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伤口(肥胖伤口咋办)

蛋清儿健康 0
文章目录:

手术后伤口如何护理?出现红肿和瘙痒怎么办?伤口居家护理指南

癌症作为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根治性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癌症优先考虑的治疗方式。通过对肿瘤病灶的直接切除,可以有效的降低癌症转移复发的风险,但是手术的缺点也是很明确,首先,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恢复期也比较长,耽误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其次就是手术伤口的护理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在伤口的愈合期间,很多患者会感觉到伤口发痒,非常想抓挠,却又担心造成伤口感染,因此,手术后伤口的的管理,成了肿瘤患者和家属最担心的问题。

手术后一周内伤口护理注意事项?

通常手术后一周内,患者需要在病房里观察,期间对于伤口的护理,会有专业的护师来完成,会定时定点换药,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家属这时候不必过多干预。一般手术后,患者会有轻度发热的症状,这是手术时被损伤组织被身体吸收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反应,5天左右,体温会慢慢的恢复到正常体温。家属需要检测患者的体温,如果5天后,患者还是处于低烧状态,同时还伴随伤口疼痛、红肿,就需要及时反馈是否出现感染的情况。这段期间,有些病人或者家属,想看看伤口的愈合程度,会私自揭开敷料,这是不允许的,很容易造成感染。

手术后伤口如何居家护理?

患者出院回家处于康复阶段,依据切口的不同情况,护理方法也存在着相关差异。一般来讲,如果伤口没有出现感染、红肿,可给予活力碘棉球消毒,无菌纱布覆盖,2-3日更换一次敷料就可以。而对于伴有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患者的切口往往会有较多的渗液,每日需要给患者更换多次敷料,最多时可达2-3次,每次换药时尽量引流皮下的积液,避免因为积液造成的切口感染。但如果渗液量大,且患者伴有红、肿、热、痛的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伤口的处理。

手术伤口愈合后为什么会痒?

受伤时,皮肤和皮下组织首当其冲遭到破坏,其中的神经和血管也同时受到损害,受损的组织细胞释放出各种炎性介质,刺激末梢神经,所以伤口会有疼痛和出血。受伤后各种组织都要加快生长来替补受损的部分,但它们的生长速度不一样,结缔组织生长最快,上皮组织次之,神经组织生长最慢。当伤口快长好时,神经末梢才长进新生的结缔组织和皮肤。而且新生的神经末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十分敏感,稍受刺激就产生神经冲动,但传导到大脑的信息不全或不明确,而导致产生痒的感觉。伤口完全长好后,神经末梢也逐渐发育完善,适应了新的环境,传导的感觉信息逐渐完善,也就不觉得痒了。患者如果觉得痒,尽量别用手抓挠,保持卫生。如果痒的难受,可以用湿毛巾或者纸巾擦拭缓解!

为什么伤口周围有麻木感?

手术后伤口周围麻木、感觉异常是常见的现象,因为皮肤的切口,肯定会导致控制皮肤感觉的皮神经损伤,这种情况会存在一段时间,过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手术伤口愈合慢该怎么办?

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慢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肥胖、高龄、营养不良、缝合技术欠佳、局部感染、糖尿病等,原则是尽量保持伤口清洁,引流通畅。伤口愈合不佳在外科术后的并发症中属于比较轻微的,但处理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加强患者的营养,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对伤口愈合能起到积极影响!

超200斤女子无故崴脚后又骨折 医生:肥胖惹的祸

配图/视觉中国

53岁的周女士(化名)家住湘西桑植,自从21岁生完第一个小孩之后,就爱上了吃肉,每天三餐都要吃1斤半左右的猪肉,在35岁生完第四个小孩后,体重也从苗条姑娘变成了超过200斤的大妈,血压血脂都升高了。

3年前,周女士在行走时无任何征兆突然就左脚崴了,疼痛明显,后来休息后好了,没有在意。今年刚过完年,周女士又在行走时被一个小树棍绊了一下,一个踉跄人虽然站稳了,但是感觉左踝关节疼痛剧烈,无法行走。在家人陪同下送到当地医院,照片就发现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胫骨下段,一个锋利的碎片插入皮肤导致伤口形成。

结果在当地医院住了半个月,一个几毫米的伤口逐渐溃烂成5厘米的圆形伤口,发炎腐烂。但因为太肥胖导致伤口局部缺乏血供营养,一直经久不愈。今年2月,转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继续治疗。

在创伤骨科付三清教授和袁志根副教授的精心治疗下,周女士经过3次手术,住院33天后,于近日康复出院。

付三清教授提醒,肥胖不仅仅与高血脂、高血压等内科疾病有关,因外患者长期是过量负重,无论是骨头还是关节,长期的磨损和负重导致骨关节处于“亚健康”状况。一旦再接受一些额外的受力,就会出现疲劳骨折。患者3年前莫名其妙出现崴脚便是征兆,此次骨折已经是意料之中了。即使是一棵小小树枝的牵绊,但对于强弩之末的骨头,已经是可以压倒最后的救命稻草。

专家建议,周女士以后必须注意减轻体重,保持身体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不然骨关节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转,还会出现其他部位的再次骨折,并且还会引发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又会加大骨折的风险,从而出现恶性循环。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卢婷

市二医院微创减重手术摆脱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福音

人们常说“一胖毁所有”,当今社会无论男女都普遍认为“肥胖”不是什么好事情,“肥胖”不仅成为了丑的代名词,更会带来一系列危害。过度肥胖可能会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性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寿命。

面对健康威胁,肥胖人群应该如何抗争?

在传统减肥观念中,肥胖人群首先应当控制饮食,树立正常的饮食观念,多吃蔬菜,少吃甜食厚味的食物,同时要加强自身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是轻中度肥胖人群正确的瘦身方法,但务必要持之以恒。然而许多重度肥胖者,要做到上述要求确实难上加难,株洲市二医院普外微创外科主任栁涵提醒,那些尝试了各种常规方法都无法瘦身的超重量级“胖友们”,微创减重手术也许是上好的选择。

患者袁女士的减重手术经历

26岁的袁女士身高175cm,体重113kg,BMI39.9kg/㎡,自幼食量大、体重较同龄人超重,曾自行间断节食减肥,效果不佳,去年也曾规律在健身房减肥6个月,体重下降至106kg,后因未坚持运动,且饮食未控制,体重逐渐增加到113kg。为了寻求系统诊治,袁女士来到了株洲市二医院普外微创外科,经过检查确定袁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疾病。经过普外科对袁女士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符合减重手术指征,在袁女士及其家属同意下,普外科栁涵主任、李念医师为其行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术后一年,袁女士从最初的113kg成功减重至80kg,并且糖尿病也得到缓解。术前患者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如今的袁女士已经摆脱药物控制。

认识微创减重手术

据株洲市二医院普外微创外科主任栁涵介绍,所谓 " 减重手术 " 主要是通过微创对胃肠道进行重新 " 改建装修 ",使胃的有效容积变小,食量大幅度减少,同时旷置了部分小肠,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双管齐下从而实现减重的目的。早期的减重手术,采用开腹方式进行,腹部伤口多达15厘米以上,损伤重,并发症高。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腹腔镜微创设备、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产品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减重与代谢手术逐渐采用微创手术,腹壁仅有4到5处小于1厘米的小切口,较传统开腹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楚、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明显优势,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栁涵说,目前微创减重手术包括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手术、胃束带手术、胃内水球术四种,目前较流行且常规开展的是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手术这两种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比较适合年轻人,是利用腹腔镜把胃的大弯垂直切割出来使胃部形成一个约150cc的小胃囊,会减少刺激食欲的荷尔蒙 Ghrelin 分泌量,因此食欲也会降低。对于极重度肥胖以及合并其它严重肥胖并发症的高危患者而言,可选择该手术,能较快控制肥胖程度,尽早消除相关高危因素。

胃旁路手术是手术首先将胃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较小的上部,和较大的下部,然后截断小肠,重新排列小肠的位置,改变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根据美国国家健康中心2008年的数据,2000年后胃旁路手术已经取代缩胃手术,成为美国最流行的减肥手术,每年开展约10万例。

哪些人可以做减肥手术

一般情况下,具备以下1-3三种情况之一,并具备4-7所述条件者,综合评估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确认有与单纯脂肪过剩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脂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预测减重后可以有效治疗的人。

2、腰围:男≥90cm、女≥80cm;血脂紊乱:甘油三酯≥1.7mmol/L;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0.9mmol/L、女﹤1.0mmol/L。

3、连续5年以上体重稳定或体重稳定增加,BMI≥32。

4、年龄在16-65岁,需要根据检查指标等多个条件考虑。

5、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者。

6、没有酒精或药物依赖,没有严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

7、病人要了解术式,理解和接受风险;理解术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改变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并有承受能力,积极配合术后随访及营养指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