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笨(肥胖的人做事慢又笨)
胖,让人变笨?神经内科专家称太胖或太瘦对大脑不利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1日讯(记者毛茵)胖会让人变笨?美国研究表明肥胖确实可能影响大脑健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高华教授认为,两者可能有关联,但不一定是因果或必然关系,国内还缺乏大样本研究。武汉神经科专家表示,其实太胖或太瘦对大脑都不利。
在美国,几乎三分之二的人都有这种导致大脑不健康的迹象。包括5000多人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过多的腹部脂肪是大脑不健康的一个警告信号。腹部肥胖越严重,他们的大脑功能就越差,这是通过对记忆、语言和一般心智能力的测试得出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肖劲松主任医师解释,身体的形态取决于腰围和臀围的比例(腰围÷臀围),男性腰臀比率≥0.90的是苹果形,
肖劲松主任医师进一步说明,从临床上看,太胖是对大脑肯定是不利的,因为肥胖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卒中、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直接或者间接伤害脑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大脑会自然萎缩,不同的人群大脑萎缩的程度有所不同。超重者的脑白质有所损伤,这就意味着,肥胖者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反应较慢,因此,胖了会变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太瘦的人到老了更容易脑萎缩”,肖劲松同时指出,瘦的老人(BMI值在18左右,甚至更低的)往往属于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大脑功能的维持。但目前我们不知道这个度在哪里。
甜食、酒精、油炸食品、过咸食物、加工蛋白质,这些是多位营养学家总结出的“有损智商的5种食物”。拒绝肥胖和变“笨”,请远离这些“美食”!
【编辑:刘思】
名医话健康 | 肥胖不仅多病,还会让你变笨!
2019年2月5日,英国拉夫堡大学教授在世界权威临床神经病学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项新发现:肥胖和腰臀比高(衡量腹部脂肪的一种衡量标准)的人的大脑体积要比那些健康的人小一些。具体来说,腹部脂肪与灰质体积减少有关,灰质是含有神经细胞的脑组织。
“我们的研究对一大群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肥胖,特别是腹部的肥胖,可能与大脑萎缩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而较低的脑容量或脑萎缩会增加记忆力下降和痴呆的风险。
除了这项研究提到的问题
肥胖还被认为跟多种疾病有关!
肥胖会让人变笨,你还能淡定吗?
肥胖不但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的代谢疾病,还会让你变笨。昨天,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国际合作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暨2014年南京神经科学(神经—精神—心身)高峰论坛上,专家们的话要让肥胖一族不淡定了,而且,最新研究还显示,食物成瘾者和海洛因成瘾者大脑表层的改变很相近。
大学生食物成瘾“横着长”
女大学生刘某今年22岁,个子只有1.55米,可是体重却有140斤。去年底因为和家人争吵导致心情不太好,刘某渐渐地患上一种怪病,拼命想吃东西,而且一点都控制不住自己,正是贪吃,让她体重还在不断飙升。意识到自己吃得太多的刘某,想着要少吃点,但理智总是战胜不了想吃的心,她只能寻求其他办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吃泻药,泻完后继续吃。但老是吃泻药让刘某很受伤,她又换了新招,吃过东西就用手指抠喉咙催吐。几个月下来,刘某内分泌出现失调,月经干脆不来了。前几天,刘某在家人的陪伴下到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医生发现她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最终被诊断为“食物成瘾”,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参加此次论坛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精神病学系刘一军教授介绍,肥胖和食物成瘾的问题一直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最新的研究发现,食物成瘾患者的大脑神经影像改变与常人不同,他们进食的中枢神经控制着进食的多与少,通过给这些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专家发现他们的神经影像功能、结构的改变与海洛因依赖有很相近的地方。当然,也不排除基因不同导致个体是有差异的,基因的不同导致行为的改变,他们所呈现出的脑影像也是不一样的。
研究称肥胖人群反应慢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心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勇贵教授介绍,最近研究还发现肥胖人群的脑白质是有所损伤的,可以说越肥胖的人群他们的认知功能相对较差,反应也要慢。“所以说,胖了会变笨是有道理的。不过,并不是说越瘦的人越聪明,体重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袁勇贵强调。
袁勇贵介绍,目前最常见的食物成瘾主要是对甜食、快餐以及腌制食品的成瘾。通过对肥胖人群的干预治疗,比如缩胃手术后,他们脑白质损伤会慢慢恢复,食物依赖也有所下降,但这是因为手术还是体重下降导致上述的改变,目前这个领域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目前对于肥胖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最主要是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新习惯的养成。在研究中也发现,这类人群中约有一半的人都会有情绪问题,比如焦虑等,所以及时发现及干预是很重要的,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虽然治疗周期长,一般为1—2年的时间,复发率也有80%,可毕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身疾病疑难杂症
可请美国专家远程会诊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国际合作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是集心身疾病的临床、教学、培训、科研与转化为一体的专门机构,首批合作的重点将放在睡眠障碍、疼痛障碍、进食障碍和肥胖、酒依赖等四个方面。袁勇贵教授介绍,对于心身疾病患者中的“疑难杂症”,可以安排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知名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同样中国资深的心理医生也可以去佛罗里达大学进修、培训,起到共同交流和促进合作的作用。
来源:中大心理
作者:崔玉艳
欢迎订阅此账号:康复医学网
微信平台ID:cnkfyx (每天推送最新康复资讯)
主编微信ID:721786001(为你的康复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