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层次(肥胖的界限)
国家卫健委印发新版肥胖症诊疗指南,肥胖症程度分四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 实习记者 郑怡琳)10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南对肥胖症的分级进行更细致划分的同时,也为不同级别的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路径。
指南主要作者之一、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过去肥胖症患者的诊疗往往因科室而异,缺乏统一标准。此外,对于伴随肥胖出现的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合并疾病,诊疗过程中也未得到充分考虑,导致治疗方案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
鉴于此,新指南根据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将肥胖症分为4个级别,并综合考虑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肥胖症相关疾病,为每个级别患者分别提供具体诊疗路径。“规范性的诊疗指导能帮助不同科室医师对患者制定长期规划,也更容易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张鹏解释道。
除了对诊疗路径进行细分,新指南也对“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提出规范。多学科协作团队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专科护士或全科医师、临床营养(医)师、内分泌代谢医师、心血管医师、精神心理医师、运动康复(医)师、减重与代谢外科医师、中医医师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营养治疗、药物干预和心理指导等全面健康管理。
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指南提倡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鼓励采取医患共同决策。“肥胖更多是一种行为治疗,各方面的管理都很重要。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诊疗方案一定是患者愿意接受且愿意坚持的。”张鹏解释道,“医患共同决策更容易让医师制定出患者愿意遵循且能持续执行的方案,这也是本次诊疗指南的亮点之一。”
记者注意到,新指南还对身体质量指数做出了进一步分级。“曾经达到24千克/平方米且低于28千克/平方米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千克/平方米为肥胖症。但是对于超过28千克/平方米的群体没有进一步分级。不同身体质量指数层级的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其相应治疗方案也需要做出调整。”张鹏表示,肥胖症的诊疗必须基于身体质量指数的分级,才能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做出更加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你懂“胖”和“微胖”的区别吗?对照表来了,有这4个特点是真胖
人的高矮胖瘦,各有不同,都有各自的美丽之处。想要通过穿衣搭配来实现外在的改变,首先就要学会正视自己的身材。
今天是一期专属胖妹妹的穿搭指南,通过下面这份对照表和四个特征来判断,你到底是真胖还是微胖!
NO.1真胖or微胖?
对照表:
都说微胖才是性感的巅峰,而你的身材到底是属于微胖还是胖呢?姐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属于微胖还是胖身材。
当然,上面的对照表只是给出了一个初步的数据,更精细的数据还是要通过特定的计算方式来判断。
女性的标准体重应该是用身高-100的数据,去*0.9,再-2.5KG。最后用你现在的体重去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
如果体重大于标准体重的10%,小于标准体重30%,那么属于微胖。如果大于标准体重30%,那么就是真胖了~
不过根据数据来判断你是否是真胖还不够,还要看你是否有下面这四个特征:
特点一:肚子上有“游泳圈”
人体的腹部和臀部是脂肪最厚的地方,腹部也是脂肪最容易堆积的地方,也就是一旦你开始发胖,最先变胖的部位就是你的腹部。
以正常站立的姿势观察自己的腹部,如果发现这时候的你肚子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赘肉堆积,甚至已经形成了像游泳圈一样的脂肪圈,那你就是真胖了。
如果只是稍微圆润了一些,没有明显的脂肪圈,那你就还是微胖。
特点二:脖子粗
而脖子是相对不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但如果你连脖子都变得很粗,有赘肉堆积,那么你就是真胖了。
真胖的女生不仅有脖子粗的问题,同时还伴随有肩宽背厚,甚至有斜方肌的出现,锁骨也逐渐被肉肉取代,变得不明显。
特点三:手腕和脚踝有赘肉
同样不容易堆积脂肪的地方,还有手腕和脚踝,微胖女生虽然四肢会发胖,但手腕和脚踝仍然保持纤细。
如果你连这两个地方都出现了赘肉,变得圆润起来,那你就是妥妥的真胖身材无疑了~
特点四:大腿内侧肥胖
有的女生虽然腹部或者上半身发胖,但腿部依旧纤细,那你就不属于胖身材,而是微胖。
而你若是身材走样,腿部整体变粗,尤其是大腿的变化尤其明显:大腿变得像梨子一样圆润,大腿内侧有大量脂肪堆积,那就别挣扎了,你就是真胖。
NO.2怎么挽救真胖身材?
不过真胖的女生也千万不要为自己的身材感到自卑,胖女生只要找对了穿衣方法,依旧可以绽放自己的光芒。
如何拯救真胖身材?夏天用下面这几个方法就足够了~
方法一:学会选款
1.直筒硬朗型单品>柔软型单品
雪纺、羊绒、缎面等材质柔软亲肤的面料,不适合胖身材,过于柔软的面料必定会带来圆润的曲线,很容易让我们身材看起来更为臃肿。
而选择牛仔,皮质,毛呢,粗花呢等自带硬度的面料再配上直线型的剪裁,可以中和肉肉带来的圆润感,显瘦效果一流!
2.宽松裙装>裤装
大部分胖女生都会有腿粗的烦恼,腿型也会变得走样,选择宽松的裙装,尤其是长裙会比裤装显瘦,效果更好。
长裙也要避开过于臃肿的款式,例如过于宽松的大裙摆,或者茧型,选择直线条明显的a字型,h型最合适。若是一定要选择裤装,那就选择宽松的阔腿裤,老爹裤吧!
3.纯色款>印花款
印花的服装自带膨胀感,胖女生不宜穿着大面积带有印花图案的单品,尤其是在赘肉堆积较多的部位。选择单一色块的单品进行搭配,基础又耐看,显瘦效果还贼好~
就像这套简单的黑色T恤,搭配直筒裤洞牛仔裤,显瘦又不过时。若是要选择带有图案的单品,那就选小面积图案,竖条纹或者小格子,小碎花图案比横条纹,大花纹图案更显瘦。
方法二:尽量减少色彩的使用
1.极简配色
过于花哨的配色同样会增强体积感,胖女生要远离过于花哨的配色,以及色彩对比度过强的大面积撞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可以选择用基础色搭配,还可以选择大面积暗色中用少量亮色点缀的思路穿衣。
就像这套黑色连衣裙白色镶边设计,黑色显瘦,白色提亮,胖妹妹也能优雅大方~
2.选深色别选浅色
对于胖女生来说深色永远最显瘦,像黑色,深蓝色,深棕色等深色系更适合大面积使用,但同样也不宜穿着一身黑,会让你看起来很沉闷。
深色服装比浅色服装更适合大面积使用,但一定要用其它中高亮度的颜色进行提亮。就像图中的深灰色T恤和卡其色短裤的搭配。
深色用在上半身显瘦,搭配色泽较浅的卡其色短裤,休闲又自然,和肤色相近的颜色还能够显腿长呢!
方法三:用简约款代替复杂设计
过多设计元素堆积的服装会加重脂肪带来的臃肿感,因此胖身材的姐妹一定要远离设计累赘,层次复杂的服装。
选择线条干净利落,版型和颜色都简约的服装才是yyds!这样简约向,基础款的服装怎么搭配都不会出错。
就拿这条细条纹T恤,搭配白色阔腿裤的搭配来说,宽松的版型,利落的线条,胖女生也能够穿出高级的日杂感。
方法四:避开大面积的露肤穿搭
适当露肤是性感,但对于胖身材的女生来说,大面积露肤就是灾难现场。由于脂肪堆积较多,大面积露肤很容易暴露身材缺陷。
要露肤就选择手臂,锁骨以及脚踝,这三个最纤细的地方,千万不要大面积的露出你的腹部和大腿。
像上面这样用宽松T恤塞衣角的方式搭配宽松型包臀裙,中长款的设计微微露出脚踝,既性感又不会暴露身材。
总结
1.真胖女生体重超标,腹部有肉,脖子粗,脚踝,手腕和大腿内侧都有脂肪堆积
2.真胖女生穿衣要学会多选简约款,减少色彩使用,适当露肤
环肥燕瘦各有其美,胖身材的姐妹要勇于正视自己身材的不足,但也不要为自己的身材感到自卑。找对穿衣方法,胖身材也可以很美哦~
建立多层次、精准的肥胖防治策略
吕兰婷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肥胖是导致多种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口健康。健康体重管理已成为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这在学术界基本已成共识。目前,对肥胖的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公共政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从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角度看,肥胖防治已经成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没有将肥胖防治单独列为一个专项行动,但在15个专项行动中,有多个行动都与肥胖防治、城市体重管理息息相关。例如: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心脑血管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等,此外,如妇幼健康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等也都与肥胖防治、健康体重密切相关。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些专项行动,以及在落实过程中全国各地的各种“试点”项目,可以说是从宏观的公共管理政策角度,对现阶段我国肥胖增长趋势进行干预、管理,对居民的健康观念和行为进行引导。
根据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对肥胖防治政策的出台以及城市体重管理的推动在不断加强。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肥胖管理和健康体重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文件涉及肥胖的预防、诊断、干预和管理等诸多环节。同时,还针对肥胖的高危人群制定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指南,如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三高”人群,针对超重肥胖患者发布了治疗指南和相关政策。面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增长的现状,还特别加强了对这一人群的关注。
其次,从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角度来看,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临床和医学研究领域近年来也更新发布了相关的专家共识、指南等。这些专家共识和指南覆盖了健康监测、肥胖筛查、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和运动)、相关慢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以及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初步形成了针对肥胖的防治措施。
可以说,目前我国针对肥胖防治以及健康体重管理,已经能够看到一个初步的防治政策雏形。就近年来我国超重肥胖人群不断上升的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在现有政策雏形基础上,尽快建立一体化、完善的健康体重管理体系十分迫切,也大有可为。
面对目前涉及各个方面、相对碎片化的现有肥胖防治政策体系,应尽快完成整合,使其成为有机整体,发挥1 1>2的矩阵式效应,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精准的、有活力的健康体重治理体系,并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人口健康战略。
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国家层面更加注重健康体重对全民健康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政策体系的同时,还需要有确保政策体系可以很好地实施、落地的具体方法。如细化不同人群健康体重管理政策和防治策略,让每个人都可以快速匹配到最适合的健康体重管理方案。
媒体应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对健康体重观念、健康体重管理的正面效应、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及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在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机关建设、健康企业建设的支持和引导下,为员工和家庭提供更多健康体重管理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进来,贯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理念,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一餐做起,让健康城市、健康体重积跬步成千里。
在这一过程中,呼吁加强对卫生管理领域人才的培养,并号召更多卫生管理领域的人才加入肥胖防治、健康体重的事业中来,打破以往偏重临床和流行病学角度对超重肥胖的研究曲线,从人口健康角度助力肥胖防治多层次治理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