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特别累(身体肥胖乏力感觉很累是怎么回事)
越累反而越胖?可能是它在作祟
最近有朋友发来求助说
我的儿子之前挺瘦的
但上班之后我就发现他越来越胖
他说因为工作太忙,于是就越来越胖了
可能是“过劳肥”
这“过劳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过劳肥”
“过劳肥”属于压力型肥胖,对于主要进行脑力工作的上班族来说,通常会出现运动量不足, 甚至不运动的情况,脂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会出现“过劳肥”。
正常情况下,身体能够自行控制皮质醇分泌,调节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但是当生活工作压力很大时,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就会升高,会加速新陈代谢,不断提醒机体需要补充能量,于是就会食欲增强,导致摄入过多。
同时,如果经常熬夜,情况还会加重,因为熬夜时饥饿素会快速增加,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导致夜间不断进食。如此一来,白天黑夜都过量饮食,导致脂肪不断累积,身体缺乏运动导致脂肪无法被消耗,脂肪不断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劳肥”。
我国一半成人超重肥胖
2021年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发布的《之公民体重管理卫生健康指南》提到,从2004年到2012年,我国肥胖患病率增加3倍多。
而我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调查结果显示,BMI≥24.0kg/m2者,也就是说超重的人:
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 BMI:18.5 ~ 23.9 kg/m2) 的3倍~4倍;
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2倍~3倍;
伴发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即血压高、血糖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三酰甘油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3倍~4倍。
2017年刊发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美国哈佛大学关于“成年早期至中期体重增加与后期主要健康结果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中青年每增加10斤体重,中老年时:
糖尿病风险增加30%
高血压风险增加14%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8%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6%
不吸烟者死亡率风险增加5%
控制好体重
这5个关键点要牢记!
1. 运动方面
运动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耗脂肪,一般至少需要20分钟。因此,想要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最好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这也正是很多人每天运动,但仍然没有显著效果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由于自身懒惰或是事务繁忙等原因,期望一次运动就能带来体重的明显变化。但是,运动必须长期且达到一定稳定的频率才会带来身体的改变。
此外,在强度方面,以微微出汗为宜。建议中老年人,运动后适宜心率=170-年龄,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八段锦、跳舞、快走、骑车等。运动应该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 饮食方面
江南饮食在营养体系上和地中海饮食相似,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总结了江南饮食的六大特点: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此外,国人往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WHO和营养学界对膳食纤维的摄摄入给出了统一建议,即每人每天摄人量在25g-35g。不过,我国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人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人均膳食纤维总摄人量约为13g/天。
建议多吃一些果蔬、补充全谷物,保证膳食纤维摄入。
3. 心情方面
压力大使得皮质醇升高,引起脂肪分解,全身大量脂肪被动员进入血液,当脂肪没有得到消耗,它会重新分布,也就是向身体的中心囤积。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
所以,保持一个好的、轻松的心情非常重要。
4. 睡眠方面
最好23点前入睡,保证规律睡眠时间。
5. 体重方面
健康的减肥目标是体重降低0.5kg/周~ 1.0kg/周,快速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资料:CCTV生活圈
编辑:毕扬静
越累越胖?别让压力成为“长肉肉”的原因
26岁的市民叶先生(化名)是一位媒体从业者,最近他发现自己实习加工作5年时间中竟然长胖了40斤……其实,像叶先生这样工作后长了很多肉肉的人不在少数。近日,“人为什么会越累越胖”更是冲上了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为此,记者请教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张倩。
“压力胖”“过劳肥”并不少见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上班族面临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与之而来的,是“压力胖”“过劳肥”也越来越多被大家提及。在张倩看来,这种由于压力、劳累引起的肥胖确实是存在的。
“在我们内分泌科门诊中常常会接诊这一类的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中青年、高强度工作,经常出差或者熬夜,久坐不动。常见于白领、司机、高强度脑力工作者等等。”
张倩说,上个月接诊的30岁患者黄女士(化名)从事IT行业,没有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病的家族史,但由于工作性质,不得不经常加班、熬夜,她还爱吃甜食、火锅,却几乎不运动。这直接令黄女士1年多的时间体重增长近20千克。“通过系统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位女性不单有肥胖的问题,还合并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脂肪肝以及月经紊乱等问题。”张倩表示,针对黄女士的情况,需要通过饮食、运动以及药物联合干预的治疗手段。据了解,通过干预,黄女士的身体指标正在逐渐好转。
靠安抚性食物减压,容易越累越胖
张倩指出,其实过度劳累,压力大,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肥胖。“我们人体长肥肉的本质是身体有多余的能量没有及时消耗掉,从而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人体变胖。”任何原因所致的摄食过多,消耗减少,久而久之都会引起肥胖。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除了长期久坐不动,部分人甚至会将外卖食品视作家常便饭。张倩提醒,外卖食品往往与“高糖、高油、高盐”不分家,而长期摄入这种高热量食物,“发胖”就在所难免。
压力,也是无法忽视的一方面因素。张倩指出,如果从事的是高压力工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体大脑就会想通过摄入一些“安抚性食物”来抵抗压力反应。“安抚性的食品”,顾名思义指的是能够使人获得安抚或幸福感的食物,包括高糖,高脂肪或是童年记忆里喜欢的食物。“当压力大时,人们会持续摄食增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进一步引起皮质醇水平的紊乱和一些代谢问题,这些又会进一步激化压力反应,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出现越累越胖的现象。”
拒绝“压力胖”, 分辨是馋还是饿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快,怎样才能不让“肉肉”找上门?张倩给出如下建议:
1、调整作息,排解压力。尽量少熬夜,避免连续熬夜。白天工作之余安排一些活动,哪怕是在工作空间就可以完成的简单运动。 2、分辨是“馋”还是“饿”。尽量规律三餐,可以适当加餐,学会抵制不健康食品的诱惑。
3、用健康食品替代“三高”食品。选择热量低的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类,以满足想吃食物的欲望。
4、关注压力,及时发现身体异常信号。(见习记者 吕彦霖)
来源: 扬子晚报
一到冬天:又冷又累又胖了……趁着周末动一动也能当健康达人
先快速奔跑,然后扑到一块钢板上,脸朝下趴着,以大约13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一条蜿蜒狭窄的赛道上滑下去……
图源:Olympics
这项危险的运动叫钢架雪车,它还有一个可怕的英文名——Skeleton(骨架),据说是因为使用的雪车造型像人体骨架而得名。
通过移动头部和肩膀,或者弯曲小腿,运动员可以转动雪车。这项运动不仅锻炼身体各部位,还能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虽然它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比赛项目,但参与人数和观众关注度相比于其他热门冬季运动(如滑雪、冰球或花样滑冰)要少得多。
这种运动叫雪橇,运动员躺着滑下去,图源:Olympics
能在冰天雪地中从事极限运动的,毕竟是少数人。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天冷了,可能只会宅在家中懒得动。
在冬天,环境光强度低,白天时间缩短,这导致人们维生素D摄入量减少,从而感到疲倦或疲劳;有些人还会遭受“冬季抑郁”,这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缩写SAD),这可能让人情绪低落,很难有起身运动的动力;还有些人冬季期间的睡眠会出问题,进一步导致能量水平低。
除了在冬天运动确实会更难一些,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工作时间,通勤时间、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也会让人产生职业倦怠,而工作过度和职业倦怠也在压抑人们运动的积极性,出现过劳肥等健康问题。当身体超重时,反过来又会让人觉得疲惫,不想动。
图源:Lifetime
然而,缺乏运动也提高了成年人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成年人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的运动。而对于工作日没有时间运动的牛马来说,只在周末运动仍能收获健康益处。
只在周末运动也可以
在周末集中运动的人被称作“周末勇士”(weekend warrior)。今年9月,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对比了“周末勇士”、规律的运动者和不运动者,发现不管是“周末勇士”还是规律的运动者,经过运动,这些人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种疾病风险都显著降低了。另外,与不运动的人相比,“周末勇士”和规律运动者患高血压的风险都更低——分别低了23%和28%。
今年8月,我国的研究人员发布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的一个研究也表示,与不运动的成年人相比,周末勇士患痴呆症、中风、帕金森病、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都更低。周末勇士们运动获得的健康益处和平时经常运动的人类似。
冬天运动的注意事项
在冬天运动,热身很重要。如果是在较为寒冷的天气里,热身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专业的运动教练会建议冬天在正式锻炼前采用持续运动的方式进行热身,例如跳绳或慢跑,然后再转为更高强度的运动。
虽然我们的呼吸道能在空气进入肺部之前将其变暖,但是,冷空气一般都是比较干燥的空气。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就会降低。干燥的空气会刺激人的呼吸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冬天锻炼期间和锻炼后都会出现咳嗽、喘息、粘液过多和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因此,冬天外出活动时我们可以戴口罩或者专门的呼吸面罩,这可以减缓气流,重新吸收呼出气体中的水分。
不过目前,冬天出门运动是否戴口罩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具体也要看什么运动类型以及个人身体状况。此外,在冬季运动时也应该注意补水。虽然因为气温变化我们的身体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感受,但身体仍然会脱水。
其次,在冬天,进行同样的速度或者力量训练,我们的身体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或者花更长的时间适应。进行冬季户外运动时,衣服和鞋子也更重,衣服之间的摩擦也会增加,这些因素也意味着我们冬天运动时的能量消耗会增加,例如在冬季徒步或骑自行车时消耗的能量可能比在温暖的天气里多10%。
滑雪每小时能燃烧大约300卡路里,如果强度较大的话,消耗量会更大。图源:Robinseed
如果觉得冬天滑雪太奢侈,出门太冷太费劲,你可以尝试在家里腾出一个空间,打造一个家庭健身房或者“健身角”。如果没有健身自行车、跑步机或者划船机等器材,一张瑜伽垫和一对哑铃也可以是不错的健身设备。如果连瑜伽垫或者哑铃都不想配备,你还可以拿出电脑或者手机,跟着网络健身视频一起运动……
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助于减肥或增肌,也能缓解我们的疲劳和生活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
转自:把科学带回家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