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研究层次(肥胖的研究)

中国家庭报 0
文章目录:

建立多层次、精准的肥胖防治策略

吕兰婷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肥胖是导致多种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口健康。健康体重管理已成为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这在学术界基本已成共识。目前,对肥胖的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公共政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从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角度看,肥胖防治已经成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没有将肥胖防治单独列为一个专项行动,但在15个专项行动中,有多个行动都与肥胖防治、城市体重管理息息相关。例如: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心脑血管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等,此外,如妇幼健康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等也都与肥胖防治、健康体重密切相关。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些专项行动,以及在落实过程中全国各地的各种“试点”项目,可以说是从宏观的公共管理政策角度,对现阶段我国肥胖增长趋势进行干预、管理,对居民的健康观念和行为进行引导。

根据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对肥胖防治政策的出台以及城市体重管理的推动在不断加强。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肥胖管理和健康体重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文件涉及肥胖的预防、诊断、干预和管理等诸多环节。同时,还针对肥胖的高危人群制定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指南,如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三高”人群,针对超重肥胖患者发布了治疗指南和相关政策。面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增长的现状,还特别加强了对这一人群的关注。

其次,从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角度来看,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临床和医学研究领域近年来也更新发布了相关的专家共识、指南等。这些专家共识和指南覆盖了健康监测、肥胖筛查、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和运动)、相关慢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以及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初步形成了针对肥胖的防治措施。

可以说,目前我国针对肥胖防治以及健康体重管理,已经能够看到一个初步的防治政策雏形。就近年来我国超重肥胖人群不断上升的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在现有政策雏形基础上,尽快建立一体化、完善的健康体重管理体系十分迫切,也大有可为。

面对目前涉及各个方面、相对碎片化的现有肥胖防治政策体系,应尽快完成整合,使其成为有机整体,发挥1 1>2的矩阵式效应,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精准的、有活力的健康体重治理体系,并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人口健康战略。

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国家层面更加注重健康体重对全民健康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政策体系的同时,还需要有确保政策体系可以很好地实施、落地的具体方法。如细化不同人群健康体重管理政策和防治策略,让每个人都可以快速匹配到最适合的健康体重管理方案。

媒体应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对健康体重观念、健康体重管理的正面效应、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及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在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机关建设、健康企业建设的支持和引导下,为员工和家庭提供更多健康体重管理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进来,贯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理念,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一餐做起,让健康城市、健康体重积跬步成千里。

在这一过程中,呼吁加强对卫生管理领域人才的培养,并号召更多卫生管理领域的人才加入肥胖防治、健康体重的事业中来,打破以往偏重临床和流行病学角度对超重肥胖的研究曲线,从人口健康角度助力肥胖防治多层次治理体系的建设。

减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是心情,中间层是饮食,最上层是运动。

不要为了减肥而运动,而是为了健康而运动!不要为了减肥而改变饮食,而是为了健康而改变!

1.减肥的怪圈

相信很多经历过减肥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运动/节食→体重下降→恢复饮食→体重反弹→再次运动/节食,永远都走不出这个减肥失败的怪圈。

也有很多人花了很多钱,通过所谓的按摩穴位,然后在减肥店老板的要求下严控饮食,最终是瘦了,但是你也搞不清是因为按摩的原因还是节食的原因,一旦疗程结束,稍加控制不住自己,也会很快反弹,这整个过程你没有得到任何快乐。

有的人就算减肥成功了,也一直战战兢兢,生怕反弹,也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这第一章节,我不谈减肥的具体方法,而是专门指出减肥最大的误区,帮助大家重新建立正确的减肥理念。

2.减肥最重要的基础——快乐的心情

减肥过程当中,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在如何运动和如何饮食上,却忽略了减肥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快乐的心情,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减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是心情,中间层是饮食,最上层是运动健身。

只有认识到心情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科学的减肥,否则,我们将一直现在上面所说的减肥的怪圈中。

我们以往把很多精力耗费在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减肥食谱上,研究如果快速减肥,或者研究哪种运动最燃脂,希望自己的脂肪快速燃烧掉,却一直忽视了减肥最根本的基础,要用快乐的心情来面对减肥。

因为急于求成,立着不着边际的flog,用着各种“不瘦XX斤,不换头像”的方法来激励自己,天天把减肥弄得像苦行憎的生活,所以我们很多人一直在反复减肥,然后不断反弹,然后再节食,暴饮暴食。这样的恶性循环一直在持续。

所以,要减肥,先来认同我今天提出的这个观点:减肥一分靠练,三分靠吃,还有五分靠心情。

为什么我们研究过的各种减肥方法,没有专家、学者、私教、减肥店老板、大V提出这样的减肥观点?因为这个观点不能充分体现利益啊。

首先,营养学专家不会提出来,他们会一直强调,三分练,七分吃,吃才是最重要的,进而去卖各种减肥食谱。

其次,健身教练也不会给你提出来,因为他们更相信运动减肥,他们会告诉你,运动才能燃脂,运动才是减肥最大的利器,进而让你去买各种健身课程。

再次,各种各样的减肥店老板也不会提出来,他们会告诉你,要严控饮食,要按摩精油,精油两千五一套。

最后,心理学家也不会提出来,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研究领域是抑郁症、精神病等心理科学领域,而不是减肥啊。

只有我们这种,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并且善于总结反思的普通人,才会提出来,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切身经历,是走了很多弯路,经过各种实践总结出来的适合普通人的方法和观点。

3.“管住嘴、迈开腿”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我曾经也是吧“管住嘴,迈开腿”奉为减肥的圣经,你不瘦就是因为没有管住嘴迈开腿,总之,你就是懒。

可是懒,使我们很多普通人的通病呀~

今天我们仔细研究下,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六个字我们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去做“管住嘴、迈开腿”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是在用各种心理上的压力去强迫自己去管住嘴,迈开腿。

为什么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呢?

因为我们的身体内心在抵触运动,我们的中国胃在抵触清淡健康的饮食。

为什么内心上会抵触呢?

因为我们自制力差,明知道运动有益身体健康但是不如躺着刷手机、打游戏舒服,明知道吃炸鸡喝啤酒撸烤串吃火锅对减肥不利,但是还是忍不住要吃,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你自己不是你自己,你永远都迈不出第一步。

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呢?

因为我们大脑中的两个小人力量悬殊太大,堕落的小人轻松打败自律的小人,我们的意志力太薄弱,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压力,有来自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孩子的压力、失恋的压力等等,我们工作不顺、感情不顺、日子黯淡无光,我们在应付这些压力的时候,早就用光了我们那点可怜的意志力。

我们生活中看上去充斥了很多负面情绪,而且会掏光了我们自律的能力,根本就没有毅力去控制饮食,运动,我们无法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所以,我们很多人一直减肥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心情

4.减肥之前,我们先干一碗“鸡汤”

我们只有认清了减肥的基础是心情这个观点后,我们的关注点才回从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运动方式、研究饮食结构中抽身出来,我们先不考虑何种运动最瘦身,何种食谱最减肥,其实这些东西都非常简单,只要我们处理好了自己的心情,这些问题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01发自内心的接纳自己、爱自己

我们首先要花主要精力去让自己学会,如何更好的接纳自己,爱自己,去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磨练和快乐,我们会慢慢明白,任何结果对我们来说都是美好的,失败了就是经验,成功了就是精彩,最重要的是自己一直在付出,在享受整个过程,任何结果都是一种经历。

02通过深度阅读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认知力

我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水平,不会再因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去浪费自己的注意力,消耗自己的意志力,让自己的失去控制力,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琐事去和恋人、亲友大吵大闹,因为我们会非常笃定我们的诗和远方就在前方。

03了解食物

我们要去研究自己和食物的羁绊,我们不该去纠结这个该不该吃,该怎么吃,我们会慢慢的形成自己健康的饮食观念,会慢慢的改掉暴饮暴食的习惯,会慢慢的感觉,健康的饮食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一切的一切都在慢慢的进入良性循环。

04了解运动

我们来了解自己对运动的看法,我们不必纠结为什么要运动,该不该运动,哪些运动更适合。我们可以大胆去尝试各种运动,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别再犹豫,穿上自己的装备,自信,快乐的走出去,享受运动的美好。

写到这,越来越像是一碗浓浓的鸡汤,我想这更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5.为了健康而减肥

01致本就快乐的你

如果你本就是一枚快乐的小仙女、小帅哥,没有多少负面情绪,学习优秀、工作稳定、感情甜蜜,有自控力,只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运动或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有点肥胖,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为了健康长寿而减肥。

那么你完全可以从改变饮食做起,去了解什么才是最有利于减肥的饮食结构,开始尝试各种运动方式,去寻找最有利于减肥的运动方式,什么运动自己最喜欢的,或者说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因为,只要我们有个相对快乐的心情,减肥对我们来说真的会变得非常简单。我们可以非常轻松的低碳、低糖、甚至可以尝试轻断食。

02致当前郁闷的你

如果你现在感情不顺利,工作不顺利,不会处理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减肥真的非常容易走弯路,减肥可能对你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你必须先调整心情,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节食,去运动,等各种冲动之后做出的疯狂减肥方式。

压力大,心态不好,就算给你一张最科学的食谱,请最专业的教练,也瘦不下来。

所以,你要做的是,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该如何提升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呢,就像上边第四节提到的:

先发自内心的接纳自己,爱自己

通过深度阅读思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认知力

了解事物

了解运动

做这些容易吗?不容易,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现在一点一点养成各种好习惯,发自己内心的去改变自己,不仅仅是饮食,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认知水平,每天都能感受到内心的阳光,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未来的幸福充满了信心。

等你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在成长,进步,你会发现自己一天比一天爱自己,你再也舍不得去糟践自己的身体,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好好爱护她,保证她的健康,完美,等你准备好了这一切,减肥这种小事,再也不会来折磨你了。

.6.本章结语

减肥不是简单的“管住嘴,迈开腿”,不是“三分练,七分吃”。

减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是心情,中间层是饮食,最上层是运动健身。

不要为了减肥而运动,为了健康而运动。

不要为了减肥而改变饮食,为了健康而改变。


后边章节我们将陆续展开,至少不会少于五个章节,后边私章的内容如下:

2.类生酮饮食的原理,和食欲有着怎样的关系。

3.吃对肉,吃好肉,清松瘦。

4.如何快速进入类生酮状态,快速瘦身。

5.接地气,符合中国胃的类生酮减肥食谱。

(欢迎订阅,我们一起快乐成长、一起健康瘦)

作者解读|面向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挑战,深入分析多层次影响因素

中国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国,拥有超过2亿的6~19岁儿童青少年。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营养转型,儿童青少年中过度营养负担不断加重,已成为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青春期被视为继婴幼儿期之后的“第二个关键窗口期”,具有重要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潜力。《柳叶刀》青少年健康重大报告(TheLancetCommission on adolescent health and wellbeing)强调,青春期的三重红利潜力可以通过投资青少年及其健康与福祉,实现从青春期到成年,再到下一代的代际传递。然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的急剧上升在年龄、性别和地区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且对个体、群体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终生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描述并识别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主要催生因素及其潜在的层级结构,对制定可扩展、有效且量身定制的预防、控制和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但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快速增长显著增加了公共卫生负担。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到2030年,肥胖率将飙升至15.1%,将对中国的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整合全国性调查数据、国际文献和政策指导,通过跨学科合作,系统评估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决定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措施和优化儿童青少年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

研究结果

图1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终生累积健康影响及潜在干预益处

儿童青少年肥胖对个人、社会和经济带来广泛影响一方面,它可能带来短期健康问题,如身体素质差、代谢疾病、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肥胖能够预测长期健康结局,增加成年后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进而,它也可能通过代际传递影响下一代健康。肥胖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在急剧增加。据预测,2025-2092年期间,直接医疗费用预计为210亿元人民币,而包括生活质量和生产力损失在内的间接成本将达到218万亿元人民币。有效的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这些疾病和经济负担,带来健康和经济双重获益。因此,制定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精准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图2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多层级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多层次、多维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分为群体 “决定因素”和个体 “风险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例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动了快餐外卖的普及,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则显著减少了儿童青少年的运动时间。此外,自然环境的变化,如空气污染、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及夜间光照过度暴露等,也为肥胖带来了新的健康风险。

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学业负担增加了久坐时间和睡眠不足的可能,运动场地和设施的不足进一步限制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而健康食品的获取困难也让不健康饮食问题更加严峻。同时,校园中的同伴行为和体重污名化现象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饮食习惯构成潜在威胁。

家庭层面的作用尤为关键。研究表明,父母的饮食习惯、运动模式以及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父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久坐、摄入高热量食品等,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风险。同时,隔代养育中祖辈对高糖、高脂食物的偏好往往导致过度喂养,而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更易养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个体层面,肥胖风险贯穿于生命早期至青少年阶段。胎儿期,母体压力、不健康饮食、妊娠糖尿病及烟草暴露可通过影响胎儿发育从而增加肥胖风险。婴儿期,母乳喂养和科学辅食添加有助于降低肥胖风险。儿童期,饮食西方化趋势显著,能量密集型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加剧肥胖问题。青少年阶段,久坐行为、睡眠不足及情绪问题与肥胖密切相关。此外,遗传因素和基因-环境交互对体重调节的影响贯穿全生命历程。

研究意义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复杂多变,呈现显著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差异,对个体、经济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其驱动因素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社区、学校和家庭等中观因素影响,以及个体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复杂背景。然而,现有观察性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层面的风险因素,对家庭、学校及更广泛的宏观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共同作用关注不足,亟需多维度的干预与管理策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特定风险因素的研究尚显不足。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于制定有效、可持续的防控策略,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END

团队介绍:浙江大学袁长征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董彦会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宋逸研究员和马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主要作者还包括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人才引进计划项目等的支持。

中文解读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论文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