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和口气(胖人口气是不是严重些)

中医减肥专家范琳燕 0
文章目录:

肥胖伴有口臭,分享一个方子,通腑泄浊清胃热

在门诊上,有一种类型的肥胖患者,食欲很旺盛,吃得很多,很容易就饿了,似乎永远没有“饱”的感觉,同时伴有比较明显的口干口臭症状。

这是胃肠实热型肥胖的典型症状。

这类肥胖者可以说是“吃”出来的胖,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她不是自己馋了想吃,而是胃火过旺,让他们一直有虚假的饥饿感,只能不停地吃。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肥胖者多痰湿之体,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了脾胃,导致运化失常,那食物只能积滞于胃肠,郁而化热,形成胃热之证。

胃热上蒸,胃肠腑气不通,浊气不降,表现出来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口臭。其次还会有口渴咽干、头昏头沉、便秘、大便干结的症状。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方子:佩连麻黄汤

组方:佩兰、黄连、麻黄

佩兰气味芳香,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功效,能够化解体内的湿浊之气;

黄连苦寒,善于清泻胃火,直折胃腑之热,从根源上减轻胃热上蒸导致的口臭;

麻黄在这里并非主要用于发汗解表,而是借助其轻扬升散之性,协助其他药物通调气机,使体内郁滞之气得以畅通,腑气下行,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浊物和热邪。

这样一来,湿浊排了,胃热轻了,就不会总是“假饿”,食欲克制住了,体重也会慢慢减轻,口臭的症状也将会改善。

当然,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具体的用药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才能够保证更好的效果;

比如,对于伴有大便干结严重的患者,可加入大黄、芒硝等泻下通便之品;

若患者脾胃虚弱较为明显,可配伍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药,防止药物苦寒太过损伤脾胃。

提醒:涉及用药需谨慎,方子仅作为分享,不清楚自身情况的,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经常口臭口干口苦,可能不是牙齿没刷好,听听中医和西医怎么说

情侣之间如果一方嘴巴比较丑,另一方就比较遭罪了,近距离讲话的时候总是会闻到冲鼻的气味,还不好意思讲出来,只能自己忍在心里。他/她每天到底刷没刷牙?不能嚼点口香糖漱漱口吗?

经常口臭口干口苦,可能不是牙齿没刷好

大家平时说到口臭的时候,可能会想到饮食不良或不刷牙,但其实这些原因产生的臭味不会持续很久,停止饮食或及时漱口,异味就会消失。很多人口臭严重并持续很多年,应该是疾病因素,如果不把病症解决,口臭会继续跟随你。

从中医角度分析口臭

第一种口臭类型——胃火较重

症状表现为口臭,喜欢喝冷饮,黏膜经常长溃疡,牙齿又红又疼,舌头发红舌苔较黄,而且大便是干燥的,小便颜色比较黄。

第二种口臭类型——痰热咳嗽

主要是因为咳嗽有痰伤到了肺部,平时又喜欢抽烟喝酒,有助火之物长期灼烧肺部,痰液黄而黏稠,于是产生痰腥臭味。

第三种口臭类型——肠胃积食

嘴巴里有酸臭味,肠胃总是胀胀的,排便不畅,经常腹泻、嗳气,排出黏腻的大便,还总是感觉嘴巴酸酸的,没有食欲。

第四种口臭类型——肝胆炽盛

肝火比较旺盛,胆汁分泌不畅,所以患者会觉得心情不爽,经常耳鸣、头晕、便秘,脸上还容易出油、爆痘,嘴巴干燥缺津。

如何缓解:

针对不同的类型使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包括清胃的、宣肺的、化食的、降肝火的,在运用中药调理的同时,也可以喝点花茶,例如玫瑰花、薄荷、菊花、金银花等等,平时还要吃些清淡的时蔬,少吃甜腻、辛辣的食物。

从西医角度分析口臭

首先看看是否有炎症、出血、化脓等情况,它们都会导致口腔内的细菌加倍滋生,加重口气。有的人喜欢用漱口水,但其实其中的杀菌成分有可能杀死有益菌,导致有害菌数量过多,引起口臭。

其次考虑肠胃疾病,若是口臭的同时感觉有酸气往上涌,弯腰、平躺时咽痛灼热,可能是食物反流了。

口干口苦的患者在睡觉的时候要注意,是不是总喜欢张着嘴巴鼾声震天,一般肥胖患者和老年人会有这样的困扰。晚上一直打开嘴巴,口中的水分被蒸发,如果不及时补水,醒来后就会觉得口干舌燥。

冬季本来就比较干燥,睡觉的时候若是开着空调,会加重这一症状。提醒一下家长,若是孩子总是说自己嘴巴发干发苦,要注意他们的睡觉姿势,防止出现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最后一种是干燥综合征,一整天都感觉口腔不舒服,吃饭也没有什么食欲,而且牙齿状况非常差,有很多烂牙。因为唾液有一定清洁能力,若是唾液不足,牙齿就容易被腐蚀,从而长出龋齿。所以,发现自己嘴巴干、苦、臭以后要及时查找原因,光想着掩盖臭味是不行的。

如何缓解:

合理使用漱口水,不要过于频繁,一般一天不超过2次,不建议长期使用。停止咀嚼口香糖,防止牙齿过度损耗。

平时少吃黏性的食物和刺激性大的食物,饭后坐着休息一会,不要着急做家务。如果反流情况很严重,有必要进行手术。

睡觉打呼噜的人建议咨询医生,是否有鼾症,要及时干预治疗,它和胃反流有一定联系,如果不治好,反流症可能会加重。如果觉得皮肤、口腔特别干燥,要及时加湿。

口臭、口干的人更应该重视刷牙,每次饭后都要刷,及时把残渣清理干净,食用含氟牙膏,或听从牙科医生的指导意见。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身体不太好,有“三高”疾病或其他慢性病,应重视起来,它可能反映了体内有问题,要及时治疗,可能会因为打鼾诱发意外情况。成年人和儿童也应保护好牙齿和口腔,到老来才能有个好胃口。

参考资料:

[1]口臭口干口苦,你以为是上火?其实是这五个身体部位出了问题!.广州日报健康有约.2017-08-17

[2]漱口水真的是口腔清洁的“神仙水”吗?.中国经济网.2021-09-18

[3]口腔异味的辨证用药.中国医药报.2020-06-10

[4]口臭非常尴尬,说明胃肠火大,中医:3物为1方,祛火养胃更健康.光明网.2020-07-06

[5]口臭=不刷牙?不对,可能是疾病所致.北青网.2021-01-27

口气恶臭难闻?学会这四种食疗,还你舒适的社交距离

口臭似乎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那个味道啊,简直像是鲱鱼罐头 下水沟 酸腐食物的混合气味,简直熏得人快要窒息。

当你实在无可奈何,准备上网搜搜“如何委婉的告诉同事他有口臭”,然而你突然发现,同事也在搜类似问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别人都知道你有口臭,你自己却不知道。

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有口臭情况的人群约占 30% 左右

换言之,每3个人至少有 1 个人说话是有味道的……

其实想开一点的话,反正大家都有,谁也别嫌弃谁!

最怕是别人没有,而你却……

所以,口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现代研究认为,口臭与口腔内微生物繁殖、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像龋齿、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舌炎、口腔黏膜病等,这类病理性问题常常都会伴有口臭的情况,也叫持续性口臭;

(2)而暂时性的口臭很好理解,因为进食大蒜、大葱、榴莲等气味强烈的食物,容易形成口气,过几天就能自然消失。

而中医认为口臭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节,喜食辛辣刺激之品,脾胃损伤

加之工作压力大,耗气伤阴,气机失畅,故口气多见。

就如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中说:“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

根据病因不同,口臭又可分为多种症型,中招的朋友,亡羊补牢未为晚~

1、胃火

经常吃辛辣的食物,或邪热犯脾,或内伤气机、郁滞化热,导致脾胃积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有火啊,腐热之气上出于口,而致口臭。

胃火伴有的症状:

(1)口臭、牙龈肿痛

(2)容易长口腔溃疡

(3)脸色发红,身体有发热的感觉

(4)口渴,喜欢喝冷饮

(5)舌红苔黄、脉滑数

你有没有中招?

胃火不可怕,日常可以泡点豆花茶来调理身体

⭐材料:生绿豆30克,野菊花10克

⭐做法:将绿豆洗净,浸透,备用;瓦锅内,放入适量清水,放入绿豆,煮约30分钟,加入野菊花,再小火煮约1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胃火口臭者,症见口舌生疮、牙痛、小便黄等。

饮食上平常可以多吃点豆腐、绿豆、苦瓜、白菜、芹菜、香蕉、梨等清胃火的食物。

2、积食

暴饮暴食、饮食不节,食积不化,则容易拥堵肠胃,导致气机阻塞,且食积日久化腐,腐臭之气上蒸,而形成口臭。

虽然说美食不可辜负,但有时也要节制一下~

积食伴有的症状:

(1)口臭,有想吐的感觉

(2)食欲减退,有饱腹感

(3)小便短赤、大便次数增多

(4)舌红苔黄或舌苔变厚、脉滑数

日常可以泡点山子茶

⭐材料:山楂10克,莱柏子10克,生甘草3克。

⭐做法:将上述茶料洗净,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消食、健胃、化痰。适用于食积口臭者,症见腹胀、纳差、吞酸、嗳腐等。

饮食上平常可以多吃点帮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胡萝卜、西红柿、麦芽等。

3、肺热

外感热邪或痰积日久化热,热蕴肺络,蕴结成痈,热腐成脓,腐臭之气上冲于喉而成口臭。

肺热伴有的症状:

(1)口臭,鼻塞,或有嗅觉不灵

(2)咳嗽、咳黄脓痰

(3)咽喉干、喉咙肿痛

(4)面色红,或有发热

(5)舌红少苔、脉细数

日常可以泡点花茶

⭐材料:百合15克,款冬花10g。

⭐方法:将百合洗净,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约30分钟,加入款冬花,再小火煮约10分钟,代茶饮用。具有清热、润肺、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口臭者,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等。

饮食上平常可以多吃点百合、生地、银耳、冬瓜、梨子、无花果等清肺热的食物。

4、脾虚

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遂成口臭。

脾虚伴有的症状:

(1)口苦口臭,脸上爱出油

(2)神疲乏力,食欲减退

(3)形体肥胖或消瘦

(4)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马桶

(5)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

日常可以泡点苓薏豆皮茶,健脾而祛湿

饮食上也可以吃点山药、薏仁、芡实、赤小豆、茯苓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当然,平常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勤刷牙,保持口腔内的卫生。

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辛辣刺激难消化的食物。

我是中医师邱超平,乐于与大家分享专业的干货内容。

谢谢您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