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幼儿肥胖按摩(小孩胖按摩能减肥吗)

胖爸爸小儿推拿 0
文章目录:

孩子胖嘟嘟不是健康的标准,很可能是脾虚

对于小朋友,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有一种“以胖为好”的健康判断标准,看到别人家孩子胖嘟嘟的,甚至是米其林身材的,忍不住羡慕人家养的好。

别再羡慕了,孩子胖瘦不是健康的标准,特别有些7~8岁的孩子有大大的肚腩,不知道里面装着多少冷饮、烤鸡腿、零食、冰淇淋化成的痰湿堵在体内呢,其实,非常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大户外运动量,把这些痰湿浊气排出,孩子才会健康又聪明。

对于胖嘟嘟的低龄小朋友,我们看他是否是“健康胖”,主要看他的肌肉,如果孩子的肌肉是松弛而不结实,一般是脾虚导致“虚胖”,我们反而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脾胃健康,才有利于他未来健康成长。

脾虚,为什么会然孩子变胖呢?

脾虚一般分为脾阳虚和脾阴虚,虚胖的娃一般是以“脾阳虚”居多,身体处于阳气不足、运化不利、痰湿重的状态。

孩子每日吃进来的食物,会通过脾胃运化,大部分会成为“精微物质”去滋养身体,一小部分成为垃圾被排出体外,食物出入正常,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孩子一旦脾胃虚弱,食物无法被正常吸收、消化、排泄,那么就会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制造“虚胖”的假象。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喝水也发胖”多数也是脾阳虚的原因,脾虚导致水液无法被正常运化,变成水湿滞留在体内,人自然也就虚胖了,另外一方面,身体阳气不足的情况下,人体为了自救,也会堆积脂肪,为身体保温。

此时,我们该如何好好爱孩子呢?

孩子生命力旺盛,脾虚痰湿重的孩子,多数还夹杂热,处于虚、湿、热的状态,我们会观察到孩子的舌苔厚腻、大便时常不成形、大便粘不易冲厕、夏季时皮肤容易长各种红疹、不爱运动、晨起很难叫醒等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调理的关键是饮食合理和户外运动,一定要少吃厚腻难消化、生冷的食物,不伤害脾胃本身就是在健脾,多让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让气血运作起来,可助于体内的痰湿代谢掉。

按摩腰部:

对于有明显大肚腩、腰部肥胖的6岁以上孩子,可以按摩腰部,因为腰部有一个重要“带脉”,属于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儒门事亲》曰:「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可通过抓带脉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和疏通。

腰部的肥胖,往往与痰湿淤积有关,如果我们经常给孩子捏腰部两侧100次左右,力度以孩子能承受为度,可以刺激带脉,起到运化痰湿的作用。

具体方法:

双手捏住腰两侧的肥肉,拉起,然后松开,这个算一次,不断反复,注意不要在饥饿或者饱腹的状态下做。

对于6岁以下孩子我们可以用推腹方法,帮助孩子把体内痰湿排出体外

【捏脊】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5-8遍,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晨起上捏脊7遍,上捏脊可以提升孩子阳气、增强五脏六腑、增强抵抗力,解决孩子本质是“虚”的问题,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热证时,如便秘、口腔溃疡等问题时,就不要捏脊。

【山药莲子猪肚汤】

原料:山药6克、芡实15克、茯苓10克、莲子9克、猪肚150克

做法: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猪肚切片,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砂锅之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熬,待猪肚熟透后,即可食用,以喝汤为主。

功效:健脾祛湿。芡实可以补脾阳、祛湿气、固肾气;山药可以补脾气养脾阴;茯苓可以健脾渗湿;莲子可以健脾安神,猪肚可以健脾养胃。

如果孩子有湿热证(如舌苔是黄腻、身上有红疹等),此时将“茯苓”更改为“生薏米仁”10克,这样可以祛湿清热。

除此之外,偶尔可以给孩子喝苍术荷叶茶(苍术6克、荷叶3克泡开水喝);湿热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做荷叶粳米粥,来祛痰湿降浊气。

对于小宝宝来讲,有些宝宝是正常的婴儿肥,不要误当虚胖,即便有一些肌肉松弛的虚胖,不需要特别去调理,注意饮食合理,保护孩子的脾胃,经常带宝宝去晒晒太阳,晒后背膀胱经和督脉,给宝宝足够阳气,促进脾胃强壮起来。

有些宝宝虽然胖,但是肌肉结实、精神充足、能吃能睡能拉,是天生比较壮实的健康孩子,就跟脾虚没啥关系啦,但是同时也要记得,即便是健康的孩子也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征,千万别太骄傲了,随意吃喝、熬夜,日积月累会导致孩子体质变差。

做为吃瓜群众,看到别人家乱吃乱喝还比较健康,千万别羡慕,千万别模仿,因为时间会告诉你答案——身体是经不起折腾的。

对于那些肌肉结实、头发浓密乌黑、精力旺盛、眼睛炯炯有神,但是比较瘦的孩子来说,天生体质是不错的,瘦一点也算正常,如果经常生病,多数是饮食不合理、或者生活太不规律如熬夜、经常到处疯玩导致的,千万别当做体虚来治疗,应该是回归生活,把生活理清楚了,身体就健康了。

孩子痰多、咳不出来,试试这个健脾、化痰特效穴

“痰多宜向丰隆寻”——元‧王国瑞《玉龙歌》

“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明‧楼英《医学纲目》

“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唐 孙思邈《备千金方》

孩子咳嗽、痰多一直是家长心中的苦恼,孩子身上自带一个古今医家都推崇的化痰特效穴【丰隆穴】

《会元针灸学》云:“丰隆者,阳血聚之而隆起,化阴络,交太阴,有丰满之象,故名丰隆。”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脾胃互为表里,胃经上的络穴就是脾胃两条经脉的联络处,因此刺激丰隆穴,可以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

痰是我们喝进体内的水液代谢不掉形成的病理产物,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其是脾被称为“生痰之源”,因为脾胃承载运化水湿的功能,当这个功能减弱了,就无法把水湿变成濡养身体的津液,而是变成了一种用不了的半成品——痰。

因此当我们刺激丰隆穴时,就会大力启动脾胃的运化功能,让他们继续把没干完的工作完成,这样就把痰运化掉了,同时也从根本上减少了痰湿的再次形成。

在中医里,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一一一就是看得见的痰,就是通过咳嗽,能吐出来的黄痰、白痰等,当然也有呕吐出来的痰涎,甚至包持久泻久痢后排出的粘液物;

实际上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一一一无形之痰,无形之痰是存于体内,而且是从头到脚,无处不到的,如痰阻经络的瘰疠结核、痰迷心窍的神昏癫痫、痰凝的肥胖、痰瘀的胸痹等,都是无形之痰的至病危害,所以中医有句话“百病生于痰”。

现代中医发现,困扰人们的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肥胖等症状也多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瘀滞脉络引起的。癌症、肿瘤的罪魁祸首也是体内的无形之痰。

而无论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都可用丰隆穴慢慢化掉。

此外,丰隆穴处于小腿外出中部,还可以通调腿部经络,缓解下肢肿痛。

【丰隆】

定位:位于足外踝上8寸(大约在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处,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两指宽)左右各一穴。

操作:用拇指揉按1-3分钟。

作用: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

丰隆穴附近的肉质比较厚且坚硬,在按摩的时候建议采用拇指点揉的方式,尽量用上些气力,着重按压才有效果。每天按压1到3分钟。配合按揉足三里,化痰功效更显著。

【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左右各一穴。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3分钟

作用: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主治孩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问题。

全省首个!成妇儿开设儿童肥胖联合门诊 为“小胖墩儿”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其中大约75%-80%的青少年肥胖可延续至成年,严重威胁儿童和成人健康 。

为了帮助“小胖墩儿”们摆脱减肥难的阴影,为人生打造一个健康的起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式启动“儿童肥胖联合门诊”,将于7月4日下午正式开诊。该门诊是四川省首个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的儿童肥胖门诊,针对各类原因的儿童肥胖,特别是合并不同系统并发症的儿童肥胖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儿童肥胖危害不小

“在肥胖儿童中已经出现血压增高、高尿酸……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儿童时期肥胖一直延续到成年,患各种慢病的风险就越多。”该院儿童肥胖联合门诊相关负责人表示,儿童肥胖可能引起多系统疾病,例如性发育与生殖疾病、内分泌及代谢、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心理、骨骼肌肉系统等多种疾病。

那么,如何监测孩子是否肥胖呢?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根据体质指数BMI来判断,BMI=体重(kg)/身高(㎡)。如果BMI大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85百分位数就是超重、大于第95百分位数就是肥胖了。

“MDT”一站式服务

“儿童肥胖联合门诊正式开诊后,有多学科专家坐诊,合并不同系统并发症的儿童还可以通过院内绿色通道转介到相应科室,为家长提供一站式治疗、随访,避免家长反复多次多科室就诊,节约患儿及家长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该负责人称,门诊是在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长期治疗、管理各类疑难肥胖患儿的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上成立的,将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由来自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营养科和中医科的专家共同接诊。其中,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评估儿童的肥胖原因及程度;营养科根据儿童平时的饮食习惯和偏好,量体裁衣,制定适合儿童长期坚持的健康营养计划,不会“饿”着减肥,只会“饱”着褪脂;中医科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综合调理(内服包括药物、食疗、代茶饮等,外治包括推拿、艾灸、耳针、导引等),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个性化调理方案,协调身体平衡,巩固减肥成果。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要预防孩子肥胖,不仅要注意饮食、运动,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该负责人介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治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对超过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综合干预和防治,对易感环境进行针对性预防,对一般人群进行普遍性预防。

如何预防?首先饮食上要调整膳食结构,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能量的摄入。比如要限制高钠、高糖、高脂、深加工的食物摄入,减慢进食的速度等等。要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培养长期运动的习惯,推荐6岁以上的孩子每天至少有6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建议每天有8-9个小时的睡眠,减少电子屏幕的暴露时间,尽量在两个小时以内。

提醒市民,医院儿童肥胖联合门诊看诊时间为:每周四下午13:00-17:00,可通过“成都掌上妇幼”公众号中“多学科联合门诊(MDT)”选项进行线上挂号,再前往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中心院区)门诊大楼二楼的“儿童肥胖联合门诊”就诊。