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欧美成肥胖(欧美国家肥胖率)

Ta途说 0
文章目录:

巨惊人的中美印肥胖率:美国40%,穷印度28%,中国更是出乎意料

“哎,又胖了!”

这句在朋友圈里高频出现的感叹,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肥胖。曾经被戏称为“幸福肥”的现象,如今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数字触目惊心。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问题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的增长速度远超成年人,未来令人堪忧。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肥胖: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战争

打开任何一份权威医学期刊,你都能看到关于肥胖危害的报道,从高血压、糖尿病到心脏病、癌症,肥胖就像一个隐形的推手,将人们推向疾病的深渊。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患有肥胖症。这意味着,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将近4个人体重超标。

肥胖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负担,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因肥胖问题导致的医疗费用高达数千亿美元。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肥胖带来的生产力下降、劳动力损失等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全球性的“肥胖战争”?答案并非单一,。从经济结构、饮食习惯到生活方式,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肥胖问题产生的土壤。

二、美国的“甜蜜陷阱”:廉价食物背后的健康代价

走在美国街头,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人们的体型往往更加“丰满”。这并非偶然,而是与美国的经济结构和食品工业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导致玉米产量激增,玉米糖浆作为一种廉价的甜味剂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这些添加了大量玉米糖浆的加工食品价格低廉,却含有惊人的热量,成为了许多低收入家庭的首选。

然而,这种以廉价食物为代价的“甜蜜陷阱”却给美国人的健康带来了沉重打击。长期食用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再加上缺乏运动,导致肥胖问题在美国迅速蔓延,特别是那些无力负担健康食品和健身成本的贫困人群,成为了肥胖问题最大的受害者。

三、印度的“素食悖论”: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双重困境

提起印度,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素食主义”的标签。然而,这个以素食为主的国度,却也深陷肥胖问题的泥潭。

根据印度政府2022年发布的调查数据,印度成年人的肥胖率已经攀升至23%至24%。这与人们印象中的“素食=健康”相去甚远,也揭示了印度社会发展中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营养不良与肥胖并存。

一方面,印度长期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许多低收入人群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导致营养不良现象普遍。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廉价的油炸食品和甜点开始充斥印度市场,成为了许多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零食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再加上缺乏运动,导致肥胖问题在印度迅速蔓延,形成了一个“素食悖论”。

四、中国的“压力肥胖”:快节奏生活下的健康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也面临着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挑战。虽然与美国、印度等国家相比,中国的整体肥胖率并不算高,但增长速度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的上升趋势,已经敲响了警钟。

专家分析,中国肥胖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

一方面,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许多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而压力过大又会引发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等问题,最终导致肥胖。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高碳水化合物、高油脂的食品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也为肥胖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此外,中国不同地区的肥胖率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的肥胖率普遍高于南方地区。这与南北方的饮食习惯、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例如,北方人偏爱面食,而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食;北方气候寒冷,人们户外活动较少,而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更利于户外运动。

五、 从“幸福肥”到健康危机: 我们该如何应对?

肥胖问题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全球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经济结构的失衡到饮食文化的变迁,再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肥胖问题产生的复杂背景。

面对这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将其视为个人的“私事”。只有从社会、个人、医疗等多个层面入手,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肥胖问题蔓延的趋势,守护人类的健康未来。

那些为了追求利润,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糖、盐、脂肪的企业应该受到严惩。政府应该鼓励食品企业开发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并通过政策引导,降低健康食品的价格,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倡导合理膳食,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同时,也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肥胖问题的预防和治疗。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肥胖程度的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对于已经出现肥胖相关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并提供长期跟踪服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老生常谈,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拒绝那些充满诱惑力的垃圾食品,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和优质蛋白质,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放下手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肥胖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打赢这场“肥胖战争”。

六、 从“重量”到“重塑”:拥抱健康未来

肥胖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负担,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许多肥胖者因为体型问题而感到自卑、焦虑,甚至抑郁,这又会反过来加剧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对肥胖者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更不要用言语攻击他们。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拥抱健康未来。

科技的进步也为我们战胜肥胖问题提供了新的武器。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应用于营养健康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如,一些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根据用户的饮食习惯、运动量等数据,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运动方案。一些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身体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将拥有更多战胜肥胖问题的利器。但最终决定我们能否赢得这场“战争”的,仍然是我们自己。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开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抱健康未来!

参考资料:

官方媒体:新华网 2023-09-22《美疾控中心:美成年人肥胖率上升》

官方媒体:BBC 2022年5月31日《印度全國健康調查:印度人越來越胖》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2023-09-21《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超40%男性超重,北方超重/肥胖率高过南方,发达地区超重/肥胖率低》

据测美国肥胖比例十年首降,减肥药力量不可忽视

最新发布在《JAMA健康论坛》的一项研究认为,美国的肥胖比例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部分的原因是司美格鲁肽等广受欢迎的减肥药物。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美国的肥胖人数一直在稳步走高,平均BMI(身体质量指数)也在随之攀升。但在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肥胖(BMI大于等于30)的比例从前一年的44.1%下降到43.96%。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降幅较小,但意义重大。分析称,最大的变化发生在美国南部,而那里也是处方药开出的最集中的地区。这使得报告认为,诺和诺德和礼来的药物可能正在对美国的肥胖症流行发挥作用。

领导这项研究的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员Benjamin Rader告诉媒体,“我们已经在数据中看到了影响。”Rader和他的同僚通过分析数百万电子健康记录和保险索赔数据,追踪了过去十年肥胖的流行情况。

他们利用保险索赔绘制了诺和泰(Ozempic)、Mounjaro(穆峰达)等药物的处方分布图,这类GLP-1药物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并抑制食欲,从而有效减少食物摄入量,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当前,有数百万美国人与肥胖作斗争,而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健康状况的风险。《柳叶刀》的研究显示,如果美国肥胖率上升的趋势不发生逆转,将给医保系统带来压力,在未来25年内显着提高医疗成本。

有专家提到过,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有可能改变这一轨迹,但由于供应短缺和价格高企,它们的使用受到了阻碍。对此,Rader表示,即使面临这些挑战,这些药物也已经开始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写道:“虽然肥胖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但观察到的肥胖患病率下降表明,与之前长期增加的情况相比,出现了令人鼓舞的逆转。”

上文提到这种药物的影响在南部最为明显,该地区的肥胖率从前一年的46%降至45%。在该地区,平均6%的居民获得了药物的处方,而中西部的这一比例为5.1%,东北部为4.4%,西部为3.4%。

报告承认,南部的肥胖者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不成比例地高,可能影响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但他们表示,新冠死亡人数发生最密集的时候是在更早之前,因此这并不能解释肥胖比例下降的原因。

Rader预计,随着获得这些药物的机会增加,与肥胖相关的健康状况(如心血管疾病)将会减少。目前,只有不到20个州的医疗补助计划覆盖到减肥药。

本文源自财联社

研究称:美国肥胖率十多年来首次下降

参考消息网12月19日报道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2月15日报道,根据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美国的肥胖率出现了十多年来的首次下降。结果显示,美国肥胖人口比例从2022年的46%小幅下降到2023年的45.6%,这标志着美国肥胖人口比例在持续增长十多年后出现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变化。

报道称,这项由波士顿儿童医院创新部主任约翰·布朗斯坦领导的研究,分析了10年间1670万名美国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数据。

布朗斯坦指出:“我们首次看到曲线出现转折,对于这个多年来一直威胁美国公众健康的问题而言,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研究强调了多个可能对肥胖率下降有贡献的因素,其中之一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服用减肥药物,尤其是基于司美格鲁肽这一活性成分的药物。这类药物最初是为治疗2型糖尿病而设计的,但其在减重方面的效果导致服用它的人大幅增加。

研究人员提醒说,其他因素也可能起到了积极影响。研究报告的合著者本杰明·雷德强调,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结束后,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能起到了作用。

雷德说:“疫情过后,人们可能正在重拾更积极的生活习惯,摒弃疫情期间许多人养成的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报道指出,尽管数据前景较为乐观,但专家们坚持认为,现在就将这种下降看作是一种持续的趋势还为时过早。美国凯克医学院教授安妮·彼得斯强调,不能将BMI作为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编译/苏佳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