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大汗(肥胖出汗特别多)

脊髓损伤常识 0
文章目录:

胖子爱出汗的原因是这个......

大多数人在夏季会大量频繁的流汗,主要原因是高温和长时间在户外,这很正常。现在已经入秋,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汗流不止?剧烈运动后流汗也就算了,但是稍微活动一下或者是不运动,都会满头大汗,这是什么情况?

和同事一起走路上班,到办公室同事没流汗,自己却满头大汗,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这说的是你吗?平时大量流汗的人群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存在多汗症的问题,人体受到激素分泌或者是身体中的汗腺较多,就会出现容易出汗的情况。

情绪波动也会引起流汗多的情况,比如经常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也会出现满头大汗的问题,这是属于神经性发汗。在生活中要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的心态,这样或许能够起到改善的效果。

流汗量与运动程度、身体汗腺的分布以及性别体型有一定的关联,身材较胖的会出现一运动就满头大汗的问题。这是因为体内脂肪不断燃烧,消耗着人体的热量,刺激汗液分泌来调节皮肤的温度,所以肥胖的人比瘦的人更容易流汗。在平时也要注重适当的补水,这样能够防止皮肤缺水的问题,还可以帮助皮肤清洁毛孔。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适当的出汗能够增强自身代谢,加速排出毒素,清理毛孔中的毒素。

征服了南宋的蒙古大汗死于肥胖: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去世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征服了南宋的蒙古大汗死于肥胖: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去世

忽必烈在1294年突然死去,很多人怀疑他是被人谋害。

其实,忽必烈是胖死的。

简单说一下,忽必烈是怎么当上大汉的。

他是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

蒙古人的习俗是幼子继承部落,所以拖雷理应是大汗的继承者。

然而,最终的大汗却是窝阔台。

而窝阔台上位以后,拖雷仍掌握着强大的兵权,却在短短3年后暴死。

今天的史学家,高度怀疑拖雷是被窝阔台暗算而死。

拖雷死后,窝阔台由此坐稳了9年大汗的位子。

窝阔台因烂饮而暴死后,他的儿子贵由一样嗜酒如命,在位不到2年就暴毙。

贵由横死后,窝阔台家族的几个皇子窝里反,互相厮杀争夺大权,导致家族迅速衰败。

拖雷家族借着术赤家族的支持,趁机夺回了大汗宝座。

拖雷得儿子蒙哥,继承了王位。

由此,窝阔台、察合台家族极为不满拖雷家族,双方明争暗斗,甚至公开厮杀。

由此蒙古帝国开始分裂,到忽必烈时代彻底崩盘。

没想到,蒙哥在远征南宋钓鱼城,被大宋的投石车砸死。

蒙哥死后,早就不满的窝阔台、察合台家族,立即支持留守大漠的阿里不哥继位,连术赤家族出于现实也不反对。

相反,拥有强大兵权的忽必烈,支持者只有后来伊尔汗国大汗旭烈兀。

由此,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大战。经过长达5年战争,忽必烈最终胜利,将阿里不哥毒死。

阿里不哥被杀后,四大汗国中的窝阔台、察合台、金帐汗国都指责忽必烈是篡位,愤然脱离帝国的控制,甚至还出兵攻打忽必烈。

只有伊尔汗国旭烈兀支持忽必烈,还从中东前线调转主力试图支持。结果,这导致蒙古西征的部队只有区区1万多人。在巴勒斯坦,这些蒙古骑兵被数量优势的埃及马木留克骑兵军团击溃,没有进入非洲。

忽必烈是消灭南宋的蒙古皇帝,他却在功成名就的时候,突然暴死了。

这也不稀奇,很多蒙古皇帝都是这样。

元代的蒙古皇帝,一般会有三个很严重的问题:贪食;好酒;好色。

自然,好色的问题对于皇帝来说很普遍,汉人皇帝同样也是如此。

只是,蒙古皇帝似乎更夸张一些。

以成吉思汗为例,史书记载的妻子就有40多人,分为不同的民族。

实际上,成吉思汗的女人众多,包括一些侍妾,甚至女奴。

有的史书记载,伺候成吉思汗的女人有四五百人之多,和他有过关系的至少过百人。

这对于蒙古的大汉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些大汗的女人太多,多到自己都记不住。

曾有个大汗,举办了招待各部落领袖的酒宴。

酒席结束散场后,他看到大帐外有个美女走过。大汗被这个美女吸引住,偷偷问管家“这是哪个领袖的妻子?”管家疑惑不解的回答“这不就是您的妻子吗!”

一说,成吉思汗的死亡,也同女人有关系。

对于成吉思汗征讨西夏时的暴死,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

其一就是,60多岁的成吉思汗,强迫西夏,将公主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嫁给他。在陪睡当晚,公主用利器或者暗藏的毒物暗算了成吉思汗,后者几天内就死了。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大军对西夏进行了残忍的种族灭绝,党项人几乎被杀绝。对比金国和南宋的抵抗,西夏人的抵抗并不算猛烈,甚至还长期帮助蒙古攻打金国。

那么,如果成吉思汗真的是病死或者坠马而死,又为啥要对西夏进行种族灭绝?蒙古人还没疯到这种地步吧!

由此推测,成吉思汗被西夏公主暗算而死,很可能就是真的。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蒙古源流》,这是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成的书,蒙古亲王将其进献清廷后,被乾隆收入《四库全书》。

至于野史就更夸张。西夏公主用利器或者毒药暗算,基本是不可能的。

没有经过仔细搜身,公主不可能去侍奉成吉思汗。即便公主藏着毒物,也早就被抄走了。至于使用利器偷袭成吉思汗,一来大帐内哪里有利器,二来成吉思汗再老也是马背皇帝,恐怕一拳就能把公主打飞,不可能偷袭成功。

野史的说法是,西夏公主是咬断成吉思汗的男根,后者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这一咬是不是历史真相,现在当然是无法考证了。

好色是皇帝普遍现象,贪食和好酒却是蒙古皇帝的特点。

至少三分之二的蒙古皇帝,死于毫无节制的烂饮,引起的包括急性酒精中毒在内各种疾病。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没什么值得奇怪。

在苦寒之地,酒是最好的解愁之物。当年匈人大帝阿提拉,一说也是饮酒过量导致脑血管爆裂而死。

远的不说,窝阔台同他儿子贵由的暴死,都同烂饮有关系。

窝阔台曾说:“这人世一半是为了享乐,一半是为了英名。当你放松时,你自己的束缚就放松,而当你约束时,你自己就受到束缚。”

成为大汗以后,窝阔台天天豪饮。

历史记载,窝阔台每日彻夜饮酒,一定要喝醉才罢休。大臣耶律楚材见多次劝谏无用,便拿着铁酒槽对窝阔台说:“这铁为酒所浸蚀,所以裂有口子,人身五脏远不如铁,哪有不损伤的道理呢?”

可惜,窝阔台当做耳边风,还是天天豪饮,几年后就中风而死。

不过,忽必烈的死亡主要不是因为嗜酒,而是贪食。

需要长期艰苦的放牧和作战,蒙古成年男人的食量往往很大,一次能吃很多东西,肉多是半生半熟。

在明代,曾有汉人的商人记载过蒙古牧民的饮食。他们可以二三日只饮马奶充饥,也可以一餐吃二三日的份量。常见的是煮肉或者烤肉,牧民们自己用刀切着吃,一顿可以吃半只羊。看到这个场面的汉人,往往瞠目结舌。

自然,蒙古人不常吃羊肉,因为养牲畜并不容易。即便是偶尔吃一次,这个食量也是堪称大胃王的。

忽必烈嗜酒成性,还非常能吃。

同当年的窝阔台一样,忽必烈从1276年开始(1260年成为大汗)就不再骑马作战。随后的日子,他像汉人皇帝一样在深宫隐居,直到1294年去世,享受了十多年的清福。

在近20年时间内,忽必烈很少活动,每顿都是大吃大喝。

元代的资料记载了忽必烈一餐的食谱:煮羊肉和烤全羊等高热量食物,是必须要有的。还有鸡蛋、藏红花拌生菜、烤薄饼、糖茶、马奶酒。以上只是每顿必备的食物,实际上每餐都会有新花样的多道菜色。

到了忽必烈晚年,体重已经增加到200甚至250斤以上(他的个子很矮),连普通的马匹都承受不了。

好在,忽必烈的体质还是不错的。如此肥胖和生活不健康,他暴死的时候也有79岁,也算寿终正寝。

可惜,忽必烈死前有严重并发症,包括痛风病和糖尿病,让他痛苦不已。

写到这里,萨胖不觉打了个寒颤。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肥胖之人想减肥,先补气,一个胖人常用方,补气补肾还补脾

大家好,我是武医生。随着生活变好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肥胖可以导致很多疾病甚至危害生命,例如心脏病和中风。但每次减肥时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就半途而废了

其实啊病根在脾肾两虚,脾虚就会生痰湿,胖人的脂肪就是痰湿,脾还主肌肉,胖人的肌肉量是很低的,大多数是脂肪,肾主水,当肾虚时水饮就会泛滥,肾还主纳气,你看胖人的呼吸是很浅的,吸不到丹田也就是小腹的部位,这都是脾肾两虚导致的,同时稍微一动就出汗这是气虚,卫气不固了。

所以胖人要想瘦啊,一味的节食和锻炼是很难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胖人可以常用来辅助减肥。这个方子叫补气消痰饮,由人参,也可以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山茱萸,肉桂,砂仁,益智仁,半夏,陈皮和神曲组成。这个方子啊补气效果好,同时补肾健脾还利湿。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砂仁和茯苓同用温补脾胃之气还利湿,熟地黄滋补肾精,肉桂和益智仁温补脾肾,脾肾阳气一足就可以运化痰饮,增强力气。山茱萸补肾涩精还能固阳气,再加入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神曲消食化积使补药不滞以防滋腻碍胃。整个方子健脾补肾祛痰功效强大。胖人减肥期间常用一段时间就会感到锻炼完流汗少了,劳累减轻了,腰背有劲了。

但是需要注意服药期间要坚持锻炼出汗,一方面是减肥需要,一方面可以助药力运化,否则一味滋补会加重痰湿。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