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气短(儿童肥胖气短吃什么药)
小儿肥胖的症状有哪些 需做些什么检查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多吃点,吃好点,结果会导致孩子患上小儿肥胖症,其实,孩子过胖要是不加以控制的话,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的,因此,家长需要多加注意,而对于小儿肥胖的症状表现,也是大家应多加了解的,那么,小儿肥胖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肥胖的症状: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l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患儿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体态肥胖,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
腹部偶可见白色或紫色纹。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掩盖,而被误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可作为肥胖的起因或维持肥胖的因素之一。
单纯性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明显肥胖的儿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扩展和膈肌运动,使肺换气量减少,造成缺氧、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症。
患上肥胖症要做的检查:
1、人体测量学指标
如腰围、臀围、大/小腿围、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过度增加。行为偏差。
2、内分泌紊乱
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糖增高、性发育常较早,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肥胖女童初潮早易伴各种月经紊乱。
3、血清胆固醇增高
三酰甘油、胆固醇大多增高,严重者β脂蛋白也可增高。
4、肺活量
有氧能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常发生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膈升高限制胸廓扩张和膈肌运动,肺通气减少,肺功能减弱,肺活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活动中提前动用心力储备,至心功能不足,通气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
适宜小儿肥胖症患者吃的食物:
1、宜选热能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笋、萝卜等。必要时可在两餐之间供给热能少的点心如不加糖的果冻、鱼干、话梅等。
2、宜食用蛋白质食物,既能满足食欲,又其特殊动力作用较高,且为生长发育所必需,故供应量不宜少于2g/kg/d。
3、碳水化合物体积较大,对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皆有帮助,可作为主要食品。但应减少糖量。
4、维生素及矿物质应当保证供给。
【科普创新月】家有胖娃还爱喘,别不当回事,小心肥胖型哮喘
阳阳是个7岁的小胖墩,疫情期间闷在家里,吃得多,运动少,胖了小10斤。一个礼拜前阳阳开始流鼻涕、打喷嚏,还时不时咳嗽几声。妈妈心想,真奇怪,每年一到换季的时候,阳阳准感冒。她给阳阳吃了两天止咳药,没见好转,想着能不上医院就不上医院,又给阳阳吃了三天抗生素,还是不见好,阳阳一跑跳或接触冷空气,就咳得更剧烈了。最近3天,阳阳总是天没亮就咳醒;昨天晚上还觉得胸口憋气,半夜里睡不踏实总想坐起来,嗓子里呼呼地响,像在拉风箱。
爸爸妈妈急忙带着阳阳来到医院,经过一番询问和检查,医生说:您家孩子很有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了。阳阳妈妈瞪大了眼睛:哮喘?怎么可能呢?医生说:我先给孩子做上雾化,再跟您详细说。
医生询问妈妈得知,阳阳出生时是个8斤多的胖小子,从小就比同龄人壮实许多,胃口好,食量大,还不爱动。大概4岁起,阳阳每年季节交替时都会反复咳嗽,一年3-4次。去年那次反复咳了两个多月,有没有过喘息妈妈也说不上来,只记得当时医生也给阳阳做了雾化,病才好。阳阳早晨起床时总爱打喷嚏、清嗓子,平时还有揉眼睛、揉鼻子的小毛病,说他多少回也改不了,最近一段时间眼睛下面还出现了浓重的黑眼圈,妈妈正纳闷,小小年纪也没熬夜,咋就变“熊猫眼”了呢。
医生解释道:
孩子的这些小毛病,很可能都是由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症状。每到春夏或夏秋交替时,花粉、树粉等等过敏原就开始四处播散,引发流涕、喷嚏、鼻塞这些症状。阳阳的“熊猫眼”其实也和过敏性鼻炎有关,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下眼睑浮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就出现了所谓的黑眼圈。您家孩子之前反复的咳嗽,有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表现,这是一种以反复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哮喘类型,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孩子反复咳嗽,家长不要着急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医生又问:
家里有没有养宠物?有没有人吸烟?爸爸说:之前养过一只小猫,阳阳一跟小猫玩儿,就鼻子痒痒、打喷嚏,所以只好把猫送人了,我和他爷爷吸烟,但是每次都在小院里吸完了才进屋。医生说: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能导致孩子过敏,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可以帮助您了解孩子的过敏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防护。但是过敏原的检测内容是有限的,您细心观察到的,更有意义。比如孩子跟小猫玩耍后出现打喷嚏,就很有可能是猫毛过敏的表现。尘螨和霉菌也是非常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建议勤换被褥,使用高温清洗、阳光暴晒,避免用物霉变。季节交替时尽量避免到野外游玩,外出佩戴口罩,必要时可以局部使用花粉阻隔剂。
妈妈着急地问:
大夫,真的是哮喘吗?这个病严重吗?我们能治好吗?还有,他这么胖,又得了哮喘,我们还可以上体育课吗?
医生语重心长地说: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虽然无法根治,但只要长期规范治疗,大部分都能控制良好。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除了医生的治疗和指导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您家孩子在哮喘的同时,还合并了肥胖,更加需要生活习惯上的自我约束。
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希望您能记住。
哮喘需要长期规范药物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非感染性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长期吸入或者口服药物的治疗。建议哮喘专病门诊定期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不可以随意自行停药。我们最常使用的哮喘控制药物是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它可以直接作用在气道黏膜表面,效果好,用量少,全身影响轻,只要掌握规范操作和合理用量,不必担心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会儿我会指导阳阳掌握正确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
哮喘治疗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自我管理
在长期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孩子每天早晚监测呼气峰流速值,坚持写哮喘日记,峰流速仪操作简便,坚持使用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家中应常备吸入激素和哮喘症状缓解药物,家庭成员都应掌握急性缓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我们的目标是:不让孩子喘起来。因为每一次的哮喘发作,都是对肺功能的打击,都可能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
治疗哮喘的同时,肥胖问题不容忽视
肥胖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小胖墩比正常体型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哮喘。而相比体型正常的哮喘患者,肥胖型哮喘往往发作更频繁,症状更严重,控制更困难,更加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哮喘患儿的家长往往担心运动诱发哮喘发作,限制孩子的体育活动,导致孩子越来越胖,肥胖又降低了患者对缓解药物的敏感性,影响治疗效果,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肥胖型哮喘的患儿来说,体重控制尤其重要。
我们主要从运动和饮食两方面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在哮喘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孩子完全可以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既有利于体重控制,又能增强肺功能,改善哮喘症状。建议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推荐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以游戏的形式,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方式,一周3-5天,每天以60分钟为目标,至少2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大部分最好为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天气良好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促进钙质吸收。还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
饮食方面,应当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饮食规律、多样化,可以选择鱼类、新鲜蔬菜水果、低饱和脂肪食物,有助于降低哮喘发病风险,改善哮喘控制。同时减少高糖、高脂、低营养食物的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推荐使用小餐具进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家长自身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健康饮食行为给予鼓励。肥胖哮喘患儿常常合并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型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不佳相关,在增加户外活动的同时,应注意规律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肥胖型哮喘的症状,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此外,家长还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循序渐进改变生活方式,坚持下去,肥胖和哮喘都是可以控制的。
听完医生的一席话,阳阳的爸爸妈妈终于舒展了紧锁的眉头:谢谢大夫,我们之前对这些了解的太少,这下心里有底了,我们一定好好配合,一起努力,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文丨小儿内科 钱艺
图片源于网络
这段时间孩子成了“小胖娃”?医生:应这样对肥胖儿童进行干预
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虽然让家人之间有了更宽裕的相处时光,但是家里的“小神兽们”是不是也像下边图上一样,每天离不开电视、零食、电子屏和床呢?殊不知,每日的活动量减少也间接促成了很多小胖娃的出现。
其实,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现在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的超重率为12.2%,肥胖率为7.3%。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群的肥胖干预已经刻不容缓。
今天,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营养科专家来给大家说说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那些事儿。
首先要想知道孩子到底胖不胖,就要了解孩子处在什么状态才算肥胖?
权威建议,6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可以应用体重指数(BMI)进行肥胖筛查。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中, BMI处于第85百分位与第95百分位之间为超重,BMI≥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95百分位数就是肥胖了。
这里所指的BMI,也就是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 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您可能会问了,胖了又如何?肥胖对孩子有影响吗?
研究发现,儿童期的肥胖多与成年后的肥胖呈现相关性,进而会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1.增加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儿童青少年期的肥胖多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成年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此外,青春期女孩的肥胖多有雌激素分泌过多,出现类似多毛、痤疮、经期紊乱等不适,严重者还可导致不孕。
2.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调查发现,肥胖患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是正常儿童的3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也多伴血脂异常。
3.心理及其他系统的影响。肥胖儿童多出现一些心理社会学影响,例如自卑、情感疏远、焦虑和抑郁等。此外,肥胖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胆石症最常见的病因,严重者还可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那么,胖了怎么办?如何对肥胖儿童进行干预呢?
儿童肥胖干预的目标是身高稳定增长,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使其逐渐达到正常的BMI。
1.饮食干预
首先,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饮食干预可以采用Epstein等人的交通灯饮食干预模式,即将食物分为3类,
红灯食物——高糖类、油炸食品、黄油、奶油、冰激凌等。
黄灯食物——谷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果脯等。
绿灯食物——蔬菜类、杂粮和杂豆等。
儿童青少年应减少红色或黄色食物的食用,而更多地应食用绿色食物。在保证孩子食物多样化,满足身体能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摄入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快餐食品”等。另外,肥胖儿童应按时定量进餐,尤其是早餐,避免日间过多食用零食,增加额外的能量摄入。
2.运动干预
饮食干预是减少了能量摄入,而运动干预是增加能量消耗。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60分钟,也就是运动中感觉微微气喘,但是能够说出完整语句的运动。骑自行车、慢跑、打排球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同时应减少非学习必需地面对屏幕时间、久坐时间。
3.家庭和社会干预
社会应加强对家长关于健康养育方面的知识普及,从而塑造父母合理膳食的表率作用。同时,应注重对肥胖患儿的心理干预,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 通讯员 孙青)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