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好累(身体肥胖感觉很累)
越累反而越胖?可能是它在作祟
最近有朋友发来求助说
我的儿子之前挺瘦的
但上班之后我就发现他越来越胖
他说因为工作太忙,于是就越来越胖了
可能是“过劳肥”
这“过劳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过劳肥”
“过劳肥”属于压力型肥胖,对于主要进行脑力工作的上班族来说,通常会出现运动量不足, 甚至不运动的情况,脂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会出现“过劳肥”。
正常情况下,身体能够自行控制皮质醇分泌,调节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但是当生活工作压力很大时,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就会升高,会加速新陈代谢,不断提醒机体需要补充能量,于是就会食欲增强,导致摄入过多。
同时,如果经常熬夜,情况还会加重,因为熬夜时饥饿素会快速增加,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导致夜间不断进食。如此一来,白天黑夜都过量饮食,导致脂肪不断累积,身体缺乏运动导致脂肪无法被消耗,脂肪不断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劳肥”。
我国一半成人超重肥胖
2021年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发布的《之公民体重管理卫生健康指南》提到,从2004年到2012年,我国肥胖患病率增加3倍多。
而我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调查结果显示,BMI≥24.0kg/m2者,也就是说超重的人:
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 BMI:18.5 ~ 23.9 kg/m2) 的3倍~4倍;
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2倍~3倍;
伴发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即血压高、血糖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三酰甘油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3倍~4倍。
2017年刊发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美国哈佛大学关于“成年早期至中期体重增加与后期主要健康结果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中青年每增加10斤体重,中老年时:
糖尿病风险增加30%
高血压风险增加14%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8%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6%
不吸烟者死亡率风险增加5%
控制好体重
这5个关键点要牢记!
1. 运动方面
运动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耗脂肪,一般至少需要20分钟。因此,想要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最好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这也正是很多人每天运动,但仍然没有显著效果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由于自身懒惰或是事务繁忙等原因,期望一次运动就能带来体重的明显变化。但是,运动必须长期且达到一定稳定的频率才会带来身体的改变。
此外,在强度方面,以微微出汗为宜。建议中老年人,运动后适宜心率=170-年龄,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八段锦、跳舞、快走、骑车等。运动应该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 饮食方面
江南饮食在营养体系上和地中海饮食相似,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总结了江南饮食的六大特点: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此外,国人往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WHO和营养学界对膳食纤维的摄摄入给出了统一建议,即每人每天摄人量在25g-35g。不过,我国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人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人均膳食纤维总摄人量约为13g/天。
建议多吃一些果蔬、补充全谷物,保证膳食纤维摄入。
3. 心情方面
压力大使得皮质醇升高,引起脂肪分解,全身大量脂肪被动员进入血液,当脂肪没有得到消耗,它会重新分布,也就是向身体的中心囤积。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
所以,保持一个好的、轻松的心情非常重要。
4. 睡眠方面
最好23点前入睡,保证规律睡眠时间。
5. 体重方面
健康的减肥目标是体重降低0.5kg/周~ 1.0kg/周,快速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资料:CCTV生活圈
编辑:毕扬静
疲惫,也没做什么事,但总是很累?原因要知道,解压动作教给你
当你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直接往床上一倒,频繁叹气的时候,往往会被自己的爷爷奶奶说“小小年纪,就天天叹气,说累累累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像你这样的。”
“累”,这个字好像已经成为了现在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口头禅,其实有些时候真的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压力,还有领导对自己的pua,也不是家长口中的“天天熬夜”,有些时候就是很累。
正常下来说,身体疲惫的原因是经历的长时间的体力、脑力劳动,或者是因为身体疾病在作怪。西医认为经常累是身体亚健康的表现,亚健康不是一种病,是一种状态,常见的表现就是身体疲惫,易困多梦,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同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例如对于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与身边同事朋友的交际能力,还有个人的情绪也会经常不稳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等。亚健康的发病率很高,已经成为了社会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但是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身体失调虚损了,一般是因为饮食不节制、生活作息不稳定、心情不好、过度疲劳等有关,导致身体的五脏六腑气血不通,也就是阴阳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只要生活作息正常,不要过度疲劳,就能身体健康,精神好,反之就会体弱多病。还有情绪要稳定,情绪伤身,特别是内脏,就比如怒伤肝。
发现自己身体亚健康,最好是及时就医,放任只会让这种状态影响的你的身体健康,与你的生活状态,大大的损失。
浑身没劲,还可能与吃有关,3种食物吃得太少,你也会感到疲惫1. 主食
现在很多人怕胖,不敢吃米饭。其实这是错的,身体没有主食提供足够的能量,不利于大脑的工作,身体的运转,导致人疲惫。《柳叶刀》表示不吃主食,可能会导致寿命缩短。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表示,主食量和死亡率有关,人在50岁之后就要增加主食的量,可以降低死亡率。建议主食可以全谷物(燕麦、小麦等)、杂豆、薯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表示,成年人每天身体的主食要有250—400g,也就是一顿饭有3两米饭左右,换成馒头就会1—2个左右。
2. 红肉
像猪、牛、羊肉就属于红肉,因为这些肉在烹饪之前就是红色的。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我们人体离不开的物质,长时间没有进食红肉,身体就会没有力气,甚至会贫血。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要多吃。《自然微生物学》表示大量吃红肉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
《英国医学杂志》表示大量的红肉会导致人类患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增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表示每天吃40-75g红肉就好,如果没有吃主食的习惯,身体对于红肉的欲望就会更大,也就吃得更多。所以红肉和主食都不能少。
3. 甜食
身体里要是堆积过多的糖分,不仅会引发肥胖,还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所以很多人会避免吃含有糖分的食物,也就是甜食,例如糖果、蛋糕、饮料等。堪萨斯大学有研究表示吃糖果可以改善人类不开心的状态。英国《医学假说》发文表示,身体要是摄入过多的糖,就会增加患上炎症的几率,另外身体糖分太多会促进身体微生物的生长,人体会更抑郁。身体的代谢会消耗大量B族维生素,人就会感到没有精神。
但是也不是表示人就不能吃,就拿甜饮来说,一个人要是每天喝不到两小杯,是没有关系的,但要是每天喝3罐可乐,就会容易抑郁。所以对于生活中的甜食,可以多吃一点,但是要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表示,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糖含量建议在25g左右就好。
以上可知,生活中我们要是盲目地增减一个食物,即使每天都会吃得饱饱的,但时间久了,身体缺少一种营养物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没有力气,经常感到疲惫等。
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往往是因为压力,无处发泄,导致精神疲惫,所以有些时候拉伸一下自己的身体还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想要解压,试试2个动作1.婴儿式
首先是让身体跪下,两脚并拢,膝盖不要不要并拢,放成V型。准备动作结束过后,身体就慢慢的向后坐,让臀部轻轻的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面,然后身体上半部分慢慢的向前,手臂往前方舒展,让胸部接地面,均匀呼吸。
2.颈部旋转
下巴靠在自己的胸前,然后向自己的胳肢窝旋转,可以放松自己的颈椎肌肉,预防颈椎疾病。要是出现刺痛、麻木的感觉,立马停止运动。
综上所述,身体没有力气,可能是因为自己亚健康,也有可能是因为“挑食”,想要身体健康有精神,该吃的还得吃。
参考文献:
总是犯困,身体疲惫,没力气?无非这3种原因,中医帮你一招搞定原创2021-03-29 18:38·龙南中医院广州门诊部
这8种体质都属于亚健康状态 你是其中一种吗?2019-01-24 11:12·人民网
疲劳、乏力的可能原因2018-06-01 10:40·中华医学科普
东西吃得不对,让人很疲惫!营养专家带你吃出健康来2020-07-18 19:17·央视科教
不开心的想吃甜食?研究显示吃糖太多可能加重抑郁2019-12-15 14:16·海外网
明明坐着上班,为什么还是很累?不是因为懒,打工人不得不知的真相
#2020年还剩66天#,各位打工人还要继续加油。
网友自制“打工人”表情包
尽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炙热的情怀,有时候身体还是会拖后腿。
尤其在办公室,明明是坐着上班,还是感觉累累累累累!
为什么明明感觉没有耗费太多体力,却依然身心俱疲呢?打工人务必看到最后。
坐着上班为什么还是很累?
坐姿不良、睡眠不科学、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思绪紊乱、杂念不断等等都会增加疲惫感。
疲劳感包括大脑疲劳和身体疲劳,大脑疲劳受生活中各种压力的影响,生活琐事的劳累会不断在大脑积累,大脑一旦感觉疲劳,便会很快将“疲惫”这个信息传达到身体,使其发生疲劳感。
因此,大脑的疲劳感也会通过身体传达出感觉“很累”的信号。
身体疲劳除了由大量的体力劳动所导致,还有一个重要的坏习惯不可忽视,那就是坐姿不良。
不良坐姿会大大增加腰椎和颈椎的受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旁边肌肉的负担,最终导致肌肉劳损,让你的身体疲惫不堪,越坐越累。
不管我们做出什么姿势,脊柱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脊柱压力由小到大的姿势分别是:仰卧、坐姿后仰、站姿、端正坐姿、坐姿前倾。
由此可见,尽管“趴着”“弯腰驼背”等这些工作姿势表面上让我们感觉轻松舒服,但却实实在在地伤害腰肌及腰椎。
坐姿不良还有哪些危害?
可能导致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
除了腰椎,坐姿不良也对颈椎及其周围肌肉造成很大压力和负担。
慢慢损伤椎间盘的纤维环最终致其破裂,脊椎的髓核组织便会从破裂处渐渐突出,进而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脊髓,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症状。
导致肥胖
长时间坐不对会使臀部、腰部以及颈部肌肉僵硬,脂肪堆积,影响身体排毒系统的淋巴循环,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效率,进一步加重这些部位的脂肪堆积,渐渐肥胖,易形成梨型身材。
挤压腹部组织和器官
坐时驼背除了损伤颈椎,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腹部组织和器官,导致被挤压处轻微缺氧,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加劳累和疲惫感。
长时间处于坐姿后仰还会导致坐骨前移和骨盆后倾,坐姿后仰则会导致相反的不良后果。
增加抑郁风险
研究发现坐姿端正的人情绪比较正向积极,自信心强,抗压力好。而坐姿不良者则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困在困境中难以自拔。
可以跷二郎腿吗?
跷二郎腿、双腿扭成麻花,是典型的不良姿势。
跷二郎腿,一方面会对颈背部造成持续的牵拉感,增加颈背部负担,时间久了,会损伤颈背部的肌肉和韧带。
另一方面,跷二郎腿会使双腿之间互相挤压,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及回流,时间久了,会最终导致腿部静脉曲张或形成X型腿等。
对于女性来说,跷二郎腿还可能会使骨盆形态发生变化,压迫卵巢和子宫等脏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影响生理周期。
而长时期将双腿扭成麻花腿的坐姿也会影响骨盆的正常形态结构,使骨盆最终倾斜。
此外,麻花腿会大大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压力,导致腿部受力不均匀,朝内偏斜,不仅影响腿型的美观,还会磨损关节。
如何判断自己的坐姿吗对不对?
坐姿是否端正,可以从头颈部、手臂和手肘部、腰背部以及腿部多部位来判断。
对于头颈部,应双眼目视前方,视线水平约在电脑上1/3部分,看下方文字或物品时,头部最好自然下垂不紧绷;
手臂保持能够满足自如移动的状态,同时建议手肘部弯曲成直角状态可以减少劳累;
腰背部挺直,保持自然曲线;
腿部膝部弯曲成直角状态是久坐应做到的。
那么,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呢?
首先,调整座椅桌子的高度,适合自己的身高,身体距离前面桌子的距离也需调整合适。
另外,人们常说的“挺胸抬头”,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因为胸椎本来就是后凸的,过分“挺直”反而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曲度。正确的坐姿,只要达到收起肚子就可以了。
其次,身体位于座椅的中央,将身体的重心放在坐骨以及双脚上,保持身体平稳。
最后,可以借助外物使坐姿保持端正,如腰背部的小靠枕能够帮助腰背部保持C型自然曲线而保护脊椎,避免没有支撑点而摇晃不稳。也可以在脚下垫上盒子等物品,帮助双腿双脚保持健康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