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手脚凉(手脚冰凉肥胖吃什么中成药)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身材肥胖,畏寒怕冷,脾肾阳虚,痰湿体质型ED,中医该如何调理?
导语~身材肥胖,畏寒怕冷,脾肾阳虚,痰湿体质型ED,中医该如何调理?最近有一个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士比较感慨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事业比较成功,但是感觉身体垮了越来越不行了,别的症状还可以忍受但是见色不起无法忍受,虽然媳妇也不可能因为这个问题去离婚,但是自己还是想着好起来,毕竟对于男人来说这个是大问题。通过进一步了解,其身材比较胖大,但是不是那种白胖而是黑胖而浮的感觉,平时总是感觉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身体非常困重。
晚上可以睡着但是睡着了容易醒,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过去喜欢吃,最近感觉不想吃了,平时也有轻度脂肪肝,每天大便秽臭无比,特别黏滞,每天总是起夜频繁。观其舌质比较淡,舌苔中间白腻,其整体的情况是阳虚夹有寒湿,治以温补肾阳,温化寒湿。可用淫羊藿,阳起石,枸杞子,菟丝子,焦白术,茯苓,山药,山萸肉。半个月过后感觉精神状态恢复,同样晨起慢慢地多起来,继续加大淫羊藿之量扶阳其痿,一个月过后见色可起时间亦可延长。
其实对于这个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首先最一开始就是工作太过劳累,用脑过度消耗了心神,所以就造成了后面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日久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必然就会伤及正气上其肾,慢慢的肾精亏虚从而海绵体无法濡养从而形成见色不起。其比较胖体内痰湿比较重,和其阳虚夹杂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阳虚夹有寒湿之象,所以一边补其阳气,一边温化气寒湿,这样正气足邪气除自然心有余而力足。
其实在这个社会当中你真想达到阳虚夹有寒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你还没有阳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出现了遗泄不止的情况,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所节制,只有那种日久伤精太过才会出现这个情况,这种情况其实也叫做命门火衰。
不明原因突然肥胖、手脚肥大、血糖波动,要谨防内分泌肿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4月15日,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内分泌外科分会成立,这一天也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内分泌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张争医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介绍了内分泌肿瘤这类特殊肿瘤的防治现状。
张争医生最近看过一位3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每天吃4种降压药,经过半年治疗,血压仍然降不下来,以致脑血管意外发生。后来患者辗转来到北大医院,经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科等多学科会诊,终于查出原来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后经外科微创手术切除治疗,患者不再需要服用降压药,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张争医生强调,这类情况在自己的门诊已成为“常见病”,需要引起年轻朋友们高度警惕。
“不明原因的突然肥胖、手脚肥大,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不明原因的突发严重高血压,不明原因的突然浑身乏力……出现这些症状,特别是中青年人,通常认为是亚健康、劳累、熬夜造成的,休息一下就行,但往往忽略了可能是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张争医生说,“内分泌肿瘤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例如肾上腺肿瘤、垂体瘤、胰腺肿瘤,容易漏诊、误诊。其中的恶性肿瘤是人体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治疗面临很大挑战;而其中的良性肿瘤,由于过量分泌各种激素,会对人体造成广泛伤害,引发三高、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因此,内分泌肿瘤的防治同时要关注到癌症防治和慢病防治。内分泌外科正是针对这一类特殊的肿瘤,采取多学科协作方式,对可能同时出现的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及性腺疾病,进行预防筛查和综合诊疗。
内分泌外科的概念在国外已经成熟,而在国内仍是空白。张争医生解释说,由于涉及肾上腺、垂体、胰腺、甲状腺等不同专业方向,这些肿瘤虽各有特点,但分泌的激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甚至以同时发病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依托内分泌外科这种多学科协作形式,才能使患者或家系得到最全面的遗传及预后咨询、术前评估及手术策略制定、综合诊疗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在围手术期阶段,尤其需要外科与非外科的多学科(如内分泌科、心内科、麻醉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等)综合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围手术期治疗、手术安全和长期预后改善。
作为内分泌外科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张争医生表示,分会汇集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天坛医院、协和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等顶尖医院的内分泌肿瘤知名专家,将通过分会这一重要学术平台,积极开展广泛的临床及科研合作,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合理防治、少走弯路。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