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小李(小李变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一胖毁所有?警惕肥胖“杀手”开启健康逆袭之路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六科(减重与代谢外科)主治医师 田沛荣

在当今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曾经,肥胖被视为富足的象征,但如今,它更多地被看作是健康的杀手。肥胖不仅影响外貌,更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脏病和癌症等。肥胖的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面临健康危机。因此,了解肥胖的真相,掌握科学的减重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小李,一个30岁的公司白领,就曾经深受肥胖的困扰。由于工作繁忙,他经常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经常吃快餐和外卖。结果,在短短两年内,他的体重飙升到了110公斤,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胖子”。肥胖给小李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他经常感到疲惫乏力,连爬楼梯都气喘吁吁,稍微运动一下就满身大汗。夏天的时候,他甚至不敢穿短袖,因为肚子上的赘肉太过明显。更糟糕的是,肥胖还导致了他自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看着镜子里臃肿的自己,小李终于意识到肥胖的危害,决心减肥。然而,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佳。直到他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

在代谢疾病减重治疗门诊,经过多学科的专家会诊后,小李了解到肥胖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科学的减重方法才能取得长期的效果。专家们根据小李的身体情况,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科学减重计划。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李开始了他艰辛的减重之旅。

他首先调整了饮食结构,减少了热量的摄入,增加了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他坚持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戒掉了含糖饮料和零食。为了消耗更多的热量,小李还开始进行适量的运动。他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每周游泳两次。刚开始运动的时候,小李很不习惯,经常感到疲惫和酸痛。但他坚持了下来,慢慢地,他的体力和耐力都得到了提高。

除了饮食和运动,小李还养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他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他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压力过大。经过9个月的努力,小李成功减掉了三十多公斤,体重降到了78公斤,体脂率也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他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高血压和脂肪肝都得到了控制,精神状态也更加积极乐观。

小李的减重经历告诉我们,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只要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够远离肥胖,拥有健康的身体。那么,引发肥胖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一想到肥胖,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懒惰、不自律等负面形象。然而,肥胖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医学减重方面来看,以下四个因素是导致肥胖的核心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肥胖,那么子女患肥胖的风险会更高。这是因为肥胖与某些基因有关,这些基因会影响人体对能量的代谢和利用,导致更容易储备脂肪。例如,肥胖相关基因FTO和MC4R的变异会影响食欲和能量消耗,导致更容易发胖。

其次是饮食因素。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摄入过多的热量而消耗的热量又不足,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最终形成肥胖。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更是肥胖的“罪魁祸首”。过量摄入热量就像往身体里塞入过多的燃料,消耗不完就只能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高脂肪食物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对肥胖的影响更大。高糖食物也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并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有研究表明,高糖饮食会增加人腹部脂肪的堆积,导致肥胖风险增加。

再次是运动因素。缺乏运动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导致消耗的热量减少,更容易发胖。运动是消耗热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持健康体魄的基石。研究表明,运动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导致每天消耗的热量减少,增加肥胖风险。

最后是生活方式因素。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代谢紊乱。吸烟会抑制食欲,但同时也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导致消耗的热量减少,更容易发胖。而酒精是高热量的物质,过量饮酒会增加热量摄入,同时也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堆积。有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群肥胖风险比正常作息人群高27%。

面对肥胖这一健康杀手,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体重管理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困扰,拥有健康身体。

第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的热量要与消耗的热量保持平衡,避免热量过剩导致脂肪堆积。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热量约为2000千-2500千卡路里,具体数值因年龄、性别、活动水平等因素而异。选择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肉、禽肉、豆制品等低脂肪食物;蔬菜、水果等低糖食物;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饮食量。建议每天至少摄入500克蔬菜和水果,100-150克全谷物。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是指稍微出汗、可以正常交谈的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剧烈运动是指出汗较多、呼吸急促、难以正常交谈的运动,例如跑步、打球、跳绳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或隔天运动一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每天建议睡眠7-8小时。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紊乱,促进脂肪堆积。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饮酒会增加患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保持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因为肥胖与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关。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在减肥过程中,我们应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减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减肥不仅要减体重,更要减脂肪。只有减掉脂肪,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身体。而减肥也要与心理调节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顺利减肥。

肥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拥抱健康!通过科学的减重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健康逆袭,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 光明网

“一对多”诊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肥胖代谢病综合门诊开诊

红网时刻新闻1月9日讯(记者 戴丹)“两周内目标减重2.5至4公斤,建议你在用药的同时,要调整饮食、科学运动,一日三餐吃了什么、每天的步数都要及时反馈,我们会进行跟踪监督。”1月9日下午3时许,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国际医疗部肥胖代谢病综合门诊,针对身体262斤的小李的问诊,多科室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发表见解,并有针对性地为他制定了减重方案。

跨学科综合门诊实施“一对多”诊疗

1月9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肥胖代谢病多学科综合门诊在医院国际医疗部正式开诊,来自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和健康管理医学中心的专家们强强联手,整合优势资源,为肥胖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综合减重方案。

23岁的小李是肥胖代谢病综合门诊开诊后接待的第一位患者。在经过各项检查后,专家组确定小伙患有原发性肥胖。“肥胖引起高血压,高压达到171,且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高尿酸血症。”由于患者血压较高,医生不建议进行高强度运动,而是要求他坚持日常散步。

医生们与小刘现场建立了微信群,并叮嘱他将每天的饮食、运动打卡发布在群里,以便医生们实时提出建议并进行监督。同时,专家团队每周会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反馈与点评。“将来如果体重顺利减下去了,高血压也可能会慢慢消失。”

半数以上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困扰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代谢病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外科主任医师朱晒红教授告诉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超重、肥胖会引起多全身多个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是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比例高达59.3%,近半数以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另一方面,中国肥胖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当前中国5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

朱晒红教授还重点提到了身体质量指数(BMI),该指标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来,比值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身体肥胖程度。“通常BMI值超过24,就属于超重,超过28,就表示已处于肥胖状态,如果同步还有重度脂肪肝,建议要到医院看诊了。 ”

为改善当前跨学科综合管理缺失、个性化诊疗空白问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和健康管理医学中心的专家们强强联手,共同打造肥胖代谢病综合门诊。

“每个科室的专长不一,内分泌科的专家可能比较擅长用药物,减重代谢外科的医生擅长用减肥的器械或者手术方法,健康管理中心就更擅长用运动或饮食的调整来为患者减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鹏洲副教授表示 ,这样一来,肥胖代谢病门诊就综合了各类减重方法,让患者得到更科学、全面、个性化的诊疗。

体重350斤、250斤,超重夫妻同一天做减重手术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黄玉婷 记者 严君臣)一对深受肥胖困扰的夫妻,体重分别高达350斤、250斤。妻子小李陪同丈夫小陈(均系化名)求医时,也决定一起接受手术来减重。夫妻俩同一天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了单孔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成功把胃体缩小。“多亏了那天陪我老公来李主任的门诊,没想到我俩一起减肥了,现在我已经瘦了十几斤,感觉腰围都小了一圈!”小李说。

38岁的小陈因体重高达350斤,BMI指数高达55,并伴有代谢综合症和重度呼吸障碍等问题,慕名来到通大附院胃肠外科寻求帮助。经过主任医师李鹏教授的仔细评估,小陈符合手术指标。巧合的是,当天小陈的妻子小李也陪同他一起来到门诊。37岁的小李同样深受肥胖困扰,体重达到250斤,BMI指数高达45,并患有糖尿病。在听完李鹏教授的讲解后,她也表达了进行单孔袖状胃切除手术的意愿。李鹏对小李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询问,并决定对这对夫妻在同一天实施单孔袖状胃切除手术。

手术当天,李鹏教授及其团队为这对夫妻精心准备了手术方案。手术切口巧妙地选择在了患者的肚脐处,这一微小的入口使得手术创伤大大减小。手术团队精准熟练地操作,通过3D高清腹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的方法,将胃体缩小成一根香蕉大小,容积约100毫升。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耗时一小时便成功完成了这一高难度的手术。

由于小陈患有重度的通气障碍,考虑其呼吸的安全,术后他被送往ICU进行密切监护。得益于手术团队的精湛技艺和医院的先进设备,小陈的恢复情况良好,随后被转入普通病房与妻子一起进行术后恢复。

目前,夫妻俩都已经出院,并恢复良好。据悉,小陈在术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已经瘦了二十多斤。他的妻子小李表示,这次能够陪着丈夫一起做减重手术,并一起减肥,完全是机缘巧合,感觉非常幸运。

此次手术不仅给夫妻俩肥胖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健康和陪伴。通过通大附院胃肠外科李鹏教授及其团队的专业技术和贴心服务,夫妻俩能够早日恢复到正常体重,重拾健康的生活。(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