔令辉和刘国梁在国乒并肩执教的岁月。
东京奥运会跳水比赛的裁判席上,有两位我们非常熟悉的奥运冠军:郭晶晶和陈若琳。
郭晶晶2011年退役后嫁入豪门,成为霍启刚的妻子,生下一子二女,身材依旧保持得很好。
陈若琳2016年退役后一度发胖,不过颜值还是非常高。
陈若琳靠意志力瘦身成功,28岁的她将和师姐郭晶晶一起成为东京奥运会的一道美丽风景。
郭晶晶除了怀孕生娃,其他时候在身材管理上都很自律,陈若琳也只在退役后放飞自我胖了一阵,而另一位“跳水女皇”伏明霞的身材是彻底回不去了。
伏明霞在2000年退役后嫁给比她大26岁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生下一女二子。
如今,心宽体胖的伏明霞经常参加名媛聚会。
在美女奥运冠军里,羽毛球名将龚智超在退役后也胖得让人认不出来。
当年在球场上勇夺金牌的龚智超,漂亮得像个精灵,看她打球非常赏心悦目。
2001年退役后,龚智超到湖南省体育局工作,她嫁给了一位画家,2008年生下儿子。
虽然身材再难恢复到当年的样子,但龚智超现在过得很好,这是“幸福胖”。
体操奥运冠军程菲在2012年退役,把标志性的“程菲跳”永远留在了赛场。
退役后,程菲转型成为教练,一身伤病的她服用了不少激素类药物调理身体,一度发胖70斤,完全让人认不出是当年那个在赛场上鬼马精灵的她。
为了身体健康,程菲努力减肥,终于瘦下来一些,虽然难以恢复到以前的健美身材,但依旧能完成许多高难度动作。身为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院院长的她,一直在努力推广体操运动。
运动员在退役后发福,一方面是因为运动量的骤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做运动员的时候体能消耗太大,所以食量很大,退役后很难把饭量减下来。
而且,运动员拼搏多年,往往全身是伤,要在退役后调养身体,也会导致发胖。
不少女运动员结婚生娃,胖了之后就没再减下来,这和个人体质和个人意愿有关,我的身材我做主,已经把最美最强的样子留在赛场上,现在胖一些也挺自在。
对比这些奥运英雄的今昔,不由得想起他们在奥运赛场上的高光时刻。东京奥运会就快开幕了,我们将见证更多奥运英雄的诞生,祝福中国健儿战绩辉煌、平安凯旋!
本文由作者“木头桃的长乐坊”独家原创,未经作者授权同意,任何其他平台号不得转载本文~欢迎读者小伙伴给“木头桃的长乐坊”留言,探讨文体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